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教学风格的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1-21
/ 1

关于高中教学风格的研究

张娇娇

(沈阳理工大学)

摘要:高中政治课堂上,老师教学风格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充分完善政治教学实践理论,对教学目标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认真分析现当代老师的教学风格,研究高中政治老师形成不同风格的具体原因,针对不同风格提出合理恰当的举措,将高中政治课堂更为创意化。研究高中政治课不同的教学风格,有益于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有效结合,打破高中政治课堂上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具有重大的作用。

关键词:课堂教学;教学风格;意义;合理建议

教学风格既是教师的知识经验总结,也是教师的一种独创性劳动和教师教学艺术高度成熟的标志,凸显着不同高中政治教师在个性上的差异。教师教学风格的形成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可以改变的,教师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课堂进度的合理把握、适时调节课堂氛围,对于提高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具有重大的作用。

一、高中政治老师独特教学风格形成的意义

(一)有利于学生形成自己的学习风格

史密斯认为:“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对教学方式中的一种或若干种的偏爱。”教学风格体现着老师的个性特征与人格魅力,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共同完成的,在教学活动中慢慢实现学生的发展。学习对学生的成长起着关键的作用,学习风格体现着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高低,教师风格对于学生学习风格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引导作用。高中政治老师教学风格影响着学生学习能力水平的高低与学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生根据课堂上学习得到的教学内容、教师的教学方法、教学风格逐步形成属于自己的学习和正确的价值观。

(二)有利于促进学生自身的个性发展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个性才能作用于个性的形成和发展,只有性格才能养成性格。”个性特征体现于一个人的兴趣爱好、情绪情感、气质与人格。教师通过语言塑造学生的心灵和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感,语言也可以展现高中政治老师的自身修养。在教学活动中教师通过积极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传递给学生渊博的知识,也通过自身的个性特征与学生产生情感上的共鸣,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对学习的探索精神、求新精神和创新精神,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

(三)有利于提升政治教师的专业水平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指教师在整个专业生涯中,依托专业组织、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习得教育教学专业技能,形成专业理想、专业道德和专业能力,从而实现专业自主的过程。”教学形式的多样性,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保持学生对于学习的热情与积极性。教师教学风格的改变可以更好的贯彻落实新课标的学习理念,促进学生素质教育的提升。教师可以通过持续的专业教育有效提升自己的专业素质和教学的专业技能,从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稳定的教学风格。

二、对于高中政治老师教学风格形成的合理建议

首先教师应该富有创新精神,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和知识储备量,改变陈旧的教学理念,在已经形成的教学观点、教学技巧和教学作风不断打磨自己,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教学风格。教师应该在讲授高中政治课的过程中,树立积极的专业自主发展意识和提高自己的教学技能,通过组织各类教学活动积极发展自己的实践能力,建立属于自己个性化的教学风格。高中政治老师应该着重锻炼学生的思维品质,注重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发散性思维等各类思维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善于抓住问题的内在与本质,逐渐培养起具有自己特征的教学语言和艺术。

其次,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坚持以学生为本,提升自己的思维品质,不断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增强学生对于高中政治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老师可以通过多媒体等方式增强学生对于高中政治知识的积极性与主动性;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增强学生间的团结合作能力和探究能力;通过对真实案例的具体分析,提升学生自身有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促进教师对学生各方面的深入了解,从而完善自己的不足提升自己的能力;通过设置生活化的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于社会的认知,增加对学习和生活的热情。

最后,教师应该认识到自身的个人价值,将自己职业要求与社会发展相结合,教师的任务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书育人。教师的身上担负着为国家培育栋梁之才的重任,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又是每个家庭的殷切期待,教师应该努力增强自己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进学生对政治知识的掌握和政治课堂教学目标的完成,从而促进教师教学艺术水平的提升。此外,学校应该努力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积极贯彻新时代尊重知识与尊重人才的理念,建立明确的奖励机制,从而有效提高教师学术环境。

参考文献

[1]转引自吴兰花,连榕:《当代大学生专业承诺与学习风格的研究》,《心理科学》2005年第4期

[2]转引自赵萍:《浅析教师应具备的心理素质》,《中国商界(下半月)》,2010第5期

[3]丁锦宏:《教育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214页

作者简介:张娇娇(1992.10—),女,山西省保德县人,沈阳理工大学研二在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校:沈阳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