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23 个结果
  • 简介:日本又地震了,并且竟然达到了9.0级,灾难越来越在考验人们对灾难的承受力,电视画面上是被海水吞噬的土地和建筑,还有人们的无助……人终究是胜不了天的,那些被卷走的切在他们消失之前可能那么光鲜,那么精致,还有那些生命,可能正在演绎着段段难忘的悲欢离合,但是或许就是在那个回眸之间,就消失得了无踪影(图1)。

  • 标签: 卒中 会议 北京
  • 简介:神经症(neuroses)旧称神经官能症,随着精神医学的发展,人们对这大组疾病的认识在不断加深,在病因、发病机理、分类及治疗方面的研究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但在对这组疾病的认识上,仍存在着很多分岐,焦点恐怕在癔症的分类学位点问题,即癔症是神经症,抑或不是神经症,如何来为神经症设计定义.当前我国正在准备进步修订CCMD系统,作者准备就神经症的定义谈下粗浅意见.

  • 标签: 神经症 癔症 准备 疾病 治疗方 神经官能症
  • 简介:2010年1月29日,北京国际饭店,卫生部在这里启动了国家神经系统重大疾病转化医学平台,做为脑血管病转化医学平台的负责人,我清晰地知道,对于我国脑血管病临床研究来说,个新时代就要到来了。

  • 标签: 转化医学 卒中
  • 简介:目的伴难以控制、反复发作癫痫的急性重症脑炎(AcuteEncephalitiswithRefractoryRepetitivePartialSeizures,AERRPS)自2001年被命名以来,相关的英文文献陆续有报道。通过总结这1组患者的疾病过程和临床特点,讨论其是否是的疾病范畴?填补中文文献空白。方法符合诊断标准的患者4例,总结其临床过程,包括:既往史、前驱症状、出现前驱症状到癫痫发作的时间、病毒谱分析(血液和脑脊液病毒免疫学分析、单纯疱疹病毒的聚合酶链反应)、癫痫发作的过程、多次反复长程脑电图监测发现、神经影像学检查(CT和MRI)特点以及预后。结果癫痫持续状态间的识别要点为难以控制、反复发作的癫痫和发热伴行,且极大剂量的地西泮无效,极大剂量的苯巴比妥(血药浓度60~10μg/ml或更高)和麻醉剂有效。即便如此,局灶性和全面性发作并不能完全控制。恢复期依旧以苯巴比妥为主,5~10mg/(kg·d),甚至更多(血药浓度50μg/ml左右)。病毒谱分析阴性。恢复期影像学表现不同程度的脑萎缩,白质变性、局灶或多发的异常信号。预后较般脑炎差,多遗留精神运动障碍。结论伴难以控制、反复发作癫痫的急性重症脑炎是个独立的疾病范畴吗?从疾病整体发生发展看,很有可能系个独立疾病,但其根本病因不能确立,导致认识过程的延迟。持续发热与难以控制的癫痫发作相并行,脑脊液中细胞与蛋白轻度增高,提示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最近在AERRPS患者的血液和脑脊液中发现谷氨酸ε-2受体抗体提示有可能系免疫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炎症。总之,对其认识还需要作进步的研究工作。

  • 标签: 脑炎 癫痫持续状态 难治性癫痫 苯巴比妥
  • 简介:从宁静的波罗的海,到绵延的阿尔卑斯山脉,飞过辽阔的欧洲大陆,黛力带着”童话王国”特有的快乐,来到这片美丽的国土,和大家分享着健康的新理念,让曾经的忧愁与焦虑都化作自由的空气随风而散;而她也迎来了在中国的十周年华诞,在这个特殊的季节里,她期待着与您起分享快乐时光,见证个个美妙瞬间!

  • 标签: 新中国 黛力新 系列活动 摄影 欧洲大陆
  • 简介:从40年前第次提出成年脑内有神经元再生,直到今天人们才真正意识到和接受这个事实.这要归功于近15年的神经工作者辛勤研究和科学技术的进步.这事实更新了我们对神经再生的认识.本文概要介绍了如下方面的研究进展:(1)神经发育的分子调控;(2)成年脑海马齿状核的神经元再生及其功能;(3)神经发育与成年脑神经元再生的比较;(4)鉴定新生神经元的方法问题.

