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9
369 个结果
  • 简介:护士是人类健康服务的一门职业,其职责包括健康维护和健康促进。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对患者的医疗护理质量,但其本身在执行医疗护理活动过程中也存在很多不安全的因素。护士职业特点决定了护士是因职业暴露而致职业感染发生率最高的职业群体。因此,如何加强临床护士职业暴露是医院管理工作的当务之急。

  • 标签: 职业暴露 护理工作 防护管理
  • 简介:目的了解基层医院护士针刺伤的情况,分析针刺伤发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护对策。方法对2006年10月至2007年9月我市4家综合性医院临床一线轮班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被调查的220名护士中,对职业防护知识掌握合格率为64.54%;认为职业防护非常重要占76.36%;1年内发生针刺伤占85%,次数最多达8次;门诊注射室是针刺伤高发区;针刺伤发生与护龄长短有显著相关性。结论护士职业防护意识淡薄,防护知识缺乏,年轻护士工作经验不足以及护理管理措施不到位等是发生针刺伤的主要原因。应加强护士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提高护士职业安全防护意识,规范操作行为,以减少针刺伤给护士带来的职业危害。

  • 标签: 职业暴露 针刺伤 防护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讨护理人员在PET/CT检查中施行辐射防护的成效。 方法 分析PET/CT检查时候的辐射途径,并且总结辐射防护方法,选择合理的防护措施。 结果 PET/CT检查时候的辐射是可以减少的,跟踪检测分药、注射工作,护理人员辐射剂量无人超标。 结论 在PET/CT检查期间,防护工作做到位可以减少辐射,再加上提升对防护的重视程度,严格遵守防护规则,可以减少药物对医护人员的辐射,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 标签: PET/CT 护理人员 防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内镜因其直观、方便,确诊率高,不但利于检查.且更利于内镜下进行的各种治疗,故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虽然内镜导致的医源性感染已得到大家足够重视.但其对医务人员职业危害却被忽略。内镜室存在许多危害医护人员(特别是护士)身体健康的不利因素。根据作者长期的临床实践和工作经验,从以下5个方面来探讨内镜室职业危害因素和相应的防护措施,以提高内镜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增强职业安全意识,保证身心健康。

  • 标签: 职业危害因素 内镜护士 内镜室 防护 临床实践 医源性感染
  • 简介:摘要:目的:对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所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针对性的防护手段及护理对策。方法:选择我院近200名护士工作人员作为研究对象,对护士人员在日常工作中所出现的利器损伤状况进行调查分析以及归类总结,对产生一些损伤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进行确定,提出针对性护理手段及措施。结果:在手术室日常工作过程中,护士人员出现利器损伤的问题几率达到了100%,经过调查研究发现,损伤原因包括很多种,主要有材料质量不大过关以及护士心理承受能力较低等等。通过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与预防对策,能够使手术室护士利器损伤发生几率大大降低。结论:在手术室护士日常用的过程中,应当开展利器损伤有关知识内容教育。

  • 标签: 手术室利器所伤 原因 对策
  • 简介:妇产科产房工作者是一个在特殊环境中,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群体,是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相结合的工作,服务对象是产妇,虽然工作平凡,但又神圣而伟大,担负着两条生命的崇高使命,担负着“促进健康,预防疾病,减轻痛苦,恢复健康”的崇高使命。因此,

  • 标签: 护士健康 职业因素 产房 防护 护理专业 脑力劳动
  • 简介:【摘要】目的:现回顾性调查分析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以此来制定更加合理的防护对策。方法:回顾与分析研究对象在研究时间内出现的职业暴露事件及防护对策。结果:经数据分析,锐器伤、病原微生物致感染率居多(占32.5%)(P < 0.05),说明存在对比意义。结论:规范操作行为,加强护士的职业安全培训、教育和防护对策,是减少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的关键。

  • 标签: 职业暴露 危险因素 防护对策
  • 简介:[摘要] 手术室护士是从事特殊护理专业的人群,现从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及身心因素四个方面讲述手术室常见的职业危害,针对性的提出防护措施,加强自我防护,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身体素质。

