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9 个结果
  • 简介:再婚,已经越来越得到人们的宽容和接纳,人们也越来越多地享有婚姻自由,这是社会进步的一个标志。再婚男女自然是在过去的婚姻中尝尽了苦涩,希望在新的婚姻中品尝甜蜜。然而,令人困惑的是,好不容易选择了新的婚姻,许多人却没有找到新的幸福,而是再现了“和过去相似的困惑”。

  • 标签: 女人 社会进步 婚姻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初次根管治疗失败后进行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4月~2014年4月期间我院口腔科行根管治疗的36例78颗患牙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78颗患牙每颗平均疗程为2~6次,其中2次疗程32颗,3次疗程24颗,4次疗程治愈者8颗,5次以上疗程14颗,均全部治愈。结论根管治疗可有效消除初次治疗失败的不良病症,并使牙齿外形得到完美修复,且疗效较确切满意。

  • 标签: 根管再治疗 研究对象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并研究肝胆管结石择期手术后手术的具体原因及治疗措施。方法选择在2010年1月-2013年5月入住我院接受治疗的60例肝胆管结石择期手术后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0例患者再次手术的主要原因包括肝胆管残留结石或结石复发、先天性胆管囊状扩张、胆肠吻合口狭窄以及医源性胆管损伤等,经再次手术后并未发生死亡病例,8例出现并发症,并发生发生率为13.3%,经积极的对症处理后,均治愈出院,经6个月-4年的随访,再次手术优良率达93.3%。结论术前对患者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准确判断病情,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引流方式,术中对肝内病灶进行精确的探查并彻底清除,有效解除胆管狭窄,可有效降低再次手术率,提高再次手术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肝胆管结石 再次手术 原因分析 治疗对策
  • 简介:摘要目的对复杂性肛瘘手术临床原因进行分析。方法以2012年10月-2015年10月接收的68例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为对象,通过对其通过对患者手术术式与手术术式及过程的分析,总结复杂性肛瘘手术原因。结果68例复杂性肛瘘手术患者中,内口处理不当造成的手术患者占57.3%(39例),主、支管盲腔遗漏造成的手术患者占23.5%(16例),创面引流不畅造成的手术患者占16.2%(11例),假性愈合造成的手术患者占2.9%(2例)。结论复杂性肛瘘手术原因主要为内口处理不当、主、支管盲腔遗漏及创面引流不畅与假性愈合等,对于复杂性肛瘘患者进行手术时应对内口正确处理,将创口敞开引流做好,术后换药应根据规范进行,这些都是治愈复杂性肛瘘避免其复发的有效路径。

  • 标签: 复杂性肛瘘 再手术 原因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再次手术对手术切除后肝癌复发的治疗的意义。方法对我院施行的57例肝癌切除术后复发再次手术患者的随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57例复发肝癌行复发肿瘤切除均无手术死亡。切除术后1、3、5年生存率分别为82.5%(47/57)、52.6(30/57)和28.1%(16/57),中位生存时间为31个月。首次手术后1、3、5年总生存率为87.7%(50/57)、56.1%(32/57)、35%(20/57),中位生存时间为49个月。结论规范、及时的随访,动态观查对早期发现复发病灶意义重大,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根治术后复发的主要手段。

  • 标签: 复发 肝癌 再手术
  • 简介:摘要医德医风档案管理为医院行风建设的深入开展提供客观依据,要充分发挥其潜在的功能及作用,可以有效促进医务人员的医疗行为得到规范,医务人员工作热情得到激发,服务水平得到提高,医患关系得到改善,医院综合实力得到提高,最终让群众更加满意。

