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血尿是临床常见症状,普通的尿分析仪设备不能完全代替基础尿液显微镜检查,而且形态识别对鉴别源性与非源性血尿十分可靠。故而,笔者认为,尽管实验仪器不能更新、普及与推广,但作为基层医院临检工作者,必须练就扎实的常规基础操作能力。

  • 标签: 尿红细胞形态检验 肾源性血尿 非肾源性血尿
  • 简介:摘要总结1例血管畸形患者行皮镜取石术后发生出血,之后行三次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的护理体会。护理要点包括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耐心解释患者的病情,严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做好患者出血后和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后的护理,预防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 标签: 肾血管畸形 经皮肾镜取石术 出血 护理
  • 简介:目的:建立免疫荧光方法对尿中红细胞膜上免疫球蛋白进行荧光定位,以区别性与非性血尿。方法:以荧光标记兔抗人免疫球蛋白为抗体,采用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尿中红细胞膜上的荧光着色程度,从而达到红细胞荧光定位,共分析了170例病人的尿(血尿)标本,同时做尿沉渣形态学检查及活检。结果:在确诊为肾炎病人标本中,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8.5%,形态学检查为61.5%,直接免疫荧光染色法是在尿沉渣检查的基础上发展的一种新的染色法。对提高性和非性血尿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结论:免疫荧光染色方法特异性强,对鉴别性与非性血尿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

  • 标签: 肾性血尿 鉴别 免疫荧光细胞染色 非肾性血尿
  • 简介:目的:探讨益气养血活血的中药复方——益缓衰口服液对大部切除(SNX)大鼠残内微血管重塑的影响。方法:雄性Wistar大鼠76只,随机分为4组。假手术组(n=16):假手术+自来水10ml·kg-1·d-1灌胃;模型组(n=20):5/6切除+自来水10ml·kg-1·d-1灌胃;缓衰口服液组(n=20):5/6切除+益缓衰口服液10ml·kg-1·d-1灌胃;氯沙坦钾组(n=20):5/6切除+氯沙坦钾40mg·kg-1·d-1灌胃。分别于术后2、4、8、12组织PAS染色观察病理改变;免疫组化SP法进行APP、FN和Col-Ⅳ染色,结合图像分析,评价肾小球微血管面积和间质微血管数动态变化及其与细胞外基质(ECM)成分(FN和Col-Ⅳ)表达的关系。结果:在大鼠SNX模型中,残余间质毛细血管数和肾小球毛细血管襻相对面积随时间呈逐渐下降趋势,肾小球的毛细血管襻相对面积与Col-Ⅳ、FN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598和-0.601,P〈0.001);缓衰口服液组和氯沙坦钾组其微血管丢失和ECM积聚程度较轻。结论:在SNX大鼠中,缓衰口服液与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氯沙坦钾)具有相似的减少内微血管丢失从而减轻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 标签: 肾大部切除 微血管重塑 缓衰口服液 氯沙坦钾
  • 简介: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1R)在缺血性损害时肾脏局部的作用.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及Westerblooting法分别检测NO缺乏性高血压损害大鼠血浆和肾脏的AngⅡ含量和AT1R蛋白的表达.结果缺血性损害时大鼠组织的AngⅡ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组织的AT1R蛋白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血浆中的AngⅡ水平与对照组比无显著差异.结论在NO缺乏性缺血性损害时存在AngⅡ及其AT1R蛋白的表达明显上调,它们可参与肾脏损害的过程.

  • 标签: 肾损害 血管紧张素Ⅱ AngⅡ NO 高血压 肾组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镜治疗结石性脓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15例结石性脓,应用经皮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在低压力状态下碎石清石并吸除脓液和脓栓。结果15例患者均达到引流通畅的目的,14例一次碎石、清石成功,1例行体外碎石后排净。结论经皮镜超声联合气压弹道碎石术通过超声吸附装置在低压力状态下吸出脓液、脓栓后,再行碎石和清石,治疗结石性脓安全、有效。

  • 标签: 肾结石 脓肾 经皮肾镜取石术
  • 简介:集合管癌(collectingductcarcinoma,CDC)和管状囊性癌(tubulocysticcarcinoma,TCC)均比较罕见,其临床表现与其他亚型细胞癌类似,无特异性。与最常见的透明细胞癌相比,CDC和TCC的影像学、病理特征及预后

  • 标签: 肾集合管 囊性癌 肾管 肾透明细胞癌 肾细胞癌 肾髓质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IL-4在急性损伤小鼠纤维化中的作用。方法雄性C57BL/6小鼠24只,龄8~10,体重20~30 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4组(n=6):对照组(CON组)、急性损伤组(AKI组)、对照组+Anti-IL-4抗体组(CON-A组)和急性损伤+Anti-IL-4抗体组(AKI-A组)。AKI-A组和AKI组腹腔注射叶酸250 mg/kg制备急性损伤小鼠纤维化模型,分别于注射叶酸后第3、6、9、12天时腹腔注射Anti-IL-4抗体40 mg/kg和等容量PBS;CON组和CON-A组分别于相应时点腹腔注射等容量PBS和Anti-IL-4抗体。注射叶酸后第14天时,经眼眶采血标本,检测血清BUN和Cr浓度;然后处死小鼠,采用天狼星红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组织病理学结果,测定纤维化面积;采用Western blot法测定组织纤维连接蛋白(FN)、胶原蛋白Ⅰ型(Col-Ⅰ)和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水平;采用RT-PCR法检测组织甘露糖受体(CD206)、精氨酸酶-1(Arg-1)和发现炎症区域1(FIZZ1)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比较,AKI组血清BUN和Cr浓度升高,纤维化面积增加,组织FN、Col-Ⅰ、α-SMA和CD206、Arg-1、FIZZ1的mRNA表达上调(P<0.05),CON-A组上述各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AKI组比较,AKI-A组血清BUN和Cr浓度降低,纤维化面积减少,组织FN、Col-Ⅰ、α-SMA和CD206、Arg-1、FIZZ1的mRNA表达下调(P<0.05)。结论IL-4参与了急性损伤小鼠纤维化的过程,其机制可能与调节巨噬细胞M2极化有关。

