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比较终末期肝病模型(MELD)及其衍生模型iMELD、MELD-Na和MESO对乙型肝炎相关加急衰竭(HBV-ACLF)患者12周生存预后评估价值.方法按照现行中国衰竭诊治指南诊断标准纳入67例HBV-ACLF患者,收集患者诊断成立时相关实验室检测指标,分别计算MELD、iMELD、MELD-Na和MESO模型评分,应用MedCalc15.8软件分析比较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确定MELD及其衍生评分系统对ACLF患者12周死亡风险预测最佳截断点和约登指数,以评价不同评分预测ACLF患者短期生存效能.结果在治疗12周内,在67例HBV-ACLF患者中,死亡45例(67.2%);入时,生存MELD、iMELD、MELD-Na和MESO评分分别为(22.12±3.24)、(41.59±5.30)、(22.55±4.07)和(1.64±0.24),显著低于死亡组分别为(30.47±9.01)、(51.88±11.09)、(32.35±11.58)和(2.28±0.70),P〈0.01;MELD、iMELD、MELD-Na和MESO模型预测患者12周生存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14、0.802、0.806和0.817,其最佳截断点分别为22.70、47.76、22.16和1.69,约登指数分别为0.5040、0.5535、0.4808和0.4818,提示四种模型预测效能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MELD、iMELD、MELD-Na和MESO四种评分系统对于HBV-ACLF患者12周生存情况均具有良好预测能力,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

  • 标签: 慢加急性肝衰竭 乙型肝炎 终末期肝病模型 预后
  • 简介:背景:加急衰竭(ACLF)病情进展迅速,患者出现多器官衰竭,短期死亡率高。探索简单且便于检测预后预测指标对于ACLF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ACLF患者预后预测中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月宝鸡市人民医院收治200例ACLF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出血与否分为出血(n=62)和非出血(n=138),同期50例慢性肝病患者作为对照。以免疫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清EPO水平,ROC曲线分析EPO和APACHEⅡ、CTP、MELD、MELD-Na、SOFA、CLIF-SOFA评分对28d预后预测效能。结果:出血血清EPO水平显著高于非出血和对照(P<0.05)。出血生存与死亡患者间EPO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非出血生存患者EPO水平显著低于死亡患者(P<0.05)。血清EPO预测ACLF患者28d预后效能优于各项常用预后评分,出血ROC曲线下面积(AUC)=0.849,cut-off值为228.9mIU/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53.2%和92.3%;非出血AUC=0.829,cut-off值为30.6mIU/mL,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7.6%和57.5%。结论:低血清EPO水平非出血ACLF患者预后较好,血清EPO预测ACLF患者28d预后显著优于常用预后评分系统。

  • 标签: 促红细胞生成素 慢加急性肝衰竭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提出更加科学实用治疗临床中发病基础不一样HBV相关加急衰竭科学有效治疗方法,同时提出本疾病并发症和预后差异解决方案。方法笔者选取了治疗中遇到220个符合条件病例,并且根据不同发病原因与基础疾病,分成了两来进行比对与分析,分别是肝硬化和慢性肝炎。结果两数据存在较大差异,基础疾病为慢性肝炎病人死亡率比基础疾病为肝硬化病人高出很多,但是这一病人临川治疗情况和治愈率要远远高于基础疾病为肝硬化病人。结论在笔者抽取这两共220例病例中患者在临床病症特点和预后存在着极其明显差异,通过本次数据比对与调查分析,为这类患者治疗提供科学有效治疗建议。

  • 标签: HBV 肝衰竭 临床 慢加急性 肝硬化 慢性肝炎
  • 简介:目的:探讨恩替卡韦佐治慢性乙型肝炎加急肝功能衰竭疗效及对患者生存率影响。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90例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加急衰竭患者随机分成治疗和对照,对照采用常规内科综合治疗,治疗在对照基础上加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肝功能相关指标,HBVDNA定量,MELD评分,并比较2生存率。结果:(1)除了INR和AIb外,治疗后ALT,AST,TBil,Cr,PTA和MELD评分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改善,观察改善程度大于对照,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平均治疗4~8周,HBVDNA平均下降(2.68±1.39)lg拷贝/mL,其中10例患者病毒低于最低检测值下限。(3)治疗和对照1个月、3个月和5个月各阶段生存率分别为73.2%,60.7%,48.2%和52.9%,44.1%,29.4%,治疗高于对照,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佐治慢性乙型肝炎加急肝功能衰竭,可显著改善患者肝功能相关指标,防止病情恶化,并可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

