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当代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5-25
/ 3

毛泽东外交思想的当代价值⃰

翦丹

湘潭大学

摘要:毛泽东外交思想是党的第一代领导人立足于时代背景和国际政治特点,以维护国家利益为核心,提出的外交战略理论。随着我国步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梳理和审视毛泽东的外交思想理论,对于理解国际社会的本质和国际关系的特质,对科学分析国际形势变化和对外关系处理,指导当前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毛泽东 外交思想 当代价值


毛泽东外交思想是一套逐渐完善成熟的思想体系,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发挥着不可磨灭的作用。同时,毛泽东外交思想所坚持的基本原则、思想方法和立场观点对于当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具有参考价值。

  1. 为我国制定外交战略提供基本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外交主导思想就是维护国家的独立自主,实现世界和平。逐渐,中国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与联合国宪章联系在一起,将它们作为我国外交战略的行为规范和基本原则。

  1. 确立了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

毛泽东在提出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时,便表明:“中国必须独立,中国必须解放,中国的事情必须由中国人民自己做主张,自己来处理,不容许任何帝国主义国家再有一丝一毫的干涉。”1这三个必须就体现了中国外交的基本原则就是维护和捍卫国家与民族的独立。因此,中国外交战略随着时代变化不断调整发展,不变的就是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原则。

当今的中国日益强大,在国际关系中引起了一些恐惧和担忧。美国担心中国取而代之,成为新的世界霸主;周边国家担心强大的中国威胁其国家利益和领土安全。于是,“中国威胁”、“中国霸权”等各种论调风声四起,特别是美国在重返亚太之后,势在围堵中国。在如此情形之下,中国更应该坚持独立自主原则。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正在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断前行,而这应该是在世界大融合、开放合作的大环境中进行。因此我们要实现自己的“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必须坚持独立自主原则,依靠中国力量,走属于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开放发展、和平发展、合作发展和共赢发展的新路。

  1. 明确了和平共处外交方针

中国共产党是具有世界情怀的政党,毛泽东外交思想是凝聚世界使命的理论。在中国综合实力偏弱的时候,毛泽东始终坚持和平共处,带领中国高举和平大旗,始终走在维护世界和平的前列。现今,中国在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之时,仍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外交原则下,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和"三个世界"理论,明确了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当今我国抛弃意识形态偏见,主动同世界不同类型的国家合作,积极参与国家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提倡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把促进世界共同发展作为新的责任。

当前时代,和平与发展是不变的永恒主题。各国人民的强烈诉求皆为要和平、要合作、要发展、要缓和。不可否认,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仍旧是影响和平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中国要在国际社会上站稳脚跟,提升国际战略竞争力,必须明确和平共处的外交方针,不断增强自身的硬实力和软实力,才是维系友好外交关系,维护世界和平的关键所在。

  1. 秉承了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

毛泽东始终秉持一种“变”的观念,但是变的动力在于革命,国际形势在变,革命形势也在变。毛泽东在分析国际形势和时代特点后做出以上判断,这也找到了提升中国国际战略地位的地缘政治条件。纵观毛泽东外交思想,我们不难发现它拥有适时调整的演变过程。他自始至终都是顺应国际发展局势,立足于本国基本国情,适时调整,提出新策略,解决新问题。

中国的外交思想一直秉承了毛泽东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这是国际体系大变革的背景中经历的一个曲折特殊的历程。因此,外交策略从立足于自身转为争夺国际话语权和承担世界责任,力求在维护主权原则、国家利益和世界和平等方面做到面面俱到。一个走向复兴的中国,应顺应时代发展,秉持灵活多变的外交策略,坚持具有中国特色的外交思想。

  1. 为捍卫国家安全提供思维模式

1.实现主权统一,维护国家安全的政治理想

实现主权统一,建立国家安全的现代化主权国家,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希望所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一直致力于创造和平安定的发展环境。我国邻国众多,实现主权统一、国家安全必须创新新型的周边关系。中国周边的邻国,大多通过本国艰难的民族独立运动瓦解根深于本国的殖民体系,同时在历史上,大多深受中华文明和东方关系体制的影响。由此,它们在追求民族独立和国家独立的同时,又惧怕中国的存在。因此,中国希望实现国家安全的政治理想,必须妥善处理同周边国家的关系,才能获得稳定、和平和友好的周边关系。

因此,中国一直秉承不称霸、不结盟的战略思想。首先,在思想上剔除大汉族主义和大国主义思想。要求自己“夹着尾巴做人”。2其次,降低意识形态色彩,提出了不同主权国家之间求同存异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放弃以意识形态划线的方针,积极同周边国家开展军事合作。这也是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的创新之举,对新时代中国的国家安全和主权原则具有创新意义。

2.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现代化战略

任何民族和国家都渴望实现国家独立富强的目标。中华人民共和国历经千辛万苦实现了自身独立,面对满目疮痍的国家,毛泽东同志希望战后中国能够赢得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和一段国民经济持续增长期。

