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急诊绿色通道PCI术的应用情况。方法对我院急诊科1年零3个月以来救治的7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病变冠脉、PCI术D2B时间的情况进行追踪分析。结果ACS患者的平均年龄64.85岁。ACS患者基础病的分布高血压41.3%,糖尿病14.7%,慢性肾衰8.0%,高尿酸血症8.0%。ACS患者行急诊PCI术的比例为68.0%,其平均D2B为151.74min。病变冠脉情况LCX占37.3%,RCA占49.0%,LAD占49.0%。单支病变占74.5%,三支病变占9.8%,双支病变占15.7%。结论ACS患者大部分均行PCI术治疗,其的D2B时间仍未达到新指南标准。冠脉病变以前降支及右冠的病变较为多见,且多以单支病变方式出现。

  • 标签: ACS,急诊绿色通道,PCI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本院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相关情况,积极做好危重患儿的临床抢救工作。方法收集2009年1月—2010年12月期间本院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321例的临床资料,对临床急诊症状等情况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结果本组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男女比例为1.551,其中普通急诊患儿由于出现潜在生命体征不稳定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243例(75.70%),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78例(24.30%)。经回顾性分析发现,普通急诊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惊厥表现、中毒表现、肺炎表现、严重呕吐表现和哮喘表现。而危重患儿进入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治疗的临床症状表现主要为休克表现、持续惊厥表现、严重颅内感染、心肺骤停和心动过速。结论通过研究儿科急诊绿色通道患儿急诊症状的相关情况可以显著提高对危重患儿的临床救治,提高本院儿科急诊的救治水平。

  • 标签: 儿科急诊 绿色通道 急症症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重点病种在急诊绿色通道服务时限的质量控制方法与效果,有效控制重点病种在急诊的服务时限,达到急救绿色通道的无缝隙连接与全程质量控制,规避医疗风险。方法通过设计“重点病种绿色通道管理质控记录单”,采取三级质量控制模式对重点病种在绿色通道救治流程中,各个服务时限节点进行质量管理控制。结果缩短了重点病种病人在急诊的服务时限。结论通过急诊绿色通道各个服务时限节点的质量管理控制,有效缩短了重点病种病人在急诊科的服务时限,加强了急诊科与临床各科室间的相互合作,提高了重点病种的急诊救治成功率,提升了急诊病人及家属的满意度。

  • 标签: 重点病种 绿色通道 服务时限 质控管理
  • 简介:摘要我院从2014年3月成立胸痛中心后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患者建立了绿色通道,从3月-9月半年期间共收治急诊患者25例,从人员安排,门球扩张时间的控制,急救处理流程等方面着手,建立了临床路径,制定相关的急救方案,保证通道的畅通,为患者赢得抢救时间,提高救治患者的成功率。

  • 标签: 急性ST段抬高型心梗 急诊PCI 绿色通道 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绿色通道急救流程应用在手术室批量伤患者救治过程中的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2月—2018年12月我院收治抢救16批次95人次批量伤手术患者的抢救措施以及医护配合流程。结果95例严重创伤绿色通道患者经手术抢救,其中2例死于复合伤多器官衰竭,1例因休克未纠正而死亡,其余92例均得到及时救治,手术成功率为96.8%。结论制定科学有效的抢救组织和管理制度是保证高质量、高效率地抢救患者的重要措施,提高手术抢救成功率。

  • 标签: 绿色通道 手术室 批量伤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规范脐带脱垂产妇剖宫产术的抢救流程,提高胎儿存活。方法值班护士接到出诊产科医生电话通知手术后,立即启动紧急急救手术应急预案,通知二值护士(2人)、麻醉师(2人)、儿科医生(1人)、产科医生(3人)、助产士(1人)等人员到手术室做好紧急急救手术准备;由产科医生、助产士出诊接回,直接送入手术室,在局麻+静脉复合麻下行剖宫产术。结果5例新生儿经及时抢救处理均存活,母婴平安,治疗护理康复出院。体会要使脐带脱垂产妇及胎儿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不仅要有精湛的技术、高效的团队,还要有完善的制度及工作流程。

  • 标签: 绿色通道 脐带脱垂 剖宫产 手术配合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应用急诊绿色通道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救治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方法抽取60例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病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平均每组30例。采用常规急诊救治途径对对照组患者实施救治;采用急诊绿色通道救治途径对观察组患者实施救治。结果观察组患者急性消化道出血症状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救治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不良反应率和患者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应用急诊绿色通道对患有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进行救治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 标签: 急诊绿色通道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 救治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在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患的抢救工作中使用院前急救及绿色通道的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2018年8月急诊科收治的156例AMI病患作为本研究对象,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先入院的接受常规急诊护理的对照组(78例)及后入院接受院前急救及绿色通道的实验组(78例),分析比较两组病患的抢救有效率、住院时间以护理满意度等情况。结果实验组病患的急救有效率为78.21%(61/78),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病患的心肌再灌注时间及住院时间分别为(61.03±8.15)min、(11.42±3.83)d,和对照组相比均显著较少(P<0.05)。结论在急诊科为急性心肌梗死病患提供有效的院前急救并入院后给予绿色通道可有效提高病患的抢救有效率,减少心肌再灌注时间及住院时间,并获得病患对急救工作的满意,应用效果较好,具有广泛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科 急性心肌梗死 院前急救 绿色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完善院内绿色通道对缩短急性缺血性卒中(AIS)患者从入院到静脉溶栓治时间(DNT)及静脉溶栓率的影响。方法统计2014年7月建立及完善绿色通道以来到我院就诊的AIS患者,对总体溶栓率、时间窗内患者溶栓率及DNT进行分析,比较绿色通道完善前后溶栓率及DNT变化情况。结果绿色通道完善改进后,于我院就诊的AIS患者溶栓率(10.70%)较绿色通道完善改进前(2.62%)明显提高,DNT时间明显缩短(106minvs53min)。结论通过改进绿色通路流程,可使溶栓率大幅度增加;证明在院前延误严重地区,溶栓率较低的地区,建立院内完善通畅的绿色通道,是提高AIS患者静脉溶栓率的重要措施。