  • 标签: 乙型肝炎 慢性 肝功能衰竭 急性 恩替卡韦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婴幼儿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对乙型肝炎预防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2月—2017年12月期间来我院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78例婴幼儿,对所有婴幼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并分析婴幼儿在接种乙肝疫苗后HBsAb阳性变化情况。结果所有接受乙型肝炎疫苗接种婴幼儿在一年、两年及三年后HBsAb应答率、HBsAb无应答率以及HBsAb阳性率具有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首次接种乙型肝炎疫苗婴幼儿四周、十二周以及二十四周后HBsAb阴转率及HBsAb阴性率具有显著差异,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婴幼儿进行乙型肝炎疫苗接种能够有效降低其乙肝发生率,具有十分显著预防作用,临床上应当给予高度关注。

  • 标签: 乙型肝炎 婴幼儿 疫苗接种 预防作用
  • 简介:摘要加急衰竭(acute-on-chronicliverfailure,ACLF)发病机制尚未明确,辅助性T细胞(Thelpercells,TH)分泌细胞可激活机体免疫应答,这些免疫应答可能帮助消灭受感染细胞,也可能引起肝细胞死亡。本文笔者主要针对Th细胞参与ACLF发病机制开展讨论。

  • 标签: 辅助性T细胞 慢加急性肝衰竭 发病机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血清甲状腺素检测判定慢性重型乙型肝炎(CSHB)患者预后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6月至2017年10月收治96例慢性重型乙肝患者作为观察,选择同期来我院健康体检者96例作为对照,两均进行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比较慢性重型乙肝患者死亡与存活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T3、T4水平显著低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rT3水平显著高于对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TSH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T3、T4水平显著高于死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存活rT3水平显著低于死亡,rT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检测对判断慢性重型乙型肝炎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激素 病毒性乙型肝炎 慢性重型 预后 临床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乙肝抗纤汤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纤维化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128例纤维化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和观察,每组68例。对照68例给予干扰素治疗,观察68例给予乙肝抗纤汤联合干扰素治疗,1个月为1个治疗周期,均持续治疗3个周期。比较两治疗前后治疗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对比分析两种治疗方式价值。结果观察治疗总有效率为97.06%,高于对照82.35%(P<0.05);观察总不良反应率为1.49%,低于对照11.96%(P<0.05)。结论乙肝抗纤汤联合干扰素治疗乙型肝炎纤维化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使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乙肝抗纤汤 干扰素 肝纤维化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温阳通络中药复方联合西医综合疗法治疗HBV相关加急衰竭晚期临床疗效及经济学评价。方法将符合标准HBV相关加急衰竭晚期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和治疗,对照给予规范西医综合疗法,治疗在西医治疗基础上加用温阳通络中药,在治疗第2周、第4周、第8周中医症候评分,第8周时评价实验室血清指标(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冬氨酸氧基转移酶、白蛋白、凝血功能凝酶原活动度、血浆氨等)、血清炎症因子(内毒素、IL-1、IL-6、TNFα)、肠道菌群及住院费用、人工次数、人工费用等经济学指标,评估第8、12、24周时患者死亡率,并观察分别在治疗第2周、第4周、第6周、第8周时血、尿、便常规及肾功并记录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1.治疗第8周时(1)治疗总有效79.9%,明显优于对照(总有效64.9%);(2)两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3)两患者TBi、AST、ALT、ALB、PT、NH3等指标均显著降低,治疗后与对照比较,治疗TBi、AST、ALT、ALB、PT等指标显著减低;(4)治疗患者住院费用、人工次数、人工费用等指标明显低于对照;(5)治疗内毒素、IL-1、IL-6、TNF-α及对照内毒素、IL-1水平显著降低。与对照比较,治疗内毒素、IL-1、IL-6、TNF-α水平显著降低;(6)治疗后治疗肠球菌属、双歧杆菌属和乳杆菌属菌落数明显增加,酵母样真菌菌落数明显降低,与治疗治疗前及对照治疗后比较,以上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2.治疗死亡率治疗后第8周21.1%、第12周23.6%、第24周26.3%,明显低于对照,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期间,与对照比较,治疗与治疗明确相关严重不良反应未见显著增多。结论温阳通络中药复方可以提高西医治疗HBV相关加急衰竭有效率,可能与减轻体内炎症反应、稳定肠道微生态有关。

