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5
2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硅油填充眼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SFCT)变化及屈光状态对其的影响。方法临床自身对照研究。2019年1~7月于解放军中部战区总医院眼科检查确诊并行玻璃体切割手术联合硅油填充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50例50只眼及对侧眼50只纳入研究。所有患眼手术后视网膜复位。手术后1个月,患眼行医学验光,根据检查结果订制软性角膜接触镜,并佩戴24 h。手术前及手术后1个月采用频域OCT测量受检眼SFCT。观察硅油眼屈光矫正前后的SFCT变化。硅油眼与对侧眼SFCT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手术后1个月,硅油眼平均屈光度数为(+6.38±1.12)D。硅油眼、对侧眼平均SFCT分别为(247.12±17.63 )、(276.32.55±17.63)μm;硅油SFCT较对侧眼明显变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5,P<0.001 )。硅油眼屈光矫正后平均SFCT为(276.32±24.86)μm;与屈光矫正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30,P<0.001 );与对侧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5,P>0.05 )。结论硅油眼SFCT较正常眼明显变薄;屈光矫正后可恢复。

  • 标签: 脉络膜/病理生理学 屈光不正 远视 硅油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转化内膜日子宫内膜厚度对激素替代冻融囊胚移植周期(HRT-FET)临床结局的影响,并分析子宫内膜厚度的阈值及最佳区间。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和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激素替代冻融准备子宫内膜的2 825囊胚移植周期,以转化内膜日子宫内膜厚度作为连续变量五等分组法将患者分为Q1组(3.5~7.9 mm)、Q2组(8.0~8.9 mm)、Q3组(9.0~9.5 mm)、Q4组(9.6~10.7 mm)、Q5组(10.8~21.0 mm)5个亚组,并通过单因素分析、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曲线拟合及阈值效应分析探讨转化内膜日子宫内膜厚度对囊胚移植FET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以Q1组为对照组,调整混杂因素后,分类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其他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均高于Q1组,Q3和Q4组的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阈值效应分析结果显示囊胚移植周期子宫内膜厚度阈值为9.6 mm,子宫内膜厚度<9.6 mm时,子宫内膜厚度每增加1 mm临床妊娠率提高23%(OR=1.23,95%CI=1.11~1.36),活产率提高21%(OR=1.21,95%CI=1.10~1.33),子宫内膜厚度超过阈值时,临床妊娠率增加不明显(OR=0.92,95%CI=0.84~1.02),而活产率呈下降趋势(OR=0.88,95%CI=0.81~0.96)。结论在囊胚HRT-FET周期中,子宫内膜厚度与临床妊娠率和活产率呈曲线关系,最佳子宫内膜厚度区间为9.0~11.0 mm。

  • 标签: 超声检查,经阴道 冻融胚胎移植 子宫内膜厚度 临床妊娠率 活产率
  • 简介: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偏头痛患者脉络膜厚度的改变。方法检索从建库到2020年1月1日期间,PubMed、EMbase、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的关于相干光断层扫描评估偏头痛的研究。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提取和评价纳入的研究,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病例对照研究,共1 091名研究对象,其中偏头痛组646例,对照组445例。偏头痛组及对照组间的各指标观察结果均有统计学异质性(P值均<0.10),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显示,偏头痛组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及距中心凹鼻侧1.0 mm处、鼻侧2.0 mm处、颞侧1.0 mm处、颞侧2.0 mm处的脉络膜厚度均比对照组低,其加权均数差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39.97 μm(-54.43~ -25.50 μm)、-41.60 μm (-57.74~ -25.45 μm)、-41.95 μm (-59.59~ -24.31 μm)、-44.32 μm (-63.31~ -25.34 μm)、-39.51 μm (-59.25~ -19.77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亚组分析显示,有先兆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各位点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的P值分别为0.156和0.484,无发表偏倚的证据。结论偏头痛患者的脉络膜变薄,脉络膜厚度改变可能是偏头痛发病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偏头痛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明确不同类型偏头痛的脉络膜厚度改变程度。

