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激发数学课堂学生积极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8-10
/ 2

如何激发数学课堂学生积极性

陈 冲

江西省丰城市剑南中学 江西 丰城 331100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目标的提出,初中数学老师应当积极改变数学模式,从学生在数学课堂的参与积极性着手,运用创新性教学理念和方法,为学生展现一个生动有趣的数学世界,激发学生探索数学的热情。文章通过对激发数学课堂学生积极性的途径进行研究,旨在能够为初中数学教学实践提供积极的思路,促进初中数学教学效果的提升。


关键词:数学;课堂;学生;积极性


由于初中数学教育在初中阶段的整体教学体系中都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学好数学不仅是数学学科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维、提高科学探索能力的重要渠道。初中数学老师应当积极改进传统的单纯知识传递教学模式,通过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激发学生参与课堂、主动探究的学习热情,使初中数学课堂焕发出新的活力,增强学生的数学综合素质,实现教育改革进程中对学生学习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目标。


一、通过营造数学情境激发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较之小学生有了显著提升,但由于初中学生的生活经历所限,在理解数学概念、认以数学原理时往往存在一定的困难。根据初中学生的这一学习实际,数学老师可以为学生营造一个模拟的数学情境,通过在情境中将复杂的数学知识进行转化,使复杂抽象的数学符号更具有直现性和形象化,进而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效果,激发学生在情境中思考数学内涵。

例如,数学老师在讲到《平面直角坐标系》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展现一个生动具体的坐标场景。地图是学生较为熟悉的事物,数学老师可以利用多媒体的动态提示功能为学生展示一幅地图,并让学生根据直角坐标知识来确定地图上不同地点的位置关系。以北京市市区地图为例,数学老师以天安门城楼作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长安街为直角坐标系的x轴,故宫中心线为直角坐标系的Y轴,根据这一地图设计让学生找到广安门的坐标、王府井的坐标、天坛的坐标等。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的动态功能和标记功能,通过移动鼠标找到不同地点的经纬度,并标记于电子地图之上。学生标记好不同地点的坐标后,数学老师还可以启发学生找到不同地点的相对位置,并变化坐标原点重新进行进行标记,如以天坛为直角坐标系原点标记其他地点。数学老师的这一启发性要求能够带动学生极大的新意,学生在以天坛为坐标原点进行不同地点的坐标数值采集时,发现虽然每个地点的经度和纬度没有变化,但由于坐标原点的改变,导致了相对坐标的变化,并且每个地点的X轴和Y轴坐标变化数量是相等的。在这样的数学情境中,不仅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极大的提高,还有效地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思维去解释不同现象的能力。

二、通过问题导入方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初中数学课堂的开始阶段是学生融人课堂、增强学习参与积极性的关键点。为了能够更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数学老师可以通过问题导人方式抓住学生的兴趣点,并利用先导性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后续的数学讲解。运用问题导人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关键是问题的设计是否能够快速吸引学生并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同时还要能够保证引导性问题与后续的正式授课内容之间有紧密的联系性。


例如,数学老师在讲到《对称轴》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利用最短路径的寻找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数学老师可以在正式授课前给学生展示一个以对称轴为中心形成的公园路径,并提出问题:“如果大家想在最短时间内走遍公园中的所有景点,该如何设计路径呢?“这个引导性问题的提出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思维活跃度,学生会在问题的指引下主动思考有不同路径方式构成的公园儿何图形中有哪些特点,并能够在数学老师的正式授课过程中始终保持较高的精神集中度和课堂参与性,积极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运用问题导人方法激发学生的课堂积极性时,不仅使学生能够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问题与授课内容进行关联,也能够

帮助学生在积极的课堂参与中养成良好的听课习惯。

三、通过社会实践形式增强学生的积极性

数学知识的教育宗旨是提高学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初中数学教学也应当秉承数学教育规律,积极开展数学社会实践,改变传统课堂模式的局限性,帮助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数学内涵。

例如,数学老师在讲到《随机事件与概率》这部分内容时,可以鼓励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寻找随机事件与概率问题的典型事例,并根据数学概念进行解释。学生在老师的启发下能够很快地回答出:“抽奖活动具有随机性和概率性。”为了能够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认知,数学老师可以组织学生观看真实的抽奖活动,并让学生根据所掌握的数学知识来预测每个人活动不同奖项的概率。这个实践过程不仅使学生感到新奇和有趣,还激发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学生通过中奖的概率运算,发现中奖概率虽然能够被计算出来,但在生活实践中仍然具有极大的随机性,在学生积极参与实践学习的过程中,数学老师还可以

依托于教学内容警醒学生努力学习,不能将自己的未来置于随机事件之上,使数学教育发挥了更大的社会价值。

结束语

数学教学内容具有较强的逻辑性特点和复杂性特点,带给初中学生极大的学习挑战。很多学生由于无法很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导致难以跟上老师的教学进度,这种教学实际极大地影响了学生的课堂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赵敏.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学周刊,2019(29):58.

[2]张占荣.核心素养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全国教育教学创新与发展高端论坛论文集(卷九)[C].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2019:2.

[3]雷延宾.基于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初中数学课堂教学[J].教书育人,2019(25):50.

[4]杜兴义.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技巧[J].课程教育研究,2019(33):153-154.

[5]朱文平.数学课堂如何激发学生积极性探究[A].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方法与手段的有效性研究科研成果集(第五卷)[C].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北京中教智创信息技术研究院,2017: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