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科研实践能力的高素质医学检验人才是医检教育工作者的任务。指导学生毕业课题中应教育学生权立严谨的科学态度,严格遵守工作程序,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为今后的科研打下基础。

  • 标签: 本科学生 毕业课题 医学检验 临床微生物学 毕业设计 创新思维
  • 简介:摘要目前培养高级护理人才已成为护理教育面临的挑战,全面提高护理本科管理能力,实现培养目标,学生在校学习的不同阶段尝试“班干部竞争上岗”、“学生干部轮换制”、“助理护士长”实习,培养了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沟通能力,有效提高了学生的整体素质。

  • 标签: 培养 管理能力 目标
  • 简介:目的了解医学专业本科手卫生的认知情况。方法2008年11月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对110名大学四年级医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内容根据《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及《医疗机构手部卫生指南》制定,随机抽取某医科大学四年级一个班为研究对象,于课后集中发放问卷,现场作答并回收。结果医学生手卫生知识知晓率低,客观题正确率仅为41.5%。手卫生的内容、手卫生目标、手卫生标准、医院环境的划分正确率分别为12.7%、19.1%、30.9%、12.7%。会造成手部污染的情况、查房时需洗手的情况、手套种类的选择、手套是否可以代替洗手等题的正确率分别为59.1%、60.9%、51.8%、91.8%。结论医学生手卫生知识缺乏,学校与医院联合起来进行手卫生等医院感染知识的教育培训势在必行。

  • 标签: 医学生 手卫生 医院感染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职业环境变化,职业适应性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职业适应性研究意义日渐突显。对护理本科的职业适应力文献进行了回顾,旨在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及提高职业适应性的策略。首先概述了职业适应力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与意义,对职业适应力的定义、在护理中体现的特点以及作用进行了讨论分析。其次,梳理了当前护理本科职业适应力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提高护理本科职业适应性的对策。

  • 标签: 护理本科学生 职业适应力 挑战 策略
  • 简介:目的为了解护理高等教育中不同层次学生对专业的选择,认识。方法对我校护理专科,本科生的专业态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专科生和本科生在人学志愿和动机,专业认识,对护理高等教育的认识。个人专业发展等方面存在有不同之处。结论开展不同层次护理人才的培养模式是非常重要的。

  • 标签: 护理专业 专业态度 护理教育
  • 简介:目的探讨本专科学在面对心理危机事件时应激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大学生应激应对问卷》对一、二年级和毕业班544名本专科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本专科一、二年级学生在心理危机应激应对方式和独立设置的求助心理咨询室题目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毕业班本专科学在5个因子和独立设置的求助心理咨询室题目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专科生在面对心理危机事件时,更趋向于采用成熟的心理危机防御方式,而本科生则更趋向于采用混合型和不成熟的心理危机防御方式,特别是在毕业班学生中表现的更为突出。

  • 标签: 心理健康 大学生 应激应对方式 比较
  • 简介:临床医学本科进入临床教学阶段后,接触社会较多,又面临毕业分配,思想比较活跃,应多加关心,注意加强与学生的思想沟通与交流。在专业教育方面:①必须重视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临床基本技能是医学生进行诊疗的基本前提和保证,是医学生素质培养和质量评价的主要内容。②必须重视培养“研究性”学习习惯和“创新性”思维方式:培养研究性学习能力,既是创新型人才的基本素质,也是创新型人才的重要标志。进行创新性思维训练主要包括求异思维、逆向思维、换位思维、发散思维和批判思维。③必须正确处理好实习与“考研”和“就业一找工作”的关系:培养学生爱岗、敬业、务实、勤奋、献身的精神,建立积极向上的学习目的,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④必须加强临床医学生良好的医德医风养成:在临床实践中,规范医学生医疗行为,培养他们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以及尊重病人,对病人负责,关爱病人的优秀品质。

  • 标签: 临床医学 学生 临床实习 医德医风
  • 简介:摘要临床护理实践是护生步入临床工作的基础,是培养护生规范职业行为的关键点,也是作为一名护士应当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本研究就护理本科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性,培养的关键环节及其意义,国内外临床培养模式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旨在为未来护理本科临床实践能力培养方法的改革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 标签: 护理本科 临床实践能力 培养方法
  • 简介:建国以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比较薄弱,高校一般只设系科,不分专业,本科制四年,毕业时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建国以后,大多数高校仿效前苏联划分专业,本科制五年,按计划培养工程师。1980年以后,大多数工科专业学制四年,毕业后授予工学学士学位,其培养要求中坚持要获得工程师的基本训练,目标仍然是工程师。

