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3
448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助听设备及康复时间与听障婴幼儿听觉语言能力的关系,初步分析国内研发的评估方法与国际通用评估方法的关系。方法共选取47例13-36月龄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婴幼儿为观察对象,按助听设备类型将其分为助听器组(25例)与人工耳蜗组(22例),采用《听力障碍儿童听觉、语言能力评估标准及方法》分别在听觉干预的不同阶段(听觉干预0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和12个月)评估受试者言语听觉能力语言能力,同时通过问卷方式获得其听觉行为分级标准(categoriesofau-ditoryperformance,CAP)、言语可懂度分级标准(speechintelligibilityrating,SIR)、婴幼儿有意义听觉整合量表(infant-toddlermeaningfulauditoryintegrationscale,IT-MAIS)、有意义言语使用量表(meaningfuluseofspeechscale,MUSS)和《小龄儿童听觉发展问卷》(LittlEARSAuditoryQuestionnaire)得分。结果经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显示,随着听觉干预时间的推移,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婴幼儿言语听觉和语言能力逐渐提高。助听器组和人工耳蜗组在一年内言语听觉和语言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运用相关性分析得知,言语识别率与CAP、IT-MAIS和LittlEARS得分之间分别具有显著的线性相关,语言年龄与SIR得分之间有显著的线性相关,与MUSS得分之间无显著的线性相关。结论重度或极重度感音神经性聋婴幼儿助听听阈进入言语香蕉图范围的前提下,助听设备对其一年内言语听觉和语言能力的影响不存在差异。国内研发的评估方法与国际通用评估方法有一定程度的关联,可互为参考,但不可完全相互替代。

  • 标签: 婴幼儿 听力障碍 听觉语言能力 助听器 人工耳蜗
  • 简介:看图说话是培养听障儿童观察能力.思维能力、想象能力语言能力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听障儿童康复教师及家长要重视对听障儿童进行看图说话能力培养和锻炼。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培养昕障儿童看图说话能力的常见问题及对策

  • 标签: 昕障儿童 看图说话
  • 简介:兴趣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情感基础,是他们能否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家庭听力语言康复过程中,培养聋儿听说兴趣的相关方法及应当遵循的原则。

  • 标签: 兴趣培养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
  • 简介:目的探讨针灸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迟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2月~2015年2月入院治疗的脑瘫息儿61例,将其随机分成治疗组31例和对照组3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语言训练治疗,治疗组患儿在语言训练基础上结合针灸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经临床冶疗显效13例(43.3%),有效11例(36.7%),无效6例(20.0%),总有效率为80.0%。治疗组显效16例(51.6%),有效12例(38.7%),无效3例(9.7%),总有效率为90.3%。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χ2=4.657,P〈0.05)。结论治疗组脑瘫患儿的语言发育迟缓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采用针灸配合语言训练治疗脑瘫患儿语言发育迟缓效果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针灸 脑瘫 语言发育迟缓 语言训练
  • 简介:摘要急救护理学是护理学科的重要分支,也是急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挽救患者生命、提高抢救率、减少伤残、促进康复及提高生命量为目的,研究急重症患者的抢救、护理和床质量管理的一门综合学科。急救护理学确定了急救护理实践的角色、行为和过程。它已经成为护理学科中的一个重要专业。社会大众对医疗的关注促进医疗模式的转变,急诊医学在医疗中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为了改善急诊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专业、全面、人性化的护理服务,需要注重培养和使用急诊专科护士。本文介绍了培养和使用急诊专科护士的重要性,对我国急诊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解决策略。

  • 标签: 急救护理学 急诊专科护士 急救能力
  • 简介:单纯型语言障碍(specificlanguageimpairment,SLI)是指个体语言功能发展受限,这种语言缺陷并非由听力缺陷、智力损伤或神经损伤引起。本研究介绍了单纯型语言障碍儿童的语言特征、社会情绪行为和信息加工特征,以及单纯型语言障碍研究的趋势。

  • 标签: 单纯型语言障碍 社会情绪行为 加工速度
  • 简介:摘要由于地质活动频繁、植被过度砍伐、环境破坏严重等问题的不断出现,导致现如今,自然灾害在世界各地都频繁的发生着。火山喷发、地震、泥石流、海啸,当这些大型的自然灾害发生时,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人身财产安全都造成了不可估量的损失。灾后,救护人员要对受灾地区的民众进行及时的救治,这就需要护理人员具有良好的道德素质与专业的护理知识。本文我们就针对护理人员灾害护理能力培养进行探讨。

  • 标签: 灾害 护理人员 救护能力
  • 简介:随着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技术的发展,现在大多数听障人士可以通过医疗、听力学干预和康复回归有声世界,从而减轻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面对中国庞大的听力障碍人群.加快培养听力康复专业人才.促进该行业的正规化、系统化,是当前的一项重大任务。本文主要讲述中国听力学和言语-语言病理学专业教育的现状,并与美国听力学和言语-语言病理学专业教育进行对比,对中国的听力康复教育进行反思。

