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常规开颅和标准大瓣减压治疗的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将我院收治的 6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开颅的手术方案,观察组患者实施标准大瓣减压的手术方案,对两组患者术后第 7天颅内压降低幅度、并发症发生率及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第 7天颅内压降低幅度更大,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预后良好率更高,以上指标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 (P< 0.05)。结论:临床对于治疗重型颅脑损伤的手术方案,宜选择标准大瓣减压,其对患者颅内高压有显著降低作用,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常规骨瓣开颅术 标准大骨瓣减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患有脑出血的患者11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措施不同分为两组,给予观察组58例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治疗,给予对照组58例患者实施传统小血肿清除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以上各项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是一种高效、安全、创伤小的治疗方法,应用于脑出血患者中效果显著,可在临床治疗中广泛开展应用。

  • 标签: 微创 颅内血肿清除术 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使用Ilizarov支架与单边支架进行开放搬移治疗胫骨节段性缺损伴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2008年8月— 2016年8月天津医院收治并获得完整随访的32例胫骨节段性缺损伴软组织缺损患者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10例;年龄22~64岁,平均36.7岁。19例使用Ilizarov支架(Ilizarov组),平均缺损长度7.9 cm,平均软组织缺损面积41.4 cm2。13例使用单边支架(单边支架组),平均缺损长度7.8 cm,平均软组织缺损面积39.2 cm2。比较两组骨折愈合情况、创面愈合时间、放射学矿化指数、外固定指数、Ilizarov技术研究与应用学会(ASAMI)及下肢功能评价结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患者均获随访24~60个月[(32.6±1.3)个月]。骨折均获性愈合。Ilizarov组和单边支架组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2.7±2.3)d和(2.4±1.8)d(P>0.05)。Ilizarov组矿化指数为(43.4±8.7)d/cm,单边支架组为(45.8±10.4)d/cm(P>0.05)。Ilizarov组和单边支架组的外固定指数分别为(52.6±8.9)d/cm和(58.7±12.9)d/cm(P<0.05)。ASAMI评价结果:Ilizarov组优10例,良6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84%;单边支架组优6例,良4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77%(P>0.05)。ASAMI下肢功能评价结果:Ilizarov组优8例,良7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79%;单边支架组优6,良3例,可3例,差1例,优良率69%(P>0.05)。Ilizarov组术后轴向偏移发生率为0,单边支架组为23%(P<0.05),Ilizarov组和单边支架组分别各有1例发生再骨折(P>0.05)。Ilizarov组和单边支架组分别有5例和1例发生针道感染(P>0.05)。结论采用Ilizarov支架和单边支架进行开放搬移治疗胫骨节段性缺损伴软组织缺损均可以获得较大创面与缺损的同时修复,但Ilizarov支架生物力学性能更优,更便于术后力线不良的纠正。

  • 标签: 胫骨骨折 感染 伊利扎罗夫技术 软组织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RAMPS)和传统胰体尾切除(CDP)治疗胰体尾导管腺癌的术后短期并发症及长期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5月至2019年6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收治的304例胰体尾导管腺癌患者资料,男性176例,女性128例,平均年龄64.1岁(范围:39~85岁)。其中101例患者行RAMPS,203例行CDP。偏态分布的连续变量以[M(QR)]表示,组间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同时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平衡两组之间的差异后通过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的生存情况。结果经PSM后,RAMPS组和CDP组各81例患者。RAMPS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32.1%(26/81),无术后死亡。RAMPS组中位手术时间为[225(95)min],较CDP组[210(130)min]无延长(P=0.916)。RAMPS组中位肿瘤最大径[4.0(2.3)cm]与CDP组[4.5(2.2)cm]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20)。RAMPS组T4期(胰腺癌AJCC分期第八版)患者占34.6%(28/81),与对照组39.5%(32/81)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574,P=0.902)。RAMPS组中位淋巴结获取数为[9(9)枚],较CDP组[10(11)枚]并无增加(P=0.992)。"1 mm"原则下RAMPS组后腹膜切缘阴性率为70.3%(52/74),高于对照组的53.6%(30/56)(χ2=3.817,P=0.044);总体R0切除率为44.6%(33/74),较对照组的37.5%(21/56)并未提高(χ2=0.663,P=0.474)。RAMPS组中位生存期为16.5个月,CDP组为25.2个月,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81);亚组分析结果显示,CA19-9≥300 U/ml的患者行RAMPS手术后中位生存期为16.0个月,CDP手术后为10.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结论RAMPS能增加"1 mm"原则下后腹膜切缘阴性率,可能提高总体R0切除率及淋巴结获取数。当术前CA19-9≥300 U/ml时,RAMPS可能使患者生存获益。

