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肛坏死性筋膜炎(perianalnecrotizingfasciitis,PNF)是一种发生于肛周会阴部腹股沟和生殖器软组织的坏死性感染。其感染主要侵犯筋膜,但无肌坏死[1]。早在公元前5世纪希波拉底将其描述为丹毒的并发症[2]。1924年,Meleney命名本病为“溶血性链球菌坏疽”,直到1952年才由Wilson更名为坏死性筋膜炎。其发病多继发于肛、会阴部各种感染,严重的可波及阴囊、阴茎、腹股沟、腹壁。肛坏死性筋膜炎较少见,而此病发展迅速、病情凶险,特别是患者伴有糖尿病,感染难以控制,容易导致感染性休克,病死率极高。能否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预后有极大帮助。肛坏死性筋膜炎治疗以手术治疗为主,因此手术配合不容忽视。现将手术配合总结如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专利设计的可侧套入筋膜扩张器在无。肾积水行经皮镜碎石的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玉林市第一人民医院在2013年3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154例无积水肾结石患者临床资料,78例应用专利设计的可侧套入筋膜扩张器建立通道,76例应用传统筋膜扩张器结合斑马导丝建立通道,比较两组患者在扩张成功率、建立通道时间、平均手术时间、一期结石清除率、术前术后血红蛋白变化、平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方面的差异。结果专利可侧套人扩张器组的一次性扩张成功率、建立通道时间、手术时间、血红蛋白下降幅度、住院费用与传统筋膜扩张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期清石率和住院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专利设计的可侧套人筋膜扩张器在无积水建立经皮通道中优于传统筋膜扩张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筋膜扩张器 无积水肾 肾结石 经皮肾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胰腺炎累及筋膜间平面的螺旋CT表现。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7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胰腺炎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临床资料和CT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筋膜间平面受累左侧14例,右侧10例,双侧14例,总计38例;筋膜间平面受累左侧15例,右侧6例,双侧5例,总计26例;椎侧筋膜间平面受累左侧14例,右侧7例,双侧4例,总计25例。间隙受累左侧5例,右侧4例,双侧7例,总计16例;旁后间隙左侧4例,右侧3例,双侧2例,总计9例。结论急性胰腺炎可累及筋膜间平面,其影像学表现和筋膜间潜在间隙的炎症蔓延有关。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肾筋膜间平面 螺旋CT表现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扩散至间隙的螺旋CT表现。方法以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40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分析法对所有研究对象的螺旋CT增强扫描表现进行分析,观察胰腺炎腹膜后扩散侧重间隙受累特征、分析筋膜毗邻关系。结果经分析可知,患者的间隙受累率为67.50%,表现间隙内水肿或积液通过桥隔与同侧增厚的筋膜相连。结论急性胰腺炎累及间隙时,病情较轻患者的CT表现为间隙内桥隔或脂肪水肿,病情较重者可见蜂窝织炎或积液。急性胰腺炎所致的言行水肿或积液主要通过间隙内的桥隔扩散或破坏筋膜后进入省间隙。

  • 标签: 急性胰腺炎扩散 肾周间隙 螺旋CT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自制筋膜减压丸对治疗小腿骨筋膜室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自制筋膜减压丸;对照组30例,均采用西医常规的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治疗组在疼痛减轻、肿胀消退、皮肤皱褶出现时间、二期修复的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结论自制筋膜减压丸治疗骨筋膜室综合征有较好的临床治疗效果,缩短了住院治疗时间、减少了并发症、降低了住院总费用。

  • 标签: 筋膜减压丸 小腿 骨筋膜室综合征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急性胰腺炎累及间隙的 CT表现,结合其解剖基础,探讨 螺旋 CT扫描在急性胰腺炎诊断中的临床应用 价值。方法:收集经临床确诊为急性胰腺炎患者 42例,着重观察间隙受累的 CT表现并进行 CT分级。结果: 42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中,水肿型 32例,坏死型 10例,间隙受累 33例,其中 I级 9例, II级 19例, III级 14例。结论:螺旋 CT扫描能够准确、客观显示急性胰腺炎累及间隙的影像学改变 ,对于临床诊治和评估预后有重要价 值。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肾周间隙 体层摄影 X-Ray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设计指背筋膜瓣及甲床扩大成型术治疗手指末端横行缺损及指腹缺损的手术方法。方法对25例手指末端横行缺损及指腹缺损的患者,于创面的近端指背做筋膜瓣保留伤指长度及覆盖伤指远端创面,联合甲床扩大成型术恢复指端的外形。结果25例皮瓣完全存活,恢复伤指及指甲长度,恢复了保护性感觉。结论带指固有神经背侧之的筋膜瓣及甲床扩大型术治疗手指远端横行缺损及指腹缺损,操作简单,安全有效的恢复指端的形态和功能。

