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比较冠心病左主干病变与三病变的临床特征及心电图特点。方法选取50例于2015年8月~2017年8月至本院诊治的经冠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75%的左主干(或合并有左主干)病变患者为研究组,选取同期收治的60例三病变患者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均行心电图检查,就两组患者的心电图特点及临床特征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高血压、糖尿病、心肌梗死以及侧循环发生率上的比较差异并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行心电图检查以及临床诊断无法鉴别左主干病变与三病变,典型心绞痛者应及时接受冠状动脉造影,以为制定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可靠建议。

  • 标签: 冠心病 左主干病变 三支病变 心电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1.引言有些教材将符号函数sgn(x)定义为三分的一元函数,sgn(x)={1,x〉0,0,x=0,-1,x〈0.超级画板将三分问题简化为问题,

  • 标签: 一元函数 符号 超级画板 教材
  • 简介:佛陀曾经在《杂阿含经》中告诉我们,人受到伤害可以比喻成中了一箭。更严重的是,人会因为内心不断地重复和加强这个过程,而承受更多更大的痛苦,这是第箭。乍一听,这个比喻似乎有些夸张,但实际上,这正是我们生命的常态。

  • 标签: 《杂阿含经》 比喻 佛陀
  • 简介:摘要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合并多冠状动脉病变的概率高达40%~65%,与不良预后密切相关。国内外指南虽有推荐针对该类患者的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策略,但在真实世界中依然需要准确把握。本综述在对比急诊PCI仅开通梗死相关冠状动脉、急诊PCI同时完全血运重建和急诊PCI后分次完全血运重建3种不同策略疗效优劣的基础上,总结出急诊PCI后分次完全血运重建是安全有效的优选策略。

  • 标签: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多支冠状动脉病变 梗死相关冠状动脉 完全血运重建
  • 简介:目的观察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行主支架置入术+边球囊扩张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10例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采用主置入支架,边球囊扩张的手术策略,观察手术对分支血管的影响、临床疗效及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手术后即刻成功率98.1%(108/110),主置入支架120,对边球囊扩张80例,边置入支架4。2例(6)患者支架不能通过,主未放入支架,手术使边血管受压发生率为13.3%(20/150)。100例术后获随访,术后6个月随访无症状者95.0%(95/100),发生稳定型心绞痛2例(2%),无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冠心病分叉病变采用仅主置入支架+边球囊扩张的手术策略,对边血管影响小,短期观察安全有效。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目的:比较在处理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时,边内预留双导丝与传统预留单导丝,在完成主支架置入后对边的保护作用。方法105例冠状动脉真分叉病变,随机分为两组:A组(53例)放置单导丝于边内;B组(52例)放置双导丝于边内。2组患者均采用必要性支架植入技术,在完成主内球囊预扩张、支架置入后,比较两组间边闭塞的发生率、边支开口狭窄明显加重的发生率及完成交换导丝的时间、边需植入支架的情况。结果A组7例(13.2%)发生边闭塞,B组0例发生边闭塞,P<0.05;边支开口狭窄明显加重的发生率,A组37.7%(20例),B组11.6%(6例),P<0.05;完成交换导丝的时间,A组(26.4±13.6)min,B组(14.2±10.6)min,P<0.05。A组中有22例(41.5%)边植入支架,B组有5例(9.6%)边植入支架,P<0.05。结论在真分叉病变中,双保护导丝较传统的单导丝放入边或重要分支,在完成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支架置入后可以明显减少边的丢失,预防边支开口狭窄加重,保证交换导丝顺利,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同时也减少了边支架的植入,降低了手术费用。

  • 标签: 真分叉病变 双导丝 边支
  • 简介:《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wEnglandJournalofMedicine)在2012年4月19日发表了一项关于老年多冠脉病变患者血管重建策略疗效研究的结果。该项观察性研究表明:对于不需要急诊治疗的多冠脉病变的老年患者,采取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治疗的患者,其生存期长于经皮冠脉介入(PCI)的患者(NEnglJMed,2012,366:1467—1476)。

  • 标签: 多支冠脉病变 老年患者 血管重建 疗效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 经皮冠脉介入
  • 简介:目的:评价养心氏片治疗冠脉多病变心绞痛临床疗效。方法:将本院诊断为冠脉多病变的7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养心氏组,每组38例,疗程为12周。观察2组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LVEF、Hcy、6min步行实验结果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1)养心氏组心绞痛症状改善的总有效率为97.74%,高于对照组的78.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心电图改善有总效率75.0%,高于照组的63.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养心氏组LVEF为(59±6.7)%,高于对照组的(53±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养心氏组Hcy为(8.34±0.46)μmol/L,高于对照组的(9.73±0.48)μ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养心氏组6min步行距离为(526±57)m,高于对照组的(481±52)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养心氏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26%,低于对照组的13.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养心氏片联合西药治疗冠脉多病变比常规西药治疗效果更佳。