  • 标签: 高等工程教育 本科学制 中国 工程师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调查目前护理学本科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了解护理学本科毕业生对职业规划认知程度。方法通过调查2015年本市375位护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采取调查问卷的形式具体询问本科毕业生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情况、职业生涯规划中受影响的因素、对未来职业的规划的调查研究等多个方面的问题。结果学校知名度、毕业生年龄、毕业生性别、父母所从事的职业对本市375位护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的职业生涯规划存在比较大的影响作用。本市375位护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有37.1%的毕业生对目前的职业生涯规划做过一定规划,55.1%的毕业生没有重点关注过职业生涯规划,只有7.7%的毕业生做好了具体的职业生涯规划,并对未来做好了一定的打算;本市375位护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57.3%的毕业生对毕业后职业生涯规划存在一定的困惑,也有42.4%的毕业生对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完全不存在困惑;本市375位护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中89.1%的学生明显感受到目前的就业压力,10.9%的毕业生没有感受到目前的就业压力。结论通过调查研究2015年本市375位护理专业的本科毕业生职业生涯规划情况发现,护理专业本科生在毕业后的困惑较大,对未来没有良好的规划,对未来就业存在迷茫。相关教育部门应高度重视护理学本科生职业生涯的规划情况。

  • 标签: 护理学 毕业生 就业压力职业规划
  • 简介:进入大学是青春期的重要转折,个体经历的诸多变化必然给其带来挑战与压力。有国外调查显示,医学院校的女生有较高的抑郁倾向。护理学专业本科生要承受来自学业、就业、人际关系等方面的压力,其心理健康症状明显比全国同龄正常青年组常模差。学生的学校适应状况可以视为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重要标志,它是直接影响到学生在大学阶段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目前,关于本科护生学校适应性的研究大多集中在新生入学适应和学习适应上,

  • 标签: 护理本科学生 南京中医药大学 适应性 影响因素 护理学专业 抑郁倾向
  • 简介:目的了解广州市大学本科急救知识认知现状与需求情况,探讨提高其急救意识与普及急救知识的可行性方法。方法采用随机分层抽样的方法以问卷对广州市5所高校大学本科生共476人进行凋查,调查的内容包括:一般资料,急救电话号码知晓率,遇到急救情况时的反应,急救相关知识,对急救知识的需求。结果5所大学476名学生“120”急救电话号码知晓率为94.1%;遇到需急救的情况时,知道呼叫救护车的有86.1%;急救知识得分为(4.16±1.49)分,医学类学生最高,非医学类学生中,农学类学生得分最高。急救知识主要通过自学获得,84.9%的学生有学习急救知识的需求,43.7%的学生认为急救知识的开始普及阶段最好在初中,94.7%的学生认为应该在大学生中普及急救知识,最好是采取理论结合实际的形式以选修课方式开展这类课程。结论广州市大学生急救意识较强,但急救知识总体水平有待提高,有关部门应采取有力措施加大院前急救知识与技能的普及和培训力度。

  • 标签: 广州市 本科学生 院前急救 认知 需求
  • 作者: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免疫学
  • 创建时间:2016-01-11
  • 出处:《医药前沿》 2016年第1期
  • 机构:日本东京大学教授中内启光等人进行的iPS细胞(诱导性多功能干细胞)治疗癌症的实验在小白鼠身上取得成功。研究人员将iPS细胞培养出的免疫细胞注入小白鼠体内,恢复其免疫功能,进而攻击癌细胞使之变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利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开展临床药学专业本科实习带教工作的意义。方法:以2022年1月~2023年1月在我院实习的临床药学本科为观察对象,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开展实习带教工作。结果:本期实习生考核成绩优异,对带教工作的满意度高。结论:在临床药学实习带教过程中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能够保证教学效果,提高临床带教教学质量及实习生满意度,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临床药学带教 本科实习生 临床路径教学法 意义
  • 简介:目的通过护理本科生撰写论文,探索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科研的能力.方法选择2000届~2002届护理本科生73名,建立导师制,辅导学生规范科研论文的撰写过程,组织论文汇报演讲会,并鉴定成绩.结果论文形式有护理研究、调查研究、护理个案、专科护理和综述等.内容涉及护理管理、护理教育、临床护理、心理护理和社区护理等方面.73名学生的平均成绩为82.76分.结论论文撰写过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初步科研能力及语言表达等综合能力.

  • 标签: 人才培养 护理 本科生 科学研究 创新意识
  • 简介:本研究调查了南充市工科、师范和医学3类院校本科的应对方式,从多个维度进行比较和分析,并提出了建议,对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学生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本研究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具有一定普遍性,结果可供其他相似性质的院系参考和比较。

  • 标签: 院校 工科 院校 师范 院校 医学
  • 简介:【摘要】死亡教育能够使医学生正视生命、尊重生命,因受到传统文化和封建思想的影响,人们对死亡往往采取回避忌讳态度,死亡教育长期缺失,但死亡教育作为医学教育的重要一部分,医学生需要认识死亡、了解死亡过程,在此基础上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从而以更加虔诚的态度去面对自己和他人生命。本研究通过在医学生本科阶段开展死亡教育情况及临床医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研究,提出加强医学生死亡教育的对策。同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构建一支结构合理、专兼结合、相对稳定的双师型师资队伍,让更多的临床医生能参与到死亡教育教学活动中。

  • 标签: 死亡 死亡教育 医学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