然而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造成了中国某种程度被迫的封闭。但是,这至少让毛泽东等中国领导人认识到:中国要实现自身的经济发展,应该在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下,以自立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才得以实现。于是,中国逐步形成了以自力更生为主,争取外援为辅的现代化战略。鉴于对当前国际形势的分析,进一步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并不是闭关锁国和自给自足,中国不排斥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国际关系和经济贸易;鼓励学习各民族的优点,但是我们只学习西方的技术,不学习西方的本体;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进行贸易往来,有助于扩大国际反帝反霸的斗争。这也逐渐整合出捍卫国家安全的新思路:第一,促进国内经济发展;第二,避免过度依赖外国;第三,改变世界经济格局。

  1. 为正确认识国际局势提供思想方法

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拥有悠久历史,必然会具备某些反映自身意识形态和历史文化理念等方面的独特外交。从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60年代末,马克思主义和民族主义作为两种意识形态同时支配着世界范围的民族独立革命浪潮,同时共同促成了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和现代独立主权国际体系的全球化发展。此阶段的中国外交和战略思维明显具有时代特征,这也为正确认识国际局势提供了良好的方法基础。

  1. 分析国际关系的矛盾论

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革命的斗争经验和历史传统,坚持实事求是,形成了独特的分析国际关系的矛盾论,为正确认识国际局势提供了有利的思想方法。毛泽东认为,当前世界体系包含不同的矛盾关系体。社会主义国家同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压迫与被压迫国家之间。这些不同的矛盾当然会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对此,毛泽东指出:“帝国主义国家之间尚有可供革命利用之矛盾,因此,必须利用之。苏联必须利用之,印度必须利用之,中国必须利用之,一切其他国家的无产阶级及被压迫民族必须利用之。”3

在国际关系中采用矛盾分析法的目的,就是辅助正确认识国际局势,在实践中善于利用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并适时制定出对付主要矛盾的应有策略。毛泽东处于对国际局势的认识和自身国家利益的维护,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理论。这是冲破了传统的以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为线的标准,以实际情况为依据,把发展不均衡的三个世界矛盾体做出了现实划分,并将中国划入到第三世界范围中。

作为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结晶的毛泽东外交思想,把马克思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正确认识了国际局势,改变了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定位,提升了中国的国际战略地位。当前我们仍处于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中,矛盾分析法仍是我们正确分析国际形势的有效方法。

  1. 积极求变的思想方法

事物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变才是唯一不变。根据历史经验来看,一个国家的繁荣发展,往往都是通过危机中主动求变,才能实现从边缘走向世界舞台中央。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外交遭受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挑战,面对挑战冲击,毛泽东始终在对外事务中保持着积极意愿和进取心态。

正因为有毛泽东积极求变的思想方法,面对世界矛盾体的不断变化,不故步自封,而是顺应局势,根据中国自身国情和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分析,做出最有利于国家利益和国家发展的改变。当前国际格局的多极化和经济发展的全球化发展不可逆转,我们应该在世界发展中调整,在调整中求变,正确认识国际局势,为我国国家战略的调整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夯实基础。

  1. 为中国外交理论发展奠定基础

毛泽东外交理论作为马克思主义外交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外交理论研究不能忽视的内容,他关于反对帝国主义、反对霸权主义、追求独立自主、和平共处等思想为中国外交理论提供了研究内容。毛泽东外交理论中所体现的中国特色和中国精神为建设中国特色外交理论提供了思想基础;关于独立自主和维护世界和平等思想成果为中国外交建设和发展提供了指导原则。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主题定位

毛泽东为中国外交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一代代领导人在继承中不断发展,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平、发展、合作的外交主题定位。在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六十周年纪念大会上,习近平指出和平共处精辟地体现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适用于各种社会制度、发展水平、体量规模国家之间的关系。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奉行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发展,共同打造世界和平与包容发展,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2.发展和谐的价值追求和多元模式的主张

在毛泽东外交思想的指引下,新时期我国在外交工作上不断取得举世称道的成绩。在变化莫测的国际形势下,我国同发达国家的互利共赢合作取得了硕果,同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日益加强,同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不断深化。

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在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基础上,维护世界多样性,赋予了深刻的国际内涵。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大国关系,践行亲诚惠容的周边外交理念,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实现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最终消除人与人的对立、民族与民族的对立、国家与国家的对立、人与自然的对立,构建一个拥有和谐价值和多元模式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工作的顶层设计进一步加强,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理论,提出了新思想新论断新倡议,为做好新形式下的外交工作描绘了蓝图。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毛泽东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465页.

[2] 毛泽东外交文选[M]. 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版,第256页

[3] 毛泽东外交文选[M]. 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版,第30页

本文系2020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C1779)成果。

作者简介:翦丹(1989.09—):女,维吾尔族,湖南常德人,任教于湘潭大学,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本文系2020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毛泽东‘三个世界划分’理论的当代价值研究”(项目编号:20C1779)成果。

1 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 毛泽东选集(第4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第1465页.

2 毛泽东外交文选[M]. 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版,第256页

3 毛泽东外交文选[M]. 中央文献出版社、世界知识出版社1994版,第3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