  • 标签: 强化 医德医风档案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优质护理在输卵管阻塞介入通手术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中所收治的100例患有输卵管阻塞患者作为本文研究对象,将其按照比例随机分为对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常规护理的同时开展优质护理,详细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疗效。结果经过护理后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手术配合程度、输卵管畅通率、术中意外率上都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输卵管阻塞患者采用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有效减少手术过程的意外状况,并有效提高输卵管的畅通率,使患者通过优质护理积极配合医护人员展开治疗,对输卵管阻塞疾病治疗带来显著疗效,因此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优质护理 输卵管 再通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本文对米非司酮在子宫肌瘤患者术后恢复及预防复发的应用效果进行了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某医院2015年收治的120例子宫肌瘤患者中部分采用米非司酮治疗的效果进行了探讨。将120例患者平均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米非司酮辅助治疗,对照组采用肌瘤切除术,无任何辅助治疗措施。对两组患者进行术后回访,对术后6个月、12个月的患者术后复发率进行对比,观察患者在服药期间是否出现过不良反应。结果通过对比发现,观察组患者在术后12个月内复发率为3.3%,而对照组患者术后12个月内复发率为16.7%,两组差异较大,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对减少子宫肌瘤术后在复发有着较大帮助。

  • 标签: 米非司酮 子宫肌瘤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进一步探索蒲公英对大鼠脑缺血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分析。方法从蒲公英的药效特性分析推测,蒲公英在脑缺血灌注损伤的恢复方面应有很好的疗效,进一步探讨分析脑缺血灌注的发病机理以及蒲公英对脑保护的作用机制。结果脑缺血后的血流恢复过程中,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免疫炎症反应的加剧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的异常是引起灌注损伤的主要因素。结论蒲公英对大鼠脑缺血灌注损伤可通过减轻氧自由基反应、减轻炎症反应,上调BDNF的表达,激活CREB-BDNF-Bcl2信号通路减轻凋亡,这三个方面发挥脑保护作用。

  • 标签: 缺血性脑血管病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蒲公英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抗血小板聚集药在缺血性脑卒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4年5月-2015年10月我院提倡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在缺血性脑卒中86例患者(定位A组)的临床资料,将其疗效与去年同期同数量(定位B组)未提倡长期应用抗血小板聚集药相比。结果A组患者中出现意识障碍者1例,心源性脑栓塞者0例,延髓麻痹者0例,复发率为10.5%(9例),B组患者中出现意识障碍者3例,心源性脑栓塞者1例,延髓麻痹者1例,复发率为24.4%(21例),A组明显优于B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抗血小板聚集药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抗血小板聚集药 缺血性脑卒中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心电图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定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对120例AMI患者中RCA(98例)和LCX(22例)的心电图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对其在梗死相关血管诊断中的价值进行评价。结果心电图特征指标对比显示,STⅢ↑>STⅡ↑且STaVL↓>STⅠ↓>1在RCA中的特异性和阳性预测值最高,均达到100.0%;STaVR↓≥0.1mv在LCX中的敏感性和阳性和阴性预测值最低,分别为27.3%、27.3%、63.6%。结论心电图相关导联ST段改变对A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定位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可为临床诊疗提供指导。

  • 标签: 急性心肌梗死 梗死相关血管 心电图 右冠状动脉 定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介入通联合医用臭氧治疗慢性阻塞性输卵管炎的疗效。方法对2012年1月-2015年1月期间在我院妇科接受住院治疗的80例慢性阻塞性输卵管炎患者进行实验观察,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介入通联合医用臭氧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介入通术治疗,随访半年,对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妊娠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组术后粘连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输卵管炎患者采取介入通联合医用臭氧治疗,可以疏通输卵管,提高了妊娠率,而且术后粘连情况较少,治疗效果明显。

  • 标签: 介入再通术 医用臭氧 慢性阻塞性输卵管炎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相关患者采用尼可地尔进行临床治疗,观察他们的病情状况,分析尼可地尔对患有冠心病患者的作用。方法选取我院在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的患者,随机抽取患有冠心病的患者50例,其中均是参与过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将50例患者按照数字表法分为两组,一组是治疗组,共28例,另外一组是对照组,共22例,两组患者在手术前后需要进行药物预防,其中治疗组采用的药物为尼可地尔,对照组采用的药物为瑞舒伐他汀,观察治疗组与对照组的三个方面内容。结果通过对治疗组在手术后3个月以及6个月的狭窄发生率进行对比,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并且符合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TC、TG以及全血比黏度等相关方面进行比较,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其中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发生心绞痛的比率明显降低。结论将尼可地尔应用在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的患者中,效果更为明显,因此应该应用在临床治疗中。

