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4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100例间骨肿瘤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传统护理干预)和实验组(传统护理干预+心理护理)各50例。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及应对方式变化。结果护理后,实验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各因子得分高于对照组,且各组护理后上述评分较之护理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于骨肿瘤患者化疗期间开展心理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状态,优化患者社会支持。

  • 标签:   心理护理 骨肿瘤 化疗 焦虑 抑郁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化疗迟发性呕吐采取四逆散与半夏厚朴汤加减诊疗的效果及实践价值。方法:遴选我院68例恶性肿瘤患者研究,病例纳入时间2021年3月~2022年3月,按照1:1比例分组,对照组辅以常规迟发性呕吐防治干预,基于此,治疗组采取四逆散与半夏厚朴汤,比较2组指标。结果:①治疗效果:治疗组有效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②毒副作用:两组毒副作用,如头昏、便秘等发生率比较(P>0.05)。③生活质量:治疗组生活质量(KPS)评分,较对照组报告(P<0.05)。结论:化疗迟发性呕吐采取四逆散与半夏厚朴汤加减诊疗效果显著,可改善肿瘤患者预后,安全性及可行性较高,值得借鉴。

  • 标签: 化疗 迟发性呕吐 四逆散 半夏厚朴汤 生活质量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介入手术治疗的护理措施。 方法: 以本院 2018 年 1 月 10 日 -12 月 10 日下肢动脉硬化 闭塞症介入手术治疗 40 例 患者 为研究对象,总结患者护理措施,观察其护理效果。 结果: 手术前,患者踝肱指数( 0.31±0.24 ), 完成 手术 治疗 后 ,其 踝肱指数( 0.96±0.31 ),表明患者完成手术后踝肱指数明显高于手术前,组间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采取介入手术治疗 时,向 患者进行围术期综合护理干预,可以加快患者康复速度,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介入手术治疗 护理 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应用介入治疗急症脑动脉瘤破裂出血的效果与护理要点。 方法 选择于我院收治的急症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85 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介入治疗,按护理方式的不同将 85 例分为两组,其中采用常规护理的 43 例为对照组,另采用预防性护理的 42 例为观察组,对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 结果 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 4.76% )明显低于对照组( 18.60% ),且差异显著( P <0.05 )。 结论 对急症脑动脉瘤破裂出血行介入治疗并配以预防性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者康复。

  • 标签: 介入治疗 急症脑动脉瘤破裂出血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分析针灸推拿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于 201 7 . 6 -2019. 6 , 2 年内在我院就诊 治疗 的 100 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采用 信封法 随机分配为对照组( 50 例, 推拿治疗 )和观察组( 50 例, 针灸 + 推拿治疗 )。对两组患者在治疗完成后的 生活质量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通过本次研究对比对照组及观察组 在治疗前后 的生活质量 显示,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均有提高, 观察组在治疗后的生活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其结果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结论: 针灸推拿在椎动脉型颈椎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有效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实践应用价值。

  • 标签: 针灸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 应用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 ICU动脉置管患者实施肝素冲洗后对凝血功能的影响以及如何进行护理。方法 收集自 2015年 8月至 2018年 8月在我院 ICU进行治疗并实施动脉置管患者的住院资料,从中选取 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这些患者按照住院顺序的不同均匀的分成三个小组,分别是一组、二组和三组,每个小组有成员 20名,一组的患者冲洗时使用的肝素冲洗液是 0.5U/ml,二组患者使用 1U/ml的肝素冲洗液进行冲洗,三组患者使用的则是 3U/ml的肝素冲洗液,观察全部患者在进行肝素冲洗后的凝血功能的变化、导管阻塞的情况以及动脉穿刺点出血的情况并记录下来进行对比,并且为患者实施护理配合。结果 通过对比可以知晓,不同组患者的导管发生阻塞的情况差距不是很大,没有比较意义( P> 0.05);对三组患者冲洗前后的凝血功能进行检测,发现变化不是很大,没有比较意义( P> 0.05),由此可以确定,肝素冲洗不会影响 ICU动脉置管患者的凝血功能;但是三组的患者在肝素冲洗后动脉穿刺点的出血情况比一组和二组的严重。通过对患者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可以得知,为了能够及时、准确、连续的对患者的血压进行监测,护理人员在进行护理时应注意保持测压管时刻处于通畅的状态,并确保测压管不发生阻塞或者脱出等情况,护理人员需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护理患者,防止患者出现导管血栓、气栓。结论 为 ICU动脉置管患者进行肝素冲洗不会影响患者的凝血功能,而且会使测压管时刻处于通畅状态,但是 3U/ml的肝素冲洗液有可能造成患者出血,同时对患者进行必要的护理配合意义重大。