  • 标签: 温阳通络 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重型肝炎衰竭人工支持治疗期间护理干预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2月-2017年1月行人工支持治疗60例重型肝炎衰竭患者,随机分组(对照、观察)。对照采取常规护理、观察采取强化综合护理,对比两重型肝炎衰竭患者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情绪评分。结果观察患者治愈出院以及护理总满意度占比均高于对照,P<0.05。观察患者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实施更符合人工支持治疗重型肝炎衰竭患者护理所需,利于患者情绪改善、治疗以及护理效果提高,具有实施价值。

  • 标签: 护理干预 重型肝炎肝衰竭 负性情绪 人工肝支持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乙肝患者乙肝五项临床检验结果,对乙肝五项进行分析。方法此次研究对象是选择我院2015年1月~2016年8月前来我院进行检查68例乙肝患者,将其一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上述乙肝患者乙肝五项(HBsAg、抗-HBs、HBeAg、抗-HBe、抗-HBc)进行检验。结果乙肝患者中乙肝五项中有不同标志呈现阳性,其中HBsAg阳性发生率最高。按照年龄段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肝五项是乙肝患者检验重要标志,对于乙肝患病诊断和治疗以及临床运用具有十分重要作用。

  • 标签: 乙肝五项 乙肝 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乙型肝炎患者临床乙肝五项检验结果。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6年10月我院收治乙型肝炎患者中抽取45例,对患者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分析乙肝五项检验结果。结果表面抗原阳性率为88.9%,e抗原阳性率为13.3%,表面抗体阳性率为48.9%,核心抗体阳性率为62.2%,e抗体阳性率为26.7%。和其他检验指标相比,表面抗原阳性率较高,统计有意义(P<0.05);在年龄分布上,15-20岁5例(11.1%),20-30岁15例(33.3%),30-40岁19例(42.2%),40岁以上6例(13.4%)。结论乙型肝炎患者临床诊断中,乙肝五项是主要标志物,对帮助临床医生判断病情,提高治疗效果意义重大。

  • 标签: 乙型肝炎 乙肝五项 检验结果
  • 简介:摘要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其中急性HBV感染者大部分通过有效免疫应答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仍有一部分患者免疫应答不佳导致重症化,慢性化。随着抗HBV治疗研究进展,显示核苷类似物(nucleotideanalogues,NAs)可以调节HBV感染者机体免疫,达到有效治疗,如在急性HBV感染过程中及时使用抗病毒治疗,可以使急性HBV者重症化减轻,转率减少。本文将综述抗病毒治疗在急性乙型肝炎感染中研究进展。

  • 标签: 急性乙型肝炎 抗病毒治疗 免疫好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观察乙肝1号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内蕴型疗效方法拟用乙肝1号方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湿热内蕴型。对照采用恩替卡韦片治疗,观察在对照基础上加用乙肝1号方治疗,3个月为一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对两患者症状、肝功能、HBeAg及乙肝病毒HBV-DNA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对比。结果4个疗程后观察各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P<0.05)。结论中医清热利湿联合西药治疗,在帮助患者改善症状、恢复肝功能、抑制病毒方面,较单用西药治疗更为有利。

  • 标签: 乙肝1号方 慢性乙肝 湿热内蕴型
  • 简介:摘要内胆管细胞癌(ICC)是原发性肝癌少见类型,近年来其发病率逐渐上升,早期临床表现无特异性,诊断率低,晚期根治性切除率低,预后较差。近年来,许多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是ICC发生危险因素之一。故本文就乙型肝炎性病毒感染与ICC之间关系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标签:
  • 简介:目的:评价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预防乙型肝炎效果,为乙肝预防接种工作开展提供参考.方法:选择卫生院2014年1-12月50例接种乙肝疫苗婴幼儿,总结不良反应、乙肝抗体滴度、表面抗体阳转率、表面抗体反应情况.结果:婴幼儿不良反应未经特殊治疗情况下均耐受,不同年限乙肝抗体滴度对比P〈0.05,不同接种时机表面抗原体阳转率对比P〈0.05,不同年限产生表面抗体反应占比P〈0.05.结论:婴幼儿接种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2年疾病预防价值最高,建议推行.

  • 标签: 婴幼儿 乙肝疫苗 乙型肝炎 不同年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