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学校德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2-04-26
/ 2

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的学校德育模式的创新研究

孙健 秦恒

山东省滕州市第二中学 277599

摘要:德育教育的发展,离不开每一位老师与学生之间的相互配合,教育对受教育的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受教育者也在不断的改变着教育的动态与模式。随着95后教育工作者的加入,班级文化的建设的发展也有了极大的变化,相比较传统的文化建设模式,现代的教育模式开始逐渐以学生作为主体,在德育教育方面老师也只是做到引导的效果。而班级文化建设是学生校园生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面对高中阶段的学生,班级文化建设更应当拥有创新发展。

关键词:班级文化;高中阶段;德育模式;创新;研究

引言:新课程明确指出“把班级还给学生,让班级成为学生成长的家园。”无数的教育实践证明,班级的文化建设与文化氛围,影响着学生身心健康的全方面的发展。在高中阶段,班级文化建设更是关键,学校德育模式的教育,与班级文化建设有着密切的关系。高中阶段是学生的关键时期,对学生未来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德育教育更是在日常的教学中体现出来,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有利于学校德育教育的开展,学生也能因此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一、构建班级制度文化,实现尺度均衡的人文管理

班级制度文化的构建,一定程度上为学生提供了评定品格行为的内在尺度。在高中阶段老师应当及时和学生相互沟通,构建一个完整的班级管理条例,让学生成为成为班级中的一员,老师与学生共同制定班级制度,学生在接受的过程中也是十分容易的,而班级文化的建设除了老师之外,更离不开每一位学生的积极配合。由此,老师才能够在此基础上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当中,老师也能够在高中教育阶段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与热情,由此提高学生们的综合素质。

高中教育阶段,对于学生来讲离不开德育教育,老师也需要采取多种方法,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当中,并由此提升学生的综合修养,及时是在繁忙的教学过程中当中。高中阶段的德育教育工作也不能有丝毫的放松,而班级文化的建设也离不开德育教育模式的加入,这样才能够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氛围与学习环境。老师在进行班级管理的过程中也能够将德育教育灌输到学生当中,让学生了解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而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也能够将德育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着学生。

构建班级制度文化,从一定程度上来讲,实现了尺度均衡的人文管理,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每一位学生的是平等的,所接受的教育也是一样的,德育教育的渗透都是至关重要的。

二、构建主题班会文化,形成底蕴厚重的主题文化

班级文化建设的开展,不仅仅只是在制度方面展开,老师可以利用学校的班会时间构建主题班会文化,由此在每一次班会过程中,形成底蕴厚重的主题文化,而德育教育也可以加入班级主题文化。在班级举行班会活动中,对于学生来讲是较为放松的学习环境,而老师在此时也没有了课堂教学的严肃,所以老师也应当及时将自己融入到学生当中,以此了解学生的具体情况,从而进行相关的德育教育。高中阶段,班会时间是非常重要的也是老师展开德育教育的关键时刻,老师应当及时和学生展开交流工作。

班级文化建设不仅仅体现在课余时间,更重要的需要老师进行强调,从而才能够让学生感受到班级制度的重要性,班级班会的开展也需要老师及时反复向学生灌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从而有效实现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高中阶段,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学生当中都离不开老师的努力,而班级班会主题工作交流也能够有效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让老师更为有效的了解到学生的情况,从而更好的将班级文化制度建设传授给学生,让学生严格要求自己。

构建班级主题班会文化,从而将班级制度渗透到班会主题当中,在此以班级文化建设为载体,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其中,更有利于学生全方面的发展工作。

三、构建班级人际文化,打造班级建设的爱心文化

班级文化的发展离不开老师与学生多方面的配合与支持,而班级人际文化也需要老师引导学生,学生展开相对应的工作,由此才能够打造班级建设的爱心文化,人际交往对于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尤其是面对即将步入大学的高中生,更应当及时提升自己的人际文化,而德育教育的加入,可以有效提高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关系,从而有效提升自身的综合实力。班级文化建设的载体,需要学校德育教育进行支撑,班级建设的也需要德育教育进行点缀,从而实现爱心文化建设。

高中阶段,班级文化的建设,离不开学生人际文化交流,从而让班级学习氛围更为浓厚,而学生展开相对应的人际交往离不开德育教育的支撑,所以老师引导学生展开德育教育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也正是因为如此,打造班级建设爱心文化离不开每一个人的努力。班级文化建设也需要从多个方面要求学生,提高学生综合实力水平。高中阶段学习任务比较重,但是有关学生的德育教育也是必不可少的,除了日常课程以外的教育,让学生树立良好的人际文化更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以,构建班级人际文化,离不开老师与学生多方面的努力,德育教育的发展也离不开每一位学生的配合,只有这样在构建了爱心文化背景下,学习氛围才能更为有效的提升。

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现如今面对高中阶段的班级文化建设,也开始有了新的教学内容,以德育教育为基准,面对社会文化教育工作离不开老师的引导,更离不开学生自身的学习,班级文化需要老师及时向学生们宣传,而德育教育也需要从多方面入手灌输到学生当中,让高中学生拥有属于他们自己的思想。无论是在以后的学习当中,还是人际交往方面,都能够及时严于律己,以最好的姿态去面对社会的变化,以及他们所要遇到的困难,提高个人修养。

参考文献:

  1. 夏婷婷.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高校班级文化建设与创新实践——以“飛壹班”班级文化建设为例[J].湖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1(04):148-151.

  2. 孙静.新时代德育工作中班主任思政教育创新探究[J].知识文库,2021(09):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