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国际联盟的成立及性质国际联盟是根据1919年召开的巴黎和会上形成的《凡尔赛条约》成立的。《凡尔赛条约》的第一部即为《国际联盟盟约》。依据该盟约,国际联盟的主要机构为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和行政院,下设秘书处协助工作,所在地为日内瓦;行政院由美、英、法、意、日五国代表和其他四个会员国代表组成,每年至少召开一次会议,处理属于联盟行动范围以内或关系世界和平的任何事件;会员国全体代表大会每年秋季召开,但遇重大事情,可随时召开大会,在大会对有关事务进行表决时,每一会员国只有一票表决权。国联在创立时,共有44个创始会员国。中国作为巴黎和会的参加国,虽然因为山东问题未在凡尔赛对德和约上签字,但在对奥、匈、保各

  • 标签: 国民政府 “九一八”事变 政府依赖 行政院 非常任理事国 联盟
  • 简介:在现代东亚国际体系建构时期(在本文中指16世纪至1945年),战争、结盟和军备竞赛等成为东亚区域安全演进过程中的主要内容,区域安全结构从传统的等级制向无政府状态过渡。在现代东亚国际体系建构早期,东亚区域安全具有刚性帝国(刚性帝国是一个实在的人类共同体,其更加强调帝国体制的正式性、严密性以及制度性,等级制特征明显)的特征,在进入帝国主义时代后,东亚区域安全又呈现出松散的国际共同体(松散的国际共同体强调构成国际体系的诸单位之间的相对平等状态)的特征,二战期间,东亚区域安全短暂地回归刚性帝国的特征。

  • 标签: 国际体系 东亚 安全模式 现代 人类共同体 无政府状态
  • 简介:沈庆林先生,国际博协主席先生,各国委员会主席先生们,尊贵的来宾,新朋老友们。今天能够有机会在国际博协亚太地区第三届理事会第二次会议上与诸位见面感到非常荣幸。我环顾四周,看到许多同事花费甚多,长途跋踄,来此参加这一重要议题上的思想交流。这一事实胜过千言万语,完完全全地解释了国际博协的实质,即关心博物馆的人们相互交流。当然,国际博协远非如此简单,而且它自1949年成立之日起就在各国和国际保护我们自然和文化遗产的决策中起着

  • 标签: 太平洋地区 主席先生 新朋老友 沈庆林 远非如此 博物馆学
  • 简介:抗日战争时期,作为中国战时首都的重庆,遭受到日军残酷的无差别战略轰炸。由于中国的抗战及重庆战时首都的独特地位,日军对重庆的无差别战略轰炸,不仅引起在华西方人士和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且还直接影响到远东各国,尤其是中、日、美三国军事战略的演变。同时,重庆在反轰炸斗争中的英勇行为,一方面赢得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同情和支持,另一方面也制约了日本既定军事战略目标的实现,并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美远东战略的调整和远东反法西斯战线的形成。

  • 标签: 抗日战争 重庆大轰炸 国际影响
  • 简介:2012年5月27日至6月3日在成都举行的第21届国际木偶联会大会暨国际木偶节落幕五个月了,我至今尚沉浸在这次盛会的节日气氛中,脑海里反复映现出国内外木偶戏和皮影戏演出的场景。这次成都国际木偶节参演剧目和艺术团有101个,包括48个国家,其中中国台湾的木偶艺术团2个,大陆木偶、皮影戏艺术团34个。中外木偶皮影团演出,我都看了一些,天天和外国专家在一起看戏,边看边议,互相交流,现将一些感想谈出来,向各位求教。

  • 标签: 皮影艺术 外国专家 日至 机械操作 中国台湾 木偶剧团
  • 简介:2009年12月9日上午,江苏省郑和研究会在江苏饭店召开“建国60年郑和研究回顾与展望”学术研讨会。来自南京大学、南京政治学院、南京国际关系学院、江苏省社科院、南京博物院等院校和科研单位及省市交通厅局、南京市方志办等单位的郑和研究会领导、学者、郑和后裔30余人参加了会议。