  • 标签: 胰腺肿瘤 胰腺切除术 根治性顺行模块化胰脾切除术 胰体尾切除术 胰腺导管腺癌 并发症 生存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海德堡三角清扫在胰腺癌根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3―7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0例行海德堡三角清扫胰腺癌病人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2例,女18例;中位年龄为65岁,年龄范围为41~79岁。病人完成肿瘤可切除性评估和肝十二指肠韧带廓清后,显露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肝总动脉、门静脉及肠系膜上静脉,根据肿瘤部位行胰十二指肠切除、胰体尾切除或者全胰腺切除,并完成海德堡三角区域内神经纤维及淋巴结组织清扫。胰十二指肠切除至少完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右半周骨骼化,胰体尾切除时至少完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左半周骨骼化,全胰腺切除时原则上需完成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全周骨骼化,手术均彻底清除肠系膜上动脉和腹腔干夹角处的神经纤维及淋巴结组织。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2)术后恢复情况。(3)随访情况。采用电话或门诊方式进行定期随访,了解病人肿瘤复发转移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范围)表示。计数资料以绝对数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Fisher确切概率法。结果(1)手术情况与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30例病人均行开腹手术,其中21例行胰十二指肠切除,6例行胰体尾切除,2例行全胰腺切除,1例行保留中段的胰腺切除;16例病人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3例联合左侧肾上腺切除。30例病人中,5例中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周围组织清扫范围为1.00周,8例为1.25周,8例为1.50周,9例为1.75~2.00周。16例病人离断胃左静脉,14例保留胃左静脉。30例病人手术时间为287 min(165~495 min),中出血量为275 mL(50~800 mL)。9例病人中输注红细胞或冰冻血浆。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示肿瘤长径为3.4 cm(1.2~7.3 cm),淋巴结检出数目为20枚(9~35枚),阳性淋巴结数目为2枚(0~19枚)。30例病人中,20例肿瘤分化程度为中分化,10例为低分化。9例病人环周切缘为R0切除,17例为切缘1 mm R1切除,4例为R1切除。术后病理学T分期:30例病人中,3例为T1期,18例为T2期,5例为T3期,4例为T4期。术后病理学N分期:30例病人中,9例为N0期,13例为N1期,8例为N2期。术后病理学TNM分期:30例病人中,2例为Ⅰa期,2例为Ⅰb期,3例为Ⅱa期,11例为Ⅱb期,12例为Ⅲ期。(2)术后恢复情况:30例病人中,20例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Clavien-Dindo Ⅰ级并发症6例,Ⅱ级并发症9例,Ⅲa级并发症3例,Ⅴ级并发症2例。中肠系膜上动脉-腹腔干周围组织清扫1.00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0,清扫1.25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1/8,清扫1.50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4/8,清扫1.75~2.00周的病人术后腹泻发生情况为9/9,4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离断胃左静脉病人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情况为5/16,保留胃左静脉病人术后胃排空延迟发生情况为1/1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0例病人中,19例行术后辅助化疗;28例顺利出院,术后住院时间为15 d(8~68 d);2例病人死亡。3例病人术后90 d内非计划性再入院。(3)随访情况:28例出院病人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0~9.0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6.5个月。随访期间,1例局部进展期病人发生局部复发,9例病人发生肝转移(4例可切除胰腺癌、4例边界可切除胰腺癌、1例局部进展期胰腺癌),1例边界可切除胰腺癌病人发生腹膜转移。17例病人无瘤生存。结论海德堡三角清扫应用于胰腺癌根治肿瘤根治程度较高,术后局部复发率较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稍高,其远期疗效需进一步评估,建议对选择性病例行新辅助治疗后在高流量胰腺外科中心进行。