  • 标签: 偏头痛 脉络膜厚度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活体影像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显微CT测量182颗恒牙邻面牙釉质厚度,以期为正畸临床邻面去釉提供参考。方法2016年5月至2018年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门诊收集筛选182颗离体恒牙[来源于正畸减数和重度牙周炎患者,牙齿提供者均为北京市居民,汉族,年龄(39.5±10.6)岁,90%的牙齿来源于50岁以下的患者],并根据牙位进行分类,用流体树脂于牙齿近远中邻面接触区做标记后进行小动物计算机体层显像扫描,对影像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及测量,分析各牙位牙齿近中和远中邻面牙釉质厚度、近中和远中邻面接触区至面距离、近中和远中邻面接触区至釉质牙骨质界距离、牙冠近远中向宽度。结果邻面牙釉质厚度从前牙区[(0.63±0.16) mm]到磨牙区[(1.46±0.25)mm]逐渐增厚。上颌左侧第二磨牙远中邻面至右侧第二磨牙远中邻面的牙釉质厚度均值之和为31.60 mm,下颌左侧第二磨牙远中邻面至右侧第二磨牙远中邻面的牙釉质厚度均值之和为29.68 mm。前牙区邻面接触区垂直向位置靠近牙冠切1/3,磨牙区邻面接触区更接近牙冠中1/3。近中和远中邻面牙釉质厚度与牙冠近远中向宽度均呈正相关关系(P均<0.05)。结论本组离体牙结果显示,切牙区近远中邻面牙釉质厚度较小,磨牙区较大;临床应在前牙区靠近切端、在后牙区靠近龈方进行邻面去釉。

  • 标签: 牙釉质 牙列,恒 显微CT 邻面去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腹膜厚度与基线溶质转运功能的关系,分析腹膜转运功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入选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福建省龙岩市第二医院肾内科收治的非糖尿病终末期肾脏病(ESRD)患者为研究对象。腹膜透析置管术前用彩色超声仪测量患者壁层腹膜厚度。腹膜透析治疗后1个月行标准腹膜平衡试验(PET)检查,以4 h腹透液的矫正肌酐与2 h血清肌酐的比值(D/Pcr)作为基线溶质转运指标,并按照D/Pcr评估结果分为高/高平均转运(H)组(D/Pcr≥0.65)和低/低平均转运(L)组(D/Pcr<0.65)。比较两组患者临床资料、壁层腹膜厚度和腹膜透析相关指标的差异;二元Logistic回归法分析腹膜转运功能的影响因素。结果共纳入70例非糖尿病ESRD患者,H组患者腹膜超滤量显著低于L组;腹膜内生肌酐清除率(Ccr)和腹膜厚度显著高于L组(均P<0.05)。Pearson及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腹膜透析患者壁层腹膜厚度与溶质转运指标D/Pcr(r=0.673)、腹膜内生肌酐清除率(Ccr,r=0.261)呈正相关,与腹膜透析超滤量呈负相关(r=-0.365,均P<0.05)。偏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腹膜厚度与溶质转运指标D/Pcr(r=0.539)、腹膜Ccr(r=0.338)呈正相关(均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腹膜增厚是腹膜转运功能的危险因素(OR=1.175,95%CI 1.009~1.369,P=0.038)。结论非糖尿病腹膜透析患者壁层腹膜厚度与基线溶质转运指标呈正相关,腹膜增厚是影响腹膜转运功能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腹膜透析 超声检查 腹膜 基线溶质转运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前瞻性非随机同期对照试验研究。2019年9月至2020年10月在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眼科门诊首次就诊且之前未进行过任何近视矫正训练的儿童56例110只眼纳入研究。其中,男性33例64只眼,女性23例46只眼;年龄6~12岁,平均年龄(8.62±1.87)岁。根据儿童近视的临床表现分为隐匿性高度近视组(27例52只眼)和对照组(29例58只眼)。隐匿性高度近视组52只眼中,等效球镜度数(SER)为-0.00~-1.00 D、>-1.00~-2.00 D、>-2.00~-3.00 D者分别为15、16、21只眼。对照组58只眼中,SER为-0.00~-1.00 D、>-1.00~-2.00 D、>-2.00~-3.00 D者分别为21、18、19只眼。将黄斑中心凹6 mm范围内划分为以黄斑中心凹为中心的3个同心圆,直径为1 mm的中心区、1~3 mm的内环区、3~6 mm的外环区,共9个区。内环、外环4区分别为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观察隐匿性高度近视组和对照组儿童黄斑各分区的脉络膜厚度变化。两组间黄斑各分区脉络膜厚度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隐匿性高度近视组黄斑中心凹平均脉络膜厚度与性别、年龄、眼压、眼轴、屈光度、角膜曲率的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隐匿性高度近视组儿童黄斑区脉络膜厚度以鼻侧最薄,颞侧最厚。与对照组比较,隐匿性高度近视组儿童黄斑9个分区平均脉络膜厚度均较对照组明显变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随着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屈光度的增高,黄斑各分区的平均脉络膜厚度值均降低。与对照组相同屈光度的儿童比较,隐匿性高度近视组除-0.00~-1.00 D儿童黄斑中心凹内环上方、外环上方以及>-2.00~-3.00 D儿童黄斑中心凹内环颞侧、外环颞侧平均脉络膜厚度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P>0.05),其余各分区平均脉络膜厚度之间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脉络膜厚度与年龄(r=-3.410,R2=11.630,P=0.010 )、眼轴(r=-1.420,R2=2.016,P=0.030 )、屈光度(r=-2.680,R2=7.182,P=0.040)呈负相关,与性别(r=0.166,R2=0.028,P=0.240 )、眼压(r=0.330 ,R2=0.109,P=0.800 )、角膜曲率(r=-0.260,R2=0.068,P=0.850 )无显著相关性。结论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的黄斑脉络膜厚度以中心凹鼻侧最薄,颞侧最厚,黄斑各分区平均脉络膜厚度较相同屈光度的普通近视儿童薄。隐匿性高度近视儿童黄斑中心凹平均脉络膜厚度与年龄、眼轴、屈光度呈负相关。

