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3-23
/ 2

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

韦天值

河池市第二高级中学,广西河池, 547000

摘要:新课标背景下,核心素养教育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教师结合实践教学经验正在一步步转变教学对策,希望在实现学生课堂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核心素养得以发展。高中物理学科与其他学科不同,它的实践性、综合性以及科学性较高,物理观念以及科学思维等素养对于学生物理学习成绩或者效率的提升十分关键。在本篇文章中,笔者将概述高中物理教师在设计和组织课堂教学活动时是如何逐步渗透核心素养的,以此促进学生物理素养逐步升高。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学生;核心素养

进入新时期以来,广大教育工作者们将更多的重点放到了学生课堂主人翁地位的实现以及核心素养的培养上,以此促进学生综合能力不断提升。物理是研究物理现象以及规律的理性学科,重点考查学生思维和能力。所以,高中物理教师可以根据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和心理特点设计和组织物理教学活动,促使学生在感受到物理学习乐趣的同时想办法促进他们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不断发展。

一、问题法教学,培养学生物理观念

众所周知,世界是物质的。物理学科就是在研究物质的运动与变化,以此促进学生学会从物运动、相互作用以及变化等角度认识并思考这个物质世界。问题教学法是一种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良好习惯的教学手段,也是提高他们思维水平的重要方法。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将问题教学法引入课堂,促使学生在思考过程中重新认识物质和能量等,逐步树立物理观念,并且应用物理观念指导学习,进而使之高效掌握物理知识。

例如,学生在学习“分子热运动”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在课上将一滴红墨水滴入盛有水的水杯中后,提出一个问题:“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能够得出什么结论?”有的学生回答说:“墨水滴入水中以后,散开了!得出了墨水可以和水相容!”有的学生道:“墨水进入水以后慢慢滴散开,先快后慢,与如果水的体积大的话,扩散的更快!”教师结合学生回答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将“扩散现象”表述出来,使之认识到分子的无规则运动。紧接着,教师利用多媒体将布朗用显微镜观看花粉在水中运动的视频呈现出来,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花粉在水中运动的原因”,促使学生在思考过程掌握“布朗运动”概念。认识了布朗运动的永不停歇特点以及颗粒越小运动越明显、随温度升高而变得激烈的特点以后,教师又引导学生思考“布朗运动产生的原因”。很多学生结合掌握的物理知识进行了猜测,有的人说是因为温度差,有的学生表示是因为受了外界物质的影响。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认识到了布朗运动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因为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对固体微小颗粒各个方向撞击的不均匀性造成的,进而形成了运动观念,对后续学习更多运动知识奠定基础。

二、合作法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实验探究是研究科学知识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学生快速成长的重要手段。合作教学法是将一部分人团结在一起,共同思考和解决问题的一种教学手段。高中物理学科知识是人们通过实践与实验探究总结出的理论知识,因此高中物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展开合作学习,以此促进学生们在讨论过程中逐步学会思考和研究,进而逐步提升科学探究能力与素养,为以后学习做好准备。

例如,学生在学习“牛顿第三定律”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上课前将学生分成了几个不同的小组,并给各小组分了几个气球、小车、磁铁等实验装置。一上课,教师鼓励学生将两个气球充气后放到一起对压并观察现象、将两根条形磁铁以N极和S极相对的形式放到小车上观察小车的运动情况,并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在合作环境中,学生们的兴趣很浓,能够认识到力与力的相互作用,为教师引出“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奠定基础。当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掌握了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方向和作用点以后,又鼓励他们将两个弹簧相互勾在一起后对拉,通过观察两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总结出作用力与非作用力的特点,为掌握牛顿第三定律奠定了基础。在合作环境中,学生们的自主探究能力逐步升高,同时还养成了勤于动脑思考的良好习惯,为以后学习奠定了基础。

三、应用微课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思维

信息技术发展进程中,微课的出现实现并促进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与新课改理念不谋而合,因此得到了教师和学生的喜爱。高中物理教师可以将微课引入课堂,利用微课将物理概念、实验、应用等内容渗透到课堂中,以此促进学生在自主通过微课视频学习的过程中思维模式发生转变,养成了独立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学习效率也更上一层楼。具备了科学思维的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逻辑性更强,能够自主抽象出更多的物理知识点,综合能力也会随之升高。

例如,学生在学习“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在课上先鼓励学生自主思考了时间、速度与路程间的关系,进而引出“匀速直线运动”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随之,教师利用微课视频将两种不同形式运动过程中“速度”与“时间”关系的图象获得实验展示出来,促使学生结合视频中给出的数据以及图象思考物体的运动状态以及怎样判断两者运动速度快慢。在微课视频的引导下,学生们的思维较为敏捷,能够区分出匀加速直线运动以及匀减速直线运动,并且能够通过视频高效掌握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在物理课堂中,学生们的自主学习能力逐步升高,同时在获取基础物理知识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科学思维,为以后的学习打下了基础,同时也促进了自身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不断提升。

四、联系生活教学,培养学生科学态度

学习是为了生活提供保障和服务的,因此学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很重要。新课改中提出的生活教学手段得到了教师们高度认可,当教师将生活法引入课堂以后,枯燥的课堂能够变得活跃起来,学生们的参与度明显增强,能够从生活中获取相对应的学科知识。高中物理学科是一门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科学学科,教师通过联系生活展开教学的过程中,学生们在高效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能够认识科学本质,也能够逐步形成科学态度。

例如,学生在学习“摩擦力”内容时,高中物理教师一上课便利用多媒体将一个人推桌子的视频呈现出来,说道:“同学们在生活中是不是经常遇到这样的事情呢?在用大力推桌子时很容易就推动了,如果力气小的话就很难推动桌子?”学生频频点头,表示赞同。教师继续道:“大家知道这是什么原因组织了桌子的运动吗?”有的学生说是因为力气的大小,有的说桌子的重量。教师随之又例举出了鞋子花纹的设计以及洗衣机底座中设计的滑轮等例子,使之思考的过程中引出“摩擦力”概念,促使学生对摩擦力产生好奇。紧接着,教师结合刚才提出的搬桌子活动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产生摩擦力”以及“怎样测量摩擦力的大小”等问题,进而引发他们主动参与到实验探究过程中,为其高效地掌握摩擦力知识点打基础。在联系了生活的物理课堂中,学生学习起来较为放松,能够主动地参与讨论活动,同时也能够将物理知识渗透其中,在掌握基础物理知识的过程中也形成了科学态度。具备了科学态度的学生在获取知识时更加高效,综合能力提升的也较快。

综上所述,在新课改模式下,高中物理教师不仅高度重视了学生课堂主体性的实现,还采取了很多种方法设计课堂活动,以此促进学生在高效获取基础物理知识的同时物理观念、思维、态度以及探究能力等素养得到进步与发展,实现核心素养理念的真正“落地”。

参考文献:

[1]王立忠.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策略[J].甘肃教育,2019(15).

[2]冯玉荣.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策略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2019,000(022):P.122-122.

[3]王志红.高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J].神州印象,2018,000(003):P.22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