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基于白蛋白-吲哚菁绿(ALICE)评分的巴塞罗那临床肝癌(BCLC)分期系统(ALICE-BCLC)对肝细胞癌切除术预后的评估价值,并与基于Child-Pugh评分的BCLC分期系统(CP-BCLC)进行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4月至2021年6月在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行肝切除术的311例肝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271例,女性40例,中位年龄59岁,年龄范围26~92岁。311例患者根据ALICE-BCLC分为2组:ALICE-BCLC 0级组(n=63)和ALICE-BCLC A级组(n=248)。依据CP-BCLC分为2组:CP-BCLC 0级组(n=58)和CP-BCLC A级组(n=253)。收集患者术前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白蛋白等临床资料,计算各评分。采用门诊和电话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随访。采用寿命法计算生存率,并采用Kaplan-Meier法绘制生存曲线。采用多因素Cox回归模型寻找影响预后的主要因素。选用加权Kappa比较两个分期系统的一致性。结果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最大径>5 cm、总胆红素>18 μmol/L、大范围肝切除、CP-BCLC A级和ALICE-BCLC A级是影响肝细胞癌患者根治性切除术后总体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CP-BCLC 0级组与CP-BCLC A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3.0和28.0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7)。ALICE-BCLC 0级组与ALICE-BCLC A级组患者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41.4和28.1个月,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5)。ALICE-BCLC和CP-BCLC的加权Kappa系数为0.949,具有极强的一致性(P<0.001)。结论ALICE-BCLC对肝细胞癌切除术预后的预测价值较好,且与CP-BCLC具有相似的总体预后辨别能力。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吲哚菁绿 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
  • 简介:摘要经内镜胰管支架植入联合3D腹腔镜剜除术符合"精准外科"理念,保留了尽量多的胰腺组织,避免了复杂的消化道重建,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创伤小,可加速术后康复。浙江大学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应用经内镜胰管支架植入联合3D腹腔镜剜除了2例紧贴主胰管的胰腺肿瘤,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完全腹腔镜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双荷包桥接式和导管对黏膜式两种胰肠吻合方式的临床效果,探讨双荷包桥接式胰肠吻合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1年8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采用双荷包桥接式胰肠吻合或导管对黏膜胰肠吻合的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93例行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的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45例,年龄(62±10)岁。依据吻合方式分为两组:采用双荷包桥接式胰肠吻合的患者作为双荷包组(n=51),采用导管对黏膜胰肠吻合的患者作为导管对黏膜组(n=42)。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93例患者均在完全腹腔镜下顺利完成手术,术后3个月内均无死亡病例。与导管对黏膜组相比,双荷包组胰肠吻合时间[(32.41±8.75)比(47.62±8.90)min]和手术时间[(365.75±43.74)比(389.07±45.31)min]均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荷包组胰瘘发生率9.8%(5/51)与导管对黏膜组7.1%(3/4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双荷包组中胰管直径>3 mm的患者为18例,3例患者发生了B级胰瘘,胰瘘发生率为16.6%(3/18);导管对黏膜组中胰管直径>3 mm的患者为11例,0例患者发生了B级胰瘘,胰瘘发生率为0(0/11)。结论与导管对黏膜吻合相比,双荷包桥接式胰肠吻合在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中的操作简单,胰肠吻合时间短,尤其适用于胰腺导管不扩张的患者。