  • 标签: 近视 儿童 黄斑 脉络膜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正常儿童青少年黄斑厚度的分布情况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描述性研究。选取2014年7月至2016年8月就诊于昆明市儿童医院眼科的正常儿童青少年284例(568眼),年龄4~17(10.1±2.8)岁,屈光度为-8.00~+6.00 D。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对其黄斑部直径6 mm范围内9个区域(A1-A9)的视网膜进行扫描并测量厚度。根据性别、眼别、年龄(≤10岁组、>10岁组)及等效球镜度(SE) (近视:SE≤-0.50 D;正视:-0.50 D<SE<+0.50 D;远视:SE≥+0.50 D)不同进行分组。数据采用方差分析及t检验进行分析。结果:不同直径范围同一径向比较,双眼除了A7与A3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区域外环与内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同一直径范围内4个区域黄斑厚度比较,除了右眼A2和A3区、A7和A8区、A8和A9区,左眼A2和A3区、A6和A8区、A8和A9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区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左右眼间同一区域黄斑厚度比较除A2区、A8区外(t=-2.440,P=0.015;t=-2.220,P=0.027),其余各区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性别间黄斑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年龄组间比较显示,左眼A1区及右眼A1、A2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22,P=0.001;t=3.240,P=0.001;t=2.274,P=0.024),其他区域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不同屈光度数组间比较显示双眼除A6、A8、A9区黄斑厚度远视组最厚,正视组次之,近视组最薄外,其余区域3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儿童青少年的黄斑厚度并不是均一分布,中心区(直径为1 mm)厚度最薄,内环(直径1~3 mm)厚度最厚,外环(直径3~6 mm)次之;内外环黄斑厚度颞侧最薄;不同性别、眼别间黄斑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中心区黄斑厚度随着年龄增长变薄;外环上方、下方、颞侧区域黄斑厚度远视组较近视组厚,其余区域无明显差异。

  • 标签: 儿童青少年 黄斑厚度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分布情况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观察健康孕妇和健康非孕女性脉络膜厚度变化。方法前瞻性临床研究。2019年1~ 8月于诸暨市人民医院产科检查确诊的健康孕妇(孕妇组)以及同期年龄匹配的健康非孕女性(正常组)纳入研究。所有受检者均以右眼入组;并采用频域OCT的增强深度成像技术测量黄斑中心凹下以及距中心凹1000 μm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脉络膜厚度和中心凹视网膜厚度(CMT)。孕妇组与正常组脉络膜厚度、CMT比较采用t检验,正常组和不同孕期受检眼脉络膜厚度和CMT比较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孕妇组、正常组分别纳入161名161只眼和40名40只眼。根据孕周不同,将孕妇组分为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孕晚期组,分别为47名47只眼、66名66只眼、48例48只眼。不同孕期组与正常组受检者年龄、眼轴长度、眼压、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33、1.558、0.416、2.288,P>0.05 )。孕妇组、正常组受检眼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分别为(317.7±73.9)、(279.7±44.1)μ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13,P=0.002 )。与正常组比较,孕妇组距中心凹1000 μm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脉络膜均增厚;上方、鼻侧、颞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9、3.474、2.595,P<0.05)。孕早期组、孕中期组、孕晚期组受检眼SFCT分别为(305.8± 72.3)、(327.7±69.8)、(315.8±80.5 )μm;与正常组受检眼SF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180,P=0.007 )。组间两两比较,孕中期组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孕早期组、孕晚期组与其他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孕妇脉络膜厚度较正常人增厚,其中孕中期脉络膜厚度达最大值;而孕期黄斑CMT无显著变化。

