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1-02-24
/ 2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能力培养途径探索

潘怡

溧阳市南渡高级中学 213300

摘要:从高中历史教学视角出发,如果教师一味的重复教材的基本内容,要求学生死记硬背,对于教材知识点,没有史料论证,没有旁证资料,显然不利于学生求真精神与解决历史问题能力的提升。为此,本文从历史学科出发,进一步提出以几点“史料实证”培养策略,希望能给广大高中历史教师的工作带来一点启发和助益。

关键词:高中历史;史料实证能力;核心素养;教学策略

所谓历史,就是指在岁月长河中积淀的过去。它彰显着过去,点拨着未来。史料实际上便是历史证据,更是还原、认知与研究历史真相的根本依据。它是实现其他素养的必经过程,是历史学科学习的必备思维品质。在新课改背景下的高中历史进行要求教师有实证意识,通过广集史料,对学生进行史料解读与推论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将史料作为证据来论证历史问题,从而得出正确客观的认识。这也是检验学生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与理解程度,同时对学生问题分析与思索能力有着较高要求。

一、历史学科“史料实证”素养的概念及培养的必要性

所谓“史料实证”,是指对取得的史料进行严格甄别,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历史分析,努力再现历史事实的方法及态度。史料实证不光是一种学习和研究历史的方法,更是一种能力的体现。

(一)再现历史,提升学生历史分析能力

历史这门科目的特点决定着它在展开教学时,是需要在一定情境模式的辅助下,才可以再现以及复原其内容。史料实证以客观历史资料作为指导,深化学生对历史知识的理解,学生的知识学习不再停留表面层次,发挥着有效提升学生历史分析能力的作用。

(二)丰富课堂内容,提升学生学习效率

多数学生深受应试教育荼毒,认为只要掌握了考试会考的内容就足够了。在教学中加入史料,让历史知识不再枯燥无味,师生也可以把课堂当成交流沟通的平台,然后在自然而然的状态下去提升学生学习的技能和效率。

(三)培养历史素养,实现德育目标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是可以帮他们明确历史结论的重要过程。在具体教学中,教师通过有效指引,学生质疑问题、思考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求真务实的科学精神与史料实证能力都能获得相应的提升,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自身的使命感以及责任感[1]。所以说,注重史料实证素养培养,显然也是我国历史课标德育教育的本质要求。

二、基于史料实证素养的高中历史教学策略

(一)指导查找史料,培养学生理性思考能力

历史并非一家之言,要想确保历史的真实性,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任务的形式,让学生通过各种历史纪录片、考古现场、博物馆、图书馆以及当事人访谈等方式去收集相关的史料,并严格遵照“收集史料——辨析史料——整理史料——分析史料——解读史料——总结规律”的顺序基础上构建一条完整的空间轴,并在对史料信息进行提取和辨析的过程中,形成较高的史料实证素养。

在探究“孙中山”这一历史人物时,教师可要求学生能去搜索与孙中山先生生平经历相关的事迹,如孙中山先生都参与了哪些活动,提出了哪些观念,在历史上都起到了怎样的作用。然后让学生利用搜索的材料再与教材知识进行梳理筛选,通过“解读什么、如何解读以及为什么解读”这三个部分来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去自行归纳总结其是否可靠。这一预习过程,既能有效提升学生收集、分析与整理材料的能力,同时也进一步树立了学生的历史价值观,对其历史思维能力获得了培养。

(二)立足历史教材,挖掘史料内涵

历史虽然是人文科学,但同样强调逻辑思维和严密的论证过程。所以在教材中除却基本的历史知识外,还专门加入了“材料研读”等多个辅助学习的版块。这些版块的加入可以有效辅助教师课堂教学开展,进一步巩固学生历史知识。教师要要有效提升自己的教育观念,充分意识到史料实证的必要性,选择具有代表性、权威性及客观性的史料资源,引导学生全面、系统的去论证历史问题,实现提升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目标[2]

在“伟大的历史性转折”教学中,“材料研读”板块作为史料实证,不仅补充了文本重难点知识的理解,也间接体现出了历史教材内容编写的丰富性与多元性。教师要充分认知到这些史料所具有的价值所在,然后从中挖掘出材料的深厚内涵,据此展开科学设问:“我国为什么要从农村开始进行改革呢?这其中又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在合作探究中找到答案,使学生的脑海中逐渐构建起重视利用历史证据,来提取、整合历史讯息的意识,并在潜移默化中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各种历史难题的能力,

(三)提高教师历史素养,感染学生学史

教师若想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自身得先有过硬的专业历史素养,紧跟时代发展潮流,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与方法,充分发挥自身的教学智慧与经验,对史料进行有效填补与完善,提高史料的丰富性,进而发挥史料对课堂教学的辅助作用。

第一,精读原始历史资料。精读原始历史资料不仅能帮助历史教师更全面地了解历史发展状况,也能进一步强化教师的古文底蕴。教师可多角度选取真实性、教育性强的史料,尽可能地确保史料和教材相贴合,让学生进行深度研读学习,实现对历史教学课堂的补充与丰富。

第二,阅读历史学家所编撰的书籍。通过把握历史学科的独特性,并利用史料具体讲解、真实再现、严谨分析,让学生能够走入史料实证,走入历史,进而利用史料有效提高高中历史课堂的教学效率。

第三,学习新思潮,多关注时政新闻,特别是关于考古方面的研究成果。通过对这些历史人文的研究琢磨,再将其引入到课堂中,让学生能够利用史料找寻论点与论据之间的关系,进而从史料的角度更为深入地理解相关历史知识,最终有效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3]

三、结束语

历史学科是一门以史料为载体的必修课程,需要教师与学生通过论证、分析来汲取历史知识及增进历史理解。教师应该要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科学合理的使用史料,让学生以史料为基础,分类整理和甄别信息,把满足史实标准的资料视为证据,分析得出自身对历史的客观认识,真正做到"论从史出",最终实现育人目标。

参考文献

[1]叶健飞.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史料实证素养的培养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20,6(8):64-65.

[2]胡安萍.史料教学与高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升的依存度[J].中学教学参考,2020,(18):37-38.

[3]刘威.高中历史教学中史料教学的实践研究[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14(1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