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美术,快乐学习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4
/ 1

快乐美术,快乐学习

丛梦琳

山东省威海经济技术开发区蒿泊小学264200

古代教育家朱熹说过:“教人不见情趣,必不乐学。”对于快乐教学而言,创设一个生动形象的教学情境显得尤为重要。好的教学情境能把学生引入愉快、积极、自觉、主动的思维境界。创设教学情境的手段和方法因人而异,因课而异。

美术课作为小学期间非常受欢迎的一门学科,学生对于美术的兴趣远远高于其他学科。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一直在思考和探索保持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积极性和兴趣的教学方式和引导策略。美术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开展快乐美术教学,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一、设计热身式导入,调动学生学习渴望

一堂课只有四十分钟,作为一名美术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空间,使他们变成学习的主体。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始,教师应设计一个集趣味性、知识性和开放性为一体的热身式导入,时间应为十五分钟左右,让学生在交流沟通中不断分析与探讨,拓宽视野,增长见识。导入时间过短,学生兴趣还未提起;导入时间过长,学生注意力容易发生偏移。鉴于美术课知识容量大且较为融合的特点,教师在导入时应给学生提供更多观察的机会,引导他们去想象,在想象中调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学习了解眼前的事物。不同的学生,其成长环境和审美特点都是不同的,体会和观察的角度也是不同的。15分钟的导入时间,可以让学生彼此之间互相沟通交流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在思维的碰撞中产生更多有趣的互动,从而调动学生获取新知识的渴望,并使他们的注意力更加集中,使他们在快乐的环境下进行积极的审美体会与高水平的创造表现。在课堂探讨阶段,这种热身式的导入对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与审美水平也具有较强的促进作用。

二、创造贴合实际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生活就是课堂,从生活中就可以找到孩子们的兴趣点。”根据皮亚杰儿童发展认知理论,小学生的个性十分活跃,对任何事情都充满了探知的兴趣,在好奇心的驱使下他们会不断地去尝试、去学习;但同时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不佳,容易缺乏耐心。基于此,美术教师应积极创造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和认知发展规律以及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课堂灵动起来。教学情境的创造应从导入中开始,因为成功的导入是课堂活动的重要基础。如果引导不当,很容易引起孩子的负面情绪,因此在上课之前教师一定要备好课,做好充分的预设。孩子最喜欢的就是情境引导、故事引导等一系列方式,多媒体的发展也为课堂提供了便利,教师可以在网络上搜索到大量的资料。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做好教学情境的导入,就可以尽可能地集中他们的注意力,带动他们讨论、创造的积极性,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可获得“课伊始,趣亦生”的教学成效。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孩子做有兴趣的事情,可以得到精神上的满足,还可以学到知识。这种乐趣式的教学方式带动了他们的积极性,使课堂气氛更加浓厚,同学们乐于表达自身的想法,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通过看和听进入学习主题。

三、组织妙趣横生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快乐学习

1.拓展思路,加强学生自身的信心。低年级学生存在较强的猎奇心理以及求知欲望,不过因为自身理论与经验的制约,在课堂上的见解有时候很难充分表达。这就需要大量的资料去打开他们的眼界,让他们的认知得到提升。教师也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个人素养,来满足学生的好奇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会采用多种教学形式,如刮画、线描画、粘贴画等,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自己的“快乐”。除此之外,他们还会受到固定思维的制约,乐于模仿教师与课本上的绘画作品,不想进行创造性活动,导致作品较为单一。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尽可能找到他们的闪光点,给予充分的认可与表扬,帮助他们实现“成功需求”的心理,使他们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所在,进而以积极的心理进行绘画。这样整堂课才会精彩纷呈、趣味叠加。

2.指导创作,积极合作、讨论。小学美术教育是面对所有学生的艺术教育,它的教学目标是完善学生的人格特征,激发他们的潜能,鼓励他们寻求创新的个性,不断挖掘他们的创造能力。由于小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尚属初级阶段,值得美术教师注意的一个问题是,低学段的小学生不太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对小组合作这一学习形式的意义也不了解,他们认为只要自己完成了讨论的任务,就可以得到教师的赞赏。这个时候就需要教师作为引导者给孩子进行正面的引导,通过一些必须两人一起合作才能完成的学习任务引导学生理解小组合作、“人多力量大”的重要性。科学合理的小组合作学习将个体与集体的智慧相融合,辅之以教师及时有效的学习评价,有利于培育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提高他们处理问题的水平,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健康成长。

四、构建课堂拓展结尾,升华学生审美体验

课堂的结尾和拓展作为课堂教学活动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可使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得到升华,并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具有梳理总结、巩固提升的作用。好的课堂结尾和拓展能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以“余音绕梁”的潜在影响激发学生对后续知识的学习渴望,保持这种高强度的学习兴趣。课堂下课铃声的敲响并不意味着学习的结束,而是第二课堂的开启。在课堂结尾和拓展环节,教师应注意调整自己的情感状态,用极具激情的语调,给学生带去正面的肯定和积极的影响,引导他们学以致用,将本节课学到的知识点应用在生活中,逐步引导他们学会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意义,学会从生活中发现、挖掘并创造更多的美。这样的引导,可以打通两个课堂之间潜在的壁垒,使课堂教育获得不断延伸,并能实现学生知识到能力的转化,既能巩固课堂知识,又能锤炼实践经验,从而增强学生自信,升华审美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