  • 标签: 急性缺血性卒中 绿色通道 静脉溶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通道与标准通道经皮造瘘在治疗小儿膀胱结石中的应用。方法回顾我科自2008年4月至2013年4月使用经皮造瘘治疗的35例膀胱结石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4例,女1例,年龄3~10岁,平均年龄5岁,随机将患儿分为两组,微通道手术组17例,标准通道手术组18例。结果35例患儿均一期清除结石,无一例改开放手术。微通道手术组结石清除时间15~52min,平均30min,术后发生膀胱刺激征4例(23.5%),术后住院时间2~5d,平均3d。标准通道手术组结石清除时间5~30min,平均18min,术后无一例发生膀胱刺激征,术后住院时间2~4d,平均2.5d。所有病例术中术后均未发生水外渗、大出血、膀胱穿孔、泌尿系感染加重等严重并发症。术后随访1~12个月,平均6个月,无尿道狭窄发生,无结石复发,患儿均排尿通畅。结论标准通道经皮造瘘较微通道经皮造瘘治疗小儿膀胱结石,未明显增加机体损伤,具有安全可行,取石效率高,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 标签: 微通道经皮造瘘 标准通道经皮造瘘 小儿膀胱结石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硬通道与软通道进行治疗的效果对比。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0~2012年收治的8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软通道治疗,对照组给予硬通道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日常生活能力、清除血肿量等方面与对照组对比,改变较为明显,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硬通道进行治疗,获得较为明显的效果。但临床中应该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的选择手术方式。

  • 标签: 软通道 硬通道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卒中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脑梗塞治疗效果的作用。方法抽取我院于脑卒中中心于2016年12月—2017年8年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塞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观察组(45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常规护理、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康复率、死亡率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用于急性脑梗塞患者,可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其护理满意度。

  • 标签: 脑卒中中心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 急性脑梗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卒中的绿色通道构建方法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09年1月至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28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为单纯西药治疗组,观察组为建立脑卒中单元并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回顾性分析患者临床资料并观察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平均住院天数以及死亡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1%,P<0.05。结论建立和完善脑卒中绿色通道,能有效缩短脑卒中救治时间,降低患者病死率、病残率,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和生存质量。

  • 标签: 中西医结合 急性脑卒中 绿色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急诊PCI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B组(传统急救处理)和A组(急诊PCI绿色通道),各34例,观察临床干预效果。结果A组抢救成功率97.06%高于B组的76.47%,A组死亡率2.94%低于B组的23.53%,A组急诊滞留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后期存活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6.06%低于B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并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死亡发生风险,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 标签: 急诊PCI绿色通道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心血管疾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软通道、硬通道治疗老年危重病人高血压脑出血的对比。方法选择符合标准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82例,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将两组分别实施硬通道和软通道引流加以治疗,观察病死率,血肿清除量,临床疗效等指标。结果两组病死率,血肿清除量,临床疗效相比较,硬通道组均优于软通道组。结论硬通道引流治疗在老年危重病人身上优于软通道引流。

  • 标签: 高血压 脑出血 硬通道 软通道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对提高急性心肌梗死病人治疗效果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68例我院接收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就诊时间为2016年5月至2017年5月期间,随机分为对照组(n=34,予以常规护理)与观察组(n=34,予以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观察两组急诊停留时间以及转运时间,并观察急诊期间死亡率、救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停留时间、转运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短(P<0.05);观察组患者急诊救治有效率较对照组明显要高、死亡率较对照组显著要低(P<0.05)。结论胸痛中心急诊绿色通道护理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急诊绿色通道护理流程 胸痛中心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的急诊绿色通道手术配合程序对创伤休克患者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3月份至2016年2月份收治的创伤休克患者100例为观察对象,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急诊科室检查与手术方式进行治疗,观察组患者采取科学的、规范化的急诊绿色通道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急救准备时间、急诊科室人员与准备时间等。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急救准备时间以及急诊科室人员与准备时间等,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组间差异十分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建立科学的、规范化的急诊绿色通道手术配合程序对创伤休克患者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其不仅能够缩短患者急救准备时间,还能顺利的展开患者的纠急救和诊治,值得推广于临床使用中。

  • 标签: 急诊绿色通道配合程序 创伤休克患者 意义分析
  • 简介:摘要酸敏感离子通道(acid-Sensingionchannels,ASlCs)是一类由细胞外质子(H+)激活的阳离子通道,属于上皮钠通ENaC(epithelialsodiumchannels)/退化因子基因DEG(degenerin)通道家族的成员,广泛分布于神经及神经以外系统。在炎症、脑缺血、肿瘤等病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ASlCs的分子结构与组织细胞分布特点、调控机制以及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已经得到了部分阐明。本文对ASlCs最新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增进对ASlCs生物学功能和病理作用的了解。

  • 标签: 组织酸化 酸敏感离子通道 结构 功能调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