  • 标签: 腹腔镜检查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吻合术,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白蛋白-吲哚菁绿(ALICE)评分、白蛋白-胆红素(ALBI)评分和Child-Pugh评分预测肝细胞癌患者肝切除术后肝功能衰竭(PHLF)的能力,探讨ALICE评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1年6月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行根治性手术切除的397例肝细胞癌患者资料,其中男性350例,女性47例,年龄(58.9±11.2)岁。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PHLF的危险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比较ALICE评分、ALBI评分及Child-Pugh评分对PHLF的预测能力。结果发生PHLF患者74例,未发生PHLF患者323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hild-Pugh评分(OR=1.630,95%CI:1.251~2.486,P=0.034)、ALBI评分(OR=1.863,95%CI:1.028~3.119,P=0.049)、ALICE评分(OR=1.759,95%CI:1.216~3.078,P=0.038)是肝细胞癌患者发生PHLF的独立危险因素,PHLF发生风险随着评分分级升高而升高。ALICE评分预测肝细胞癌患者PHLF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613(95%CI:0.564~0.662),ALBI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612(95%CI:0.563~0.661),Child-Pugh评分ROC曲线下面积0.555(95%CI:0.505~0.605),ALICE评分优于Child-Pug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4,P=0.041)。在小范围肝切除患者中,ALICE评分预测PHLF的ROC曲线下面积也优于Child-Pug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61,P=0.009);ALICE评分与AL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06,P=0.954)。结论ALICE评分能够预测肝细胞癌患者PHLF的发生,尤其是在小范围肝切除患者中,其价值与ALBI评分相近,且优于Child-Pugh评分。

