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3
25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膝关节训练损伤护理中中医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本研究选取的膝关节损伤患者人数共70人,均是2023年1月-2023年12月符合样本要求的患者,故将70例患者划分为对比组与实验组。对比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在对比组基础上,实验组接受中医护理干预。两组患者需接受恢复效果与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的变化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恢复效果与对比组相比更优,P<0.05;护理后实验组生活质量改善较对比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应用于膝关节训练损伤护理干预中,改善了临床护理效果与患者生活质量水平,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中医护理干预 膝关节训练损伤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正念冥想训练联合激励式护理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方法 选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脑科医院抑郁症专科病房98名抑郁症患者为受试对象,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正念冥想训练联合激励式护理)和对照组(常规护理)各49例,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睡眠质量指数评价量表(PSQI)评分。 结果 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后观察组分较对照组更低(P<0.05);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共7个因子(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 睡眠障碍、睡眠药物、日间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P<0.05),且观察组患者各项评分变化幅度均更显著(P<0.05)。 结论 正念冥想训练联合激励式护理可有效改善患者抑郁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

  • 标签: []正念冥想训练 激励式护理 抑郁症 负性情绪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渐进式平衡踏板训练对脑卒中后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接诊的6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抽签的方法将患者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30人选择渐进式平衡踏板训练,对照组30人选择平板运动,对比两组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结果:实验组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情况明显比对照组好,组间有显著差异性。结论:针对脑卒中后患者使用渐进式平衡踏板训练效果较好,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下肢运动情况。

  • 标签: 渐进式平衡踏板训练 脑卒中 下肢功能 恢复
  • 简介:【摘要】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是利用人工材料置换损坏关节以矫正肢体力线平衡的一种手术,该术式主要适用于关节疼痛严重、出现畸形,活动受限,严重影响生活起居的患者,比如严重的膝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及股骨远端病变等。通过该术式,能有效缓解关节疼痛,改善关节功能和变形,提升膝关节的稳定性和活动度,从而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是,如果患者行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没有及时进行康复训练,会导致膝关节粘连、僵硬、活动度差等,很难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因此,本文就人工全系关节置换术后康复训练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 康复训练 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训练护理在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我院收治76例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38例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38例给予认知训练护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在SAS评分、SDS评分上明显低于对照组,统计学有意义(P<0.05)。结论:我院对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护理中,采用认知训练护理,护理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认知训练护理 脑卒中后认知障碍患者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中医经络推拿结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病人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 2019年 12月 -2020年 4月参与治疗的脑卒中患者 80例进行调查研究,根据患者到院顺序进行编号,将编号为单数的患者分为对照组,编号为双数的患者分为观察组,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治疗措施。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生活能力、情绪评分以及运动功能评分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损伤评分为( 11.52±1.83)分,生活能力评分为( 92.62±5.17)分,情绪评分为( 17.38±2.16)分、运动功能评分为( 77.13±6.45)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各评分指标,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中医经络推拿结合康复训练在脑卒中病人康复中的正确应用,可以显著改善患者运动功能,对于后期患者身体的恢复具有重要作用,也是临床上一大进步,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 标签: 中医经络推拿 康复训练 脑卒中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社区实施日常生活活动 ( ADL) 评定与训练对脑卒中患者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方法 抽取本院于 2018 年 1 月 -2019 年 12 月,此 2 年时间段内收治的急性脑卒中患者 72 例 ,将全部 病患 遵照双育法分组标准划分为对照组( 36 例,采用 ADL 评定与训练 )与 观察组 ( 36 例,采用 出院后继续给予社区 ADL 评定与训练 ), 研究比对 患者 的 BI指数 、 FMA评分 等。 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研究组急性脑卒中患者康复训练后的FMA评分、 BI指数明显更高( P<0.05) 。 结论 在社区护理服务中增加对脑卒中患者 ADL 评定与训练 , 可明显 促进患者 运动功能恢复 ,提高临床疗效 等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急性脑卒中 ADL 评定 常规训练 运动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针刺联合呼吸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9月-2018年8月收治的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46例。对照组患者仅接受针刺治疗,联合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吞咽功能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吞咽困难的改善情况。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为93.4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联合组治疗后标准吞咽功能评分降低显著,吞咽困难分级量表评分升高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吞咽功能训练治疗脑卒中后吞咽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吞咽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刺 呼吸功能训练 脑卒中 吞咽障碍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调节训练与综合疗法治疗儿童高度远视性弱视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选取起始时间为2019年1月,截止时间为2020年5月之间,选取对象为54例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高度远视性弱视儿童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将这54例患者分为两组并给予不同的治疗方式,组别分别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均有患者27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矫正视力和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矫正视力组间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视力均有所提高,组内对比(P<0.05);且观察患者的矫正视力及治疗效果更优,两组组间对比(P<0.05)。结论:在儿童高度远视性弱视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应用调节训练与综合疗法联合治疗更能有效改善患者的视力水平,具有更高的治疗效果和临床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 标签: 儿童高度远视性弱视 调节训练 综合疗法 治疗效果 矫正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头针结合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康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从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治疗接受孤独症治疗的儿童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据随机分组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患者40例和对照组患者4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语言训练,给予观察组在语言训练的基础上为患者辅以头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语言康复的临床效果。结果:相比于对照组,实施语言训练与头针相结合的观察组语言康复的临床效果更为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针结合语言训练对孤独症儿童语言康复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研究中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高压氧对军事训练中心率变异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训练中的军事训练官兵4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常规训练与休息,20例)和观察组(训练后高压氧辅助休息,20例),观察应用效果。结果:应用后,观察组心率变异性指标均比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军事训练官兵,通过训练后高压氧辅助休息,能够发挥有效的应用效果,促进官兵尽快恢复身心健康,减少训练伤,提升身体机能,值得推广。