  • 标签: 脉络膜/生理学 体层摄影术,光学相干 孕妇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探究帕金森病(PD)患者视网膜外层结构的改变及与视力的关系,为PD患者的视力损害提供新的辅助检查手段。方法:系列病例研究。利用谱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得到35例PD患者和39例年龄、性别匹配的健康对照者的视网膜外丛状层、外核层和感光细胞内外节层视网膜图像,并使用自动分层软件得到各层的平均厚度。采用广义估计方程比较2组视网膜外层各层厚度的差异。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研究外层视网膜厚度与最佳矫正视力(BCVA)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35例(63眼)PD患者和39例(75眼)健康对照者进行分析。PD患者BCVA较健康对照者差(P<0.001),外丛状层和外核层厚度也较小(P=0.011;P=0.008),且外核层的厚度降低与BCVA下降相关(r=0.283,P=0.026)。结论:PD患者视觉系统受损及外层视网膜结构存在改变,并且外核层结构损害与视力损害相关,外核层结构指标可能可以作为监测PD患者视觉系统损害的影像学指标。

  • 标签: 帕金森病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视网膜 外核层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近视程度儿童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方法抽取开封市中心医院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近视患儿86例,均为单眼近视,共86例。按近视程度分类:轻度39例、中度30例、高度17例,将其分别纳入轻度组、中度组及重度组。统计三组患儿身高、眼轴、屈光、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情况。比较三组患儿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及年龄、身高、眼轴、屈光、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的情况,分析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变化的相关因素。结果三组患儿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厚度由低到高依次是高度组(231.56±12.57)μm、中度组(236.87±12.53)μm、低度组(281.73±12.54)μm。三组患儿身高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屈光、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高度相关,屈光、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不相关性不明显。相关综合性分析发现眼轴、性别与身高与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相关密切,而眼压、年龄、屈光与其无明显线性关系。且各因素的VIF<10,不存在共线性关系,提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与眼轴负相关,与身高正相关。结论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受近视程度影响,高度近视患儿的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最薄,其厚度变化受眼轴、屈光、视网膜黄斑中心厚度及眼压影响。

  • 标签: 近视 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 黄斑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外膜脂肪厚度、CT值及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研究(Syntax)评分与冠心病的关系。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临沂市兰陵县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的冠心病患者,共69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正常健康体检者6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均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检查,比较心外膜脂肪厚度及CT值。分析冠心病患者造影结果,计算Syntax评分,比较不同水平Syntax评分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及CT值差异。结果研究组患者甘油三酯[(1.62±0.68)mmol/L]、总胆固醇[(5.12±1.83)mmol/L]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1.50±0.53)mmol/L,(4.90±1.20)mmol/L](t=4.60,3.82;均P<0.05);研究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1.49±0.43)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2.45±0.63)mmol/L]水平与对照组[(1.50±0.55)mmol/L,(2.50±0.55)mmol/L]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5,0.34;均P>0.05)。研究组心外膜脂肪厚度[(12.30±2.66)mm]高于对照组[(9.50±1.85)mm](t=8.60,P<0.01);研究组心外膜脂肪CT值[(-98.60±15.66)HU]高于对照组[(-70.55±9.82)HU](t=19.36,P<0.01);低积分组冠心病患者心外膜脂肪厚度[(11.30 ± 2.20)mm]、心外膜脂肪CT值[(-90.60±9.55)HU]、平均Syntax评分[(-17.32±8.42)分]低于高积分组冠心病患者[(14.50±2.76)mm、(-115.30±13.36)HU、(-30.44±9.19)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2,9.58,21.15;均P<0.01)。结论心外膜脂肪厚度、CT值可能影响冠心病患者Syntax评分结果,可作为患者病情评估的参考指标,有推广价值。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包 脂肪类 心脏外科与介入治疗狭窄冠脉研究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女阴硬化性苔藓(VLS)皮损黑素细胞密度及表皮厚度的变化。方法2018年6 - 12月于北京医院皮肤科收集15例成年VLS患者外阴皮损组织,根据病理表现皮损分为初期组7例、后期组8例,免疫荧光染色,通过图像分析软件计算黑素细胞密度,测量表皮全层和细胞层厚度。以中国医学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行外阴整形手术的15例成年女性的正常外阴皮肤作为对照组。结果初期组表皮黑素细胞密度为0.170 ± 0.071,后期组为0.110 ± 0.035,较对照组降低(0.275 ± 0.036,F = 36.426,P<0.001)。初期组表皮全层厚度为(203.682 ± 137.997)μm,后期组为(150.020 ± 70.914)μm,对照组为(194.030 ± 82.996)μm,3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 = 0.738,P = 0.487)。表皮细胞层厚度初期组与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899),后期组低于对照组(P = 0.003)。结论VLS初期及后期皮损表皮黑素细胞密度均降低;初期皮损表皮全层厚度及细胞层厚度均无明显改变,但后期细胞层厚度减少。

