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妙导入 活跃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1-14
/ 2

巧妙导入 活跃课堂

张维维

蕉岭县友邦小学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一节课而言,导课讲求“出奇制胜”。于漪老师曾说过:“在课堂教学中,要培养激发学生的兴趣,首先要抓住导入课文这个环节,一开课就能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课的开始好比提琴上弦,歌唱家定调,第一个音定准了,就为演奏或歌唱奠定了基础。上课也是如此,第一锤应敲在学生的心灵上,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地吸引住。”现在都追求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活动,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更需要有精彩的课堂导入。那么,怎样的导入才能有效的激发学生解读和钻研文本呢?我紧紧抓住几个要点:激趣、激疑、激思。

一、解题导入法

课题是一篇课文的“眼睛”,因此理解课题,使学生明白题意是理解课文的关键。如教学《将相和》的开头:

老师:请让学生齐读课题。

生:(高声朗读)将相和

师:(指课题)“将”是什么意思?“相”是什么意思?“和”又是什么意思?

生:“将”:将军、将官。“相”:宰相。“和”:和好。

师:文章“将、相”分别指谁?他们为什么不和,后来又和好?

(面露难色,思考,然后把故事的来龙去脉用自己的话说了出来、其余的学生也滔滔不绝地进行补充)。

课文《将相和》讲了廉颇和蔺相如由“和”到“不和”又到“和”的故事,我通过理解课题让学生把故事的主要线索及所写的三个故事都说了出来,这无形中为后面理解人物品质奠定了基础。

二、设悬导入法

众所周知,疑问是思维的火种,思维以疑问为起点,有疑问才有思维,经过思维才能解疑。探索知识的思维过程总是从问题开始,又在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这也就是古人说过的:“学贵于思,思源于疑”。教师要有效利用学生这一心理特点,设置疑难,引起悬念,先让学生积极思考,再进行适时启发。这样可促使学生在求知欲高的情况下寻求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

如在教课文《曹冲称象》之前,我先提出这些问题:曹冲为什么要称象?大象那么大,他是如何称象的?答案在课文中。请仔细阅读文本,看看谁会先找到答案。由于悬念的诱惑,学生立即对课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强烈的好奇心驱使他们认真阅读和思考。又如教学《彩色的梦》时,我板书课题后,接下来我指着课题问学生,你看了课题有什么疑问?学生略加思索,纷纷举起手问:“梦为什么是彩色的?“这个彩色的梦是谁做的?”“彩色的梦里有什么?”……下面我将让学生们带着这些问题自读自悟,在整个课堂上,学生的自我表现非常充实。

当然,我们不能“多此一举地问”,不能“虚晃一枪地问”,不能“不着边际地问”。一定要因课制宜,巧妙运用,发挥其最大的效果,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三、多媒体导入法

随着教学方法和教学设备的不断改进,“多媒体”已经逐渐进入“平民之家”。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它具有独特的优势:音视频同步,操作简单,在课堂上引用,经常让学生感到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从而提高教学效率。根据课文的特点,教师可以用歌曲、视频、动画等作为课堂介绍,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激发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如教《黄山奇石》时,首先,播放图文并茂的微课视频,并要求学生谈谈他们的体会。在学生的赞美声中,我顺势引入: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去逛逛黄山,去揭开黄山奇石的神奇,见识这鬼斧神工的自然奇观吧!”就这样,从视频和解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趣味性导入法

“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众所周知,学生们非常喜欢听故事和猜谜语。只要是他们在听故事或猜谜语,他们的兴趣就特别高。根据这一特点,可以在课前设计一些与课文内容相关的故事或谜语出来,以激发学生对知识的渴望。一旦学生对他们所学的东西感兴趣,他们就会把极大的热情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并配合教师的教学活动,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

在教学《蜘蛛开店》这一课时,我是这样导入:

师:“一物生来强,每天织网忙。织完静静坐,专等蚊虫撞。”同学们,你猜出这是什么动物吗?

(大部分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蜘蛛)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这里学习蜘蛛的课文。板书:蜘蛛(生跟着书空)学生齐读。同学们,你们知道蜘蛛有什么特点吗?

生1:蜘蛛有八条腿。

生2:蜘蛛丝是粘的。

生3:蜘蛛通常在屋檐下或大树下编织网。

生4:蜘蛛是编织者。他们用蜘蛛网捕食苍蝇等昆虫。

师:你们观察得真仔细,同学们真棒!大家都知道蜘蛛有八条腿,而且会吐丝。今天这篇课文就跟小蜘蛛会吐丝编织的这个特点有关系。

谜语虽然是很简单,但是老师再以学生的已有生活体验导入,这样,课堂一开始就充满活力,牢牢抓住学生的心,为课堂教学展开增添了一道美妙的风景线。

五、情境导入法

创设情境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或操作,为学生创造情境和氛围,让学生在相似的真实环境中感受到学习内容,从而实现思想或情感的共鸣,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

教学《雷锋叔叔,你在哪里》,因为雷锋是谁?学生都不太了解,毕竟离孩子的时代比较久远。于是在教学之前,我播放了《学习雷锋好榜样》的歌曲,激发学生的兴趣,然后,我向学生们介绍了雷锋的生活,并深情地向他们讲述了几个关于雷锋的故事。从学生理解和敬佩的眼神,我知道了学生大概知道雷锋是一个什么的人物,于是我才开始进入课文的学习。

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课前导入的设计也是一门艺术。语文教师要上好一节课,不能忽视导课的重要性。而导课设计采用的手段和形式可以有多种,但是要切记,不能为了导入而导入,目的要明确,要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一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语文教学就可以事半功倍。正如孔子所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让我们巧妙地进行课前导入,活跃我们的语文课堂,让我们的语文教学充满乐趣,充满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