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手球在实战情景中的本质特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3
/ 2

小学手球在实战情景中的本质特性分析

万文龙

河北省保定市新秀学校 071051

手球是一项对抗性强、拼抢激烈的间隙性集体球类运动项目。手球比赛跑动特点是:位移距离短,次数多,方向和速度变化多,最终通过射门得分的进攻型比赛。足球运动的魅力离不开比赛,如果只是枯燥的学练基本动作、要求整齐划一,很难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积极性。因此,手球运动进入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任务不能只停留在传授手球基本知识、技术、战术,还要在结合实战情境下的学练赛中进行品行教育、生活拓展几个特性进行分析,清晰手球与其他项目教学的区分度,呈现出小学手球实战情境中专属的项目特性,有效发展小学生手球专项运动能力。

一、体能:强大支撑

  手球运动可以有效增强小学生体质健康,对于发展小学生的速度、力量、耐力、灵敏、柔韧等素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小学手球教学中,科学合理的运动强度、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会进一步使学生的体能水平得到全面提高,尤其是长时间奔跑与短时间加速能力、对抗中的力量、身体重心控制能力与灵活性、良好的弹跳等足球专项体能。

1.专项速度。小学生对速度理解不会太充分,因此需要建立速度意识,手球运动的速度具有应变性(变向、变速)、节奏性和突然性的专项特点,反应能力也需要在速度练习中加入,使学生能集中注意力,更好的投入比赛。

2.整体力量。力量素质是小学生进行手球体能建设的保证,是专项对抗能力、专项速度、专项技术掌握与完善的基础。小学生正处于身体发育时期,不要在此过程中过分要求学生力量的发展以至于影响学生的正常身体发育。

二、技术:乐趣的支撑源

手球技术内容丰富多彩,难易程度差别较大,在进行教学时,有必要让小学生掌握一些基本技能。让学生理解进攻时要射门、传接球、运球和突破;防守技术包括防守对手、封球、打球和断球等。守门员更为重要,在守门时的准备姿势、移动和挡球等。

在小学手球教学中不必过于强调技术,应着重陪养学生的意志与情感,不但要达到锻炼身体的意义,还得使学生明白团队意识与合作配合意识。注重情境性教学,用赛代练,用赛代学,使同学在比赛中掌握手球相应技术动作。

三、战术:齐心配合的整体性

手球其实是一种很好的运动,整体战术好比一条锁链,个人战术动作就是这条锁链的各个环节。个人战术分为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进攻战术有传球、跑位、运球过人、射门等,防守战术有选位、盯人、抢截、守门员防守等。除了个人的技术之外, 全体的合作亦非常重要。因为这项运动的速度快,若要打得有力的话, 除了要求很好的体力及过人的技术外, 合作亦是另外最重要的一环,也就是战术。手球战术分进攻战术和防守战术两部分。

进攻战术包括进攻的基础配合、阵地进攻和快攻。进攻的基础配合是2~3名进攻队员之间组成的简单配合,例如常用的交叉换位、掩护和突破分球等。防守战术包括防守的基础配合、阵地防守和防快攻。防守的基础配合是2~3名防守队员之间采用的协同防守方法,例如“关门”、交换防守、补位防守等。阵地防守主要分为区域联防、混合防守和人盯人防守3种。

四、起源:特别适合小学阶段的运动项目

手球,是一种起源于欧洲的球类运动。1917年,柏林体育教师海泽尔认为当时流行的足球、橄榄球运动以“追逐”和“争夺”为主要特色,体现了男性固有的阳刚气质,所以一定要设计一种能够表现女子特点的运动和比赛,手球就这样诞生了。当时的规则规定:不能用脚踢球、不能进行身体冲撞和扭扯、接球需要充满着女性的娇柔气息、传球也需要在对手止步之后才可以进行。基本上,手球好似足球加橄榄球的混合物。同时,手球的一些规则是由篮球的规则转变发展而来的。在小学阶段“手球”作为新的一种运动项目的使用,只有当其完全符合学生的心理需求与年龄特征,方能显现它存在的最有效价值。作为一名体育教师,深知学习兴趣在学习活动中的作用是巨大的,不同阶段学生存在不同学习心理特点,只有充分了解与掌握才能促进学生勤奋学习,提高“手球”教学质量,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