  • 标签: 外阴硬化性苔癣 黑素细胞 表皮 色素沉着不足 皮肤萎缩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配戴角膜塑形镜前后脉络膜厚度及眼轴长度的变化并探讨脉络膜在延缓近视发展中的作用。方法:自身对照研究。收集2018年8月至2019年6月于沈阳爱尔眼视光医院就诊并验配角膜塑形镜的单眼近视青少年患者26例(52眼),将配戴角膜塑形镜眼作为观察组,另一眼未作处理作为对照组,测量戴镜前及戴镜后6个月的眼轴长度和脉络膜厚度。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戴镜前后眼轴长度、脉络膜厚度的改变以及组间眼轴长度、脉络膜厚度的变化值。结果:配戴角膜塑形镜6个月,观察组各位点脉络膜厚度均较前增厚(P<0.05),对照组各位点脉络膜厚度均较前变薄(P<0.05)。2组之间戴镜前后各位点脉络膜变化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眼轴长度均较前增长(P<0.05),观察组眼轴长度增长量为(0.09±0.15)mm,对照组为(0.26±0.16)mm,2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4,P<0.001)。结论:对于近视青少年,配戴角膜塑形镜可以使脉络膜增厚,眼轴长度增长减缓,这可能是角膜塑形镜控制近视发展的原因之一。

  • 标签: 近视 角膜塑形镜 单眼 脉络膜厚度 眼轴长度
  • 简介:   [摘要 ] 目的 观察中医辨证治疗对慢性脑缺血患者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研究依据。 方法 将 259例慢性脑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 128例采用单纯西医常规治疗方法和药物,观察组 131例加用中医辨证治疗,治疗 30 d后评定临床疗效,多普勒彩超检测颈动脉内膜厚度、脑血流图。结果 综合 259例患者的治疗情况,从辨证分型来看,风阳上扰证和肝火上炎证治疗前后比较,颈动脉内膜异常改善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其他证型均有显著性改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加用辨证论治的中药治疗所有的中医证型治疗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程度显著性减轻,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0.01),并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采用辨证论治是对慢性脑缺血患者个体化治疗的最好方法。  

  • 标签:    [ ] 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 慢性脑缺血 中医辨证论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CTA)研究近视快速增长儿童的眼底黄斑区和视乳头区微细结构和血流灌注等临床特征。方法:病例对照研究。纳入7~14岁快速增长(1年近视增长>1.00 D)的近视患儿40例(快速增长组),同时选取39例增长缓慢(1年近视增长≤0.50 D)的近视患儿作为对照(稳定增长组),分别测量其屈光度和最佳矫正视力,通过LenStar测量眼轴,OCTA测量黄斑区和视乳头区血流参数和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2组间血流参数和RNFL厚度比较采用协方差分析,眼轴、屈光度、视网膜厚度、血流密度之间相关性采用Pearson相关。结果:快速增长组和稳定增长组眼轴分别为(24.7±0.9)mm和(24.5±0.8)mm,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黄斑区3 mm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研究(ETDRS)分区视网膜深层和浅层以及视乳头4.5 mm GH(Garway heath)分区的毛细血管血流密度的比较,2组在各局部区域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但在视乳头旁平均RNFL厚度和视乳头鼻侧区域,快速增长组明显较缓慢增长组薄(P<0.05)。近视增长量和眼底血流参数不相关,但与视乳头鼻侧区域RNFL厚度呈负相关。结论:儿童近视快速增长未伴有眼底血流密度的异常,但可伴有视乳头旁鼻侧、鼻上方和鼻下方RNFL厚度变薄,眼底血流参数对近视发展速度的预估作用尚需进一步研究。

