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胫骨下段骨折的分类、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根据患者临床表现结合检查结果进行诊断并治疗。结论对胫骨骨折早期行内固定治疗逐渐成为临床医生的共识,术前对患肢的软组织状况必须有充分和准确的评估,避免手术指征选择不当,相比较而言,采用髓内钉治疗胫骨不稳定骨折,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低很多,外固定支架是治疗胫骨粉碎骨折的一个很好选择。

  • 标签: 胫骨下段骨折 分类及诊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是指妊娠末期或临产后,经腹腹膜内切开子宫膀胱反折腹膜,推开膀胱,切开子宫下段娩出胎儿及其附属物的手术。目的浅谈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的应用。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结合个人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利用子宫下段的解剖特点,可以设计出不同的手术方式。腹膜内子宫下段剖宫产术,与其他术式比较具有应用最广、方法最简单、速度最快、效果最佳和术后并发症最少等特点,是一种理想手术方式。

  • 标签: 子宫下段剖宫产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内固定法治疗胫骨下段骨折。方法查阅文献资料并根据个人临床经验进行归纳总结。结论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四肢骨折已有100余年历史,内固定器材主要有钢板、髓内针、螺丝钉等。它能使骨折端取得解剖复位,具有可早期负重、关节功能恢复好等优点。主要适用于斜形、螺旋形骨折手法复位不满意及骨折伴血管神经损伤的病例。

  • 标签: 内固定法 治疗 胫骨下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横切口撕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方法对我院2008年12月至2011年11月间施行子宫下段剖宫产横切口493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42例,占同期剖宫产术的8.52%。胎头深嵌,枕后位,麻醉效果不佳,子宫切口相对过小者,子宫切口撕裂率明显增加。结论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是剖宫产术中常见的并发症。胎先露、胎方位、子宫切口大小、麻醉效果与切口撕裂发生有关。

  • 标签: 子宫下段横切口 剖宫产术 撕裂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探索剖宫产术后子宫下段切口处早期妊娠的一般护理和术后护理方法。途径对六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处早期妊娠患者,实施子宫动脉化疗灌注加栓塞术,并采取精心护理。效果六例患者在精心护理下痊愈出院。结论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选择不同的治疗手段和护理,力争早诊断早治疗,以保留生育能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剖宫产术 切口处妊娠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的病例特点和诊治水平。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06月至2012年06月我院收治的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的病例资料。结果5例患者均有剖宫产史。其中2例是妊娠14—17周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痕处妊娠破裂,行经腹剖宫取胎术,子宫瘢痕切除修补术;1例于人工流产中发生大出血,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止血效果好;2例行经腹子宫瘢痕切除修补术。结论有子宫下段剖宫产史的患者再受孕时,有发生子宫下段剖宫产切口瘢处妊娠的危险。

  • 标签: 剖宫产切口 子宫瘢痕切除修补术 剖宫取胎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术后钢板断裂的原因及预防。方法通过对2000年一2010年700例股骨干骨折行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进行随访,发现有27例术后出现钢板断裂,占3.855%对其断裂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得出防治方法。结果术前手术适应证把握不准、钢板选择不恰当;术中操作对生物力学认识不足;术后康复、功能锻炼不科学是造成钢板断裂的三大主因。结论正确掌握钢板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选择合适的钢板;术中正确规范操作,早期植骨;术后科学、合理的功能锻炼能有效防止术后钢板断裂。

  • 标签: 股骨骨折术后 钢板断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后的护理特点。方法分析了2010年1月~2011年8月我院骨科收治的30例老年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内固定术治疗后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结果对30例患者内固定术后采取心里护理,病情观察护理,预防褥疮护理,预防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其中3例在术后4天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例出现褥疮,经临床治疗和护理均治愈。结论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后除了积极治疗外,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提高内固定术治疗的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老年人 股骨下段粉碎性骨折 内固定术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子宫下段剖宫产瘢痕妊娠(CSP)患者处理的相关因素。方法收集2005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我院治疗的剖宫产术后子宫瘢痕妊娠患者病例资料44例,分为A、B、C、D四组,A组采用天花粉宫颈注射,B组采用MTX肌注+米非司酮口服、C组采用子宫动脉栓塞术+动脉灌注MTX、D组采用开腹手术治疗。

  • 标签: CSP 天花粉宫颈 MTX 米非司酮口服 子宫动脉栓塞术 开腹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对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临床护理进行探析。方法通过术前、术中、术后的有效护理,利用带锁髓内钉对35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在护理与手术操作的治疗下,35例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的骨折均得到有效治愈。患者的骨折固定良好,术后并未发生不良反应。同时借助johner—wruch标准评定,获知优23例,良23例。结论带锁髓内钉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借助有效的护理实施,可以进一步促使手术的顺利操作和患者病情的良好恢复,对患者患肢的治愈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胫骨中下段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切开复位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固定治疗桡骨下段长斜形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臂中下段前正中切口入路暴露桡骨下段骨折,予以复位后采用肱骨近端解剖锁定板塑型后予以固定骨折断端17例,术后随访时记录患侧和健侧肘关节屈伸活动度和桡偏尺偏活动度,前臂旋转活动度和力量,随访时拍摄患X线片以观察骨折愈合情况,根据Flynn肘关节功能评价标准评定患儿肘关节功能。结果17例全部活动随访,随访时间6-30个月,平均13.5个月。根据Anderson前臂骨折术后功能评价标准,15例为优,1例良,1例可。结论桡骨下段长斜形骨折可采用切开复位后肱骨近端解剖锁定钢板塑型后予以固定,其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活动。

