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3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在框架结构建筑中,整体结构以梁柱作为“骨架”,而且梁柱节点可能承担大部分压力。在梁柱节点施工过程中,由于其是钢筋、模板、混凝土等工程的交汇点,这也使其具体施工会涉及到方方面面,因此需要采取科学的施工方法,全面提高梁柱节点的施工质量。本文分别针对框架结构建筑中梁柱节点的钢筋绑扎施工、模板施工和混凝土施工等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 标签: 框架结构 梁柱节点 钢筋绑扎施工 模板施工 混凝土施工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在推进产科优质护理中的作用。方法将本院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助产,观察组采用正位无创助产方法助产。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h出血量(330.36±9.16)ml、新生儿Apgar评分(8.96±0.50)分,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率45.45%、会阴水肿率48.48%、护理满意度96.97%,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将无创助产技术应用到产科护理中,有助于改善分娩结局,降低会阴裂伤及会阴水肿率,提高产妇的健康水平及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正位无创助产技术 产科护理 会阴裂伤 会阴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在推进产科优质护理中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年期间我院接收治疗的300例产妇,将入选病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使用传统助产技术,观察组使用正位无创助产技术;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会阴疼痛(VAS评估)、侧切率、产后尿潴留、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产后尿潴留比率、会阴痛、会阴裂伤情况、会阴侧切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89.3%(134/150),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147/150),经统计学比较,两组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正位无创伤助产技术能够降低产后尿潴留比率、会阴痛、会阴裂伤情况、会阴侧切率等,提高分娩舒适感,产妇满意度显著提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无创助产 产科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可视化导管贴在临床导管护理中的运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腹腔穿刺引流患者91例,随机分为行常规护理对照组(n=45)与行可视化导管贴干预实验组(n=46),对比两组导管护理质量。结果实验组皮肤情况观察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可视化导管贴在临床导管护理中的应用,有助于观察患者皮肤情况,且粘贴效果较好,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可视化导管贴 护理 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隧道式透析导管的护理,降低导管感染风险,延长透析导管使用寿命。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10月在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采用隧道式透析导管透析的患者32例,通过对这些病人的护理如护士操作规范化培训,居家护理指导等取得了良好效果。结果对患者和照顾者进行隧道式透析导管护理教育作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被应用于临床,收到良好效果。结论正确使用隧道式透析导管对透析患者导管使用寿命及长期生存率十分重要。

  • 标签: 隧道式透析导管 护理
  • 简介:摘要观察并评价导管护理对导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0例留置导尿管患者,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即参照组(n=100)和观察组(n=100),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结合尿路感染危险因素分析的循征导管护理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方法的干预效果。结果参照组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为(6.98±1.51)d,尿路感染发生率42.00%,观察组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为(3.45±1.14)d,尿路感染发生率17.00%,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86.00%,观察组为98.00%,观察组明显高于参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管护理应用于泌尿外科留置导尿管患者的护理中效果显著,临床价值值得肯定。

  • 标签: 导管护理 导管相关性 尿路感染 干预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腮腺导管损伤的护理措施。方法: 对 20 例腮腺导管损伤患者的护理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患者通过手术治疗及护理,效果满意。结论: 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采取相应的饮食护理和加强口腔护理,是腮腺导管损伤患者治疗成功的重要因素。

  • 标签: 腮腺 导管损伤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降低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PICCO)导管滑脱率的护理措施。方法选出本科室2017年1~12月期间收治的68例留置PICCO导管患者,按照不同护理模式将其分为常规组与细节组,每组均34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细节组实施细节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导管滑脱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SAS、SDS评分,细节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均显著(P<0.05);常规组的导管滑脱率是8.8%,细节组是2.9%,细节组低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是85.3%,细节组是97.1%,细节组高于常规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细节护理在留置PICCO导管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且可有效降低导管滑脱率,进而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实施。

