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本科学生的职业适应力研究:挑战与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3
/ 2

护理本科学生的职业适应力研究:挑战与策略

刘航张净雯 (通讯作者)

吉林药学院

摘要:近年来,随着职业环境变化,职业适应性的发展日益受到重视,职业适应性研究意义日渐突显对护理本科学生的职业适应力文献进行了回顾,旨在探讨其面临的挑战及提高职业适应性的策略。首先概述了职业适应力的研究背景以及研究目的与意义,对职业适应力的定义、在护理中体现的特点以及作用进行了讨论分析。其次,梳理了当前护理本科学生职业适应力所存在的问题以及面临的挑战。最后提出了提高护理本科职业适应性的对策。

关键词:护理本科学生;职业适应力;挑战;策略

1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结构的不断变化,人们开始关注个体如何适应这些变化,传统的职业发展观念逐渐被打破,人们更加注重职业生涯的多样性和灵活性(姜鹏飞,2024)。个体不再仅仅依赖于单一的职业路径,而是在多种角色和职业间转换。这就需要个体具备更高的职业适应力,在护理专业当中又体现了一些特点,能够快速融入新的工作环境,适应不同的角色和任务。

本文通过回顾近几年文献梳理了当下适应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提高护理本科适应力的策略,通过这篇综述,我们希望为护理教育者、护理本科学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职业适应力的内涵,从而提高护理本科学生的职业适应力,对护理本科学生的职业适应力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理论价值。

2研究主题:职业适应力

职业适应力(刘雨桐,2021)是指个体在职业发展中面对变化、挑战和机遇时,所展现出的灵活性、应对能力和学习能力,涵盖了对新环境、新任务和新要求的迅速适应,以及在职业生涯中不断调整自我、提升技能和知识,以满足职业发展的需求。职业适应力强的个体能够更好地应对职业生涯中的不确定性,抓住发展机会,实现自我价值和职业成功,这种能力对于当今快速变化的职场环境尤为重要,是职业发展中的关键能力之一。

职业适应力在护理本科中体现出了一些独特之处,比如张菊花(2020)的研究发现,护理职业适应力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护理工作涉及到患者的生命健康,要求护理人员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职业道德。其次,经王雨晴(2023)对护理工作的探讨,表明护理工作需要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等能力,要求护理人员具备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此外,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护理人员需要不断更新知识和技能,以适应医疗环境的变化。最后,在于惠淋,张双鑫,罗億(2024)等人对护理人员工作能力进行相关分析,研究表明护理人员还需要具备应对工作压力和紧急情况的能力,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职业适应力在个人和组织成功的各个方面都起着重要的作用。经许琛(2023)等人探讨发现无论是在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职业满足感、促进职业发展,还是在提升应对压力的能力以及增进团队协作等方面,职业适应力都展现出了其独特的价值和影响力。因此,我们应该重视培养和提高个人的职业适应力,以更好地应对职业生涯中的挑战和变化。

3护理本科学生存在职业适应力的挑战

在护理本科专业教育中,护生职业适应力的问题逐渐凸显,影响了护生的就业。因此,解决护理本科学生职业适应力问题已成为一项有待解决的问题。

3.1个人特质的局限性

护理本科学生在职业适应力上,常因个人特质的局限而面临挑战。情绪管理能力的不足、沟通与人际交往能力的欠缺,都影响了他们在复杂多变的护理环境中的适应性。同时,应对变化能力的不足、专业自信心的缺失以及持续学习动力的匮乏,也进一步制约了他们在职业道路上的顺利发展,这些问题的存在,提示我们需要更加关注护理本科学生的个人特质培养,以提升他们的职业适应力。

3.2缺乏护理培训教育背景与工作经验的有效指导

由于缺乏护理培训教育背景与工作经验的有效指导,他们往往难以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相融合,在面对复杂的临床情况时缺乏必要的判断与应变能力,职业素养的欠缺,也进一步影响了他们的职业适应与发展,通过冯智聪(2013)研究发现,这些问题凸显了加强教育背景与实践经验指导在提升护理学生职业适应力方面的重要性。

3.3职业规划不明确

经廖永珍(2009)等研究发现有关护生生涯规划水平和生涯辅导需求的调查较少,同时,发现护生规划水平较低,以至于职业适应力差。为提高护生的职业适应力,需强化职业规划,明确职业目标,并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以助其顺利融入护理行业。

4提升护理本科学生职业适应力的策略

4.1提升个人能力

了解自己的兴趣和优点是职业发展的关键。通过自我反思和接受他人的反馈,确定自己的长处,有助于找到合适的职业方向。同时,正视自己的局限,避免在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瓶颈。定期评估自己的职业发展状况,确保个人目标和计划与当前的职业环境相匹配。当发现职业规划偏离时,及时调整,以保持发展的连续性。结合护理职业适应性的特点,在提升自我认知的同时,需要具备应对工作压力和紧急情况的能力,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4.2

结合临床实践学习专业知识

护理本科生应当深入学习护理学的核心知识。通过系统的理论学习建立扎实的专业基础,为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基础。经王晓春,黄求进,赵一莎(2022)等人探讨发现,临床实践是护理本科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技能的关键环节。通过临床实践,护生能亲身参与临床护理工作,了解患者需求,熟悉临床操作流程,以提高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从而在未来才可以更好的加强职业适应力。

4.3增强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

增强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对护理本科学生至关重要,这有助于他们认清职业目标、提升求职能力,并顺利适应职场环境,通过赵春华(2017)研究发现,提供个性化的职业规划教育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服务,学校可助力学生实现职业发展的顺利过渡,成为具备高度适应力的优秀护理人才。

5结论

本文对护理本科学生职业适应性的问题及特点进行了深入探讨,针对护理本科生的职业适应力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为了提高护理本科生的职业适应性,需要提升个人能力、结合临床实践学习专业知识以及增强职业规划教育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措施。针对这些挑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提高护理人员的职业适应性。如何提高护生职业适应力是当前护理领域面临的挑战,需要深入研究其影响机制和应对策略。未来研究可以关注不同国家和地区护理职业适应力的比较研究,以了解不同文化和社会背景对护理职业适应性的影响。

参考文献:

[1]姜鹏飞,姜良杰,曹敏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高质量就业的价值意蕴、现实困境与突破路径[J].中国软科学,2024,(S1):434-440.

[2]刘雨桐.大学生职业适应力如何养成[J].人力资源,2021,(22):132-133.

[3]张菊花.护理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综合职业能力[J]. 2020.

[4]王雨晴.护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与人际沟通[J].公关世界,2023,(06):46-48.

[5]许琛,钟秋明.高校就业指导课程强化大学生职业适应力培养的意义、现状及路径[J].中国大学生就业,2023,(11):64-71.

[6]于惠淋,张双鑫,罗億等.工作旺盛感在护理领域的研究进展[J].循证护理,2024,10(03):449-453.

[7]侯妮妮,袁京环,栾绍伟等.年轻临床护士职业适应能力与未来时间洞察力、工作环境精神气候的相关性研究[J].全科护理,2023,21(06):732-736.

[8]冯智聪.公立医院护理人员职业生涯管理与规划问题研究——以保定市M医院为例[D].内蒙古大学,2013:10.

[9]廖永珍,赵光红.护生生涯规划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23(28):2545-2547.

[10]王晓春,黄求进,赵一莎等.阶段性目标管理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院管理,2022,42(02):88-90.

[11]赵春华.模拟面试对促进护理本科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效性研究[J].科教文汇, 2017, 000(033):71-72,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