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粘连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8月~2014年10月收治的粘连性肠梗阻手术患者3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9例,对照组采取开腹肠粘连松懈术,观察组采取小肠部分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出院时间、肠鸣音听诊评分、复发率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听诊、复发率分别为(83.5±6.2)h、(13±2.8)d、(2.5±1.3)分、10.5%;对照组分别为(123.6±7.8)h、(20±3.8)d、(1.5±0.7)分、47.4%;观察组的平均排气时间、住院时间、肠鸣音听诊、复发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1例切口感染;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感染,经抗炎治疗后治愈,顺利出院,两组并发症对比差异不明显。结论采取小肠部分切除术对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疗效确切,缩短患者恢复时间,降低复发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粘连性肠梗阻 再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上对重症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措施及疗效。方法我们对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来我院进行就诊治疗的40例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我们按照随机分配的原则将这些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20例患者。我们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的是对症洗胃及药物治疗方式,对对照组患者采用的是清水洗胃加药物治疗方式。治疗结束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急救效果。结果在观察组患者中,有18例患者的毒性虽然清除但并没有完全治愈,2例患者因急救无效而死亡;对照组患者中,15例患者抢救有效但并没有完全治愈,5例患者因急救无效而死亡,二组患者的急救效果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临床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后,首先要对症进行急诊洗胃处理,然后给予相应的药物对症治疗,这样能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存率,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 标签: 有机磷农药 急诊 洗胃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对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在贵州省毕节市第一人民医院中医科就诊,明确诊断为AMI急性期且具有PCI适用征的83例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41例及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PCI及西医相关治疗,中医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PCI术中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后心肌灌注分级(TMP)、PCI术后90d的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射血体积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中医综合治疗组TMP2~3级患者37例,TMP0~1级患者4例,对照组分别为29、13例,中医综合治疗组TMP2~3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住院期间心功能指标LVEDV、LVESV、S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90d,对照组LVESV、SV、LVEF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同组住院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LVEDV与住院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治疗组患者PCI术后90d的LVEDV、LVESV、SV、LVEF等心功能指标(122.47±38.45)、(66.07±20.20)、(75.01±18.12)mL,(52.84±6.07)%均明显优于同组住院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LVESV、SV、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7.45±17.31)、(67.03±15.49)mL,(48.25±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PCI治疗前后中医疾病机制变化,在PCI基础上加以中医治疗可以更明显地改善AMI患者心肌灌注情况,缩小心肌梗死灶,改善心功能。

  • 标签: 中医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心肌再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和探讨自主神经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灌注心率失常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行急诊介入治疗的210例,观察再次灌注心律失常发生的症状、类型及发生时间进行记录,分析心律失常的临床特点及其与自主神经失衡的关系。结果右冠脉组RA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他组;开通时间<4h组的RA发生率高于其他两组;RA组交感神经活性显著高于非RA组。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灌注心律失常的发生率为46%,开通时间越短,RA的发生率越高,自主神经失衡与RA有关。

  • 标签: 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再灌注心律失常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9753(2016)5-0056-02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讨冠心通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防治冠心病PCI术后狭窄的临床疗效。方法本次讨论中所研讨的56例患者均随机从我院2015年7月至2016年7月期间收治的冠心病行PCI术患者中筛选而出,随机将56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对照组接受西医常规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进行治疗,研究组接受冠心通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术后狭窄发生情况纳入对比讨论中。结果经治疗半年后,研究组总有效率89.29%比对照组71.43%要高,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狭窄发生率3.57%比对照组14.29%要低,组间数据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冠心通络胶囊联合双联抗血小板药物防治冠心病PCI术后狭窄,其疗效确切,降低了术后狭窄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右美托咪定(DEX)与咪达唑仑对臂丛神经阻滞下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患肢血浆中丙二醛(MDA)、缺血修饰白蛋白(IM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的影响。方法选取60名急诊行断指再植手术患者,美国麻醉协会(ASA)分级I或II级。随机分为3组(n=20)咪达唑仑组(A组)、右美托咪定组(B组)、对照组(C组,输注同体积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均采用腋路两点法臂丛神经阻滞,神经刺激仪定位。阻滞完毕后,手术开始前10min,分别给予咪达唑仑0.03mg/kg、右美托咪定0.5μg/kg负荷量0.8μg/(kg•h)维持量及生理盐水维持至术毕前10min。分别于术前(T0),臂丛神经阻滞完成后15min(T1)、松止血带后10min(T2)、30min(T3)抽取术侧肘部静脉血,测定血浆MDA、IMA、SOD的浓度。结果与T0比较,C组、A组和B组T2~T3的MDA和IMA浓度均升高(P<0.05),SOD浓度均降低(P<0.05);与C组比较,A组和B组T2~T3的MDA和IMA浓度降低(P<0.05),SOD浓度升高(P<0.05);与A组比较,B组T2~T3的MDA和IMA浓度降低(P<0.05),SOD浓度升高(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均可减轻肢体使用止血带所引起的缺血灌注损伤,其中右美托咪定效果显著。

  • 标签: 右美托咪定 咪达唑仑 断肢再植 MDA IMA S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