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0 个结果
  • 简介:家庭是大多数儿童生活的重要资源。一般来说,在没有接受系统教育时,健全儿童会学到很多残疾儿童无法掌握的技能。对于残疾儿童来讲,居家的日常生活并不能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操作机会和反馈,以传授由于残疾而导致的各种特殊技能。

  • 标签: 家庭参与 儿童生活 残疾儿童 技能
  • 简介:目的:构建适合听障老年人的家庭听觉康复训练方法,评估计算机辅助听觉训练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双耳新选配多通道数字助听器的中度和重度听障老年人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成两组,一组为选配助听器后接受eARenaTM听觉康复的训练组(40例),另一组为选配助听器后不接受计算机辅助听觉康复训练的对照组(40例)。分别在助听器刚选配、选配后3个月和6个月采用格拉斯哥评估量表(GlasgowHearingAidBenefitProfile,GHABP)和助听器效果国际条目(InternationalOutcomeInventoryforHearingAids,IOI-HA)对两组老年人进行多因素、多水平方差分析。结果是否进行听觉康复训练训练时间的长短对听障老年人的GHABP得分有显著影响(P<0.01);是否进行听觉康复训练、年龄与听力损失程度对听障老年人的IOI-HA得分有显著影响(P<0.01)。结论听障老年人在选配助听器后立即进行计算机辅助听觉康复训练可以更快地降低听力损失带来的困难程度与烦恼程度,更好地提升助听器的使用率、获益度与满意度。

  • 标签: 听力障碍 老年人 家庭康复 计算机辅助听觉训练 评估
  • 简介:目的通过对农村聋儿家庭交往及家庭手势的调查研究。了解我国农村聋儿教育的状况。为农村的聋教育事业.聋校语言教育改革以及聋人手语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方法采用《聋校入学新生语言状况调查总表》。从聋儿的基本情况、家长访谈、家庭手势的获得3个方面对聋儿进行调查。结果调查发现聋儿具有创造手势符号的能力。如果有效利用聋儿的视觉优势,帮助他们学习汉语口语和书面语。可以大大提高他们的交往能力。结论要重视农村聋儿的家庭早期教育。重视对聋儿家长的培训和指导。运用家庭手势。提高聋儿交往能力。

  • 标签: 聋儿 家庭交往 手势运用
  • 简介:双耳刺激为听障儿童口语康复提供先决条件,通过刺激获得双耳聆听技能更有助于听障儿童语言学习。本文介绍了双耳刺激的类型与形式,并针对听障儿童接受双耳刺激后听觉训练方案及随班就读后的康复指导要点进行了介绍。

  • 标签: 双耳刺激 听觉训练
  • 简介:在社会及行为科学.乃至于生物学的研究领域,针对有机体进行实验研究是一种备受重视的研究方法。当实验者把相当多的被试编成一个或更多的集体进行实验及对相关集体之间进行比较研究时,这种类型的实验研究手法是集体实验设计(groupexperimentaldesign)。这是一种在教育、心理领域经常采用的传统的实验与统计方法。

  • 标签: 实验研究法 个案 行为科学 实验设计 统计方法 生物学
  • 简介:在标准化测验受到诸多指责后,替代性的评价系统应运而生,避免了标准化测验存在的问题。替代性评价系统所蕴含的核心思想是要求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或者展示自己利用所学知识和技能完成的一些实际工作。档案袋评价(portfolioassessment)是替代性评价的一种常见形式。

  • 标签: 档案袋评价 评价法 评价系统 替代性 标准化 测验
  • 简介:儿童通过观察和角色扮演,学习了一些社会技能,如何使儿童学到的技能得以保持,并成为其稳定的人格特征,这就要求家长或教师在儿童做我们期望的行为时,给予及时的反馈,并给儿童创造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技能的机会。

  • 标签: 儿童社会 培养行为 技能培养
  • 简介:近年来,随着科技的进步,听障儿童早期干预服务意识提高,其多以教导听障儿童发展良好的听力语言能力为主,协助孩子顺利衔接至融合的教育安置环境中学习,因此,通过以家庭为中心的干预服务提升家庭整体效能,协助听障儿童发展听力语言能力成为当前要务.台湾听力语言早期干预服务已由过去以专家、机构本位的服务,转变为强调支持家庭的能力、权利与需求为主要导向的家庭中心干预服务模式.本文以台湾听觉口语法干预为例,介绍以家庭为中心的听力语言早期干预服务评估.