  • 标签: 胰腺肿瘤 海德堡三角 淋巴结清扫 根治术 局部复发 手术流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侧钩突优先入路在胰十二指肠切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12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施行的15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中采用左侧钩突优先入路的病例资料,其中男性88例,女性64例,中位年龄[M(QR)]62.0(14.7)岁(范围:16.0~84.0岁);选取同期接受非左侧钩突优先入路的胰十二指肠切除的117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其中男性65例,女性52例,中位年龄64.0(13.0)岁(范围:13.0~84.0岁)。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结果左侧钩突优先入路组中152例患者均成功完成胰十二指肠切除。左侧钩突优先入路组的手术时间为222.5(77.0)min(范围:117.0~480.0 min),左侧钩突优先切除时间(从空肠离断至钩突部完全游离的时间)为11.0(4.5)min(范围:7.5~20.0 min),胰头切除时间(从空肠离断至胰十二指肠标本移除的时间)为26.0(8.5)min(范围:20.0~41.0 min),中出血量200(150)ml(范围:50~800 ml),中输血率为9.2%(14/152)。左侧钩突优先入路组的术后住院时间为12(9)d(范围:6~55 d),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59.9%(91/152),无围手术期死亡。左侧钩突优先入路组中壶腹周围恶性肿瘤R0切除率为64.3%(72/112),其中钩突切缘阴性率为91.1%(102/112);胰腺导管腺癌R0切除率为46.9%(30/64),其中钩突切缘阴性率为89.1%(57/64)。与同期非左侧钩突优先入路组[222.5(77.0)min]和9.2%(14/152)比较,左侧钩突优先入路组手术时间[246.0(94.0) min]短(Z=3.964,P<0.01)、中出血量少(Z=4.843,P<0.01)、中输血率[18.8%(22/117)]低(χ²=5.248,P=0.029),但两组在术后住院时间(Z=1.682,P=0.093)、术后各级总体并发症发生率(P=0.549)、壶腹周围恶性肿瘤R0切除率(χ²=2.012,P=0.156)和钩突切缘阴性率(χ²=2.108,P=0.147)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左侧钩突优先入路可在直视下于肠系膜左侧完全切除胰腺钩突部,尤其是钩突尖端位于肠系膜上动脉后侧及左侧时,可提高壶腹周围恶性肿瘤胰腺钩突切缘阴性率及总体R0切除率。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外科手术 钩突优先 手术入路 R0切除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中透视与术后CT测量泰勒空间支架(Taylor Spatial Frame,TSF)安装参数的精准度和术后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6月至2017年12月,采用TSF治疗膝关节周围畸形患者资料,根据测量安装参数不同方法分为透视组(通过中透视测量获得安装参数)和CT组(通过术后CT测量获得安装参数)。其中透视组33例(35侧),男23例(23侧),女10例(12侧);年龄(36.4±11.6)岁;22例(24侧)行单纯胫骨高位截矫形,5例(5侧)行股骨远端截矫形,6例(6侧)同时行股骨远端和胫骨高位截矫形。CT组30例(30侧),男19例,女11例;年龄(36.9±13.8)岁;22例行单纯胫骨高位截矫形,5例行股骨远端截矫形,3例同时行股骨远端和胫骨高位截矫形。采用t检验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外固定时间、电子处方数量及畸形矫正时间、机械轴偏移距离(mechanical axis deviation,MAD)、胫骨近端内侧角(medial proximal tibia angle,MPTA)、机械轴股骨远端外侧角(mechanicallateral distal femoral angle,mLDFA)、膝关节活动范围(range of motion, ROM)及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63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21.9个月(范围,12~60个月)。透视组和CT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00.9±9.1)min和(79.2±10.8)min,电子处方数量为(1.4±0.6)个和(1.2±0.4)个,畸形矫正时间为(19.4±3.6)d和(16.0±4.4)d,以上各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8.803,2.042,3.440;均P<0.05)。透视组和CT组外固定时间分别为(4.8±0.9)个月和(4.6±0.9)个月,MAD为(4.3±2.1)mm和(4.0±1.9)mm,MPTA为88.5°±1.9°和87.8°±1.7°,mLDFA为89.2°和88.6°,膝关节ROM为122.4°±3.9°和122.7°±3.4°,HSS评分为(90.0±3.6)分和(91.1±2.9)分,以上各指标两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透视组22侧肢体通过一个电子处方获得畸形矫正,13侧肢体通过两个或两个以上电子处方获得畸形矫正,CT组25侧肢体通过1个电子处方获得畸形矫正,5侧肢体通过两个电子处方获得畸形矫正,两组患者均对最终的矫形效果满意。两组无一例发生手术切口部位感染及神经、血管损伤。结论透视法和CT扫描法均可以获得TSF的安装参数,进而矫正膝关节周围畸形,疗效均满意;但CT法测量安装参数更精准,手术时间更短及电子处方数量更少。