  • 标签: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 近视快速增长 视乳头旁神经纤维层厚度 视网膜血流密度
  • 简介:摘要目的测量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伴弱视患者脉络膜厚度变化,并与不伴弱视患者进行差异比较。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收集2019年1月至10月就诊于山西省眼科医院的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60例83眼,其中伴弱视患者29例37眼,不伴弱视患者36例46眼。同期纳入正常对照37例37眼。所有患者均扩瞳验光并计算等效球镜度(SE),IOL-Master测量眼轴长度。采用EDI-OCT测量黄斑区脉络膜厚度,共测量13点,具体位置为黄斑中心凹下脉络膜厚度(SFCT)以及分别距离中心凹鼻侧(nasal)、颞侧(temporal)、上方(superior)、下方(inferior)1、2、3 mm处脉络膜厚度,根据位置及与中心凹的距离,分别用N1、N2、N3、T1、T2、T2、S1、S2、S3、I1、I2、I3表示。统计比较各组间SE、散光度数绝对值、眼轴长度及各点脉络膜厚度,采用校正眼轴长度协方差分析方法比较各组间不同测量点厚度,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评估脉络膜厚度与眼轴长度和SE之间的相关性,采用一元线性回归分析评估各组年龄对眼轴长度的影响。结果与非弱视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弱视组患儿SE、散光度绝对值更大,眼轴长度更短(均P<0.05)。弱视组、非弱视组和正常对照组平均SFCT分别为(388.85±54.85)、(301.48±56.68)和(287.08±61.88)μm。除I3外,弱视组其余各部位脉络膜厚度均明显大于非弱视组和正常对照组(均P<0.05)。校正眼轴长度后,除S3、I3外,弱视组其余部位脉络膜厚度均大于非弱视组和正常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各组脉络膜均为SFCT最厚,鼻侧最薄。各组SFCT均与眼轴长度呈负相关(弱视组:rs=-0.340,P=0.045;非弱视组:rs=-0.340,P=0.020;正常对照组:rs=-0.463,P<0.001),与SE呈正相关(弱视组:rs=0.350,P=0.039;非弱视组:rs=0.412,P=0.004;正常对照组:rs=0.450,P=0.005)。在非弱视组和正常对照组中,年龄是眼轴长度的影响因素(β=0.243、0.225,均P<0.001)。结论与非弱视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相比,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伴有弱视患者SE、散光度绝对值以及黄斑区脉络膜厚度较大,眼轴长度较短。脉络膜厚度可能与重度先天性上睑下垂患者弱视的发生有关。

  • 标签: 先天性上睑下垂 弱视 脉络膜厚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儿童腹型肥胖及其肥胖类型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的关系,为儿童心血管结构异常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月在山东省淄博市桓台县开展的"儿童心血管健康队列"基线调查数据。本研究纳入性别、年龄、体测指标、血生化指标和问卷调查变量等信息完整的儿童1 240名(男生657人,占53.0%)。采用协方差分析比较正常腰围组、腹型肥胖前期组和腹型肥胖组儿童的cIMT水平,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腹型肥胖前期、腹型肥胖与cIMT增厚(以性别、年龄别的P95为界值点)及外周型超重/肥胖与腹型肥胖或前期的联合作用与cIMT增厚的关系。结果腹型肥胖前期组、腹型肥胖组cIMT水平高于正常腰围组(0.47±0.03、0.50±0.04 vs. 0.45±0.05)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腹型肥胖前期组、腹型肥胖组cIMT增厚检出率高于正常腰围组(20.8%、49.5% vs. 8.8%,P<0.001)。调整各种潜在协变量后,与正常腰围相比,腹型肥胖前期、腹型肥胖与cIMT增厚存在关联(腹型肥胖前期:OR=2.53,95%CI:1.67~3.84;腹型肥胖:OR=8.56,95%CI:5.97~12.29)。与BMI和腰围均正常者相比,仅腹型肥胖或前期和混合型超重/肥胖均与cIMT增厚存在关联(仅腹型肥胖或前期:OR=2.24,95%CI:1.36~3.69;混合型超重/肥胖:OR=6.94,95%CI:4.87~9.90)。结论儿童腹型肥胖与cIMT增厚存在较强关联,混合型超重/肥胖与cIMT增厚的关联性更强。提示儿童心血管结构异常的防治,应当考虑混合型超重/肥胖的重要性。

  • 标签: 腹型肥胖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儿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