  • 标签: 冠脉支架植入术 尼可地尔 冠状动脉狭窄 预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灌注损伤后PP2和依达拉奉联用对大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用雄性大鼠150只,体重250-300g,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各组均采用线栓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灌注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7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Sham组),缺血灌注组(I/R组),溶剂对照组(DMSO组),生理盐水组(NS组),PP2组,依达拉奉组(MCI-186组);联合用药组(Co-drug组)。处理24h后断头取脑,观察大鼠脑梗死面积,检测MDA、SOD含量,用TUNEL法检测脑组织缺血半暗带的凋亡,用Westernblot方法检测激活的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I/R组相比,PP2组、MCI-186组及Co-drug组梗死面积有显著减少(P<0.05),Co-drug组梗死面积减少最为明显(P<0.01);与Sham组比较,I/R组、PP2组、MCI-186组的MDA升高(P<0.05)、T-SOD降低(P<0.05);与I/R组比较,PP2组、MCI-186组及Co-drug组的MDA降低(P<0.05),SOD升高(P<0.05),TUNEL结果显示,与Sham组相比,I/R组、PP2组、MCI-186组均使得脑组织损伤,Caspase-3表达增加;与I/R组相比,PP2组、MCI-186组、Co-drug组均使得脑组织损伤减轻,Caspase-3表达降低。结论Co-drug组比单药组更为有效,联合PP2和依达拉奉联用能够明显的改善大鼠脑缺血灌注造成的损伤。

  • 标签: Src激酶 PP2 依达拉奉 脑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对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来我院就诊并明确诊断为AMI急性期且具有PCI适用征的83例患者,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41例及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PCI及西医相关治疗,中医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PCI术中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后心肌灌注分级(TMP)、PCI术后90d的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射血体积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中医综合治疗组TMP2~3级患者37例,TMP0~1级患者4例,对照组分别为29、13例,中医综合治疗组TMP2~3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住院期间心功能指标LVEDV、LVESV、S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PCI术后90d,对照组LVESV、SV、LVEF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同组住院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而LVEDV与住院期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治疗组患者PCI术后90d的LVEDV、LVESV、SV、LVEF等心功能指标(122.47±38.45)、(66.07±20.20)、(75.01±18.12)mL,(52.84±6.07)%均明显优于同组住院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LVESV、SV、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77.45±17.31)、(67.03±15.49)mL,(48.25±7.5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PCI治疗前后中医疾病机制变化,在PCI基础上加以中医治疗可以更明显地改善AMI患者心肌灌注情况,缩小心肌梗死灶,改善心功能。

  • 标签: 中医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心肌再灌注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中医治疗对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PCI)后心肌灌注和心功能的改善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83例AMI急性期且具有PCI适用征的患者,将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41例及对照组42例。两组均予PCI及西医相关治疗,中医综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中医中药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PCI术中心肌梗死溶栓治疗(TIMI)后心肌灌注分级(TMP)、PCI术后90d的心功能相关指标左心室舒张末容量(LVEDV)、左心室收缩末容量(LVESV)、每搏输出量(SV)及左心室射血体积分数(LVEF)的变化情况。结果①中医综合治疗组TMP2~3级所占比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②两组住院期间心功能指标LVEDV、LVESV、SV、LVEF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医综合治疗组患者PCI术后90d的LVEDV、LVESV、SV、LVEF等心功能指标均明显优于同组住院期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且LVESV、SV、LVEF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据PCI治疗前后中医疾病机制变化,在PCI基础上加以中医治疗可以更明显地改善AMI患者心肌灌注情况,缩小心肌梗死灶,改善心功能。

  • 标签: 中医治疗 急性心肌梗死 经皮冠状动脉内介入治疗 心肌再灌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