  • 标签: 中心听觉 听觉障碍 家庭中心
  • 简介:兴趣是孩子接受教育的情感基础,是他们能否积极、主动、自主学习的重要因素。本文主要探讨了在家庭听力语言康复过程中,培养聋儿听说兴趣的相关方法及应当遵循的原则。

  • 标签: 兴趣培养 聋儿听力语言康复
  • 简介:随着"防聋走进社区"工作的开展,聋儿社区家庭的康复工作即将面临一个新的挑战.聋儿家长是开展社区康复的决定力量.目前,困扰着这股力量效能发挥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帮助更多的聋儿家长知道"教什么"和"怎么教".这就需要一个全方位的(包括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目标、教学内容、教育方法、教养方式和康复技能等等)、系统的早期干预策略的提供与支持.

  • 标签: 聋儿 社区家庭康复 早期教育 教育模式
  • 简介:耳显微外科技术因颞骨的复杂解剖及其空间位置。深奥的学术理论,以及所需的手术设备要求较高,限制了其规模性的发展。即便进入21世纪,在我国也仅限于少数大城市的三级甲等医院能够比较系统地开展耳显微外科手术。因此,手术理论教学及手术解剖训练成为耳科医师的必修科目。

  • 标签: 耳显微外科手术 手术解剖 教学模式 训练 显微外科技术 三级甲等医院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集束化呼吸功能训练在胸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3月在我院胸外科手术的360例患者为研究资料,按不同的护理方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8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集束化呼吸功能训练,对两组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肺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7.22%,低于对照组的21.1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外科手术患者实施集束化呼吸功能训练,可改善患者的肺功能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集束化呼吸功能训练 胸外科 应用效果
  • 简介:小儿人工耳蜗植入数量占我国人工耳蜗植入总数的85%以上,人工耳蜗植入术后多数家庭选择将小儿送入机构进行康复。近年来小龄幼儿植入者不断增多,选择家庭康复模式的人数也在增加。本文就机构康复和家庭康复两种模式的优势及局限性作一探讨,供家长及老师参考。

  • 标签: 人工耳蜗 聋儿 机构康复 家庭康复
  • 简介:目的研究用耳后皮下脂肪组织压片修补鼓膜穿孔的适应症、方法和疗效。方法对105例新鲜外伤性鼓膜穿孔、31例单纯慢性化脓性中耳炎鼓膜穿孔在显微镜或耳内镜下采用耳后皮下脂肪压片外植、内植行手术修补。术后用抗生素7~10天,第10~14天之间取出耳道填塞物。结果术后鼓膜穿孔闭合率在外伤组和中耳炎组分别为97.14%(102/105)和96.8%(30/31),平均愈合时间分别为14.2天和18.4天。随访0.5~3.5年,无再穿孔者。术后1~3个月纯音测听显示语频(取0.5、1、2、4kHz)两组气导听力平均提高分别为16.3dB和18.2dB,气骨导差缩至20dB以内者分别为83.8%(88/105)和83.9%(26/31)。结论用耳后皮下脂肪组织压片修补鼓膜穿孔可很好地克服嵌塞不能修补鼓膜大穿孔、移植物较厚的缺点,扩大了手术适应症,优于脂肪嵌塞

  • 标签: 脂肪组织 脂肪嵌塞法 脂肪组织压片 鼓膜穿孔 内植法鼓膜修补术 外植法鼓膜修补术
  • 简介:全国听力语言康复教育改革的核心理念是听障儿童全面康复。个别化听觉言语训练作为其中重要的专业支撑,需要更加明确的专业规范与要求。本文阐述了个别化训练的主要内容、基本原则和工作要求,以期为听障儿童康复机构教师开展全面,有效的个别化康复训练提供帮助。

  • 标签: 听障儿童 个别化训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放松训练在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48例随机分两组,每组24例,参考组接受术前常规护理,试验组接受术前放松训练。结果护理后,两组面对得分升高,屈服和逃避得分降低,(p<0.05)。试验组面对得分高于参考组,屈服和逃避得分低于参考组,(p<0.05)。结论术前放松训练能让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积极、乐观地面对治疗。

  • 标签: 术前放松训练 口腔颌面部肿瘤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考察渐进式目标辨识能力训练方案对植入人工耳蜗听障儿童的有效性。方法运用学前儿童五项认知能力测验多媒体软件。对一名植入人工耳蜗的6岁听障儿童进行目标辨识能力测试,根据测试结果及儿童的认知特点编制一套渐进式训练方案,该训练每周3次,每次1小时,系统训练3个月后再次进行测验,将前后测验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训练的有效性。结果通过系统有效的训练,该儿童的目标辨识能力显著提高。结论渐进式目标辨识能力训练是一种可行的训练方案,可为教师有效开展目标辨识教学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听障儿童 目标辨识 个案研究
  • 简介:比较句是语言障碍儿童康复过程中较为特殊的句式,如何在康复训练过程中让儿童循序渐进地掌握比较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问题。本文基于儿童语言习得理论以及普通儿童比较句的习得规律,总结出一套适用于语言障碍儿童比较句康复训练的参考范式,以期为语言康复工作者的日常教学提供参考。

  • 标签: 语言障碍儿童 比较句 训练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