  • 标签: 白细胞介素4 急性肾损伤 纤维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损伤追风方中药熏蒸疗法治疗腰肌筋膜炎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患者随机分为损伤追风方熏蒸治疗组,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外涂治疗组每组42例,(损伤追风方组成桑枝20g,艾叶20g,秦芜20g,赤芍20g,透骨草20g,红花20g,防风10g,延胡索10g,续断10g,羌10g,独活10g,桃仁10g,川芍10g,黄柏皮10g。),两组治疗10d为1个疗程。治疗后对两组临床疗效、Oswestry慢性腰痛评分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损伤追风方熏蒸组在临床疗效、Oswestry慢性腰痛评分方面优于双氯芬酸二乙胺凝胶外涂治疗组(P<0.05)。结论损伤追风方药熏蒸疗法对疗腰肌筋膜炎疗效确切。

  • 标签: 损伤追风方 熏蒸 腰肌筋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结节性筋膜炎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节性筋膜炎的超声声像图表现。结果结节性筋膜炎超声声像图表现多样,16例均为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晰,形态规则或不规则,内部回声均匀居多,少部分有液化,血供不丰富,部分可探及点线状血流信号,大小除1例最大径为3.6cm外,其余均在0.8—2.8cm不等,按所在部位不同分为皮下型、筋膜型、及肌肉型3种,各有特征性,筋膜型最具特征性,表现为皮下脂肪层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楚,肿块呈不规则的“星状”突起。皮下型表现为皮下软组织的低回声结节,边界清,形态规则,内部回声均匀,结节与周围筋膜关系密切,其浅面或深面可见筋膜回声。肌肉型表现肌层内低回声结节,边界清,形态规则。与肌束和筋膜分界不清。结论结节性筋膜炎具有一定的超声特征性表现,结合临床,超声对结节性筋膜炎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

  • 标签: 超声 结节性筋膜炎 诊断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3-0199-01
  • 简介:CISH术后发生宫颈残腔脓肿与术中行宫颈剜切后未将残端创面彻底止血即行缝合,CISH术后宫颈残端息肉的原因与术后缝合宫颈残端时未将残端组织对合整齐有关,其中宫颈残腔潴留囊肿18例、宫颈息肉8例、宫颈残腔脓肿3例、周期性阴道出血6例

  • 标签: 切除术并发症 子宫切除术 并发症探讨
  • 简介:目的观察电针刺激督脉穴位治疗肌筋膜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9例采用电针刺激督脉穴位;对照组采用传统针刺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24例,显效10例,有效5例,无效0例,总有效率100%;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1例,有效17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3%。治疗组在改善疼痛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其评分明显降低(P〈0.01)。结论电针以取督脉穴为主治疗肌筋膜炎效果显著,是治疗本病的较佳疗法。

  • 标签: 肌筋膜炎 电针 督脉
  • 简介:摘要筋膜平面阻滞技术近年来发展迅速,与传统外神经阻滞不同,筋膜平面阻滞不要求看清楚目标神经,只需了解筋膜的解剖,即可预测阻滞效果。文章对腹腔筋膜间隙解剖和液体流通关系及相关筋膜平面阻滞技术进行综述,探讨并明确了腹腔筋膜间隙的解剖和胸腹部筋膜平面液体的流通关系,从而精确地把握药液扩散和阻滞平面与范围,获得良好镇痛并避免危险并发症的发生。利用好筋膜联通关系能扩大相关区域麻醉技术的发展范围,未来需要更多麻醉医师去探索筋膜平面阻滞技术及解剖层次。

  • 标签: 筋膜间隙 腹膜后间隙 解剖 区域麻醉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筋针治疗急性复发期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选择的模式,抽取在2021年2月-2022年2月期间接受治疗的患者,共有100例,通过抽签的模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实施针灸疗法,观察组采取筋针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发现,观察组之中的患者在治疗后的效果优于对照组,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P

  • 标签: 筋针 急性复发期 腰背肌筋膜炎 临床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精准护理在足底筋膜炎患者功能恢复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22.01-2023.01,1年内收治的16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配,分为对照组(80例,仅接受传统常规护理治疗)和观察组(80例,接受精准护理干预治疗)。对两组患者在护理完成后的效果进行收集和分析。结果: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营养状况、治疗反应、预后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精准护理在足底筋膜炎患者的康复中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可帮助患者恢复功能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