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检测Bmi-1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关系.方法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2例手术切除新鲜胰腺癌组织及配对癌旁组织中Bmi-1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1例胰腺癌石蜡块标本中Bmi-1、p16蛋白表达,并分析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22例胰腺癌组织中Bmi-1mRNA相对表达量为0.314±0.040,与配对癌旁组织0.143±0.056表达量相差显著(P<0.01).61例胰腺癌组织中36例(59.0%)Rmi-1蛋白表达阳性,34例(55.7%)p16蛋白表达缺失.胰腺癌组织Bmi-1阳性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P=0.025);p16表达缺失与淋巴结转移(P=0.020)及肿瘤分化程度(P=0.018)相关;Bmi-1蛋白表达与p16蛋白表达呈负相关(P=0.033).结论Bmi-1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增加,它可能通过抑制p16表达调控胰腺癌恶性生物学行为.

  • 标签: 胰腺肿瘤 干细胞因子 BMI-1 基因 p16 表达
  • 简介:目的探讨凋亡抑制蛋白Livin和促凋亡蛋白Smac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6例胰腺癌、15例胰岛素瘤和14例正常胰腺组织中Livin和Smae表达,分析其与胰腺癌临床病理特征关系。结果胰腺癌、胰岛素瘤和正常胰腺组织Livin蛋白表达率分别为73.9%(34/46)、73.3%(11/15)和14.3%(2/14)。胰腺癌、胰岛素瘤均高表达,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正常胰腺组织(P值均〈0.05)。Livin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分级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或〈0.01)。胰腺癌、胰岛素瘤和正常胰腺组织Smac蛋白表达率分别为39.1%(18/46)、100%(15/15)和92.9%(13/14)。正常胰腺和胰岛素瘤组织均高表达,两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均显著高于胰腺癌组织(P值均〈0.05)。Smac蛋白表达与胰腺癌淋巴结转移、组织病理分级、临床分期及患者年龄有关(P〈0.05或〈0.01)。结论Livin可能在胰腺癌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促进作用,而Smac在防止胰腺癌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

  • 标签: 胰腺肿瘤 凋亡抑制蛋白质类 凋亡调节蛋白质类 LIVIN SMAC 免疫组织化学
  • 简介:急性胰腺炎(AP)常并发胸腔积液,主要发生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中。有学者提出,胸腔积液可作为预测SAP一项独立危险因素。为此我们收集我院近年来收治AP并发胸水患者临床资料,分析它们临床特征,探讨胰性胸水判断AP患者病情严重程度价值。

  • 标签: 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性胸水 临床特征 并发 独立危险因素 病情严重程度
  • 简介:目的探讨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highmobilitygroupproteinB1,HMGB-1)和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stromaltumor,GIST)患者中表达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南充市中心医院43例GIST患者和3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标本,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linkedimmunosorbentimmunosorbentassay,ELISA)检测IL-6、HMGB1和Survivin表达水平并分析3者相关性.结果IL-6、HMGB1和Survivin在GIST患者中表达水平(分别为(0.61±0.05)ng/ml,(3.54±0.74)ng/ml,(0.15±0.04)ng/m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为(0.32±0.03)ng/ml,(1.81±0.06)ng/ml,(0.07±0.02)ng/ml),43例GIST患者中IL-6、HMGB1及Survivin在良性组、潜在恶性组、恶性组中表达水平呈逐渐增高,IL-6在各组表达水平分别为(0.55±0.02)ng/ml,(0.59±0.02)ng/ml,(0.64±0.03)ng/ml,HMGB1在各组表达水平分别为(2.82±0.55)ng/ml,(3.46±0.16)ng/ml,(4.00±0.61)ng/ml,Survivin在各组表达水平分别为(0.10±0.01)ng/ml,(0.15±0.02)ng/ml,(0.18±0.03)ng/ml,GIST患者IL-6与HMGB1表达呈正相关(r=0.699,P<0.05),IL-6与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r=0.774,P<0.05),HMGB1和Survivin表达呈正相关(r=0.595,P<0.05).结论IL-6、HMGB1及Survivin高表达能够协同促进GIST恶变和侵袭转移,检测这几个指标可能有助于判断GIST良恶性及预测肿瘤预后.