  • 标签: 郑和研究 学术研讨会 研讨会综述 展望 南京政治学院 南京大学
  • 简介:由嘉应学院主办、嘉应学院客家研究所承办的“比较视野下的客家民俗文化”学术研讨会,于2006年1月11日至14日在嘉应学院隆重举行,共有来自海内外的专家学者114人参加。会议采取室内研讨和乡村实地考察相结合的形式进行,与会者就“客家历史与文化”、“客家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等专题进行了广泛的讨论和交流,会议取得圆满成功。客家研究所自1995年以来,每2年举办一次国际性的客家学术研讨会,与会者多是来自中、美、英、法、日、韩、加拿大、新加坡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国内知名学者。本次学术研讨会是继2003年12月成功举办“‘客家文化与全球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后的又一次盛举,对于推动客家文化研究的深入发展,加强与国内外同行的学术交流。具有重要的社会影响。

  • 标签: 国际学术研讨会 客家研究所 民俗文化 比较视野 客家文化研究 简报
  • 简介:2016年,在中国西南边疆的学术研究领域,无论是历史研究还是现状研究,都取得一系列新成果.作为传统领域的研究,本年度西南边疆治理、民族历史与文化等领域继续保持着较强的优势,取得了一些较好的成果.此外,西南边疆经济开发、“一带一路”与周边关系等研究是近几年学界研究的热点之一,本年度也取得了一些新成果.

  • 标签: 2016年 西南边疆 学术研究
  • 简介:以慧皎《高僧传》编撰的材料来源为考察的立足点,由此不断上溯,寻绎《高僧传》在体例上的源自和精神上的指向,可以清理出一条“道安一僧佑一宝唱一慧皎”的演变线索。这条线索的意义在於能够揭示《高僧传》书写范式成立的关键消息:经录是僧传得以孕育成型的“母胎”,从经录到僧传,是佛教经籍背後着译者角色,亦即人的地位,日渐凸显的过程;《高僧传》书写范式的成立正是佛教内部从经典到人、从古到今学术嬗变的必然结果。

  • 标签: 经录 僧传 《高僧传》 书写范式
  • 简介:2011年5月27至30日,由安徽省社会科学院、中国先秦史学会、安徽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安徽大学、安徽国际老子文化交流协会、亳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的中国亳州老庄与老庄思想学术研讨会在安徽省亳州市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6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收到论文近40篇。安徽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郭万清出席会议并发表了讲话。

  • 标签: 老庄思想 研讨会综述 思想学术 中国 社会科学界联合会 亳州
  • 简介:应敦煌学基地郑炳林所长邀请,2009年6月1—4日,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宁夏大学西夏学研究院院长杜建录教授来到敦煌学基地进行学术交流,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参加基地09届博士研究生的论文答辩,同时为基地及历史文化学院学生举行了学术讲座。

  • 标签: 学术讲座 宁夏大学 敦煌学 重点研究基地 人文社会科学 博士研究生
  • 简介:诸葛亮于兴平元年(194)随叔父诸葛玄离开故乡阳都时,已经14岁,正是他人生观开始树立的时期,故其思想的形成,与琅邪一带的学术氛围是分不开的。而且,诸葛氏家族对学术问题的关心也是有传统的。诸葛亮的远祖诸葛丰即以明经为郡文学;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先任梁父尉、后为泰山郡丞,亦当是经由察举而入仕,而东汉顺帝以后的察举对策都是要考试“家法”的。诸葛亮之兄诸葛瑾少游京师,治《毛诗》、《尚书》、《左氏春秋》。诸葛亮为学的途径和方法虽与乃兄不尽一致,然从他曾著《论前汉事》一卷(见《隋书·经籍志》及《唐书·艺文志》)及日后的造诣来看,其对学术问题的关心,较之乃兄实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的。