  • 标签: 脉搏指示连续心排血量监测 导管 滑脱率
  • 简介:摘要近年来,在城市建设高速发展的背景下,隧道施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而小导管注浆技术的应用也愈加广泛。隧道小导管注浆具有超前支护作用,是不良地质条件下地下工程施工常用的一种开挖辅助措施。采用小导管注浆超前支护,在隧道开挖、控制地表下沉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基于此,本文将结合隧道施工的工程案例,以测量放线、加工小导管、安装小导管、注浆与应用效果检查为切入点,深入探究小导管注浆技术在隧道施工中的应用,旨在能够充分发挥小导管注浆技术的价值,提高隧道施工的安全、质量、效率,并以此为相关人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标签: 隧道施工 小导管注浆技术 注浆
  • 简介:摘要海洋的环境载荷是复杂和多变的,而海洋的坏境工况又决定着海上结构物的受力情况,海洋平台结构复杂,造价昂贵,并且在海洋中工作,长期承受风、浪、流、地震等载荷的威胁,所处的工作环境十分复杂恶劣。结构是否具有足够的强度,关系到海洋平台能否满足环境条件的要求与实现预期的功能。因此,海洋平台的强度分析是一个复杂而且重要的问题。

  • 标签: 导管架平台 ANSYS 环境载荷 强度分析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建筑智能化技术的发展,电气作为建筑物重要的构成部分,对智能化的功能起到直接的影响关系,因此,做好电气安装工作,提高工程质量意义重大。本文根据多年的工程实践,对电气电线管敷设施工中容易被忽视的问题及施工技术进行分析,供同行借鉴参考。

  • 标签: 建筑电气导管 质量控制质量通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PICU中心静脉导管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选取我院PICU科室收治的56例中心静脉置管患儿,纳入时间为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将其随机分成2组常规护理28例作为对照组,集束化护理28例作为试验组,评定护理效果。结果试验组患儿护理满意率为96.4%,高于对照组的75.0%;患儿并发症发生2例(7.1%),低于对照组的8例(28.6%),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PICU留置中心静脉导管的患儿,实施集束化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减少并发症风险,值得推广。

  • 标签: PICU 中心静脉导管 并发症 满意率
  • 简介:摘要光导管照明系统基本不涉及能耗,极尽建筑节能之概念,是我们实现建筑节能减排,促进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非常值得关注并值得发展的新兴应用技术,本文通过结合光导照明的原理与优势,通过实例分析对光导照明形式与传统采光形式进行对比,为光导照明在建筑节能设计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 标签: 光导管照明 照明节能 自然采光
  • 简介:基于国内外对胎儿静脉导管的研究成果,本文主要对超声多普勒评估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畸形、宫内生长受限、双胎输血综合征及胎儿水肿问题进行一系列综述,并在此研究基础上就胎儿静脉导管血流频谱在上述疾病诊断方面给予建议,为产前早诊断,早干预,早治疗提供临床指导思路.

  • 标签: 早孕期 胎儿 静脉导管
  • 简介:摘要静脉输液是目前临床上广泛应用的、最有效的治疗手段之一。在诸多静脉输注方式中,中长导管的普及率和使用率虽然相对较低,但是它的独特优势也越来越引起临床应用的重视。本文将从中长导管的适应症、并发症、经济成本等方面与其他静脉治疗方法进行比较,以期对各种静脉输注方式的合理选择提供信息,为中长导管的临床推广提供支持。

  • 标签: 中长导管, 静脉输注,适应症,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血液肿瘤病使用针对性护理在预防PICC导管感染护理的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9月—2018年1月我院接受治疗的64例恶性血液肿瘤患者,将其分为两组,病患均使用PICC治疗。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以此为基础,观察组使用针对性护理,分析结果。结果和对照组相比,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的置管平均留置时间以及最长留置时间明显更长,P<0.05.且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血液肿瘤患者,使用PICC导管开展治疗,能取得明显效果,在此同时,配合针对性护理,可进一步减少感染率,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PICC导管 恶性血液肿瘤 应用 护理
  • 简介:摘要一般认为,DCIS、DCIS-MI是IDC的前驱病变,但从生物学行为、病理特征、治疗及预后等方面,与IDC存在明显差异。早期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控制病情、防止演变为IDC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DCIS-MI的临床特征、诊断、治疗及预后情况进行研究。

  • 标签: DCIS DCIS-MI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导管意外脱落的不良事件,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预防导管意外脱落的发生。方法针对我院外ICU2016年1月—12月期间留置各类导管138例,导管意外脱落共计17次。将2016年1月—6月的62例纳入常规组,2016年7月—12月的76例为PDCA组,两组均进行常规护理,而PDCA组采用PDCA方法,包括查找原因、分析问题、加强护理人员的培训、提出改进措施。比较两组导管脱管的例数与率。结果实施PDCA方法后,导管意外脱管率从19.35%下降到6.58%。结论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能有效降低导管意外脱管的风险、强化导管安全、提升了重症患者的护理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 标签: PDCA管理法 导管 意外脱落 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