  • 标签: 肝素冲洗 ICU动脉置管 凝血功能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产后出血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中全面性护理的运用价值。 方法:共选择在本院进行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的 89 例产后出血患者作为观察样本,分成 A 组和 B 组,依据的是抽签法。 A 组( 43 例)为常规护理的方式, B 组( 46 例)为全面性护理的方式,进行 2 组手术相关指标的比较。 结果: A 、 B 组的手术、止血、下床活动、住院时间行比较上, B 组均显著短于 A 组,数据具备着统计学意义( P < 0.05 )。 结论:产后出血子宫动脉栓塞介入治疗过程中开展全面性护理对提高栓塞效果,促进病情康复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有采纳和推广价值。

  • 标签: 产后出血 全面性护理 子宫动脉栓塞介入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主动脉夹层手术预后的影响。 方法: 择取我科室 2016.10 至 2019.12 时段内诊疗的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共 60 例,以抽签法划分为参照组、康复组,各 30 例。参照组为传统术后护理干预,康复组为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患者生活质量评分。 结果: 康复组生活质量评分较优于参照组,数据间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在主动脉夹层手术患者中,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可增强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可推广。

  • 标签: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 主动脉夹层手术 生活质量评分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医辨证推拿疗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对 2017年至 2019年两年内在我院接受椎动脉型颈椎病推拿治疗的 3000例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的调查、统计、分析。将 3000名患者平均分为两组,采取实验组对照组的观察方式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不同推拿疗法治疗(实验组采取辩证推拿疗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推拿疗法),观察对比分析两种推拿治疗方法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治疗效果。对两种推拿疗法进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结果:常规推拿疗法与辩证推拿疗法均具有一定的治疗效果。中医辨证推拿疗法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远小于常规颈椎功能障碍评分,对比常规推拿疗法治疗效果更为显著,建议推广使用。

  • 标签: 推拿 椎动脉型颈椎病 中医辨证
  • 简介:摘要:目的 :瘢痕妊娠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 甲氨蝶呤和 子宫动脉栓塞,观察该种治疗方法的效果。 方法 :将我院收治的瘢痕妊娠患者作为观察对象,观察时间段为 2017 年 1 月到 2019 年 8 月,并且根据分析需要将患者分成两组,对照组采用 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治疗组采用 甲氨蝶呤和 子宫动脉栓塞。 结果: ( 1 )治疗组治疗效果为 96.22% ,对照组治疗效果为 79.24% 。( P<0.05 ),数据有差异。( 2 ) 治疗组 血 β-HCG 恢复正常时间为 11.36±2.32 ( d ), 月经来潮时间 30.15±3.53 ( d );而对照组以上两个时间分别是 31.33±4.57 ( d )、 61.22±7.15 ( d )。( P<0.05 ),数据有差异。( 3 )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中,主要从恶心、呕吐、 腰骶胀痛、下腹疼痛对照,其中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5.66% ,而对照组为 20.75% 。( P<0.05 ),数据有差异。 结论 : 瘢痕妊娠患者治疗过程中使用 甲氨蝶呤和 子宫动脉栓塞效果明显,该种治疗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荐使用。

  • 标签: 甲氨蝶呤 子宫动脉栓塞 瘢痕妊娠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腰交感神经连续阻滞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引起下肢疼痛的患者 24例,在 CT引导下行腰交感神经阻滞及置管术,术后行腰交感神经连续阻滞治疗,采用数字评分法( NRS)对下肢疼痛症状进行评价。结果: 20例患者下肢疼痛症状明显减轻或消失,下肢皮肤温度升高, NRS评分显著降低( p< 0.05),有效率达 83.3%,且术后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腰交感神经连续阻滞治疗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 标签: 腰交感神经阻滞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临床效果。方法:抽选在本院就诊的46例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划入参照组与研究组(n=23)。参照组行常规西医治疗,研究组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对比治疗效果、并发症及自主生活能力。结果:研究组病患的症状好转率是95.65%,参照组是82.61%,研究组病患的恢复效果更优(P<0.05)。研究组病患治疗期间出现1例并发症,参照组出现5例并发症,组间差距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段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baPWV)检测颈动脉硬化的参考值。方法:在某三级甲等医院健康体检中心选择体检并完成颈动脉超声、baPWV、生活指标检测以及完成问卷调查的618名体检者。以10岁为一个年龄段,将受试者分6个组,分析不同年龄段baPWV检测颈动脉硬化的参考值。结果:(1)随着年龄增加baPWV均值逐渐增加,P