  • 标签: 养心氏片 硝酸酯类药物 冠脉多支病变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经纤维支气管镜进行支气管局部灌注和注药治疗支气管内膜病变伴感染患者150例。作者以为,完善的术前检查和准备是保证患者顺利治疗的前提;严密地术中观察及配合,有效地预防和治疗并发症是护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对支气管扩张性病变伴感染患者在进行常规内科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纤维支气管镜(纤镜)进行支气管局部冲洗和药物灌注治疗,既可迅速地清除病变局部的大量脓性分泌物,可有效地控制感染,同时术后做好体位排痰引流,又能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冠脉造影在冠心痛多血管病变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检查16例有典型冠心病心绞痛而无心电图改变病例。结果16例均有以上的血管病变。结论由于心电图的局限性,冠脉造影在多病变中极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 标签: 冠脉造影 冠心病 多支血管病变 诊断 心绞痛 类型
  • 简介:房室传导阻滞(简称AVB)在体表心电图(简称ECG)上无法判断其精确部位,只有依赖希氏束电图才能确诊,而希氏束(简称HBE)阻滞合并束复合系统病变报道甚少,我院自1985~1999年共做了444例心内电生理检查,其中386例是AVB、束阻滞(RBBB)的病人,但希氏束阻滞只有28例(7.2%)。1资料与方法

  • 标签: 希氏束电图 复合系统 心电生理 四川省人民医院 心血管病 束支阻滞
  • 简介:冠心病三病变对经皮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效果影响较大,我们对此进行了回顾性研究,以了解国人冠脉三病变与易患因素之间的关系.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1997~2000年在我院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为冠心病者,共147例.其中观察组52例,男39例,女13例,年龄65.40±7.32;对照组95例,男81例,女14例,年龄60.92士10.46.将上述患者按累及的冠脉支数分为2组,即三病变和对照组(单和双).1.2.冠状动脉造影诊断标准:冠心病的诊断参考1997年WHO标准,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采用Judkins法,左右冠状动脉均行多体位及角度照射,部位包括正侧位;至少2个正交投射体位造影发现冠状动脉狭窄≥50%诊断为冠状动脉狭窄;按病变支数分为单和双病变和三病变.

  • 标签: 冠心病 三支病变 易患因素 临床观察
  • 简介:目的探讨主支架加边预埋球囊治疗冠状动脉分叉病变的临床疗效及手术安全性.方法以江苏省徐州市中心医院2012年10月至2013年7月收治的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患者8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主支架加边预埋球囊术进行治疗.依据研究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特点,选取行单导丝边保护的60例边病变患者为对照组.术后,对比评价两组患者的介入治疗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以及随访1年后的心肌梗死溶栓试验(thrombolysisinmyocardialinfarction,TIMI)血流分级、TIMI心肌灌注(TIMImyocardialperfusion,TMP)血流分级等.结果术后,研究组和对照组的介入治疗成功率分别为98.84%和85.71%,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6%和11.11%,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年期间,研究组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98%(6/86)vs.31.75%(20/63)P<0.05];TIMI血流分级、TMP血流分级以及右心室舒张末期内径和右心室射血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主支架加边预埋球囊可提高冠状动脉分支病变患者的介入治疗成功率,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血运重建效果良好,具有较好的远期疗效.

  • 标签: 冠状动脉分叉病变 支架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冠脉三病变合并心衰(CHF)患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冠脉造影三病变合并心衰的住院64例患者〔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分级Ⅲ~Ⅳ级〕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2例,两组均按照《慢性心功能衰竭诊断治疗指南》进行治疗,对照组使用利尿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及酌情使用硝酸脂类、洋地黄类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8ml+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2次/天,连用14天。比较两组治疗后的临床效果、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和B型脑钠(BNP)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显效4例、有效14例、无效14例,治疗组显效8例、有效19例、无效5例,两组治疗效果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LVEF高于对照组,BN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脉隆注射液可降低冠脉三病变患者心脏负荷,抑制神经内分泌激活,改善心功能。

  • 标签: 冠心病 三支病变 慢性心力衰竭 心脉隆注射液 心功能
  • 简介: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左肺上叶上及右肺上叶块状阴影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5例左肺上叶上及右肺上叶块状阴影病变的患者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行刷片、钳检送标本行细胞学、抗酸染色及病理学检查。结果:85例患者中肺癌59例,纤镜检阳性52例,占88.1%;肺结核25例,纤镜检阳性17例,占68%。结论:左肺上叶上及右肺上叶块状阴影病变以及肺癌及肺结核多见,行纤镜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 标签: 纤维支气管镜 肺上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三血管病变与常规12导联心电图改变的相关性。方法选择42例临床诊断冠心病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冠心病三血管病变患者,结合冠状动脉造影前后常规12导联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42例患者中冠脉造影8例有2或单血管100%闭塞,14例有1-3血管弥漫性狭窄;42例患者心电图正常者6例(14.29%),ST-T异常者13例(30.95%),异常Q波8例(19.05%),碎裂QRS波(fQRS波)16例(38.10%),V2-V3(或V4)R波递增不良(PRWP)者有6例(14.29%)。结论冠心病三血管病变患者心电图无特征性改变。

  • 标签: 冠状动脉造影 三支血管病变 心电图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