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司法机关审断淹滞造成的囚徒羁留问题是唐代频繁遣使外出虑囚的根本原因,“虑囚”包含省录、宽宥、疏狱三重内涵。唐代设置中央职官充使虑囚和地方分道遣使虑囚两大系统,按覆地方刑狱。使臣接受差遣赴诸道州县理问囚徒,疏决囹圄,在承旨巡查司法审判的同时,承担疏导冤滞系留、监督地方行政、稽考官吏政绩以及体察民情疾苦等诸多社会职能。各系统虑囚使臣与地方司法机关相互牵制,协作互动,成就了中国封建法制的空前繁荣时代。

  • 标签: 虑囚 滞狱疏理 职官充使 分道遣使
  • 简介:一、社会流动的概念、内涵及其社会稳定作用。社会流动概念是美国社会学家索罗金在1927年所著的《社会流动》一书中首先提出来的。社会流动也称社会位移,是指社会成员在社会关系的空间中从一个位置向另一个位置的移动。①社会流动实质上是个人社会关系的改变,表现为个人社会地位的变动和社会角色的转换。

  • 标签: 社会流动 近代中国 稳定关系 科举制 衰退 社会关系
  • 简介:位于天门市西部的多宝镇郑场村11组,近几年来接连不断发生儿童中毒、死亡的事件,致使该村人心惶惶,人们普遍认为是一种神秘的邪恶东西缠上了村里的孩子。1996年8月8日,该村一8岁男孩突然呕吐昏迷,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00年7月至8月期间,也是该组一郑姓农民的两个儿子(大的14岁,小的8岁)先后3次中毒而双双死亡;2000年12月18日,又是该组的3名儿童(两男一女)分别中毒,其中最大的9岁男孩郑小文当场暴死;2001年1

  • 标签: 中毒儿童 女妖 天门市 人死亡 神秘 建议
  • 简介:中国共产党是敢于正视问题、实事求是的富有生命力的马克思主义政党,面对上世纪90年代以来教育领域出现的不和谐音符,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更新教育观念,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规范教育收费,扶持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保障经济困难家庭、进城务工人员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教育公平一直被视为实现社会平等“最伟大的工具”,是社会公平在教育领域的延伸,也是达到社会长治久安的重要途径。

  • 标签: 中国共产党 教育公平 古代科举制度 机会均等 马克思主义政党 90年代以来
  • 简介:在20世纪海外的中国文学研究中,唐代文学是最受关注的领域之一。集中了许多优秀学者,出版了许多有价值的学术著作,台港澳地区的唐代文学研究,选题广泛,新颖和研究方法多样化,但研究的热点较集中于大作家,日本,韩国的唐代文学研究注重实证,深入细节,工具书的编纂的作品的翻译,整理卓有成果,关注宗教,思想与文学的关系,对中唐文学的特别关注尤为引人注目,欧美的唐代文学研究多研究综合性的问题,视角新颖,较为关注文学和文学理论的关系,也比较注意叙事文学。

  • 标签: 20世纪 唐代文学研究 台港澳地区 日本 韩国 欧美国家
  • 简介: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经济、文化十分发达。这其中都城长安的建制、布局、功能及在此基础上所形成的管理制度、良好的社会秩序和高度的安全保障等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而所有这些是我们不断城市化的今天所要借鉴和继承的。

  • 标签: 城市 都城 长安城 治安管理
  • 简介:消费是一个时代经济发展和民众生活水平的现实反映,消费经济是研究唐代社会经济史的重要领域。有唐一代,大致以安史之乱为界,以商品经济的发展为参照,社会经济状况发生了重大改变,消费观念亦出现了由"俭"趋"奢"的阶段性转变,形成了比较明显的时代特征。随着社会消费风尚的转变,在政府的消费政策方面,出于对民间消费观念的矫正和规制以及对王朝稳定统治的维护,国家对消费领域的干预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唐前期的"崇俭"消费倡导过渡到唐中后期的"抑奢"禁断,反映了国家经济政策因时而改的一般规律。

  • 标签: 唐代 消费观念 崇俭 抑奢 消费政策
  • 简介:(接上期)原告律师有理、有据、有节的辩论,似乎揭开了两件珍贵文物归属之争的隐秘.2006年9月1日,正定县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就本案做出一审判决:本案诉争的两件文物,被告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确认为是出土文物并收缴国有的具体行政行为是在1983年11月,根据法律规定,行政机关做出具体行政行为时,没有做出或者没有送达法律文书,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只要能证明具体行政行为存在,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但被告至今未制作未向原告送达法律文书,也未出具鉴定书或者决定书通知原告,应属违反法定程序.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五十四条第一款第(二)项第三目之规定,判决如下:撤销被告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将原告送交的石药碾、黑陶钵两件文物收归国有的具体行政行为;本案诉讼费150元,由被告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负担.

  • 标签: 唐代珍贵文物 归属之争 珍贵文物归属
  • 简介:子妇与舅姑间的关系自古以来就是家庭关系中最难处理的一种,子妇地位反映了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舅姑地位更多体现了礼教伦常。子妇与舅姑之间的关系能体现出女性的家庭地位。唐代前期到中后期,子妇与舅姑之间的关系发CTN显变化,这种变化体现出唐代女性家庭地位的变迁,变化的重要原因是士族门阀体制的衰落和官僚体制的兴起。

  • 标签: 子妇 舅姑 家庭地位 变迁
  • 简介:马小红教授为该书所撰《序》中介绍:“这本著作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在历史学研究的基础上,从法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的驿站作了解读,这是一个新的视角。对驿站有关法律制度资料的分类、分析本身在学术上就有着一定的创新意义。二是,文中专立章节对驿站古制的现代意义进行了论证。”

  • 标签: 法律制度 驿站 制度研究 军事交通 唐代 创新意义
  • 简介:风清月朗的寂静夜晚,捧起一本书,畅游在古代文学艺术理论的海洋,毫无倦意和困意,提笔写下书评,不知东方之既白。作为2014年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由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著作《唐代草书诗歌研究》,作者为河北科技师范学院文法学院的一名文学副教授,中青年学者。该书是作者多年来对唐诗中的草书歌诗研究成果的结晶。

  • 标签: 歌诗 诗歌研究 中青年学者 文法学院 既白 毛诗序
  • 简介:历史的惯性使宋初进士在选择婚姻对象时仍表现出明显的尚门第、崇官宦特征,而科举制度的改革和发展则使他们的婚姻观渗入了新的因素,一方面考虑到对方的出身和家世,另一方面更看重对方本人的能力和政治地位。

  • 标签: 进士 婚姻观 家世 科举制度
  • 简介:唐代是佛教中国化发展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统治者从国家治理的高度,结合佛教发展的实际情况,在巩固政治需求、发展封建经济、加强思想控制等方面,制定了一系列的佛教政策;同时亦适时地调整了对佛教的管理方式,如在寺院建造、僧尼隶属、试经制度、病坊管理等方面皆设有新规。这些政策以及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唐代佛教发展的中国化进程,使这一时期的佛教发展体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

  • 标签: 佛教中国化 《唐会要》 佛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