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内热灌注化疗应用于晚期卵巢癌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本院 2013年 1月~ 2015年 1月收治入院的晚期卵巢癌患者 71例,将其分成对照组( 33例)和观察组( 38例),两组患者化疗药物均采用紫杉醇联合顺铂,对照组采用静脉注射方式,观察组采用腹腔内热灌注,对比组间临床疗效及无进展生存期和中位生存期,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近期临床疗效比较,观察组缓解率为 84.21%,高于对照组 60.6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且观察组随访半年,无进展生存期明显较对照组长,且中位生存期也显著长于对照组,差异显著( P< 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统计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紫杉醇联合顺铂腹腔内热灌注治疗,能够显著提高晚期卵巢癌患者近期疗效,延长生存期,同时还能有效减低毒副作用。

  • 标签: 晚期卵巢癌 紫杉醇 顺铂 腹腔内热灌注化疗 效果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应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的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6月-2021年5月期间收治的进展期胃癌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研究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应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对比2组患者系统毒性反应。结果:经对比分析,研究组患者血液系统毒性、肝功能、肾功能指标与参照组相比并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在胃癌患者接受腹腔镜根治术的过程中应用雷替曲塞腹腔灌注化疗,能够保障患者治疗效果的同时,稳定其相关毒性指标,治疗安全性较高,可以推广应用。

  • 标签: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 雷替曲塞 腹腔灌注化疗 安全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对肝癌介入患者术后负面情绪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8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64例肝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32例实施预见性护理作为实验组,32例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负面情绪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实验组术后抑郁、焦虑、敌对、偏执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腹痛腹胀、胃肠道反应、穿刺部位出血、尿潴留及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血栓形成发生率有差异,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以改善肝癌介入治疗化疗栓塞术并发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预见性护理 肝癌患者 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并发症
  • 简介:目的探讨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对大肝癌切除术后生存率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组(观察组,32例)及单纯对症支持治疗组(对照组,17例)的1、3年生存率.结果观察组一年生存率85.5%,三年生存率50.8%;对照组一年生存率39.7%,最长生存14个月,差异显著(P<0.05).结论大肝癌切除术后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有效地提高了病人生存率.

  • 标签: 大肝癌 预防性肝动脉化疗栓塞 生存率 肝部切除术 影响
  • 简介:目的分析辅助性肝动脉化疗对减少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肝内复发的临床效果.方法17例局限于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在行肝切除时置入肝动脉化疗泵,术后经肝动脉泵注入氟尿脱氧核苷(FUDR)250mg,每周注射2次,术后第1年内注射24次,第2年再重复24次,总共注射48次.分析其治疗结果.结果16例完成了整个疗程(48次),1例在FUDR注射15次后因出现较重的肝毒性反应终止化疗.肝切除术后2年内共有3例发生肝转移灶复发,14例(83%)2年肝内无瘤存活.结论结直肠癌肝转移切除术后应用肝动脉化疗,可能是一种减少肝内复发的有效方法.

  • 标签: 肝动脉泵化疗 结直肠癌 辅助性 术后肝内复发 肝动脉化疗泵 氟尿脱氧核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肝切除术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晚期肝细胞癌(HC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08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245例晚期HCC患者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193例,采取肝切除术治疗,对照组52例,采取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疾病控制率81.35%,对照组为88.46%,对照组略高于观察组,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31.60%,略高于对照组的26.92%,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0d、术后90d死亡率分别为1.50%和6.74%,对照组为1.92%和7.69%,两组术后30d、术后90d死亡率基本相当,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晚期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与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临床疗效相当,术后患者生存时间略有优势,这为晚期肝细胞癌患者的治疗提供了更多选择。

  • 标签: 肝切除术 肝细胞癌 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死亡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原发性肝癌患者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精确放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方法:以按入院日期单双号法抽取我院2019年5月-2022年3期间收治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8例作为实验对象,并将其平均分两组,即对比组和治疗组,每组39例。对比组接受单纯肝动脉化疗栓塞治疗,治疗组接受肝动脉化疗栓塞+精确放疗,比较两组的总体治疗效果。结果:通过对比两组的实验结果,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比组,两组对比具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肝动脉化疗栓塞+精确放疗的联合运用,对原发性肝癌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切实改善患者病灶,延长其生存期,推荐应用于临床中。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肝动脉化疗栓塞 精确放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双能量CT心肌灌注成像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症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70例就诊于我院心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进行双能量CT心肌灌注成像检测,计算双源CT双能量灌注诊断冠状动脉硬化敏感度、特异性、阳性率、阴性率,并评价冠状动脉各段图像质量。结果检测发现,采用冠状动脉造影法,即金标准诊断,患者阳性表达为65例,采用CT心肌灌注成像法检测,患者阳性表达为64例,两种方法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冠状动脉检测显示,患者的成像质量可达评价标准,图像评分总均值(4.68±0.57)分,65例患者发现粥样硬化斑块231个。双能量CT检测64例患者发现粥样斑块共211个,检测斑块相对冠脉检测符合率达91.34%,两种检测技术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冠状动脉造影与双能量CT均有较好的图像质量,冠状动脉造影检测出病变支数为187正常支数为23,双能量CT检测病变支数为184,以冠状动脉造影为标准,双能量CT准确率为98.39%,两种检测技术结果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灌注成像对冠状动脉硬化症诊断有较高的准确性,双能量CT心肌灌注能对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态和成分做出无创性评价,有助于减少冠脉造影对患者的伤害,且双能量CT心肌灌注成像可同时显示解剖图像和功能图像技术,诊断更快捷,值得推广临床应用。

