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在解题过程中.根据题目的结构特征,通过观察、联想,构建辅助数学模型,由此揭示问题的实质,从而使问题得到顺利解决(此法简称建模解题)。建模解题可打破常规,巧辟蹊径,解问题.体现出创新思维活动,在数学解题过程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本文从长度的角度阐述构模解题。

  • 标签: 建模 数学解题过程 结构特征 数学模型 思维活动 题目
  • 简介:知识需要转化为能力,能力的形成始终贯穿着积极的思维活动,而积极的思维又是在教师的主导下,通过学生的主体作用来实现的。因此,我们要潜心挖掘教材中内涵的智力因素,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促使他们向着"学"的目标迈进。1.多形式——译读式题的教学,除了突出算理外,还应该注重读题的训练,沟通数字算式与文字表述的联系,加深理解四则运算的意义。如,算式"36÷4",可不拘泥于原题的客观顺序,变序译读出多种不同形式的文字题:①36除以4得多少?②4除36得多少?③36里包含有多少个4?④把36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多少?⑤36是4的多少倍?⑥把36缩小4倍是多少?⑦4扩大多少倍是36?⑧什么数的4倍是36?⑨36连续减去多少个4等于0?⑩4个什么数连加等于36?……2.多途径——思考

  • 标签: 善学 算理 译读 智力因素 纵横联系 比甲
  • 简介:理性语文教学具有客观性、逻辑性和批判性等特点。开展理性语文教学,要明确高层次思维发展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深度阅读;要整合意义连接的阅读材料,引导学生自我构建;要创设开放的"全语文"情境,引导学生个性体验;要尝试以评为中心的读学活动,促进学生反思表达。

  • 标签: 理性语文教学 理论构建 内涵 课堂策略
  • 简介:本文认为梁启超在今文经学对抗古文经学的文化背景下,以今文经学怀疑批评态度、进化论等为"疑"的思想武器,以"自由的研究"为"疑"的客观前提,以"求真"、"创获"为"疑"的检验标准和价值旨归,以提高研究者识力为"疑"的主体条件,同时又与自己的"善变"个性以及强烈的"学问欲"相结合,从而在近代普遍存在的怀疑精神中融入了更多的实用价值、理性色彩和人格魅力,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疑"思想.

  • 标签: 学术 价值观 善疑 进化论 自由研究
  • 简介:一、一堂好课的要素与流程在教学研究的道路上,我们每一个人,即使是一位普通教师,也曾有过公开课的高峰体验。极少数的优秀教师,更是登上教学艺术的高峰,积累了大量成功的教学课例。也许他们所追求的,并不是成就几节优秀公开课的“代表作”,而是提炼、淬取一节优秀的公开课该有的要素和标准。

  • 标签: 教学研究 普通教师 佐藤学 细读 课堂 公开课
  • 简介:教育伦理学是在教育科学和伦理科学之间产生的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旨在以伦理的视角来审视教育,提升教育的伦理内涵,从而推动教育向善的、符合人性的方向发展.在我国,教育伦理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存在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开始的.

  • 标签: 教育伦理学 研究综述 研究对象 基本原则 教育伦理评价
  • 简介:2016年7月12日,北京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中心成立暨“衣恋集融合教育”项目启动仪式在北京师范大学特殊教育学系举行。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副主席、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理事长王乃坤,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陈丽,中国衣恋集团社会责任部总经理高宽卓,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副理事长费薇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基金会秘书长张吾龙出席了仪式,并共同为北京师范大学融合教育研究中心揭牌。

  • 标签: 教育研究中心 王乃 融合教育 项目启动仪式 特殊教育学 中国残疾人事业
  • 简介:中国学校音乐教育本土化理论根基的缺失表现为对西方音乐教育理论和思想的崇尚,相对忽视中国百年来音乐教育理论的自我挖掘和总结,忽视对西方理论的本土化转变.为此,我们首先要在思想上形成共识:认识到中西音乐教育在时、空、向度方面的内在差别;其次,在行为上要加强对百年中国音乐教育理论根基的梳理、总结,包括:考察音乐教育的学术人物谱系,加强对近代人物个案的研究;研究中国特有的“美育”思想;结合西方研究理论实现音乐教育理论的创新,实现研究范式和方法论上的多边整合.

  • 标签: 音乐教育 学校音乐教育 中国学校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理论研究 本土化
  • 作者: 黄静怡
  • 学科: 文化科学 > 教育学原理
  • 创建时间:2013-01-11
  • 出处:《教育研究》 2013年第1期
  • 机构:作为市直属学校名师工作室的成员,一直都渴望以新的理念、新的教法灌输课堂,改变现有的教学模式,因此,将着眼点放在了小学六年级的重头戏———作文教学的研究。“字字看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饱读诗书的曹雪芹也深感写文章的艰苦,何况小学生。尤其是生活在我们粤西地区的孩子,在写作上是十分欠缺的,茂名是一个方言很强的地区,其中以高州话、化州话、吴川话、湛江话为主要“语系”,由于受这些粤西方言的影响,小学生作文中常常存在着一些“广东白说”的句子,同时由于自身存在这样那样的心理障碍而缺少积极的写作情感,从而“混作文”的学生为数不少。所以其写作心理障碍的成因及如何矫治成了当前小学众多语文教师孜孜探究的重点,也成为我课题研究的一个目标。因此,我将今年所任教的小学语文S版六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习作指导的内容进行创编,由于第四单元的课文的教学难点是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的掌握,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课例《打开心扉,让心灵说话———心理描写写作指导》。希望能够以一种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推进学生写作的进程,激发学生乐于表达的愿望,使学困生克服存在的写作心理障碍,能够促使他们轻松动笔。并将教案、上课时的实录、同行们的建议、自己的反思进行了整理。小学生从出生到六年级只十二年的时间,经历并不丰富,虽然他们每时每刻都在接触一些人和事,但如何才能教会他们去揣摩并写出不同类型的人物心理?于是,带着一系列的困惑,我进行了第一次试教。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