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患者脉络膜厚度改变的系统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1
/ 1
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偏头痛患者脉络膜厚度的改变。方法检索从建库到2020年1月1日期间,PubMed、EMbase、Scopus、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收录的关于相干光断层扫描评估偏头痛的研究。两名研究者独立筛选、提取和评价纳入的研究,采用Stata 14.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2项病例对照研究,共1 091名研究对象,其中偏头痛组646例,对照组445例。偏头痛组及对照组间的各指标观察结果均有统计学异质性(P值均<0.10),均采用随机效应模型进行分析。Meta分析显示,偏头痛组黄斑中心凹脉络膜厚度及距中心凹鼻侧1.0 mm处、鼻侧2.0 mm处、颞侧1.0 mm处、颞侧2.0 mm处的脉络膜厚度均比对照组低,其加权均数差值(95%可信区间)分别为-39.97 μm(-54.43~ -25.50 μm)、-41.60 μm (-57.74~ -25.45 μm)、-41.95 μm (-59.59~ -24.31 μm)、-44.32 μm (-63.31~ -25.34 μm)、-39.51 μm (-59.25~ -19.77 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1)。亚组分析显示,有先兆偏头痛和无先兆偏头痛患者各位点脉络膜厚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Begg's检验和Egger's检验的P值分别为0.156和0.484,无发表偏倚的证据。结论偏头痛患者的脉络膜变薄,脉络膜厚度改变可能是偏头痛发病的重要指标之一,是偏头痛诊断的一个重要依据。需要进一步研究以明确不同类型偏头痛的脉络膜厚度改变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