  • 标签: 高压氧 军事训练 心率变异性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盆底肌训练配合艾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1.01-2021.12期间我院收治80例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甲组(40例,盆底肌训练),乙组(40例,盆底肌训练配合艾灸),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72h尿失禁次数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8周、12周后乙组72h尿失禁次数明显低于甲组(P<0.05);治疗前两组ICI-Q-SF评分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乙组ICI-Q-SF评分明显低于甲组(P<0.05)。结论 盆底肌训练配合艾灸治疗女性压力性尿失禁,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女性 压力性尿失禁 盆底肌训练 艾灸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康复训练在治疗陈旧性踝关节运动损伤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2022年6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陈旧性踝关节运动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各4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了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应用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以及治疗总有效率。 结果 两组患者干预前的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明显的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改良巴氏指数评定量表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期瑜伽训练应用于初产妇妊娠期对孕产妇盆底肌力和分娩结局产生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纳取我院于2020年5月-2021年5月时间段内接收的100例正常健康的初次妊娠女性,依照入院顺序随机数字分组法将其划分为研究组(n=50,在常规组的基础上进行瑜伽训练)和常规组(n=50,开展常规产前检查及围产期健康教育)。观察测量并对比两组初产妇的盆底肌力情况、孕期及产后的尿失禁发生情况、自然分娩各产程时间以及自然分娩率情况,探讨孕期瑜伽训练的意义。结果研究组初产妇在孕24周、36周以及产后6周的深部、浅部盆底肌力与常规组相比均明显较优(均P

  • 标签: 盆底肌力 瑜伽 自然分娩 尿失禁 产程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呼吸功能训练在心胸外科手术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20年3月至2022年3月我院收治的70例心胸外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模式、呼吸功能训练。结果:在护理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4.28%,对照组为77.14%,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呼吸功能训练措施在心胸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中,患者对于护理工作的认知更加全面,能够主动的进行护理工作配合,实现护理质量提升。且患者的术后恢复情况更好,生活水平较高,值得参考。

  • 标签: 呼吸功能训练 心胸外科 手术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抗阻训练联合双心治疗慢性心衰合并焦虑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心血管内科收治的82例慢性心衰合并焦虑状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CHF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抗阻训练联合双心治疗。观察两组焦虑情况(SAS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以及心功能指标情况的差异。结果 治疗前,两组SAS评分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评分、CO、SV及6-MWT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评分、CO、SV及6-MWT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慢性心衰合并焦虑状态患者采用抗阻训练联合双心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阻训练 双心治疗 慢性心衰 焦虑状态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体外冲击波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2例肩袖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1例。对照组仅采用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采用体外冲击波联合康复训练治疗。通过观察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肩关节功能评定(Constant)、肩关节疼痛视觉模拟量表评分(VAS)、肩关节活动度(ROM)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Constant和ROM评分比治疗前均上升(P<0.001),VAS评分比治疗前下降(P<0.001);观察组治疗后Constant、ROM、VAS评分较对照组改善更明显(P<0.001)。结论:体外冲击波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肩袖损伤优于单纯康复训练治疗。

  • 标签: 体外冲击波 肩袖损伤 康复训练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