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丰快递借壳上市财务效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9-02
/ 2

顺丰快递 借壳上市财务效应分析

胡光宏

湖北汽车工业学院 442002

摘要:近年来物流快递行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快递企业已有申通、圆通、中通、顺丰、韵达、后德邦物流在在资本市场上市。这说明了我国快递行业由劳动密集型向劳动力、技术和资金密集综合性转换的发展趋势,进入资本市场已然成为其继续发展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保持行业领先地位必不可少的一步。随着选择借壳上市的企业越来越多,国家监管层开始出台新规防范借壳市场过热可能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对于选择借壳上市的企业的要求也逐渐提高。本文通过在对顺丰控股借壳鼎泰新材上市案例的案例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分析,从其借壳方案实施过程中概括经验。

关键词借壳上市;资本市场资金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购物需求的日渐上升为民营快递企业的崭露头角搭建了平台,快递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已然达到了饱和状态。想要在众多快递企业中占据龙头,保持自身竞争力,抢占市场份额,单单通过改变经营战略已经不能产生质的成效。软件只能作为辅助,想要在行业中出类拔萃硬件才是关键,即上市融资。上市有IPO和借壳两种途径,而借壳上市尤其盛极一时。借壳上市实质上是拟上市的企业为获得上市资格而与上市企业进行交易并获得其控制权的一种资产重组行为。2016年以来,民营快递几大巨头接连借壳上市,比如圆通、韵达和顺丰。申请借壳上市的企业不在少数,各自结果却相去甚远,这也说明借壳上市流程越来越繁琐,审核标准越来越高,成功率也越来越低。而顺丰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顺丰控股)在不到四个月的时间就成功借壳马鞍山鼎泰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鼎泰新材)上市,对于拟借壳上市企业具有借鉴性价值。本文旨在探究顺丰借壳鼎泰新材这一事件,梳理前后逻辑发展流程,分析其动因,探究其效应,总结顺丰成功借壳的普遍性原理,为后续拟借壳企业提供指导。

  1. 顺丰案例介绍

顺丰控股即为此次交易的借壳方,于2003年5月22日成立,其前身为泰海投资,注册资本20亿,总部位于深圳,集团总裁王卫。民营快递几大巨头之一,是国内快递物流综合服务商。鼎泰稀土是马鞍山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品牌,注册资本7783.078万元,从事钢丝、钢绞线生产。 前几年鼎泰新材在所属金属制造业中居于龙头地位,随着国内制造业发展不景气,鼎泰新材产业面临转型升级压力,公司总体发展处于不利地位。

2016年4月5日,鼎泰新材发布相关公告,由于公司董事长刘冀鲁要为借壳上市策划主要事项,公司自4月5日停牌。5月23日鼎泰新材又发布有关声明,拟以全部资产和负债与顺丰控股全体股东持有的顺丰控股100%股权的等值部分进行置换。鼎泰新材作价8亿元,顺丰控股作价433亿元,公司还将发行股份募集总金额不超过80亿元的配套资金。包括有关重大资产重组的相应交易预备方案。依照鼎泰新材公开的重组计划来看,这项交易计划具体涵盖了3项内容:重大资产置换、发行股份购买资产和募集配套资金。