  • 标签: 语言病理学 听力学 中国 教育现状 人工耳蜗技术 听力康复
  • 简介:人工耳蜗使越来越多的重度和极重度听力损失患者听到声音,为他们提供了一种听觉言语康复的有效手段。随着相关技术不断完善和临床经验积累,不仅在材料、电极设计等相关领域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其临床应用范围也有许多变化,如适应证更加合理、手术技巧日趋成熟、评估技术更为准确等。在重获听觉感知后,人们追求获得的声音质量能够更加清晰自然,更趋近于母语交流效果,因此学者们围绕这个问题展开更加深入的研究

  • 标签: 语音学(Phoneitics) 言语声学(Speech Acoustics) 耳蜗植人物(Cochlear Implants)
  • 简介:聋儿的语言获得是在'干预'的进行的,由于聋儿的特殊性,其语言获得是在非自然的状态下进行的,是有计划学习第一语言的过程.聋儿语言的获得既有语言习惯的特征,又有语言学习的特征,有了这样的一个基本认识,才能更好地去考虑聋儿语言获得的途径问题.本文从语言的形式和语言的功能入手,对聋儿的语言学习,即聋儿听力语育康复的实质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并提出建议.

  • 标签: 语言功能 聋儿 语言获得
  • 简介:摘要儿科医学专业是一门很特殊的临床学科,具有动态持续的特点,因此小儿绝不是缩小的成人。它必须经过专门培训后才能胜任儿科医师的职位,并且需要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我国目前儿科医学教育模式已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需要,传统的儿科医学教育体系亟待改革和完善。本论文通过文献研究法,总结分析国内外的继续医学教育模式,并结合实际情况,从培养目标、培养重点、培养手段、管理方式、运行机制等方面初步探讨建立具有儿科特色、符合儿科医学人才培养需求、切实可行的儿科继续医学教育模式。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完善继续医学教育体系,培养符合时代要求的新型儿科医学人才,满足人民群众对儿科医生的需求。

  • 标签: 儿科医学人才培养 继续医学教育 模式探讨
  • 简介:目的考察音乐教育对3-4岁听障儿童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发展的影响。方法将40名3-4岁语前聋儿童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0人。在5个月内,实验组持续参加每周1次、每次1小时的音乐教育课程;对照组只接受常规的康复教育。采用《听障儿童听觉、言语能力测试表》测试两组被试在实验前后的听觉能力和言语能力。结果①在听觉能力、言语能力测试总分上,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前测、后测成绩均没有显著差异;②在听觉能力测试中,实验组的各项后测成绩均显著高于其前测成绩,包括声母识别率(t=-4.736,P〈0.01)、韵母识别率(t=-3.603,P〈0.01)、双音节识别率(t=-3.432,P〈0.01)、短句识别率(t=-4.228,P〈0.01)、总分(t=-5.067,P〈0.01)。对照组只在声母识别率(t=-2.877,P〈0.05)、韵母识别率(t=-2.779,P〈0.05)及总分(t=-2。393,户〈0.05)3项上的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其前测成绩;③在言语能力测试中,实验组和对照组的各项后测成绩均显著高于其前测成绩,且实验组在主题对话部分的后测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t=-2.076,P〈0.05)。结论音乐教育是听障儿童康复训练中可以选择使用的一种康复方式,对听障儿童的听觉能力、言语能力发展有一定的帮助。

  • 标签: 听障儿童 音乐教育 听觉能力 言语能力
  • 简介:目的研究人工耳蜗植入幼儿在不同阶段的听觉康复效果和语言康复效果.为人工耳蜗植入幼儿术后康复训练提供经验。方法采用评估和观察的方法,对一名人工耳蜗植入幼儿术后康复一年的情况进行阶段性评估。结果经过一年的康复训练,该幼儿的听觉康复级别和语言康复级别均达到一级水平,可以和健听人进行简单的交流,并能主动和陌生人说话。结论人工耳蜗植入为重度听力损失的幼儿提供了听觉重建的机会:家园配合的术后康复训练可以使幼儿的听觉言语能力在一年内取得较大的进步。

  • 标签: 人工耳蜗 幼儿 康复 个案研究
  • 简介:目的构建含有人髓细胞白血病基因-1(myeloidcellleukemia-1,MCL1)和绿色荧光蛋白基因(pEGFP)的真核共表达载体,为聋病的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应用基因重组技术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基因测序方法,构建并鉴定pEGFP-MCL1真核表达质粒。经脂质体介导转染293细胞系,荧光显微镜下观察pEGFP-MCL1真核表达质粒在293细胞系中的表达,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eversetranscriptionpolymerasechainreaction,RT-PCR)检测MCL1mRNA的表达,WesternBlot(蛋白质印迹)方法检测MCL1蛋白的表达。结果阳性重组子经酶切鉴定含有MCL1基因片段,基因测序结果与GenBank中MCL1序列相同。重组pEGFP-MCL1真核表达质粒转入293细胞系后24小时,荧光显微镜下可见绿色荧光表达,RT-PCR能够扩增出MCL1的条带,WesternBlot检测出40kDa大小的蛋白。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含有人全长MCL1基因和pEGFP基因的真核共表达载体,且能在哺乳动物293细胞系中表达