  • 标签: 癌,肝细胞 肝切除术 肝功能衰竭 吲哚菁绿 白蛋白-胆红素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浙江大学附属金华医院行腹腔镜胰头局部肿瘤切除的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4例,女性12例,年龄(59.5±12.0)岁,年龄范围21~68岁。探讨胰头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行腹腔镜局部切除的安全性。16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完成胰头肿瘤局部切除,手术时间(157.1±26.9)min,术后住院时间(11.9±4.9)d,术后出现胰漏3例,均治愈,无死亡病例。提示腹腔镜下胰头良性或低度恶性肿瘤局部切除安全可行。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本院2018年4月至2021年6月期间行3D腹腔镜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的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将CT图像三维可视化重建,并行虚拟右半肝切除,术中精准判断切肝所遇管道,在3D腹腔镜良好的景深感和立体定位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手术平均时长(284±217)min,术中平均出血量(379±416)ml,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2.0±8.5)d,术后出现并发症3例,均保守治疗成功;所有患者均康复出院,4例带腹腔引流管出院,无患者死亡。本中心认为经过术前三维可视化的精准评估,联合3D腹腔镜行前入路右半肝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53例困难部位肝恶性肿瘤患者行腹腔镜肝切除术的临床资料。全部病例均在完全腹腔镜下完成,无中转开腹。中位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53 min和250 ml;平均住院时间(8.4±2.7)d;出现并发症8例,均保守治疗痊愈。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中位随访时间34个月,复发16例,中位无复发生存时间20个月;术后3年累积生存率59.0%。本研究结果显示在经验丰富的腔镜中心,通过依靠术前三维可视化成像技术,优化穿刺孔布局及体位、充分的术野暴露以及联合3D腹腔镜及腹腔镜超声技术,腹腔镜肝切除治疗困难部位肝恶性肿瘤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回顾性分析1例实施3D腹腔镜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的Bismuth 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前予以三维可视化重建制定手术方案,行双主刀模式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术中淋巴结清扫,胆总管离断及右侧二级分支肝管离断并整形,左半肝及尾叶切除,Roux-en-Y胆肠吻合。本中心认为经过术前的精准评估,术中双主刀模式精细操作及腹腔镜视野的改善,3D腹腔镜下行Bismuth Ⅳ型肝门部胆管癌根治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术前外周血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联合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eutrophil-lymphocyte ratio, NLR)建立新的F-NLR评分在可切除性胰腺癌患者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至2018年在浙江大学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胰腺癌根治术124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结果,将其分为高、低FIB和NLR两组,并由此将其分为F-NLR评分0、1、2分组;比较3组间患者临床病理资料以及术后总体中位生存时间的差异。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肿瘤T、N分期、NLR、FIB及F-NLR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高F-NLR是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F-NLR评分0、1、2分患者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0.6、20.3、13.9个月,高F-NLR评分(2分组)预后明显差于低F-NLR评分0~1分组(P<0.05)。结论对接受根治性手术的胰腺癌患者,术前高F-NLR评分是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 标签: 胰腺肿瘤 预后 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 纤维蛋白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利用三维可视化技术行3D腹腔镜胰腺中段切除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2月至2020年3月间浙江大学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收治的11例行3D腹腔镜下胰腺中段肿瘤切除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术前二维CT图像,应用三维可视化软件对图像数据进行三维重建,立体显示肿瘤位置,观察胰腺肿瘤累及范围、肿瘤与周围脉管关系、周围肿大淋巴结情况,根据重建的图形制定具体的手术入路和手术方式,并在3D腹腔镜下完成胰腺中段切除术。结果三维重建后的胰腺中段肿瘤与邻近脏器的三维结构清楚,特别是肿瘤与动静脉以及胆总管的关系清晰。在3D腹腔镜良好的景深感和立体定位下,手术均顺利完成,无中转开腹,均行胰肠Roux-Y吻合。手术时间为(264±98)min,术中出血量为(105±82)ml。术后住院时间为6~17 d,术后出现B级胰瘘3例,通过积极引流治愈。1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无死亡。结论三维可视化技术能够对胰腺肿瘤术前进一步评估,联合3D腹腔镜行胰腺中段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 标签: 成像,三维 外科手术 腹腔镜检查 胰腺中段切除术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腹腔镜胰十二指肠切除术(LPD)和开腹胰十二指肠切除术(OPD)治疗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近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2月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肝胆胰外科接受LPD或OPD手术的127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男性73例,女性54例;年龄(61.2±9.4)岁(范围:37~80岁)。采用倾向性评分匹配法对两组患者进行1∶1匹配。采用t检验、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近期效果。利用Kaplan-Meier法计算总体生存率并绘制生存曲线,通过Log-rank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围手术期资料的差异。结果经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各有32例患者。OPD组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62.1±9.3)岁;LPD组男性21例,女性11例,年龄(63.7±9.4)岁。匹配后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体重指数等临床资料具有可比性(P值均>0.05)。匹配后LPD组和OPD组的手术时间[M(QR)]分别为381(47)min和249(92)min(t=-5.949,P=0.000),手术费用分别为(6.5±0.7)万元和(5.6±0.9)万元(t=-3.464,P=0.001),术中出血量分别为(249.4±91.4)ml和(329.7±120.3)ml(t=3.008,P=0.004),术后首次排气时间分别为(3.4±1.1)d和(5.0±1.7)d(t=5.316,P=0.000),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18.6±5.6)d和(21.9±5.5)d(t=2.242,P=0.018)。两组患者术后切缘均为阴性,肿瘤脉管侵犯、神经侵犯、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近期并发症发生率及病理学资料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匹配后两组术后1年累积总体生存率分别为60.0%和62.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29)。结论LPD可较安全地应用于壶腹周围恶性肿瘤的治疗,具有创伤小、患者康复快的优势,且能达到与开腹手术相似的淋巴结清扫效果和近期效果。

  • 标签: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 腹腔镜 壶腹周围肿瘤 胰腺肿瘤 治疗结果 倾向性匹配分析
  • 简介:摘要对1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并急性胆囊炎行胆囊置管引流术,1例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并消化道穿孔行剖腹探查术。普外科医师在疫情期间需掌握确诊或疑似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合并急腹症手术的管理流程,既要救治患者,又要避免院内交叉感染的发生。

  • 标签:
  • 简介: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的学科,追溯物理学的发展历史,实验所起的作用十分巨大。当今,在倡导素质教育的形势下,如何提高物理实验教学的效果尤其值得我们去研究。本文旨在结合感知规律,从以下几方面对实验教学进行探讨。

  • 标签: 物理实验教学 感知规律 素质教育 中学 教学效果 演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