  • 标签: 胃肠道间质瘤 白细胞介素6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凋亡抑制基因
  • 简介:大多数恶性肿瘤形成过程中都存在细胞周期紊乱。细胞S期激酶相关蛋白2(S-phasekinaseassociatedprotein2,Skp2)是泛素连接酶SCF(skp1—cull—F—boxprotein,SCF)底物识别亚单位,主要通过识别p27进而介导其泛素化降解来调控细胞周期,是细胞周期由G。期进入S期所必需。许多研究发现,skp2与肿瘤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密切关系,且skp2蛋白高表达往往伴随着p27蛋白低表达。

  • 标签: P27蛋白 胰腺癌组织 SKP2 PTEN S期激酶相关蛋白 SKP2蛋白
  • 简介: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及血浆结合珠蛋白(Hp)水平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7年2月广安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确诊CHD患者140例作为CHD组,另选取同期在我院心血管内科住院非CHD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将CHD组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分为3个亚组:急性心肌梗死(AMI)组(n=38)、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n=62)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n=40).依据病变支数分为3个亚组:单支病变组(n=27)、双支病变组(n=54)和三支病变组(n=59).检测各组患者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并分析各指标与病情严重程度关系.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依据数据类型,组间比较分别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Pearson线性相关分析法.结果CHD组患者血清hs-CRP[(7.29±3.65)vs(2.84±1.16)mg/L]、RBP4[(49.64±8.32)vs(42.07±5.51)ng/ml]及血浆Hp[(95.26±19.14)vs(70.13±16.33)mg/L]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AMI亚组患者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均显著高于SAP亚组和UAP亚组患者(P〈0.05);UAP亚组患者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均显著高于SAP亚组患者(P〈0.05).三支病变亚组患者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均显著高于双支病变和单支比病变亚组患者(P〈0.05);双支病变亚组患者血清hs-CRP、RBP4、Gensini评分及血浆Hp水平均显著高于单支病变亚组患者(P〈0.05).CHD患者Gensini评分与血清hs-CRP(r=0.619)、RBP4(r=0.554)及血浆Hp(r=0.592)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论CHD患者血清hs-CRP、RBP4及血浆Hp水平显著升高,且与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 标签: 冠心病 C反应蛋白质 视黄醇结合蛋白质类 结合珠蛋白
  • 简介: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重要手段之一,危重患者抢救和化疗,禁食患者治疗,必须通过外周静脉途径来补充营养剂和给予化疗药物。长期输入高渗透压液体及对血管刺激性大药物,会引起患者穿刺肢体疼痛、肿胀、静脉炎等,而采用锁骨下静脉穿刺或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技术要求高,操作较复杂,病人多有恐惧感及各种不适。PICC具有穿刺成功率高,操作时间短,并发症少,保留时间长,穿刺技术易掌握等特点,是一种较为有效方便中长期静脉治疗途径。

  • 标签: PICC 临床应用 颈内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 护理 危重患者
  • 简介:目的描述胰腺转移瘤螺旋CT平扫和动态增强表现及其特征。方法收集23例胰腺转移瘤患者,分析胰腺转移瘤大小、数量、部位、密度形态、强化特征以及继发征象(胆胰管有无扩张、血管有无包绕、远端胰腺有无萎缩)。结果23例胰腺转移瘤患者共发现肿瘤35枚,其中7例为多发癌灶,16例为单发转移。肿瘤最大径平均3.3cm,主要位于胰体尾。大部分病灶动脉期无明显强化(30枚),门脉期呈相对低密度(23枚)、等密度(4枚)或明显边缘强化(3枚);5枚转移灶动脉期呈明显强化,门脉期呈持续强化。仅1例伴胰胆管扩张,2例伴胰管轻度扩张,1例包绕脾静脉。23例中13例伴有其他部位转移。结论胰腺转移瘤CT有一定特征,熟悉其表现并结合病史能提高其诊断准确性。

  • 标签: 胰腺肿瘤 肿瘤转移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 简介:肺部阴影常为肺瘤、结核、肺部炎症具体表现,况且这三种疾病病源各有不同,发病时均自支气管向肺泡蔓延浸润,并使肺泡内发生炎性渗出,因此呼吸道症状及早期影像学均有共性表现,很难通过临床症状、影像学进行明确诊断。本文通过86例肺部阴影和病理进行对照,分析原因。认为对肺炎、肺癌、肺结核定性诊断更有充分科学根据、不能根据一张病史,几张胸片就作出诊断。临床上常出现这三种疾病误诊,尤其是在明确诊断前,盲目应用大量抗生素或抗结核药物,甚至抗癌药物或化疗。徒然增加病者痛苦,甚至给病者带来不可逆身心损害。因此只有不断提高诊断不平,才能更好为人民保健事业作出贡献。

