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通过对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伤害因素的分析制订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增强护士的自我防护意识;工作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范,认真做好自我防护工作以杜绝或减少职业伤害的发生。

  • 标签: 消毒供应中心护士 职业伤害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妇产科护理是一门特殊的行业,大多数妇产科护士被血液、羊水等分泌物污染,不同程度的被锐器刺伤过,其独特的工作环境及服务对象决定了妇产科护士处于多种危险因素之中,是职业危害发生率的高危人群。本文分析了妇产科护士工作中的职业危害因素,进一步探讨防护对策,最大程度地降低职业危害的发生率。妇产科护士的职业危害大致可分为四大类:生物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和心理社会性危害。

  • 标签: 妇产科护士 危害因素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静脉输液时护士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护对策,杜绝危害的发生。方法 对36名临床护士在对患者进行静脉输液期间追踪调查,包括上岗前全面性职业防护培训有无,护士被针头刺伤的情况,输液操作是否戴手套等。结果 护士在进行静脉输液中面临巨大的职业危害隐患。

  • 标签: 静脉输液 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 手术室的护理工作是一个高危险性的工作,其职业安全一直备受关注。手术室护士的职业安全 主要 来源于身体和心理两个方面。手术 室 护士的职业特殊性决定了其接触锐器、病毒源、感染源 、放射源 的几率较高 , 同时,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较大,作息时间不规律,心理承受的压力较大。本文对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进行了简要概述,提出手术室护士职业安全防护的重要性,并就如何进行手术室护士执业安全防护提出了建议。

  • 标签: 手术室 护士 职业安全 防护
  • 简介:【摘 要】目的:于护士针刺伤预防中应用护理教育的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2018年4月至2020年1月在我院工作的58例护士开展研究,双盲法分为乙组同甲组,各29例。在甲组护士中开展护理教育,而乙组护士不进行护理教育,对比两组的职业安全知识掌握程度、针刺伤发生情况。结果:甲组护士职业安全知识掌握评分大于乙组护士((P<0.05);甲组护士针刺伤发生率小于乙组护士(P<0.05)。结论:于护士针刺伤预防中,应用护理教育可提高护士对于职业安全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有效降低针刺伤发生的风险。

  • 标签: 护士 针刺伤 预防 护理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科技的发展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恶性肿瘤疾病快速在我国蔓延开来,而治疗恶性肿瘤的最重要途径就是进行化疗,化疗在治疗恶性肿瘤方面很有成效,但是其化疗药物一旦使用不当就会对护士造成不可控制的职业危害。所以,在日常护理中提高护士的化疗药物安全防护知识,提高自我保护的意识对消除职业危害、保障护理人员的生命安全方面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对此,本文就化疗药物的危害进行阐述,并研究分析了化疗药物的有效防护措施,希望为护士的卫生安全提供有力的帮助。

  • 标签: 护士 化疗药物 危害作用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前有明确结论抗肿瘤药物能引起护士职业损伤,本文综述了抗肿瘤药物的现在使用状况,护理职业损伤的定义,肿瘤科护士的职业损伤和表现,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措施,以及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措施落实情况。

  • 标签: 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抗肿瘤药物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手术室护士工作过程中可能遭受的职业危害因素,并总结自我防护措施。方法:本次研究起始时间为2018年12月,结束时间为2019年12月,共选择本院手术室工作的护理人员13名,采用问卷调查方式了解护士职业危害相关因素,并总结自我防护措施。结果: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手术室护士工作时间越长,其自我防护意识越高。结论:手术室护士职业危害因素包括意外损伤、物理性、化学性以及心理和生理等多种因素,采取针对性自我防护措施,有利于降低手术室护士工作危险,值得进一步完善。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因素 自我防护
  • 简介:摘要:针对外科护士在工作中面对的多数是外伤患者,而其病情存在复杂多变性,且必须要接触患者的伤口、血液、体液、分泌物等,这些因素对外科护士的健康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存在着被感染的危险,各种理化因素也对外科护士的健康存在着潜在影响。如今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和医院感染认识的不断提高,外科护士工作环境中的特殊性导致的多重职业性危害因素所存在的现状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个人增强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和加强对高危人群的防护,尽量减少或消除造成职业危害的各种因素,做好日常防护工作,最大限度的保护外科护士的身心安全是避免危险因素和安全防护措施的关键所在。

