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穴位按摩对腹腔镜子宫切除患者术前焦虑心理的影响。方法将126例腹腔镜子宫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常规护理组(A组)与实验干预组(B组)各63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在手术开始前30分钟进行双足足底按摩10min。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术前血压及心率变化、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其焦虑评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实验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较入院时减轻,亦轻于同期的对照组(均P<0.01)。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术前血压、心率的波动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手术室术前30分种对子宫切除患者施行穴位按摩可减轻患者术前的焦虑情绪,提高患者们的护理满意度。

  • 标签: 穴位按摩 全子宫切除 焦虑 护理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手术室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4年7月在我院接受子宫切除手术治疗的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4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手术室综合护理服务,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手术室护理服务。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疼痛、不良心理状态发生情况和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等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子宫切除手术患者运用综合手术护理服务可以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手术中的出血量和术后疼痛的发生,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手术 综合手术室护理 常规手术室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采用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解剖广泛子宫切除术(NSRH)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本院收治早期宫颈癌患者76例,将其按照随机方式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研究组患者采用保留盆腔植物神经的解剖广泛子宫切除术(NSRH)予以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广泛子宫切除术(RH)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均为IA~ⅡB期宫颈癌.观察两种手术形式对患者膀胱功能所造成的影响,对比分析两种手术在具体围手术期并发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等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平均尿管留置时间为(11.28±3.14)d,对照组患者平均尿管留置时间为(20.12±8.76)d,研究组患者平均尿管留置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07.84±42.9)min、(488.72±225.46)ml,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20.41±36.89)min、(572.45±240.37)ml,两组患者所存在差异均无显著统计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对期实施为其3年随访工作,研究组当中无出现复发状况,对照组当中出现1例复发患者.结论针对早期宫颈癌患者,采用解剖广泛子宫切除术,能够对盆腔自主神经功能具有很好的保护效果.关键词早期宫颈癌;植物神经系统;广泛子宫切除术;疗效中图分类号R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6315(2015)10-0087-02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3年7月-2015年5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3例)和观察组(37例)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常规护理和围手术期护理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拔除尿管时间、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中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对促进患者早日康复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围手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围术期护理方法及其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自2012年5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75例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全部患者均给予全身麻醉,行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围术期给予护理干预,术前给予检查,做好患者身心状态调整,术后严密观察切口情况,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等。结果患者住院期间未见感染、出血等并发症。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97.3%,护理疗效满意。结论加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手术前后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这对提高患者疗效,提高护理质量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临床护理 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 围术期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切除术后对患者给予针对的心理护理措施,并分析其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2014年11月收治的子宫切除患者8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并采用调查问卷、访谈等形式统计影响患者情绪的因素,包括术后疼痛、配偶支持、担心手术意外、影响生活质量、影响性生活等。结果所有行子宫切除患者中,出现恐惧、紧张的患者占58.75%,焦虑占65.00%,担忧占88.75%,主要与心理社会因素、生理因素、担心术后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等有关。结论对患者给予适当的心理护理可以使得患者正确认识自身疾病、消除对子宫切除手术的误解,以良好的心理状态面对自身疾病。