  • 标签: 神经再生 分子调控 海马齿状核 新生神经元
  • 简介:他汀类药物[3-羟基-3-甲基-辅酶A(3-hydroxy-3-methylglutarylcoenzymeA,HMG-CoA)还原酶抑制剂]能有效降低胆固醇并预防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陛心脏病发病和死亡。2006年强化降低胆固醇预防卒中(theStrokePreventiollbyAggressiveReductioninCholesterolLeveN,SPARCL)研究的发表,使他汀类药物成为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基础药物之。他汀类药物除了降低胆固醇作用外,还有多种降脂外的生物学效应,如参与抗栓、改善内皮细胞功能、抑制炎症等作用。

  • 标签: 他汀类药物 卒中 神经保护
  • 简介:这次全国城市社区卫生工作会议,是推进城市卫生事业改革与发展的次重要会议。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交流发展社区卫生服务的经验,按照国务院总体部署和要求,促进城市社区卫生服务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 标签: 城市社区卫生服务 卫生工作会议 统一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副总理 摘要
  • 简介:《神经外科的实践》书由裘明德教授主编.邀请了国内相关专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30所大型综合医院的50多位专家、学者共同参与,历时两年多而完成.该书共分14篇,60个题目,让120余万字,内容包括神经创伤、神经肿瘤的基础研究及外科治疗、血管神经外科、神经蠕虫病、疼痛与癫痫外科、神经移植、神经外科监护、神经外科导航与内镜、立体定向、放射外科、

  • 标签: 神经外科 血管神经 神经肿瘤 神经移植 立体定向 疼痛
  • 简介:目的探讨小鼠脑缺血再灌注线栓模型建立的影响因素.方法小鼠90只,根据不同种系、体重等分为三组,经颈总动脉插入线段,将其头端送至左侧大脑中动脉起始部,2h后拔出线栓,实现再灌注,术后22h的脑组织切片经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计算梗死灶的大小.结果种系、体重的差异均影响到模型的建立.结论建立小鼠缺血再灌注模型时必须严格控制以上因素,以适应实验要求.

  • 标签: 小鼠 缺血再灌注 动物模型 线栓
  • 简介:目的:探讨癌基因表达的变化与辐射性细胞放射损伤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人脑星形细胞瘤细胞系经X射线处理前后p53、c-myc、bcl-2基因表达的变化;采用原位杂交方法检测p53基因在mPNA水平表达的变化.结果:①处理组内p53、c-myc基因表达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bcl-2表达显著减弱(P<0.05),p53或c-myc与bcl-2基因表达呈显著性负相关(P<0.05).②处理组内p53在mRNA水平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53基因在蛋白水平与mRNA水平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p53基因在蛋白水平与mRNA水平表达呈显著性正相关(P<0.05).结论:p53、c-myc和bcl-2基因在X线诱导的细胞损伤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本研究结果为脑胶质瘤的放射治疗和基因治疗提供了条新线索.

  • 标签: 辐射 脑胶质瘤 癌基因
  • 简介:目的分析总结颞叶皮质癫痫患者临床特征、术前评估、手术方法和疗效。方法对36例颞叶皮质癫痫行神经电生理、MRI,正电子发射计算断层显像计算机体层扫描(PET—CT)定位,术中皮层电极和深部电极描记,联合采用不同术式以及术后随访6个月至2年的疗效观察。结果疗效按谭启富的标准分类:Ⅰ级12例,Ⅱ级11例,Ⅲ级8例,Ⅳ级5例,Ⅴ级0例。病理报告:胶质增生23例;微小血管畸形5例;灰质异位1例,无异常发现7例。无手术致残和死亡。结论联合采取不同术式,如:行海马及杏仁核部分切除,对颞叶皮质癫痫可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且无严重手术并发症。