  • 标签: 指腹缺损 外科皮瓣 甲床 感觉 二次创伤
  • 简介:摘要多学科协作(MDT)是以优良的质量为患者提供合理、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使患者得到利益最大化,本文旨在探讨多学科协作在综合医院发展的趋势及作用。通过我科1例肛脓肿合并阴囊脓肿、坏死性筋膜炎的多科协作案例,充分体现了MDT的作用,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是未来医学发展的趋势,适用于各个学科,可以提升学科的诊疗能力和学术水平。

  • 标签: 多学科协作(MDT) 肛周脓肿 坏死性筋膜炎
  • 简介:摘要总结了180例多发结石患者行经皮镜超声碎石术后留置造瘘管的护理。术后出现造瘘管周围溢液及感染7例、造瘘管内出血及拔管后尿血6例,造瘘管引流不畅2例,所有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精心护理均痊愈出院。经临床资料研究表明术前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术后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做好造瘘管护理及健康指导,并认真观察及准确记录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同时建立造瘘管评估制度,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并处理,有利于患者减轻痛苦早日康复。

  • 标签: 肾结石 造口术,经皮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增生性筋膜炎(PF)临床病理特点及鉴别诊断,提高对增生性筋膜炎的认识,避免误诊。方法:回顾性分析9例增生性筋膜炎的临床情况、组织学形态及免疫表型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PF好发于四肢及头颈部,发病年龄为32~80岁。临床表现为伴有疼痛,迅速生长浅表孤立性肿块。镜下特点为黏液样背景、增生的纤维母细胞/肌纤维母细胞、间质散在分布具有诊断意义的神经节样大细胞;免疫组化梭形细胞及神经节样大细胞表达Vimentin、SMA和H-Caldesmon。结论:PF是一种较少见的良性病变,手术切除后罕见复发,不转移,其特殊的临床表现及病理形态特征,易被误诊为恶性肿瘤。应加强对该病变的认识,避免误诊。

  • 标签: 软组织肿瘤 假肉瘤 增生性筋膜炎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对多发结石经皮镜超声碎石术后患者造瘘管恢复采取护理干预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6年11月来我院的86例多发结石经皮镜超声碎石术治疗患者作为分析研究对象,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患者应用术后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术后护理效果相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造瘘管拔除时间、住院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皮镜超声碎石术后做好患者造瘘管护理工作可促进患者提前出院,患者痛苦减轻,提早康复,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 标签: 肾多发结石 皮肾镜超声碎石术 肾造瘘管 护理
  • 简介:摘要肩背部肌筋膜炎,属于中医“痹证”范畴,又名筋痹、痹等。就其临床表现而言,具有患部僵硬、酸痛、肿胀、重着、麻木等特点。症状时轻时重,迁延难愈,随着电脑和空调的普及,肩背肌筋膜炎的发病率逐渐增高,也正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近年来,针灸治疗肩背肌筋膜炎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

