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榆(青口)方言的音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1997-04-14
/ 1
语言变化是汉语方言中普遍存在的语言现象,但不同的方言却有其各自不同的规律与特点。本文探讨赣榆县城所在地青口镇的四种音变现象。以国际音标记音,用小字数码“1、2、3、4”代表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种调类,记音时放在音标的右上角,轻声则在音标前加圆点儿表示,某些需要解释的方言例词用小字在词下加注。赣榆方言声、韵、调的描写及其特点的详细分析、赣榆方官内容的主要差异以及赣榆方言儿化音变的类型与规律等,已在拙作《赣榆(青口)方言的语音系统》(东京外国语大学《亚非言语文化研究》1989年总第37期)中论及,本文对此不再赘述。(一)同化造成的音变赣榆(青口)话中前鼻音韵母—n与以舌根音声母—习为声母的音节连读时,“n”往往是同化为“叮”,从而造成韵母的变化。例如:例词单字音后字声母音变后的读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