  • 标签: MCL1基因(髓样细胞白血病-1基因) 质粒 基因治疗
  • 简介:目的考察3-6岁听障儿童语言功能发展的特点。方法利用《听障儿童语言功能评估》对202例3-6岁听障儿童进行跟踪评估,分别在基线期、6个月后、12个月后进行测试;对3次评估结果进行比较,分析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并将听障儿童评估分数与健听儿童参考值对比。结果听障儿童的各项语言功能随时间推移极显著提高(P=0.000〈0.01);听障儿童年龄越大,语言功能越强,年龄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所有年龄段听障儿童基线评估得分均低于3岁健听儿童期望值,康复12个月后,3、4岁听障儿童达到同龄健听儿童期望值,5、6岁听障儿童和同龄健听儿童仍有差距。结论听障儿童的语言功能和健听儿童存在差距,但经过康复可有较大提升,且干预年龄越小,提升速度越快。

  • 标签: 听障儿童 语言功能 评估 参考标准
  • 简介:目的通过追踪一例人工耳蜗植入幼儿术后3年的发展情况,探讨人工耳蜗术后康复的方法和技巧。方法利用聋儿听觉语言康复评估词表、希-内学习能力测验工具及标准评估程序,在个案术后康复3年内,对其进行听觉能力语言能力、学习能力的阶段性评估。结果个案的听觉能力语言能力逐年提高,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与其他人工耳蜗术后儿童相比,发展速度较为缓慢。结论人工耳蜗术后幼儿康复速度存在个体差异,智力是影响听觉言语发展的因素之一。

  • 标签: 人工耳蜗 幼儿 康复 个案
  • 简介:目的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探讨面神经损伤急性期T细胞功能状态及其病理生理意义,为揭示外伤性面瘫的神经免疫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制备面神经轴切损伤模型小鼠,分别于损伤后3天、2周分离小鼠肠系膜淋巴结(mesentericlymphnode,MLN)、术侧颈部引流淋巴结(cervicaldraininglymphnode,CDLN)细胞,进行双色免疫荧光标记。以流式细胞术分析T细胞上CD69分子的表达情况。结果手术后3天,面神经损伤组颈部引流淋巴结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与相应手术对照组相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457);而神经损伤组、手术对照组肠系膜淋巴结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与正常小鼠相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值分别为0.2817、0.2724)。面神经轴切损伤后2周,神经损伤组CDLN的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仍然维持在较高水平,神经损伤组MLN的T细胞CD69表达的百分率出现上调,与相应对照组及术后3天时相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值分别为0.0082、0.0133)。结论面神经轴切损伤3天、2周时,颈部引流淋巴结存在T细胞活化并上调;在2周时。肠系膜淋巴结也出现低水平的T细胞活化。提示面神经损伤急性期。伴随着一个局部免疫应答向全身免疫应答转化的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机体协调控制免疫应答的规模与方向。

  • 标签: 面神经 T细胞 CD69 损伤 神经免疫
  • 简介:聋儿的语言发展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在进行听力言语训练时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指导思想来培养和开发他们的语言能力.本文根据0-3岁半婴儿的语言发展规律和特征,把早期干预阶段的婴儿语言发展分成6个阶段,针对聋儿各个语言发展阶段的不同特点,提出相应的语言学策略,以使听力语言训练的内容和方法与其自身规律相协调,最大限度地提高听力语言训练的效果.

  • 标签: I聋儿 早期干预 语言发展 阶段性理论
  • 简介:中国听力语言康复研究中心面向社会公众开通全国统一咨询电话:4001033313。目前提供咨询的主要内容包括:1、国家各类救助项目;2、门诊部业务;3、语训部业务;4、助听器网上免费借用服务;5、投诉与建议。

  • 标签: 听力语言康复 咨询电话 中国 社会公众 门诊部 助听器
  • 简介:目的构建含有小鼠Smad4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基因(EGFP)的慢病毒病毒表达载体,为今后应用该重组慢病毒介导的内耳基因导入和相关的聋病基因治疗奠定实验基础.方法利用基因重组、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及基因测序的方法,构建并鉴定pLenti6.3-Smad4-IRES2-EGFP真核表达质粒;利用脂质体介导转染的方法,将pLenti6.3-Smad4-IRES2-EGFP转染导入293T细胞,荧光显微镜下观察EGFP基因表达情况,利用实时荧光PCR的方法检测小鼠Smad4基因mRNA水平的表达情况.结果经PCR鉴定和基因测序证实了小鼠Smad4基因序列与基因bank中的序列相一致.pLenti6.3-Smad4-IRES2-EGFP质粒转入293T细胞后,荧光显微镜下可见有绿色荧光蛋白表达.293T细胞经慢病毒感染后,其小鼠Smad4基因mRNA表达量增加了66427倍.病毒滴度经测定为2.5×108TU/ml.结论成功地构建了含有小鼠Smad4基因的慢病毒表达载体,并能在293T细胞中表达.

  • 标签: SMAD4 慢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