  • 标签: 心肌灌注成像 双能量CT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眼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对眼内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临床疗效。方法:从2021年9月至2023年9月,共纳入60例眼内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采用对比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接受经眼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全身静脉化学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及不良反应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眼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组眼内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总有效率为80%,其中完全缓解率为50%,部分缓解率为30%。对照组眼内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的总有效率为60%,其中完全缓解率为30%,部分缓解率为30%。治疗组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主要为结膜充血:10例患者出现,持续时间平均为2天。眼睑水肿:5例患者出现,持续时间平均为3天,且均能自行缓解。结论:经眼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可有效提高眼内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患者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全身静脉化学治疗。此研究结果为临床中晚期视网膜母细胞瘤治疗提供了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 标签: 经眼动脉灌注化学药物治疗 视网膜母细胞瘤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中约80% 为非小细胞性肺癌,绝大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已经失去了手术治疗机会[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膀胱内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将42例保留膀胱手术治疗的膀胱癌患者分为A,B组,A组24例,B组18例。分别使用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进行预防灌注,全部患者均术后即刻膀胱内灌注化疗,每周1次,共6次;以后每月1次直至1~2年,并做随访和疗效比较。结果A,B两组生存率均为100%;A组复发率为25%(6/24),B组复发率为27.8%(5/18),两组患者2年生存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和B组用药后膀胱刺激症状发生率、尿道狭窄发生率、全身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吡柔比星与吉西他滨均可降低膀胱癌术后复发的机率,两者疗效无明显差异。膀胱内灌注预防浅表性膀胱癌术后复发近期疗效满意,副作用较轻,耐受性良好。

  • 标签: 膀胱癌 吡柔比星 吉西他滨 膀胱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术中腹腔热灌注化疗在治疗进展期胃癌及预防复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收治的80例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胃镜病理确诊,并经CT增强检查和超声胃镜检查,诊断为T3、T4期进展期胃癌患者,把他们按照随机数表法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患者40例,采取腹腔镜根治术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40例,在采取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率为100%,对患者的随访时间在6个月~60个月之间,两组患者1年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3年内和5年内的死亡率和复发率对比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对进展期的胃癌患者进行治疗时,在使用腹腔镜根治术治疗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腹腔热灌注化疗能够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显著提高患者术后的生存率,降低患者术后的死亡率和复发率,是一种理想的进展期胃癌治疗方式,值得在临床上进行广泛的推广与应用。

  • 标签: 腹腔镜 腹腔热灌注 化疗 进展期胃癌 复发
  • 简介:摘要:癌症治疗一直是医学领域的焦点之一。患者在面对癌症时常常面临重要的选择,其中之一是是否进行化疗。癌症化疗是一种广泛应用的治疗方法,通过使用药物抑制癌细胞的生长和分裂。然而,对于患者来说,化疗是否是最佳选择仍然是一个复杂而深思熟虑的问题。化疗能够直接攻击癌细胞,从而缓解症状、减小肿瘤负担。然而,化疗同时也伴随着一系列不适应和副作用,不进行化疗可能减轻患者身体的负担,改善生活质量。然而,这也可能意味着失去直接针对癌细胞的攻击手段,从而导致癌症的进一步发展。究竟进行化疗还是不进行化疗,哪个选择能够延长患者的生存期?一文帮你解决这个问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部伽玛刀联合TACE治疗对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的临床疗效。方法总结自06年11月至08年9月收治原发性肝癌伴门静脉癌栓患者115例,其中62例采用体部伽玛刀+TACE治疗,为联合组,均接受TACE1~5次后,行体部伽玛刀治疗。单放组53例,直接行伽玛刀治疗。两组放疗方法相同。结果全部患者均完成治疗疗程。结论体部伽玛刀结合TACE治疗可明显延长原发性肝癌伴有门静脉癌栓患者的生存期,肝内原发肿瘤灶为单发的癌栓患者,体部伽玛刀结合TACE治疗更能延长其生存期。

  • 标签: 体部伽玛刀 门静脉癌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联合重组人5型腺病毒治疗原发性肝癌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3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原发性肝癌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对照组行常规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观察组加用重组人5型腺病毒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组间临床疗效对比,观察组较高,P<0.05。组间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结论: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联合重组人5型腺病毒治疗原发性肝癌,可提高疗效性,安全性较高。

  • 标签: []经肝动脉介入化疗栓塞术 重组人5型腺病毒注射液 原发性肝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