  • 标签: 肩背肌筋膜炎 中医 针灸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管性高血压的血管损伤情况,指导临床医生对该病的诊断及治疗。方法入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高血压中心2013年6月-2016年6月完善肾动脉造影检查并诊断为血管性高血压的患者44例,部分患者完成了静脉取血、肾脏ECT检查,分析44例血管性高血压患者的肾动脉造影结果及临床特点。一级血管是指肾动脉主干,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是指叶间动脉、弓状动脉、小叶间动脉等分支血管,血管损伤定义为血管存在狭窄、闭塞、动脉瘤其中一种表现者。结果双侧血管损伤35例(79.55%),单侧血管损伤9例(20.45%);一级血管损伤或同时合并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损伤15例(34.09%),单纯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29例(65.91%)。(1)肾动脉造影表现15例(34.09%)患者存在一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35例(79.55%)患者存在二级血管狭窄和(或)闭塞改变,病变血管以叶间动脉(34例,77.3%)和(或)弓状动脉(14例,31.8%)受累最常见,小叶间动脉(4例,9.1%)受累相对较少;20例(45.45%)患者存在血管微血管瘤形成,4例(9.09%)患者存在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节段性狭窄和狭窄后扩张交替出现。(2)28例患者行双ECT检查(56个肾脏),38个(67.86%)肾脏肾小球滤过率(GFR)降低(29.59±17.88)ml/min,38个(67.86%)肾脏血浆流量(ERPF)降低(150.42±90.06)ml/min。其中18例单纯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损伤患者双ECT示,24个(66.67%)肾脏肾小球滤过率降低(28.22±12.75)ml/min;25个(69.44%)肾脏血浆流量降低(149.13±67.14)ml/min。(3)36例患者行坐位素活性测定(5.97±3.86),29例(80.56%)患者坐位素活性增高。结论血管性高血压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损伤多累及弓状动脉和叶间动脉,多伴有狭窄、闭塞、微血管瘤形成,提示肾脏二级血管及以下分支血管的病变参与了血管性高血压的病理生理过程。

  • 标签: 肾血管性高血压 肾血管损伤 血管狭窄 血管闭塞 微血管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道狭窄术后定期扩张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收集我院尿道狭窄术后扩张的患者,分为A组(采取超滑导丝联合筋膜扩张器治疗)和B组(采取尿道金属探条扩张器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差异。结果两组尿道扩张后即刻自由尿流率、尿痛改善情况、血尿发生率及假道形成率比较有差异(P<0.05)。结论超滑导丝联合筋膜扩张器在尿道狭窄术后定期扩张治疗中疗效肯定。

  • 标签: 尿道 狭窄 疗效
  • 简介:摘要超声因具有可视性、可重复性、以及无创等特点,为临床麻醉提供了安全快捷的技术保障以及精确的数据,对医疗安全和医疗质量的保证与提升具有较大促进作用。超声引导下的髂筋膜间隙阻滞在下肢手术中应用广泛,本文就髂筋膜间隙解剖结构及其超声影像定位、操作技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特殊患者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以及术后镇痛等四个方面的研究进展和临床应用做如下综述。

  • 标签: 超声 髂筋膜间隙阻滞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鼻背筋膜下鼻假体置入隆鼻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在我门诊部接受鼻背筋膜下鼻假体置入隆鼻的患者94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所有患者的临床效果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统计了解。结果治疗后,有74例对隆鼻治疗较为满意,18例对隆鼻治疗效果基本满意,2例患者不满意,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为鼻梁偏高、歪斜、皮下淤血、皮下假体轮廓外显、皮肤颜色异常等,在进行二次矫正手术后剩余2例患者对手术效果也较为满意。结论鼻背筋膜下鼻假体置入隆鼻的临床效果较好,术后患者的满意度较高,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鼻背筋膜 鼻假体 隆鼻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中药热敷结合腰痹贴外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腰背肌筋膜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中药热敷后外贴腰痹贴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单纯的中药热敷治疗。观察两组病人疼痛改善情况及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病人治疗后疼痛症状改善及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热敷结合腰痹贴外用治疗腰背肌筋膜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取得较满意效果。

  • 标签: 腰背肌筋膜炎 疼痛 中药 热敷 腰痹贴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小腿骨折并发筋膜区间综合征的治疗与护理。方法选择2011年2月-2016年2月,到医院就诊的小腿骨折并发筋膜间区综合征的患者56例,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相应的治疗与护理。对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患者临床疗效,并总结治疗与护理经验。结果56例患者中,经治疗与护理,54例患者痊愈,2例患者坏死截肢,治疗及护理总有效率为96.43%。结论对小腿骨折并发筋膜间区综合征的患者,通过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可保证患者良好的痊愈率,促进患者患肢恢复。

  • 标签: 小腿骨折 筋膜间区综合征 治疗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