  • 标签: 外科护理,工作防护,意识危险因素,安全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予以研究,并就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培训后的效果予以数据评测。方法:选取我院肿瘤科从业护士 102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和量表调查的方式研究肿瘤科护士细胞毒性药物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情况,并通过 SPSS分析肿瘤科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水平。结果:对肿瘤科从业护士 102人的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调查问卷表结果展开分析,发现肿瘤科职业防护意识及其防护知识的掌握处于较高水平;培训前后,护理人员在细胞毒性药物防护知识和技能掌握层面存有较大差异( P< 0.05)。结论:肿瘤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可通过建立和健全职业防护的保障制度、科学分配肿瘤科护理人力资源、强化护理知识培训等多元化的手段提升对细胞毒性药物防护能力及提高护理人员对防护知识的掌握,在提高肿瘤科护理服务质量的同时,保障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

  • 标签: 护理 职业防护 肿瘤科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分析门诊采血室护士导致其 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并分析具体的职业防护措施。 方法:本次实验对象均来自于 2016 年 1 月份到 2019 年 1 月份中在我院发生的 20 例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护士,并对其发生血源性的因素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职业防护措施。 结果:通过本次研究表明,门诊采血室护士发生血源性职业暴露的原因多是因为自身护士自身防护意识淡薄以及采血操作不规范,在处理针头锐利器不当时等多种因素导致的。针对护士出现此类问题采用一定的职业防护措施,因而降低了采血室护士血源性职业暴露的概率。 结论:门诊采血室护士在护理工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循预防标准措施,以有效降低职业暴露的发生,保护自身的健康安全。

  • 标签: 门诊采血室,血源性,职业暴露,职业防护
  • 简介:摘要: 总结了临床中多元化护士长领导风格的类型以及影响护士长领导方式的各种因素,比较了变革型领导风格和交易型领导风格的特点,两者关系相辅相成,对临床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工作敬业度及工作绩效都有着非常积极正向的影响,从而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

  • 标签: 多元化 领导风格 影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通过对门诊护士素质要求的分析、探讨,明确门诊护士应具备的整体素质和特殊要求,从而有的放矢地加强门诊护士队伍建设。

  • 标签: 门诊 护士素质 基本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感染科职业防护方法。方法:我院在分析感染科职业危险因素的基础上,于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2月实施规范性的防护措施,比较分析防护措施实施前、后护理人员的暴露率。结果:实施规范性防护措施后护理人员的暴露率比实施前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感染科护理人员的工作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医院应加强对感染防护措施的研究,实施有效性的安全防护措施,以降低暴露率。

  • 标签: 感染科 职业防护 方法
  • 简介:【摘 要】近年来,随着临床核医学在医学界领域的逐渐发展与应用,为疾病诊断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可以帮助患者实现机体健康发展。但相关研究表示,核医学发展与应用的同时仍然存在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比如放射性物质的扩散、废物处理以及污染等。因此,为更好的降低核医学辐射产生的危害,临床应将核医学辐射防护作为研究的重点内容。本文主要是对核医学辐射防护进展进行综述,旨在为今后的防护工作提供参考。

  • 标签: 核医学 辐射防护 研究进展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翻转教学”在护士培训中的应用。 方法: 将本院大内科 2018 年 7 月 - 2019 年 7 月期间 50 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与对照组( n=25 名 ),护士培训过程,实验组应用翻转教学,对照组应用传统教学,完成培训后,观察护士考核成绩。 结果: 和对照组比较发现,实验组教学模式评价结果较为理想,对照组理论成绩、操作技能成绩均低于实验组, 2 组比较差异有意义( P < 0.05 )。 结论: 护士培训过程,翻转教学模式的应用,在调动护士学习兴趣与解决问题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加强护士理论知识掌握,同时提升其操作技能。

  • 标签: 翻转教学 护士 培训 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