五、心理:完善人格,锻炼意志品质

然而小学阶段的学生,每长一岁对世界的认识都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此时,教师切忌将他们自始至终地认为都是同一水准的孩子, 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必须深刻理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个道理。

1.“手球”本身就是一个球类运动,很受儿童的喜爱,但要想使儿童从小学一年级至六年级始终坚持对手球运动的兴趣,那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学生的心理活动特点:思想单纯,模仿性强,见事好奇,遇事好学。所以一二年级儿童主要以玩球为主,不存在技术要领的约束,更不存在体能方面的训练。从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从身心特点来看,他们对待各种事情直观性很强,对待体育运动处于萌芽状态,如果在教学手球运动时,让孩子觉得学习手球是一件很苦的事,不吃苦就是不会学习,也学习不好,那么孩子就会以学习手球运动为乐,那么这种时候,孩子的大脑细胞都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在脑细胞活跃的状态下去学习,这样坚持下去手球的兴趣就会在幼小的心灵中扎下根来。

2.在三四年级阶段,教学手球时适当给予技术的要求,但不能强加于过多的动作要求,当他们在一定的技术下完成动作,这时老师要及时给予在手势或语言上的表扬鼓励,当孩子取得老师认可的成绩的时候,那么他周围的人就会以一种赞赏的眼光去看他,以一种表扬激励的话语去称赞他,孩子就会更加兴奋,那么这两种兴奋结合在一起的时候,便使孩子越学越有劲儿,越学越感受到手球运动是一种快乐,从而形成了一种良性的循环。

3.在五六年级以手球比赛为主,但要掌握表扬与批评的尺度。因为在这个时段儿童身心发展较明显,主要表现在儿童具有强烈的求知欲望及其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特别在求胜的方面最明显,要给予他们展示的机会,所以说手球这一项运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的学习兴趣直接影响学习行为和效果.学生能否通过体育与健康课程的学习,形成手球锻炼的习惯,是进行手球教学成果成功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志,而兴趣在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六、品行:行为表现的教育性

手球运动有助于勇于拼搏、吃苦耐劳、积极向上,以及服从团队、抗干扰等能力的培养。此外对促进个性发展、遵守规则、诚信比赛、公平竞争、挑战自我、体验成功和失败等都有较好的作用。

手球的对抗性强,比赛中有着奔跑、急停、转身、倒地、跳跃等激烈动作,但这种激烈的动作受到一定规则的约束,因此,教学中可通过对手球行为的约束让学生懂得约束自己的日常行为。手球运动又是一个集体运动项目,因而要求每个学生在比赛中都必须做到齐心协力、密切配合,让他们认识到个人和集体行为是联系在一起的,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强化人际交往、组织协调能力。

七、生活:健康方式的丰富性

手球运动对场地要求不高,一个手球、一块平地即可。目前全国青参与手球运动的人数逐年增加,在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认知情况进行划分,在U6~U12年龄结构的手球教学中,不仅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提高手球某项技能的游戏和比赛,还要营造单人、双人、多人的实战情境,让学生在玩球、赛球中掌握技战术,充分发挥学生的模仿力和创造力,在校外锻炼时,能与同伴家人开启手球游戏与比赛模式,丰富学生的健康生活方式。

实战情境中的小手球项目特性之间的关系好似一座金字塔,通过有效地教学手段,让由初期体育技术的学习,最后达成体育技能的形成,以比赛的方式进行有效的检验与评价。希望我国的手球项目能在世界水平逐渐提升,成为真正的体育大国、强国,同时还能成为全民运动项目,让每一个人像喜欢、热爱足球那样,喜欢手球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