  • 标签: 膝关节 肌肉骨骼畸形 X线透视检查 体层摄影术 螺旋计算机 外固定器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胰十二指肠切除治疗远端胆管癌和胰头癌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胰腺中心行胰十二指肠切除且术后病理学检查结果为远端胆管癌或胰头癌的1 005例患者的临床和病理学资料。其中远端胆管癌组112例,男性71例,女性 41例,年龄为[M(IQR)]65(15)岁(范围:40~87岁);胰头癌组893例,男性534例,女性359例,年龄为64(13)岁(范围:16~91岁)。通过χ²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秩和检验或Log-rank检验分析两组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和术后生存时间之间的差异。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的方法,按1∶1匹配后,通过Kaplan-Meier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总体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与胰头癌组相比,远端胆管癌组手术时间短[240.0(134.0)min比261.0(97.0)min;Z=2.712,P=0.007],联合静脉切除比例低[4.5%(5/112)比19.4%(173/893);χ²=15.177,P<0.01],肿瘤最大径小[2.0(1.0)cm比3.0(1.5)cm;Z=10.567,P<0.01],肿瘤高中分化比例高[51.4%(56/112)比38.0%(337/893);χ²=7.328,P=0.007],阳性淋巴结数目少[0(1)枚比1(3)枚;Z=5.824,P<0.01],R0切除率高[77.7%(87/112)比38.3%(342/893);χ²=64.399,P<0.01],但术后总体并发症[50.0%(56/112)比36.3%(324/892);χ²=7.913,P=0.005]、术后胰瘘[28.6%(32/112)比13.9%(124/893);χ²=16.318,P<0.01]、术后腹腔感染[21.4%(24/112)比8.6%(77/892);χ²=18.001,P<0.01]的发生率更高。倾向性评分匹配后,远端胆管癌组与胰头癌组患者术后生存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6个月比35.1个月;Z=1.640,P=0.201);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部位并不是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HR=0.73,95%CI:0.43~1.23,P=0.238)。结论与胰头癌患者相比,远端胆管癌患者更能从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中获得生存获益,但其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胰头癌患者。肿瘤的发生部位不是影响远端胆管癌和胰头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

  • 标签: 胰腺肿瘤 胆管肿瘤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术后生存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胰十二指肠切除(PD)治疗壶腹部周围疾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2 019例壶腹部周围疾病行PD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男1 193例,女826例;年龄为63(15)岁。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2)术后情况。(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4)壶腹部周围恶性肿瘤预后分析。采用电话和门诊方式对壶腹部周围恶性肿瘤患者定期随访,术后第1年每3个月随访1次,1年后每6个月随访1次,了解患者术后生存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1年12月。偏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M(IQR)或M(范围)表示,组间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计数资料以绝对数和(或)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²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并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生存分析。结果(1)手术情况。2 019例患者中,2016—2018年收治1 116例,2019—2020年收治903例;1 866例行开腹PD,153例行腹腔镜或机器人辅助PD;1 049例行标准PD,970例行保留幽门的PD;215例行PD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3例行PD联合动脉切除。2 019例患者手术时间为255(104)min,中出血量为250(200)mL,中输血率为31.401%(623/1 984),35例中输血资料缺失。2016—2018年收治的1 116例患者中保留幽门、联合门静脉-肠系膜上静脉切除、中输血分别为585例(52.419%)、97例(8.692%)、384例(34.941%);2019—2020年收治的903例患者中上述指标分别为385例(42.636%)、118例(13.068%)、239例(27.006%);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19.14,10.05,14.33,P<0.05)。(2)术后情况。2 019例患者术后住院时间为13(10)d。2 019例患者中,1例术后并发症资料缺失,2 018例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45.292%(914/2 018),其中B级或C级胰瘘发生率为23.439%(473/2 018),B级或C级出血发生率为8.127%(164/2 018),B级或C级胃排空延迟发生率为15.312%(309/2 018),胆瘘发生率为2.428%(49/2 018),腹腔感染发生率为12.884%(260/2 018)。患者二次手术率为1.932%(39/2 019),在院死亡率为0.644%(13/2 019),术后30 d死亡率为1.238%(25/2 019),术后90 d死亡率为2.675%(54/2 019)。