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逆反心理的成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6-16
/ 1

浅谈幼儿逆反心理的成因

尹海燕

尹海燕浙江省临海市小芝镇中心幼儿园317011

摘要:幼儿经常表现为情绪任性、不听话,你要他这样,他确偏那样,这种现象心理学上称为逆反心理。许多家长对于幼儿这种现象常常采取的是抱怨,有的更甚至是暴力相加。我认为幼儿期是人生独立时的萌芽期,而逆反心理则是个性开始独立的萌发。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幼儿期的逆反心理,对幼儿的个性发展有着至关重要作用。本文从幼儿逆反心理的成因进行探讨。

关键词:幼儿逆反心理成因

逆反心理是指在特定条件下,个体心理中产生的与外界要求或愿望相反的逆向心理活动。有逆反心理的幼儿,通常表现出:不听话,脾气倔强,经常喜欢和大人对着干。这是一种正常的现象,但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在面对幼儿逆反心理时,很难做到冷静和理智,后果是越来越糟,适得其反。我认为只有充分的了解幼儿逆反心理的形成原因,并且能够正确的对待这一普遍而又必然的现象,才能在教育实践中当中更好更及时地找到矫正幼儿逆反心理的方法。幼儿的逆反心理形成逆反心理大致有以下几点。

一、幼儿自身发展的需要

每个幼儿都有其自己的个性,这种个性对幼儿认识和接触世界起到的是主观能动的作用,伴随着幼儿认识一样样的新事物和日常活动。在身体成长过程中,幼儿的自我意识也在不断发展。但一切都还在萌芽阶段,控制力不强,认知不全面,就会尝试正反两方面行为能带来的后果。这是一种积极的心理追求,正是在这种不断尝试下,幼儿的个性才不断完善的。

二、家庭教育方法的不正确

1.忽视幼儿的自身素质和能力。好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期望过高,总是希望孩子按照他们自己的愿望,要求孩子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而忽视了孩子的能力。中国的传统说要因材施教,可真正能做到有几人?作为家长应当在认识自己孩子的长处和能力的基础上,要求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学孩子能够学的技能。更有些家长,不顾及孩子的自身素质,觉得“技多不压身”,有什么热门的,都让孩子学,盲目跟潮流。结果就是再天才的孩子,也会厌烦,产生抵触心理,到一定程度就会反抗。到时候再抱怨是孩子逆反心理在作祟,殊不知自己正是始作俑者。

2.不尊重幼儿的爱好。幼儿在成长过程中形成个自独立的个性,都有着自己的不同爱好。作为家长就该听取孩子的意见,不要主观的认为自己的孩子肯定会喜欢,要求孩子做自己不爱做的事,应该学会聆听孩子的心声。如果孩子真的不爱做你吩咐的事,这时家长就要适当的开导,让孩子有个适应的过程,而不是训斥和脾气暴躁。

3.不耐心的对待孩子的好奇心。幼儿期是探索心理特别强烈的一个时期。对于幼儿来说,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新奇的。要知道好奇心是幼儿学习和接受新事物的动力。我们会经常看到,处在幼儿期的孩子会这个摸摸,那个摸摸,不管什么东西拿到都要玩一玩,甚至是放在嘴里偿一偿。这些都是好奇在作怪。面对这些,家长就要耐心的给他们解释和开导,想方设法帮孩子更快认识新事物,或者适当的转移他们注意力,而不要认为他们是胡闹,更不能呵斥、打骂。

4.不尊重幼儿的自尊心。幼儿自尊心不容忽视,好多家长很少考虑幼儿的自尊心,不分场合的随意揭孩子的短,讽刺,用一些挖苦的语言来说孩子。比如:你都快五岁了,还不如他,连衣服都不会穿,真笨……;长这么大了还尿床……等等。殊不知这些话当着外人的面,孩子会觉得无地自容,容易产生自悲感。如果长此以往,幼儿的逆反心理不知不觉地积累到一定程度,孩子的脾气就会愈来愈犟。

5.过分宠爱。现在生活条件优越,生活富裕,又是独生子女,长辈经常不自觉的过分宠爱自家的孩子。当孩子出现反抗情绪时,不及时的采取适当的方法,认为孩子还小无需及时处理,这样非但不能消除逆反心理,反而会加剧逆反心理形成。

三、幼儿园教育的不到位

幼儿园的教育不到位,也很难到位,表现在幼儿行为教育上的程序化和表面化。现在幼儿园的行为教育模式虽然有所进步,但是幼儿园的活动和游戏针对的是整个班级的,对个别幼儿行为的发展是很难关注得到的。比如:我班有个女孩子,对做早操很有抵触情绪,一个学期下来没几次认真做的,有时一动不动地站在那里。我也开导过好几回,可是成效甚微,后来和家长沟通之后才发现,以前有一次她父亲说她早操做的不够漂亮。我知道原因所之后,通过鼓励,告诉她,坚持早操的好处,身体棒的孩子更漂亮,只隔一天她开始慢慢的参与早操了,后来还参加广播操比赛,成绩还很出众。

家庭教育方法如果不正确是助长幼儿逆反心理的直接催化剂,家长和教师应该尊重幼儿的想法和观点,正确的对待幼儿的逆反行为,认真的了解孩子,因材施教,努力减少幼儿的逆反行为。

参考文献

[1]刘辉《浅谈幼儿的逆反心理》.1998年1月5日。

[2]陈帼眉《学前心理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6月,第2版。

[3]张曼华《做孩子的心理医生》.石油工业出版社,2010年6月,第2版。

[4]《父母怎样为孩子的情绪解读》.中国纺织出版社,2011年2月,第2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