  1. 财务效应分析

顺丰2013-2018年三大静态比率


2013

2014

2015

2016

2017

2018

流动资产

86397

65967

59428

2133317

3148962

3192161

流动负债

41968

19239

17077

1838696

2154460

2636936

存货

15551

15510

15077

39601

44636

81805

货币资金

21863

10910

9401

691551

1731834

1613112

流动比率

2.06

3.43

3.48

1.16

1.46

1.21

速动比率

1.69

2.62

2.60

1.14

1.44

1.18

现金比率

0.52

0.57

0.55

0.38

0.80

0.61


上示图表为顺丰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三大指标在2013-2018这6年间的变化趋势。总的来说,这三大比率的趋势大体上是一致的,其中,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几乎呈现同步波动。它们在2013-2014年呈现直线上升趋势,上升幅度接近70%;2014-2015走势较为平缓,在2015-2016年间,下降幅度非常大,将近50%,在2016年达到谷值。相比之下,现金比率在2013-2015年呈直线式,2015-2016小幅度下降,从16年开始迅速上升,并在借壳上市当年达到峰值。借壳完成后一年,虽然三者有所下降,仍高于前几年。以上数据说明,在2013-2015年,顺丰的短期偿债能力增强,资产的流动性好;2015-2016年,短期偿债能力下降,负债增加,资产流动性差,公司经营存在一定风险。而2016年是转折点,迎来回升期,这种趋势在之后的两三年中较稳定。影响这三个指标的主要项目有存货、固定资产、短期借款等。顺丰控股在2013-2015年期间的短期借款大幅下降,固定资产平缓下降,短期偿债能力上升。从2016年开始,存货、固定资产和短期借款呈现出异常变动,增长幅度非常大,这种现象与当时国内快递行业形势密切相关。几家快递龙头企业接连宣告要进入上市的筹备流程,顺丰也抓住机遇,顺应时局,为上市提前筹备。将大量资金投资用于购买固定资产,这是固定资产和短期借款在短短一年内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公司战略发展需要增加了对资金的需求。而存货增加主要是由于电商行业的迅速崛起,物流企业随之如火如荼发展,顺丰业务量大规模扩大。在顺丰借壳上市后,短期借款大幅度下降。这说明在借壳上市之后,顺丰的配套融资可以减少对银行借款的依赖,有更充裕的募集资金投入建设,并适当偿还一部分之前的借款金额,这使得顺丰在借壳上市后短期偿债能力持续优化。另外,流动比率与速动比率差异较小主要是由于顺丰自身的业务中,快递服务占据龙头,即存货在总资产中所占比例较低。

就整体而言,借壳上市后顺丰控股各项财务指标均有一定幅度的攀升,财务效应良好。各项能力都在提升,其中成长能力表现最为显著,在筹备当年,收入、利润、资产、股东权益的增长率有了质的提高。同时也要看到借壳上市的积极效应仅在筹备和上市当年较强,从上市第二年开始削弱。股权结构这表明顺丰在借壳上市后,融资渠道拓宽,扩大了融资规模,降低了顺丰举债比例。被并购公司的资源得到整合以后,顺丰自身也优化内部管理,降低成本费用,企业各项资产周转效率有了质的提高。尤其是在2016年,四项发展能力指标迅猛上升,不管是净资产还是净利润,规模都是大幅度增加。

  1. 对策建议

借壳上市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壳公司,具体而言,既要考虑借壳方经营状况,资产负债股本基本情况,融资需求以及发展规划等,还要深入研究壳公司的基本情况,比如是否有沉重的债务和不良债权。因为壳公司的品质与借壳上市成功与否以及后续效应如何直接挂钩。壳公司市值越大,收购成本就越高。如果选定这样一个壳公司,尽管能得到大量优质资源,在借壳上市之后,借壳方的负担仍然很沉重。支付压力是次要的,主要还是要保证壳公司的“干净”,即负债比例低,债务和债权关系比较明确。顺丰选择鼎泰新材作为壳公司,就是考虑到鼎泰新材小市值和适中的股本规模、壳资源干净、股权结构明晰,鼎泰新材对于顺丰而言是最合适的壳资源,实际上选定鼎泰新材也为顺丰借壳上市的成功做好了铺垫。企业在选择壳公司时一定要全面考量,再结合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最适合自身的壳资源。


参考文献】:

[1]李建明,章雁.中公教育借壳上市动因分析与EVA绩效案例分析[J].现代企业,2021,04: 10-11.

[2]王雅琪.海澜之家借壳上市的动因及财务绩效分析. [J].投资与创业,2021,02: 07-08.

[3]罗伟达.三六零借壳上市财务绩效研究.[D].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0,06:36-38.


【作者简介】:胡光宏(1990.11),男,汉,湖北十堰,会计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为财务管理、投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