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正>对个人空间定位的研究是深层心理学的重要课题。凯瑟·斯保丁(cathySpalding)在这方面进行了成功的探索。虽然她的研究对象是峰驼,出于驯化与管理动物的目的,但她在实验中成功应用的方法,以及她提出的“沟通原理”,和一些概念如物理定位、心理定位及一系列身体语言等对我们研究人与人之间的定位都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启发作用。

  • 标签: 深层心理学 心理训练 心理定位 启发作用 保丁 空间定位
  • 简介:高僧门下收有众弟子,但能成为高僧接班人的人选却难以定夺。

  • 标签: 接班人 高僧 弟子
  • 简介:尊敬的读者:您好!非常感谢您在百忙之中阅读我们编辑出版的《心理咨询师》杂志。为使我们杂志办得更好,对您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更有参考价值,我们真诚地希望得到您富有创见的意见和建议。您的建议非常重要,我们会根据您的建议固定我们的版面,

  • 标签: 心理咨询师 读者反馈 编辑出版 参考价值 杂志 版面
  • 简介:本文采用错误监控和阅读理解任务,比较了高级口译学习者初级口译学习者和普通双语者在词汇、句法、语义等语言信息加工的差异,旨在探索口译训练水平对语加工进程的影响。结果发现(1)高级口译学习者的句法错误和语义错误检测绩效显著优于初级口译学习者和普通双语者,且有更高的整体理解绩效;(2)随着训练水平的提升,工作记忆容量显著增大,且工作记忆与阅读理解绩效的相关也显著增强。上述结果说明,口译训练能够显著提升口译学习者的语信息加工能力,为水平翻译观点提供了实验支持。此外,工作记忆与语言理解绩效之间关联的建立,依赖于系统的口译训练。

  • 标签: 口译训练 错误监控 工作记忆 水平翻译观点
  • 简介:动词与名词之间的差异近年来已引起认知心理学家、心理语言学家和神经语言学家的广泛兴趣.本文从神经语言学角度出发,以Levelt的语言产生模型为框架,对词语加工哪一水平上的损伤会导致动词和名词分离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和评价.

  • 标签: 脑功能 动词 名词 认知心理学家 心理语言学家 神经语言学
  • 简介:目的:编制高校辅导员职业压力量表。方法:在访谈、开放式问卷和文献综述基础上,初步编制量表题目,对预试结果进行探索性因素分析,后修订成正式量表,再对结果进行验证性分析。结果:辅导员职业压力可归为发展保障、工作负荷、社会支持、管理体制、成就动机、工作难度6个维度,总解释率为64.26%,量表的仅系数和分半信度分别为0.895和0.774,验证性因素分析模型拟合指标良好。结论:该量表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可用于相关研究。

  • 标签: 高校辅导员 职业压力源 信度 效度
  • 简介:我是个高中生,刚刚过了18岁生日。所有对未成年人的约束,似乎在一夜之间都被解禁了,我无限畅快。我有一个心仪已久的女同学,叫卢花。她也对我颇有好感。她和我是同岁,和我前后脚过的生日。过生日的时候我们互致问候。

  • 标签: 未成年人 高中生 生日 女同学
  • 简介:本研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对浙江省杭州市职业女性进行了一次工作-家庭冲突的调查研究.总结了现阶段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的现状,探讨了角色压力与工作-家庭冲突的关系,分析了影响职业女性工作-家庭冲突程度的因素.

  • 标签: 职业女性 工作家庭冲突 压力源 心理健康 社会环境 教育
  • 简介:探讨不同干预方式、不同应激对血压、心率影响的差异。被试为本科生48人,采取干预方式、应激、实验间期的三因素混合实验设计。干预方式为放松训练和预知,应激为心算和恐怖影片。实验间期包括基线期、干预期、应激期、恢复期。实验的因变量为每个实验间期的血压和心率。结果显示,心算应激引起的血压和心率升高显著高于恐怖影片应激引起的血压和心率的升高:放松训练组和预知组其干预期的血压和心率值都低于基线期:干预方式和应激在血压和心率两个指标上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与恐怖情绪引起的紧张相比较,智力操作紧张更容易影响血压和心率;放松训练和预知对于对抗应激时血压和心率升高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不同干预方式对于不同性质的应激作用没有差别。

  • 标签: 应激源 应激干预 血压 心率
  • 简介:刀切法是统计学家Quenouille提出的一种参数估计方法,由Miller等在1998年首次将刀切法应用在侧化准备电位(LRP)启始时间点(onset)的测量中。相对于以往单个被试法而言,它是较新的一种统计方法。本文综述了刀切法的统计原理和基本使用过程,并和单个被试法进行了差异比较,最后对这一方法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 标签: 刀切法 LRP 启始时间点
  • 简介:时三、六年级22名学障儿童和22名按年龄、性别和受教育水平匹配的正常儿童在内外提示下的注意表现进行了眼动研究。结果表明:当内源性提示有效性比例较低时,学障和正常儿童的提示效度效应均不明显;当提示目标间隔时间较长时,外源性提示有效性时各组被试的反应时显著影响;在内外源性提示下,六年级儿童的绩效好于三年级;学障儿童在反应时间、加工速度上和正常儿童没有显著差异,但在加工广度和策略上不如正常儿童。这些结果表明学障儿童的注意定向和相关的认知加工能力与正常儿童有所差异。