  • 标签: 臂-踝脉搏波传导速度 颈动脉硬化 参考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B超引导下动脉置管术监测ICU休克患者血压情况、置管成功率。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到2020年6月收治的80 例ICU休克患者为例进行探析,依据置管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普通动脉置管术)与实验组(40例,B超引导下动脉置管术)两组。对比两组患者置管时间、置管成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置管时间短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置管成功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B超引导动脉置管术可有效缩短置管时间,提升置管成功率,为医务工作者及时提供ICU休克患者动力血流情况。

  • 标签: B超引导 动脉置管术 ICU患者 应用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开展Ⅰ期心肺康复护理对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临床效果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是60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Ⅰ期心肺康复护理。结果:与对照组进行数据对比,观察组明显改善了LVED、VQ2max,P<0.05。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患者开展Ⅰ期心肺康复护理,效果显著。

  • 标签: Ⅰ期心肺康复护理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人血压与颈动脉病变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2年2月至2021年12月在某医院就诊的100名老年高血压病人。对所有的患者进行了颈部血管彩色超声,根据有无斑块的情况分为36个(IMT>1.3mm)和64个正常的颈部血管。结果:两组均有不同程度的颈内血管形态和血压变化。结论:高血压病人的血压变化可能与其发生发展密切相关。

  • 标签: 老年高血压 颈动脉病变 血压变异性 颈动脉彩超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颅内动脉瘤管壁钙化与破裂的相关性,提高因动脉瘤破裂引起的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评估,以期对临床医师对动脉瘤治疗提供指导。方法 搜集2018年10月到2022年2月期间的525例患者的610个动脉瘤CTA影像资料及临床资料,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或Fisher 精确检验及秩和检验,比较动脉瘤瘤壁钙化和动脉瘤瘤壁无钙化临床特征及CTA影像特征,P<0.05为具有差异统计学意义,将具有统计学意义的特征绘制ROC曲线。并计算ROC曲线下的面积及截断点。结果  525例患者的动脉瘤,瘤壁59例,瘤壁无钙化466例,它们的年龄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患者性别、有无糖尿病、高血压、心血管疾病和吸烟病史以及动脉瘤的单发与多发、有无破裂、瘤壁是否有钙化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当动脉瘤直径为1.54cm时,它们的特异度和敏感度分别为0.511、0.678,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96。结论 CTA可以有效的评估患者动脉瘤破裂的风险,其瘤壁钙化对颅内动脉瘤破裂风险有较好的预测可靠性,是临床及预后的重要指标,更有利于临床对其更精准的治疗。

  • 标签: 脑卒中,动脉瘤,钙化,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血液科化疗患者不良反应的护理干预措施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分析。方法:2019年1月份至2019年12月份,选择60例在我院血液科接受化疗的患者,结合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观察组30例,分别应用普通护理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效果更佳(P<0.05)。结论:护理干预有利于降低血液科化疗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并提高其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血液科 化疗 护理干预 不良反应 满意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的疗效及对预后影响分析。方法:取我院2018年1月—2019年7月收治的晚期肺癌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依照数字表法将这70例晚期肺癌患者依次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晚期肺癌患者,观察组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治疗,最后将两组晚期肺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情况、肿瘤标志物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SCCA(ng/L)、CEA(mg/L)以及CYERA21-1(ng/L)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SCCA(ng/L)、CEA(mg/L)以及CYERA21-1(ng/L)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采用常规治疗后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晚期肺癌效果更佳,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的生命,为患者带来益处,值得大力推广。

  • 标签: 阿帕替尼联合化疗治疗 晚期肺癌 疗效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饮食护理干预对消化道肿瘤病人化疗期间病人营养状况的影响。 方法: 抽取本院 2018.05 至 2019.12 期间内收治的消化道肿瘤病人共 66 例,划分为参照组( 33 例)和干预组( 33 例) 。均采取化疗治疗,但参照组为常规护理干预,干预组为饮食护理干预,比较病人营养状况、总满意度。 结果: 参照组营养状况较差于干预组,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干预组总满意度为 93.94% ,参照组为 75.76% ,数据比较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针对消化道肿瘤病人,于化疗期间联合饮食护理干预,既可改善机体营养状况,还可改善护患关系,可推广。

  • 标签: 饮食护理干预 消化道肿瘤 化疗 营养状况 总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