匠心运筹 丰富拓展----浅谈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1-23
/ 2


匠心运筹 丰富拓展 ----浅谈幼儿园主题活动的开展

杨爱民

浙江省丽水市松阳县西屏街道阳溪幼儿园 323400

【摘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教育内容的选择要既适合幼儿的现有水平,又有一定的挑战性;既符合幼儿的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的发展;既贴近幼儿的生活来选择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和问题,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幼儿园课程从原先的分科教学发展为如今的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活动一般来源于幼儿的生活,如围绕幼儿自身的生活事件,或者将一些现象、过程、原因等形成主题,设计教育教学活动。但由于地域、生活环境、接触的事物等的不同,完全照搬是不可行的。最好的课程也有其不适合和不完善的一面,它需要教师去调整、去补充,去选择合适的内容,根据特定的需要灵活地组织实施。那么我们农村该如何结合本园的实际情况来取舍主题活动下的内容呢?

【关键词】 幼儿园 主题活动 如何 拓展生成

教学目的不应是预先规定或外在于过程的,而是在过程中内在地被决定的,教学意味着一些具有内在价值的活动,而不是达到别的目标的手段。幼儿园主题活动的精心预设就是幼儿教师对教学活动的系统化设计,是教师围绕教学目标,在系统钻研教学内容和认真分析幼儿的知、情、意等时机情况,以及对以往相关教学行为结果深刻反思的基础上预先对教学过程、方法、情境等方面做一系列科学、有价值的展望性的规划与设想。“生成”为:在幼儿园真实自然的教学情境中,幼儿在教师精心预设方案的引导下,依据自身的兴趣需求、知识经验等,与环境、材料的进行交互作用时,教师依据及时生发的教育场景或教育流程灵活调整教学行为,随机灵动创生新的教学场域。预设与生成两者对立同一,预设制约着生成,是生成的基础和前提;生成建基与预设,又能突破预设的樊笼,从预设走向生成。

一、寓教与兴,活动预设应适应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

孔子言:“知之者不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老师要关注幼儿的兴趣点,并从中寻找有教育价值的内容,生成主题活动,与孩子共同学习。开发人的潜能可以有各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来实现,但对幼儿来说,他们自制能力差,做事的方向和目标经常会随着兴趣的改变而改变。因此只有以兴趣来正确引导幼儿,以兴趣为载体来培养智力潜能,幼儿只有在感兴趣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相关的活动,从中真正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当孩子对某件事感兴趣时,他就会非常热衷于这件事,不断发现一些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比如:大班的主题活动《有趣的树叶》就是教师在与幼儿的共同活动中,仔细关注幼儿的兴趣而产生的。秋天到了,小朋友就发现了许多树叶一片片的飘落下来,落在地上,小朋友捡起一片树叶说:“老师这树叶真像一艘船。”说着就把有些因为干枯而卷起边的树叶放到水上去漂,还真的没沉下去。其他小朋友也纷纷在地上寻找树叶,“老师树叶还能载东西呢!”、“老师这张树叶还能兜水呀!”、“老师树上的树叶掉光了。”……孩子们对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有趣的树叶》这一内容也就生成了。动植物的千姿百态与自然规律自然现象的变幻莫测,无时无刻不在刺激孩子的眼睛,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此时老师就通过向孩子提供书籍、操作材料、空间、时间等方式给予支持。这样就成了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内容来源了,不仅能促进孩子主动学习,而且在共同学习中,也能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发展。

二、让活动的开展回归生活的本质
   “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或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 孩子们每天会接触一些人,他们生活、游戏在一起,发生一些矛盾和冲突是避免不了的,而这恰恰给我们提供了开展教育的时机,成为生成活动的内容来源。 每个人在年龄、性别、性格、爱好等方面千差万别,在交往中可传递给幼儿的信息涉及方方面面。幼儿身边的一些事在一定的环境和条件下,也会成为生成课程的内容来源。如:点心过后,有孩子在操场上拣到了一塑料袋,跑过来告诉我:“老师,谁的塑料袋乱扔。”是呀,保护环境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况且塑料袋是孩子们日常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东西,对塑料袋的处理和利用是生活中一个实实在在有意义的问题。教师马上抓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绿色家园”主题中生成出“有用的塑料袋”这个主题内容,引导幼儿从走近塑料袋→可怕的塑料袋→少用塑料袋→巧用塑料袋这几个有机递进的层次,让幼儿在全面了解塑料袋的基础上,深刻感知塑料袋带来的环境污染,从而去探究、尝试解决减少污染的方法。 

三、以乡土文化为活动内容,渲染幼儿内在身心文化的底蕴

乡镇幼儿园周边山水秀丽,生态景观丰富多样,具有浓厚的乡土文化资源,为主题活动乡土化研究的实施提供了现实的条件资源。因此,与环境对话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孩子郊游来到田埂可以练习平衡走;遇到小沟可以练跨跳;随手拈块小石子可以练习投掷;看到大树,房子可以数数,有真实的小河、石头、泥沙、田野、山坡、庄稼、树木、竹林。自然中隐藏着无限教育价值。如:我们老师组织幼儿到村前的小溪边的捡石头,把捡来的各种颜色、硬度、材质不同的石头生成内容:当乐器敲节奏或在石头上作画,玩游戏“抓石子”、“造房子”等,将自然界显现出来的有利资源运用到主题教学之中,生成了《野菜》这一主题,将教学融入到了自然大

课堂中,带幼儿去挖野菜、采摘野菜,制作野菜标本,制作野菜食品,如:做春卷、包饺子、荠菜嵌油豆腐、凉拌马兰头,进行野菜艺术创作——野菜粘贴画,还结合当地民间传统,晒野菜干。这些都为主题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这些自然物课程资源的有效运用使我们的教学富有生机。

、因地制宜,创设农村特色的区域活动

我们在充分考虑本土特色资源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创设了具有农村特色的区角活动。比如:村镇上商品交易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五天一次的集市了,幼儿对集市很熟悉,印象也很深。因此,在角色区开设集市,能满足农村幼儿参与成人交易活动的兴趣,发展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凡是生活中能诱发幼儿操作兴趣的物品,都力求浓缩到活动区中来。

操作是学习一个重要途径,是幼儿直接经验的感知,为此,我们立足本园开设了一个种植园地,还起了个好听的名字叫“农家菜园”, 根据季节的不同种植一些青菜、萝卜以及瓜果、豆类等。引导幼儿在劳动过程中有意识地进行观察、探索植物的生长过程。幼儿从收集种子、挑种子、松土、探讨工具的运用到种植与管理,都由幼儿自己来做。在这一过程中,幼儿不断地发现问题,不断地解决问题,不断地寻找答案,进行了多次的探究与尝试。如:在挑种子过程中幼儿想出了挑、筛、用水泡捞等多种挑选种子的好方法。孩子们在参与中了解了许多知识,在探究中有了许多的发现,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更强了。

正所谓“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而新的教学观也告诉我们:教学不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创造机会让幼儿自主探究的过程,并从中生成内容。在今后的主题实施中,我们将继续根据幼儿的现实需要灵活地组织实施,选择合适的内容,寻找主题下的内容要与现实生活中契合、连接、联系。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江苏教育出版,2002年版
2.朱慕菊主编:《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张博主编:《现代幼儿教育观念与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