  • 标签: 桡骨骨折 骨折固定术 外科
  • 简介:1临床资料患者,女,13岁,未婚,否认有性生活史。患者父母代诉:患儿月经尚未来潮,两月前开始出现每月周期性下腹部疼痛,呈间歇性胀痛,每次持续3~4天,无明显缓解因素。无异常流血、流液,无异常分泌物,

  • 标签: 阴道闭锁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回顾性总结经皮锁钉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治疗经验。方法2008年-2011年我院应用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患者37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18例;年龄18-67岁。平均年龄29.67岁。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切口全部一期愈合。骨折愈合时间为12-18周,平均13.8周。术后膝踝关节功能应用Johner-Wruhs方法评价,优良率91.9%。结论经皮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是一种理想的方法,对组织损伤小,并发症少,术后功能恢复好。

  • 标签: 经皮 锁定钢板 胫骨 下段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传统解剖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收治的26例胫骨下段骨折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将他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有13例患者,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传统解剖钢板,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治疗方法为锁定钢板,对不同治疗方法对胫骨下段骨折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和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明显较少,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钢板治疗胫骨下段骨折,具有较为确切的疗效,临床应用价值良好,只得在临床广为推广。

  • 标签: 锁定钢板 传统解剖钢板 胫骨下段骨折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B超用于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40例有一次及以上剖宫产史的妊娠晚期孕妇(有剖宫产史组),另选取无剖宫产史的妊娠晚期孕妇40例(无剖宫产史组),两组孕妇均接受产前B超子宫下段厚度检测,并于剖宫产术中接受子宫下段厚度测量,对比分析各组术前B超检测与术中实际测量的子宫下段厚度结果,及两组之间的检测结果。结果无剖宫产史组产前B超检测子宫下段厚度(4.81±0.78)mm,术中测量厚度(4.51±0.71)mm,P>0.05,两次测量厚度无明显差异;有剖宫产史组产前B超检测子宫下段厚度(4.42±0.98)mm,术中测量厚度(4.31±1.02)mm,P>0.05,两次测量厚度无明显差异。无剖宫产史组平均子宫下段厚度均大于有剖宫产史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晚期B超检测子宫下段厚度基本与实际厚度相同,且有剖宫产史的孕妇妊娠晚期子宫下段厚度普遍薄于无手术史的孕妇。

  • 标签: B超 妊娠晚期 子宫下段厚度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肱骨外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段骨折疗效。方法2008年3月至2011年8月运用肱骨外侧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下段骨折21例,男性14例,女性7例。伴骨质疏松3例,经上臂后外侧切口暴露骨折断端,钢板上部置于外后侧,向下至肱骨外髁偏前,所有病例术后第二天开始行不负重肩、肘关节锻炼。结果本组21例手术患者均获得4—9月,平均5.8月随访,骨折5—10个月后全部愈合,肩、肘关节功能良好。结论运用运用肱骨外侧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下段骨折疗效确,切断端实现绝对稳定固定,可以早期行肩及肘关节功能锻炼,利于肩、肘关节功能的恢复。但术中应注意保护桡神经,尽量避免桡神经损伤。

  • 标签: 肱骨外侧远端 锁定加压钢板 内固定 肱骨下段骨折
  • 简介:患者男,79岁.因发现左大腿后侧赘生性包块72年伴红肿热痛皮肤溃破十余天于2011年2月入院.患者6岁时发现大腿后侧长出一小赘生物,约花生米大小,缓慢生长,遂未作任何处治.近年来因包块长大后遂行中草药外敷治疗,敷后出现包块溃破并伴周围皮肤红肿热痛及行走困难来诊.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左股下段后侧腘窝上见长径约8cm鸡蛋形有蒂的赘生性包块(图1),周围见中草药残渣,包块顶端溃破并形成直径约为3cm的圆形溃疡,溃疡底见脂肪样组织外露,溃疡周围包括肿块的表皮完整,但包块及蒂周红肿热痛炎性症状明显,包块触之质软有弹性.外院及我院超声示:左腘窝上突出性包块,血管瘤可能.

  • 标签: 后侧赘 左后侧 生性脂肪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的相关因素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本院35例子宫下段剖宫产手术中切口裂伤的相关因素。结果子宫下段横切口撕裂占同期剖宫产数6.48%,第二产程延长、胎先露≥+3cm枕后位,瘢痕子宫,胎儿体重>4000g麻醉效果差,发生切口撕裂率明显增加。结论产程、胎方位、胎先露、瘢痕子宫、麻醉效果与切口撕裂有关。

  • 标签: 剖宫产术 子宫下段横切口 撕裂
  • 简介:目的评估多沙唑嗪控释片治疗输尿管下段结石的排石疗效。方法收集输尿管下段结石病例共121例,所有结石均经B超、CT或静脉肾盂造影检查确诊,结石大小4~10mm,病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59例,采用多沙唑嗪控释片+肾石通治疗:对照组62例,单独采用肾石通治疗,比较两组在结石排出时间、结石排出率、肾绞痛发作次数上是否存在差异。结果对照组结石完全排出28例,排石率为45.16%;治疗组结石完全排出45例,排石率为76.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2.23,P〈0.05)。对照组平均排出结石时间为(15.78±3.08)d,治疗组为(12.59±2.83)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8,P〈0.05);对照组肾绞痛发生率为17.74%,治疗组肾绞痛发生率为6.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3.34,P〈0.05)。结论多沙唑嗪控释片能明显促进下段输尿管结石的排出,减少肾绞痛的发生。

  • 标签: 多沙唑嗪 Α1受体阻滞剂 下段输尿管 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