  • 标签: 全子宫切除 术后 心理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子宫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方法选取50例进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围手术期护理。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况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的焦虑、抑郁程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围手术期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非脱垂子宫经阴道子宫切除术与经腹子宫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3年9月至20014年12月在我院妇科住院的非脱垂子宫患者,采用阴式子宫切术病例49例为阴式组,并与常规开腹子宫切术病例50例为腹式组,比较两种术式的手术并发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病率、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住院天数。结果阴式组的手术时间与腹式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阴式组术中出血、术后排气时间,术后疼痛轻,住院天数明显少于腹式手术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P<0.01)。结论阴式子宫切术并发症少、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短、肠道干扰少、术后疼痛轻、术后发热少,术后恢复快、手术创伤小,符合微创原则,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子宫切除术式,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 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 简介:目的:探讨子宫与次子宫切除术与患者性生活质量的关系,为提高患者的性生活质量提供研究依据。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7月子宫恶性肿瘤19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子宫切除术组97例,次子宫切除术组97例。采用不同方式手术后,分别比较两组子宫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性激素变化情况、性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子宫切除术组患者术后黄体生成素变化情况为(34.91±1.32)mIU/mL,促卵泡激素(19.28±1.13)mIU/mL;次子宫切除术组患者术后黄体生成素(25.67±1.44)mIU/mL,促卵泡激素(14.69±1.54)mIU/mL;手术后,子宫切除术组的激素变化水平明显高于次子宫切除术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2)子宫切除术组患者术后性欲评分(159.93±11.31)分,性高潮评分(161.25±14.17)分,性心理评分(165.71±19.64)分;次子宫切除术组性欲评分(187.21±9.18)分,性高潮评分(190.42±12.56)分,性心理评分(184.49±16.71)分;术后次子宫切除术组性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子宫切除术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子宫与次子宫切除手术子宫恶性肿瘤的常见手术方式,次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影响较小,性生活质量和满意程度均较高,适合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全子宫切除术 次全子宫切除术 子宫恶性肿瘤 性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切除患者经护理方法干预,对子宫切除患者情绪的影响。方法对100例40岁-50岁年龄段的中年女性,制定护理计划,术后干预随访。结论通过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情绪压抑,生活热情提高,生活质量提高。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在妇科子宫切除手术麻醉中的安全和应用效果。方法选择80例辅助药麻醉的子宫切除手术患者来作为实验者,以右美托咪定D组和咪达唑仑M组来作为实验对象,这两组患者分别以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作为术中辅助用药,观察两组患者术中不同时段的BP、HR、SpO2值,记录手术中Ramsay镇静评分和VAS评分。结果他们这两组内在不同时间点的参数值是不同的,这种比较差异是客观存在的,但两组间比较HR、SpO2变化,在T0、T1时间点两组差异不是十分明显。两组各时间点V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右美托咪定可安全应用于子宫切除术中辅助用药,且呼吸循环平稳、不良反应少。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全子宫切除 不良反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式子宫切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110例,根据手术方式的差异将患者分为A、B两组,每组55例。其中,A组患者行经腹子宫切术治疗;B组患者行经阴道子宫切术,对两组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进行观察比较。结果由结果可知,经阴道子宫切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等临床优势。结论经腹子宫切与经阴道子宫切治疗子宫肌瘤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但阴道子宫切治疗临床优势更加明显。

  • 标签: 经腹 经阴道 子宫肌瘤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12年1月至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67例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治疗42例、采用开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25例,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3日内体温、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等。结果腹腔镜组与开腹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3日内体温及住院时间分别为(91.8±12.8)min和(96.9±7.3)min、(107.8±28.4)ml和(164.5±61.4)ml、(24.3±3.9)h和(38.5±5.9)h、(37.8±0.6)℃和(38.0±0.7)℃、(4.0±0.5)d和(7.0±0.5)d,除术后3日内体温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指标腹腔镜组均优于开腹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结论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较开腹式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更有优越,临床效果肯定。

  • 标签: 子宫肌瘤 腹腔镜 全子宫切除术 临床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广泛子宫切除术结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治疗早期宫颈癌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选取辽宁省肿瘤医院妇产科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的40例早期宫颈癌行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联合盆腔淋巴结清扫术(LPL+TLRH)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40例经腹广泛子宫切除术和淋巴结清扫术的宫颈癌患者作为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针对进行护理。对比两组并发症及术中情况。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两组切除淋巴结数目、术后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配合LPL+TLRH治疗早期宫颈癌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等优点。

  • 标签: 宫颈癌 广泛全子宫切除术 盆腔淋巴结清扫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阴式子宫切除患者手术期护理体会。方法选取我院在2013年8月至2014年10月份期间行阴式子宫切术的患者共60例,对患者在围手术期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实施针对的综合护理干预。结果经过围手术期精心的综合护理后,术后患者无并发症的发生,6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并痊愈出院,所有患者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达到了100%。结论对于行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来说,不仅要选择适当的手术时机,及时的进行治疗,还需要做好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这样一来可以进一步提高患者手术的配合度以及手术的成功率,促进患者尽快康复,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 标签: 阴式子宫切除术 围手术期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措施。方法将在我院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13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8例,观察组行围术期护理干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VAS评分、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对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患者手术期采取护理干预,可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效果显著。

  • 标签: 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 围手术期 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