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PCI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13
/ 2

急诊PCI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

欧阳志波

(绵阳市中心医院急诊科四川绵阳621000)

【摘要】目的:研究急诊PCI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分为B组(传统急救处理)和A组(急诊PCI绿色通道),各34例,观察临床干预效果。结果:A组抢救成功率97.06%高于B组的76.47%,A组死亡率2.94%低于B组的23.53%,A组急诊滞留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后期存活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6.06%低于B组的3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PCI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提高抢救成功率,缩短抢救时间,并降低心血管疾病及死亡发生风险,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关键词】急诊PCI绿色通道;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心血管疾病

【中图分类号】R45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6-0231-01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在临床中是指具有典型缺血性胸痛为主要症状的心肌梗死类型,症状时间往往超过20min[1]。患病后,患者可出现胸部不适、乏力、疼痛、胃肠道反应等症状,部分严重者疼痛感极为强烈,且伴随典型的STEMI早期心电图表现为ST段弓背向上抬高表现,可对患者日常生活及健康造成严重威胁。但疾病发生急促,且死亡风险较高,故而应在短期内给予有效诊断,从而确保其生存。本院围绕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工作开展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9月—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68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均衡分组法分为B组和A组,各34例。A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4~74岁,平均(59.4±1.6)岁;B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5~75岁,平均(59.5±1.4)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对比结果显示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B组采用传统急救处理,A组采用急诊PCI绿色通道,具体内容如下:患者与急诊科医师对接后,对于已经确诊患者及时给予急诊处理,诸如止痛、抗凝、除颤等,使用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等药物进行止痛,采用除颤仪对患者进行除颤,同时建立静脉通道,给予血常规、血生化及凝血检查,术前准备工作完成后立即通知心内科会诊,并制定与之相对的治疗措施;治疗后,所有患者均接受吸氧和心电监护,需要在10min之内完成病史采集、血液标本及血常规检查,给予阿司匹林300mg及氯吡格雷600mg嚼服,后给予冠状造影及介入手术治疗。

1.3研究指标

观察临床干预效果,包括抢救成功率、死亡率、急诊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及后期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1.4数据处理

研究涉及数据运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包处理,计量数据的处理,采取独立配对t检验,计数数据的处理,行χ2检验;当P<0.05时,说明数据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抢救成功率对比

A组抢救成功率97.06%(33/34),B组抢救成功率76.47%(26/34),A组抢救成功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P=0.032)。

2.2死亡率对比

A组死亡率2.94%(1/34),B组死亡率23.53%(8/34),A组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10,P=0.032)。

2.3急诊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对比

A组急诊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35.64±4.64)min、(9.21±1.22)d,B组急诊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88.55±4.56)min、(14.05±1.25)d,A组急诊滞留时间、住院时间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7.423、16.157,P=0.000、0.000)。

2.4存活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对比

A组存活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6.06%(2/33),B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34.62%(9/26),A组心血管疾病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表存活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对比[n(%)]

3.讨论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是临床少见疾病,病死率一般为30%。据临床资料[2]记载,对于患者而言患病后如未能的得到及时有效治疗,死亡率可出现上升,故而应及时给予抢救工作,以进一步确保其生存状态。以往临床多采用传统抢救措施干预,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患者病情进行观察,并结合其实际及时制定治疗措施。但是在实际干预中,抢救成功率并不能满足患者及临床对干预效果的满意需求。急诊PCI绿色通道是近年来临床用于急救的干预措施,能够最大限度对抢救时间进行缩短,使患者在短时间内尽快得到对应救治,从而确保其生存状态。本研究结果,A组急诊滞留时间、住院时间得到有效缩短,其抢救成活率处于较高水平,(97.06%)高于B组的(76.47%),且存活患者心血管疾病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急诊PCI绿色通道应用于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能够尽快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结合其实际情况拟定治疗措施,确保患者在第一时间内得到治疗,同时为患者提供快速、及时、有效的医疗救治,最大程度上对患者生命提供保障。

综上所述,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采用急诊PCI绿色通道干预效果显著,可减少死亡及存活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提高其生存状态,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翰文,贺志伟,谢兴泽,等.老年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PCI术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6,14(4):422-423.

[2]苏葵花,黄爱玲.胸痛中心绿色通道在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救治的应用探讨[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278-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