  • 标签: []手术室护士 职业危害 防护
  • 简介:摘要:针刺伤是护理人员在工作中由针头及其他一切锐器, 如安瓿、碎片、手术器械等所造成的意外伤害,是护理人员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损害。针刺伤是当今医务人员所面临的最严重的职业性危险因素之一,尤其对于低年资护士,经验不足,再加上其他原因,容易造成针刺伤现象。本论文主要通过采用整群抽样问卷调查方法收集资料来了解低年资护士针刺预防知识掌握情况, 对安全操作行为的认知和实施情况, 发现了低年资护士防护意识淡薄,针刺伤发生率高的现状,文章最后提出了针刺伤的发生率及有关的防护措施,加强职业防护知识教育,规范操作行为,建立针刺伤的登记报告及反馈制度,是当前职业防护的重要课题。

  • 标签: 低年资 针刺伤 防护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不同管理模式对消毒供应室护士防护意识的影响比较。方法:调取 2017年 1月 -12月我院供职的 60名消毒供应室护士资料,以时间均衡为基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别施以集中管理模式与分散管理模式,评估两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安全事件报告状况以及自我防护意识、管理内容、管理模式评分。结果:两组相较而言,观察组护理人员考核成绩较佳( 100.00%vs.90.00%)( P﹤0.05);观察组安全事件报告率较低( 13.34%vs.40.00%)( P﹤0.05);观察组自我防护意识、管理内容、管理模式评分较佳( P﹤0.05)。结论:对消毒供应室实施集中式管理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护理人员相关知识掌握程度,降低安全事件发生几率,提高护理人员自我防护意识,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因此,可以大力实践与推广。

  • 标签: 不同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室护士 防护意识 影响
  • 简介:手术室是医院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检查、诊断,并担负抢救工作的重要场所,也是发生职业暴露的高发区域。大量研究证实,手术室护士是发生针刺伤及感染经血传播疾病的高危职业群体。在我院新上岗护士多担任洗手护士,洗手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几率最高。因此,了解手术室新上岗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建立合理的防护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手术室 针刺伤 新上岗护士 原因 对策
  • 简介:根据国家计生委的数据,截至2016年底,我国注册护士总数达到350.7万,占卫生计生专业技术人员的42%。近日,一份由中国社会福利基金会、919护士关爱计划、护联网等机构联合发布的《中国护士群体发展现状调查报告》显示,目前约51.2%的护士遭遇心理创伤,90%的护士不能明显感受社会大众对护士的尊重。基于薪酬、体力、传统观念等因素,不少人对于护士这一职业存在刻板印象。

  • 标签: 注册护士 偏见 国家计生委 社会福利 护士群体 机构联合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和人类健康观念的变化,护理职业的角色功能已拓展为不仅要帮助患者恢复健康,而且要使健康者保持健康。在护理工作过程中,护理人员将承受人类迅速增长的健康需求而带来的更大压力。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状况,将直接影响其工作质量和服务质量。

  • 标签: 护理管理者 身心健康 护士
  • 简介:护理工作是一项集体力劳动、脑力劳动、爱心奉献于一身的繁重工作,护士生活在社会、工作、家庭、学习等诸多压力中,再加上服务对象的误解,存在“重医轻护”的社会倾向,轮班、夜班等专业特点使临床一线护理人员处于紧张、疲惫状态,过度的心力和体力消耗,易导致护士患各种疾病,如神经性衰弱症等,因此,护士应加强自身保护,进行自我

  • 标签: 护士 自我保护 心理状态 护理操作 护患交流
  • 简介:现代管理认为,管理者的领导力是改变下属工作行为和激发工作热情的动力,而领导力是来源于领导者的魅力而非领导职位所赋予的权利。诚信领导是一种产生于积极心理能力的、得到高度开发的组织情境过程,其核心是通过领导者展现出来的诚信品质和行为来影响下属的认识、态度和行为,

  • 标签: 现代管理 职业价值观 诚信 护士长 态度和行为 工作热情
  • 简介:护士应具备的职业修养,是通过培养,教育,自我修养,自我锻炼而获得的一系列的知识技能,行习惯.文化涵养.品质特点的综合.随着传统护理向开学护理的过度.护士不仅是医生的助手.更是医生的合作者.护理的手段不仅是技术操作.还负担着身心整体和社会性防病治病.随着护理系的发展.对护士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然而有资料显示现况状况.现在很多护理专业的学生她们运用知识能力较低,心理素质不稳定,适应能力差.为了陪养素质高,适应能力强的护理人才,这是护理教育急需解决的问题.

  • 标签: 护士学生 素质培养 运用知识能力 护理专业 职业修养 适应能力
  • 简介:随着医学模式和护理学科的自身发展,要求护士不断转变观念,增强护士人文修养。我院妇科通过提高护士人文素养,关注人文关怀,建立了良好的护患关系,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标签: 护理 人文修养 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