  • 标签: 肺部阴影 影像学检查 诊断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 经皮肺穿刺活检
  • 简介:Ghrelin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growthhormonesecretagoguereceptor,GHSR)内源性配体,其作用广泛,町刺激垂体释放生长激素(growthhormone,GH),参与能量代谢以及影响其他激素及细胞因子释放。近年来研究发现,ghrelin及其合成类似物可以通过分布在心血管系统相关受体改善心脏收缩、减少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相关因子表达,舒张血管,改善灌注等保护作用,有潜在研发成心血管药物可能。现对ghrelin对心血管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 标签: GHRELIN 心力衰竭 心肌梗死
  • 简介:在药物治疗整个过程、各个环节中都可能出现不合理用药。哮喘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在药物治疗总体安排不当、药物治疗方案设计不当和药物治疗方案执行不当3个环节。用药是否合理应根据是否符合疾病、患者及药物三方面的特点来判断。我们首先要发现不合理用药,然后对其进行积极处理,包括调整药物治疗方向和目标、调整药物治疗方案及其执行。当然,合理和不合理用药是相对,我们在处理中不能绝对化,应评估得失、权衡利弊、趋利避害,做出适当决策。

  • 标签: 哮喘 不合理用药 表现 处理
  • 简介:RNA干扰(RNAinterference,RNAi)技术是一种双链州double-strandedRNA,dsRNA)触发。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序列特异性转录后基因沉默机制(Post-Transcrip-tiolalGeneS]lendng.PTGS)。自1998年Fire等发现并明确提出“dsRNA介导RNA干扰”概念后,由此衍生而来RNA干扰技术得到广泛重视并不断发展成熟,在基因功能。

  • 标签: RNA干扰技术 疾病研究 血液 基因沉默机制 序列特异性 DSRNA
  • 简介:目的探讨Miccoli术式在甲状腺手术中对甲状旁腺辨识及其功能保护优劣性.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甲状腺外科行Miccoli术式全甲状腺切除术24例,同期行传统开放术式全甲状腺切除术43例,比较2组术式术前及术后第1天、第3天血清甲状旁腺素(parathyroidhormone,PTH)及血清钙离子(Ca2+)浓度变化;同时比较术中对甲状旁腺辨识个数,术后一过性及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发生率.结果Miccoli术式组术中对甲状旁腺辨识个数(3.33±0.70)高于开放术式组(2.86±0.7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第3天2组血清PTH及Ca2+浓度均明显下降,不同手术方式PTH水平变化趋势存在差异,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Miccoli术式组不同时相PTH水平较为稳定.Miccoli术式组一过性(9/24)及永久性(0/24)甲状旁腺减退者相对开放术式组(27/43,1/43)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ccoli术式能减少手术对甲状旁腺及其功能影响,有利于甲状旁腺功能恢复,较开放术式更具有优势.

  • 标签: Miccoli术式 甲状旁腺 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 甲状旁腺激素
  • 简介:自噬(autophagy)是一种溶酶体参与、复杂分解细胞内蛋白和亚细胞结构过程。通常,细胞处于“饥饿”或其他应激情况下,通过降解细胞内蛋白和细胞器为细胞基本代i射提供能量。基因分析发现,调控自噬过程基因在进化中高度保守,从酵母、果蝇到脊椎动物和人都可以找到参与自噬同源基因;并且这些基因在胚胎发育和肿瘤发生中发挥作用。形态上,自噬以细胞内形成空泡样结构为特点,将蛋白、亚细胞结构包裹,或直接与溶酶体结合而降解。

  • 标签: 急性胰腺炎 自噬 亚细胞结构 基因分析 细胞内 同源基因
  • 简介:2013年《科学》杂志提出了6个当年最值得关注科学领域进展,其中之一便是单细胞测序。如果将成千上万个细胞一起进行研究,就会模糊对细胞之间异质性(heterogeneity)认识。一般认为,当研究深入到单细胞层面时,研究者可能失去对整个系统把控,但如果在整个系统中挑选多个单细胞进行研究,则可能重建出整个系统,并能提供更多、更有价值信息。

  • 标签: 单细胞测序 肿瘤 转录组异质性
  • 简介:白血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恶性血液病,其类型与疾病临床特征、治疗方案选择均有密切关系。七十年代末期,由于免疫学、单克降抗体和染色体分带技术发展,白血病免疫分型诊断和细胞遗传学分型研究进展迅速,建立了MICM(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型方法,使白血病诊断分型更为可靠,免疫学分型也成为白血病诊断和分型必不可少工具。随着研究广泛深入,人们发现免疫分型不仅有助于白血病诊断及分型,且与白血病临

  • 标签: 免疫分型 分型预后 白血病免疫
  • 简介:端粒是真核细胞线性染色体末端一段特殊DNA串联重复序列,在染色体稳定性和基因组完整性方面发挥关键性作用,又有细胞"生命钟"之称。近年来研究表明,端粒长度在心血管常见疾病发生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就端粒长度影响因素及其对高血压、冠心病、心力衰竭影响作一综述。

  • 标签: 端粒长度 心血管疾病 影响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