解分式方程错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7-28
/ 1

解分式方程错因分析

纪雪

汉中东辰外国语学校     723100

摘要:

分式方程是初中数学很重要的一种方程,解分式方程是中考数学中经常考察的内容,而解分式方程比解一元一次方程多了去分母、检验的步骤,学生对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掌握不到位、算理不清晰、思维严谨性欠佳,因此在解分式方程中会出现很多经典错误,现将一些经典错误进行分析,变“错”为“宝”。

关键词:  分式方程   错因分析  转化化归  

分式方程是八年级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内容,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解一元一次方程,并且已经熟练掌握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步骤: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系数化为1。而解分式方程比解整式方程稍显复杂。解分式方程的基本思想是:转化化归,即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求解,基本步骤是:去分母、解一元一次方程、验根、写解。学生在解分式方程时由于对转化思想领悟不够、算理不清晰、思维不严谨,经常会出现以下错误。

(一)对“转化化归”思想领悟不到位

1、解方程:

学生解法:             

       

正确解法:方程两边同乘得:

                    +=

分析:认真观察学生这一步骤,会发现本质上来看这种解法并没有错,学生将分母进行了因式分解,找到了最简公分母,一直在进行通分运算,而这样只会让式子越来越复杂,难以观察计算。没有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分母去掉,达到化“繁”为“简”的目的。

个人认为这种现象有两方面的原因,第一方面:前面在学习分式的化简运算时,思路是将异分母通分变成同分母进行化简,而分式方程则是找到最简公分母后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将分母去掉。学生将这两种问题弄混了,因此按照之前的化简计算思路来解方程;第二方面的原因是学生不理解转化化归的数学思想;更没有意识去实现化归;而往往也是这部分孩子在数学学习上存在问题,因为他们在不断的学习新知识,新内容;而没有学会用转化的思想将“新”的变为“旧”的,将“未知”变为“已知”,孩子的思维没有得到锻炼。

(二)对算理不清楚而出错

2解方程

学生步骤:方程两边同乘以()得

                      -3

正确步骤:方程两边同乘以()得

                  ()() 

化简得:                 -3

错因分析:

去分母出现漏乘,去分母的依据是等式的基本性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代数式,等式仍然成立。因此要将等式左右两边看成一个整体,利用等式的基本性质,两边同时乘以同一个不为0的代数式,然后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化简,这样才不会出现漏乘,等号依然成立。而学生对这一算理不够清楚,从字面意思认为去分母就是将分母去掉,出现了漏乘。因此在化简计算的过程中,一定要引导学生明晰算理、讲出算理,才能避免这些低级错误,逐步形成思维的严谨性。

(三)思维不严谨、没有验根而出错

3、解方程: =

学生错解:  =2

                 

正确解法:    =2

                 

检验:当时,=0

所以是原分式方程的增根,原分式方程无实数解

错因分析:

解一元一次方程和解分式方程是有区别的。分母含有未知数的方程是分式方程,分母不能等于0,因此对未知数是有范围限制的。但是解分式方程需要给方程的左右两边同时乘以最简公分母,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再求解。这一步骤放大了未知数的取值范围,会导致求解出整式方程的根,不满足分母不等于0的条件,这样的根是整式方程的根,而不是分式方程的根,这样的根也称为分式方程的增根,需要舍去,因此在解分式方程时一定要验根。而学生在计算中经常遗漏这一环节,导致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说明学生没有意识到验根的必要性,思维严谨性欠佳,导致失分。

前面分析了解分式方程容易出现的三类错误,而在实际学习中学生经常会忽视这些错误,认为通分也能解,漏乘和没有验根是马虎了,粗心了,不能正视这些问题,更没有认真思考这些错误的根源,因此在考试中总是出现会而不对,对而不全的现象。其实不仅是解分式方程,在数学知识里,很多计算、化简错误出错的本质原因在于:没有明晰运算的对象,对于算理不清楚,代数推理的严谨性欠佳,数学思想方法不能很好领悟应用。同学们应该正视这些错误,找准自身的问题,这样才能变“错”为“宝”,长期坚持计算能力一定有所提升,也能更好地发展逻辑推理、数学运算素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