  • 标签: 诸葛亮 学术氛围 《公羊春秋》 《易》学 琅邪郡 “大一统”
  • 简介:1982年12月,随着全国各省市纷纷筹建博物馆学会的热潮,在中国博物馆学会的直接帮助下,在山东有关党政部门关心领导下,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在省会济南宣告成立。此后山东省博物馆学会做为团结全省文博工作者的一级学术团体,不断发展健全,为山东省博物馆学理论的研究和应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 标签: 山东省博物馆 博物馆学 中国博物馆学会 文博 学术活动 博物馆工作
  • 简介:近期,在张问陶故里四川省遂宁市蓬溪县.召开了张问陶全国学术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河北、陕西、重庆、四川等省市以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专家学者共计100余人参加套议。与会者参访了蓬溪县金桥镇翰林村问陶故里,拜谒了重新修复的船山墓;观看了四川宋瓷博物馆收藏的张问陶书画作品;参观了蓬溪县国家档案馆张问陶诗书画展厅:观看了《蜀中诗冠、大清神断张问陶》专题片;

  • 标签: 全国学术研讨会 张问陶 蓬溪县 香港特别行政区 国家档案馆 四川省
  • 简介:作为一代国学大师,著述宏富的张舜徽先生有充分的学术自信。"吾离后人近,而离今人远"这一自况,将随着先生学术影响力的持续存在而逐步得到历史的印证。在先生留给世人丰富的学术遗产中,我认为最值得弘扬的是淹贯博通、坚持积累的学术精神。《旧学辑存叙目》有云:"平生自励及所以教人者,期于淹贯博通,而不限于一曲。

  • 标签: 学术精神 编者按 学术影响力 国学大师 学术遗产 张舜徽
  • 简介:梁启超作为清季民初极富代表性的政治家、思想家,始终活跃于政治和舆论的舞台.激剧动荡的社会进程,造成其“流质易变”的特异表现.“欧游”之后,他淡出政治,潜心著述讲学,用生命的最后十年,完成了从政治到学术的自觉转向,实现了外在“转向学术”与内在“学理转向”之间交互影响的双重“蜕变”.他本人带有“学问上兴味”的自我书写,则为我们解读“过渡时代”政治与学术的珍域交织,提供了生动的样本和深刻的启迪.

  • 标签: 晚清今文学 史之改造 学术转向 自我书写
  • 简介:首先感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和中国西藏文化保护与发展协会共同搭建的“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这个大平台,使我有幸展示了自己多年来从事藏学研究的成果并获了奖。同时,也感谢《中国藏学》开设的“中国藏学研究珠峰奖获奖作者纪念《中.国藏学》创刊百期笔谈”栏目为我这样一个普通作者提供畅谈心声的机会。

  • 标签: 部落习惯法 中国藏学研究中心 学术价值 意义 藏族 获奖作者
  • 简介:由洛阳大学东方文化研究院、北京语言文化大学《中国文化研究》编辑部、北京国林风图书中心联合主办的“20世纪疑古思潮回顾”学术研讨会于1998年9月13日在京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所、考古所,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等单位,从事历史学、考古...

  • 标签: 疑古思潮 顾颉刚 “走出疑古时代” 研讨会综述 古史辨派 20世纪
  • 简介:抗战时期成立的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是中国最早的专业地理研究机构。本文从学术史的角度系统梳理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的成立缘起、组织结构、学术旨趣与研究方向等相关问题,并详细分析了其对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发展起到的积极作用。可以说,北碚中国地理研究所的成立与发展不仅标志着中国近现代地理学学术体制的大致形成,还促进了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研究的职业化进程,引领了中国近现代地理学的研究方向,奠定了地理学在现代学科体系中的地位。但其历史命运也证明:在现代中国,地理学研究机构的发展必须依靠政府的刚性支持。

  • 标签: 地理学史 北碚 中国地理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