  • 标签: 学障儿童 内源性注意 外源性注意 眼动特征
  • 简介:“师性心理障碍”实质是由于教师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水平不佳,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的消极影响。本文通过对“师性心理障碍”的危害及其原因的分析,提出了提高教师心理素质,加强教师心理健康教育的几点对策,希望能从根本上消除“师性心理障碍”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 标签: 师源性心理障碍 教师心理问题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本研究采用两个分实验,分别比较了在空白背景与复杂背景上地图旋转与地图固定两种导航方式下被试的方位判断反应时之间的差异,然后考察两种背景在两种导航方式差异上的一致性问题.结果发现,在运动点的运动方向为朝上、朝左和朝右时,对于空白背景,地图旋转方式下的反应时显著低于地图固定方式;而对于复杂背景,两种导航方式下的反应时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在运动点的运动方向为朝下时,对于两种背景,地图旋转方式的反应时均显著低于地图固定方式.这一结果基本证实了本研究的假设,即被试利用地图进行空间定向的认知过程包括心理旋转与目标搜索两个阶段.

  • 标签: 空间定向 地图旋转 心理旋转 目标搜索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的乐观人格、自我和谐与心理控制的关系。方法:采用生活取向量表修订版(LOT—R)、自我和谐问卷和心理控制量表对286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大学生的乐观人格与自我和谐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大学生的乐观人格和自我和谐与心理控制各因子之间呈显著相关;内控性和机遇对乐观具有预测作用,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和机遇对自我和谐有预测作用。结论:大学生的心理控制能显著地预测乐观和自我和谐。

  • 标签: 乐观 自我和谐 心理控制源
  • 简介:针对高校中存在的少数群体学生与非少数群体学生的成绩差异,Steele和Aronson(1995)首次提出刻板印象威胁概念,认为刻板印象威胁是个体所经历的一种风险,处于该风险中的个体担心自己会验证所属群体的消极刻板印象。他们还指出这是一种情境性威胁。即使对于能力高的个体而言,这种威胁经历也会导致表现下降,本文通过以往的测验说明刻板印象威胁是如何消极地影响表现结果的,已发表的相关研究说明,对结果的消极影响可能由一些直接的中介变量引起.因此,本文的目的是为以后的研究者提供一些建议,以便能更直接地理解这些测验的机制。实际上.从数据入手研究这个领域有很大的空间,就评判尺度而言,没有一个单独的中介变量能完全解释刻板印象威胁与表现不付佳之间的关系。

  • 标签: 刻板印象威胁 表现目标定位 机制
  • 简介:以474名大学生、青年教师和企业员工为被试,通过筛选情境故事,建立结构性问题道德主题评定参照系统,创立道德敏感性定量记分方法,从而开发道德敏感性测评工具并对其进行初步的心理测量学特征检验。结果表明:以结构性问题为形式进行道德敏感性测评研究符合道德敏感性的本质;所开发的道德敏感性测评工具兼具定性评定和定量分析的特征;鉴于道德敏感性的情境特异性,测评工具的同质性信度有待进一步提高。

  • 标签: 道德敏感性 无结构性问题 道德主题 测评
  • 简介:目的:探讨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与心理控制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自编的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问卷、内控性、有势力的他人及机遇量表对55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①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总分存在显著性别差异,但在年级上不存在显著差异;②大学生闲暇生活自我管理与控制感的内控性呈极显著正相关(r=0.19,p〈0.01);与有势力的他人、机遇呈显著负相关(r=-0.202,r=-0.216,p〈0.01)。结论:大学生的控制对闲暇生活自我管理有重要影响。

  • 标签: 大学生 闲暇生活 自我管理 心理控制源
  • 简介:该研究旨在探索非典流行期大学生面对非典的压力和压力状况,用“大学生非典压力状况调查表”和“大学生非典压力调查表”测查了723名大学生。结果表明:(1)大学生的非典压力来自3个方面,它们是非典疾病压力、非典信息压力和应对非典措施压力。(2)非典流行期大学生对非典的恐慌程度、所感受到的非典压力强度以及非典压力对其造成的影响程度均处于中等水平。

  • 标签: 大学生 非典压力 非典压力源
  • 简介:研究以128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2(心理控制:外控型、内控型)×2(自我道德感:内疚感、羞耻感)两因素被试问实验设计,考察了外控和内控大学生在内疚感和羞耻感两种不同的自我道德情感下反事实思维内容的差异。结果表明:(1)心理控制对大学生反事实思维不同内容的诱发具有重要的影响:外控者更倾向于产生行为和情境导向的反事实思维,而内控者更倾向于产生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内疚感和羞耻感对大学生反事实思维内容的产生没有直接的影响;(2)反事实思维内容的产生受到了心理控制与内疚感和羞耻感两种自我道德情感的交互影响:外控者在羞耻感的启动条件下比在内疚感的启动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多的行为和情境导向的反事实思维,而内控者在内疚感的启动条件下比在羞耻感的条件下表现出了更多的自我导向的反事实思维。研究结果有助于解释以中西方不同被试而得出的内疚感和羞耻感与反事实思维关系的矛盾结论。

  • 标签: 心理控制源 反事实思维 内疚感 羞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