2016—2018年收治的1 116例患者术后总体并发症、B级或C级出血、B级或C级胃排空延迟、腹腔感染、术后90 d死亡分别为541例(48.477%)、109例(9.767%)、208例(18.638%)、172例(15.412%)、39例(3.495%);2019—2020年收治的902例患者上述指标分别为373例(41.353%)、55例(6.098%)、101例(11.197%)、88例(9.756%)、15例(1.661%);两者上述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10.22,9.00,21.30,14.22,6.45,P<0.05)。2016—2018年收治的1 116例患者中在院死亡11例(0.986%),2019—2020年收治的903例患者中在院死亡2例(0.221%),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术后病理学检查情况。2 019例患者术后病理学检查疾病部位:胰腺1 346例(66.667%),其中恶性肿瘤1 023例(76.003%),其他良性或低度恶性疾病323例(23.997%);十二指肠乳头250例(12.382%),其中恶性肿瘤225例(90.000%),其他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25例(10.000%);胆总管174例(8.618%),其中恶性肿瘤156例(89.655%),其他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18例(10.345%);壶腹部140例(6.934%),其中恶性肿瘤134例(95.714%),其他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6例(4.286%);十二指肠91例(4.507%),其中恶性肿瘤52例(57.143%),其他良性或低度恶性疾病39例(42.857%);其他部位18例(0.892%),均为恶性肿瘤。2 019例患者中,恶性肿瘤1 608例(79.643%),良性或低度恶性疾病411例(20.357%)。1 608例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学类型:腺癌1 447例(89.988%),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伴癌变37例(2.301%),腺鳞癌35例(2.177%),腺癌伴其他癌成分29例(1.803%),神经内分泌癌18例(1.119%),鳞癌1例(0.062%),其他类型41例(2.550%)。411例良性或低度恶性疾病患者术后组织病理学类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肿瘤107例(26.034%),慢性或自身免疫性炎性疾病62例(15.085%),神经内分泌肿瘤58例(14.112%),胰腺浆液性囊腺瘤52例(12.652%),胰腺实性假乳头状肿瘤36例(8.759%),胃肠道间质瘤29例(7.056%),绒毛管状腺瘤20例(4.866%),胰腺黏液性囊腺瘤2例(0.487%),胰腺或十二指肠外伤2例(0.487%),其他类型43例(10.462%)。(4)壶腹部周围恶性肿瘤预后分析。1 590例壶腹部周围主要部位恶性肿瘤患者生存分析结果显示:1 023例胰腺癌患者中,969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0~69.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0.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19.5个月[95%可信区间(CI)为18.0~21.2个月],1、3、5年生存率分别为74.28%、29.22%、17.92%。225例十二指肠乳头癌患者中,185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0~68.9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36.7个月,中位生存时间随访期间未达到,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4.92%、78.87%、66.94%。156例远端胆管癌患者中,11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0~69.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5.9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0.6个月(95%CI为31.4~NR),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37%、56.11%、48.84%。134例壶腹癌患者中,100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0~67.8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8.1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62.4个月(95%CI为37.8~NR),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0.57%、64.98%、62.22%。52例十二指肠癌患者中,38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3.0~69.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26.2个月,中位生存时间为52.0个月(95%CI为30.6~NR),1、3、5年生存率分别为93.75%、62.24%、40.01%。不同部位壶腹部周围恶性肿瘤患者术后生存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163.76,P<0.05)。结论PD在大容量胰腺中心施行安全、可行,但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高。随着PD手术量增长,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不同部位壶腹部周围恶性肿瘤患者行PD后生存时间存在差异,十二指肠乳头癌、壶腹癌、十二指肠癌和远端胆管癌行PD后5年生存率较好,胰腺癌行PD后5年生存率低。

  • 标签: 胰腺肿瘤 十二指肠乳头癌 壶腹癌 十二指肠癌 远端胆管癌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并发症 生存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