  • 标签: 颞叶新皮质癫痫 外科治疗 病灶切除术
  • 简介:微RNA(microRNA,miRNA)是种非编码的小RNA分子,在人体内含量丰富且参与许多生命活动的调控。MiRNA在血小板形成、mRNA调控、蛋白合成及激活各个过程均有特异性表达,如miRNA参与调节巨核细胞的生成、分化和血小板激活通路等。许多研究试图进步阐明miRNA与血小板活性的关系,为寻找评估抗血小板治疗效果的生物标志物提供了的方向。

  • 标签: 微RNA 血小板 生物标志物
  • 简介:随着介入材料的不断创新和相关技术的不断发展,神经介入成为神经领域发展最为快速的学科。近年来,神经介入治疗在许多方面取得了可喜的突破和进展。2015年,五项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研究的先后发表,显示支架动脉取栓治疗大血管闭塞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明显优于药物治疗,成为的指南推荐[1-5]。

  • 标签: 卒中 血管内治疗 症状性颅内动脉狭窄 颅内动脉瘤
  • 简介:美国波士顿的Pencina.M和他的同事对Franminghan试验的结果进步研究,建立了预测自然人群30年心血管病(cardiovasculardisease,CVD)风险的预测模型,且结合非CVD原因死亡,估计其风险为女性为1/13,男性为1/5。由于这基于10年CVD风险概况的外推,所以较其他方法更为准确。Pencina认为在年轻人中,尤其是年轻女性,十年风险评估可能误导了真正长期CVD的风险情况。

  • 标签: 心血管风险 预测模型 CVD 心血管病 自然人群 风险评估
  • 简介:目的比较黛力与多塞平治疗老年期焦虑症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门诊治疗的老年期焦虑症患者随机分入两组,分别用黛力新和多塞平治疗,疗程6个月。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及副反应量表(TESS)于治疗前和治疗第1、2、3周末及治疗第6个月末分别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黛力组有效率为90.3%,显效率为74.2%;多塞平组有效率为86.7%,显效率为56.6%,两组有效率及显效率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但在治疗第1、2周末黛力组HAMA总分较多塞平组显著减少(P〈0.01)。多塞平组抗胆碱能副反应较突出,黛力组不良反应少而轻。结论黛力治疗焦虑症疗效好,起效快,安全性高,依从性好,更适合老年期焦虑症患者的急性期治疗和长期维持治疗。

  • 标签: 焦虑症 老年人 黛力新 多塞平
  • 简介:目的:贯彻落实国家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精神和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实施方案,培养高素质实用型护理人才。方法:我院作为重庆市护士规范化培训基地之,以“巩固基础、强化技能、提高临床思维能力”为目标,通过建章建制,强化师资力量,严格过程管理等系列措施,扎实开展护士规范化培训工作。结果:2015年7月第批本科护士规范化培训结束,共有55人参加并通过重庆市卫生计生委组织的结业考试,合格率100%。年度测评中,2014年度规范化培训学员对规范化培训管理满意度为93.5%,2015年度为94.3%。护士规范化培训学员流失率为9.71%。结论:护士规范化培训管理工作需要明确培训目标,加强过程管理,强化师资队伍,继续完善保障机制,持续改进,不断提高护士规范化培训质量。

  • 标签: 新毕业护士 规范化培训 管理
  • 简介:目的探讨脊髓挫伤部位的X线照射治疗对脊髓损伤后运动功能恢复的作用.方法将70只雌性Wistar大鼠按照纽约大学的重力冲击方法建立大鼠脊髓(T10)损伤动物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7组,每组10只,其中6组大鼠在损伤后不同时间(损伤后20min、1d、2d、4d、7d、17d)对挫伤部位进行X线(20Gy)照射,第7组则不予照射(对照组).然后根据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标准评测各组大鼠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并进行统计学比较.采用快蓝染色对存活6周以上的大鼠进行挫伤脊髓的组织形态学观察.结果脊髓挫伤后20min、1d、2d行X线照射组BBB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脊髓损伤后的2~3周进展较快,后期恢复缓慢.组织形态学观察可见应用X线治疗组周边组织残存区面积大于对照组.结论脊髓挫伤部位伤后早期行X线照射治疗可保护脊髓残存的神经组织,改善运动功能的恢复.

  • 标签: X线照射 脊髓损伤 运动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