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基于翻转课堂联合TBL教学方法在口腔黏膜病学课程中病案分析的教学效果。方法:选择广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2018级口腔医学专业42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均匀分配至4个小组,每个小组各10/11人。将4组研究对象随机划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其中研究组应用翻转课堂联合TBL教学方法,对照组仅应用TBL教学方式,最终对比两组学生的展示表现评分、课堂测验成绩来判断应用不同教学方法条件下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学生最终获得的表现评分与随堂测试成绩均大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学生教学满意率高。结论:在口腔黏膜病学病案分析课程教学期间,应用翻转课堂联合TBL教学模式能够有效提升教学效果,促进学生学习兴趣与能力的提高。

  • 标签: 翻转课堂 TBL教学 口腔黏膜病 病案分析
  • 简介:【摘 要】胰腺癌是目前致死性最高的恶性肿瘤。近年来,随着影像学的技术革新、手术流程的优化及化疗新药卓越的疗效,同时基于目前胰腺癌整体治疗现状,“潜在可能切除”胰腺癌( borderline resectable pancreatic cancer, BRPC)的概念被提出,然而对于胰腺癌的转化治疗的方案或模式目前尚无统一定论。多学科协作模式( multi-disciplinary team, MDT)作为一种新型诊治模式,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开展。本综述主要介绍近年来 BRPC转化治疗取得的进展以及 MDT在推进 BRPC转化治疗中的作用。

  • 标签: MDT 胰腺癌 转化治疗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干预模式在慢性肾炎护理中的效果,为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便于进行分析和控制工作。方法 本研究主要采取了对照试验的基本方法,选取了一年内我院参与治疗的慢性肾炎患者共计 54例,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27例;观察组采取循证护理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后效果。结果 观察组治疗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得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在慢性肾炎的护理工作中,采取循证护理法是一种有效的方式,可以在临床上进行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 标签: [ ]循证护理 慢性肾炎护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老年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临床应用。 方法: 随机抽取 80 例老年患者,时间范围在 2018 年 2 月 -2019 年 2 月,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每组 40 例。观察组给予 术后麻醉复苏期预见性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对比护理效果。 结果 : 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 0.05 );观察组麻醉苏醒期生命体征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 P < 0.05 )。结论: 老年患者术后麻醉复苏期预见性护理模式的临床效果显著,可降低并发症,维持生命体征评分,值得推广。

  • 标签: 老年患者 麻醉复苏期 预见性护理
  • 简介:[摘要 ] 目的 对家庭医生工作模式的 10年改革历程进行分析,总结出最佳模式。方 法 分析华中科技大学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近 10年,三个阶段不同的家庭医生工作模式,分析优缺点。结果 全科医疗科全科医生、全科护士专职承担家庭医生工作,医疗与公卫相融合,利用医疗与居民面对面的机会完善公卫工作,是目前最科学、合理的家庭医生工作模式。 结论 不断地改革旨在使家庭医生医疗能力更强,公卫意识更浓,与居民的联系更密切,为居民提供主动、连续、综合的健康责任制管理。不同的机构经历的改革历程不同,但是经验教训可参考,以便后期少走弯路。

  • 标签: [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二级医院 家庭医生 工作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  了解我院PIVAS配置人员不同调配模式下普通药物平均配置时间现状,掌握当前每个配置人员的平均配置速度,根据不同的配置任务,合理安排配置人力资源,保证配置安全,提高配置质量。方法 把我院PIVAS配置人员根据当天配置任务总量,随机分组,利用医院HIS、科伦mate系统中统计的数据,计算不同调配模式工作人员配置人员平均配置时间,针对同种、不同种药品,同组配置人员、不同组配置人员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采取一对一辅助调配模式,与单筐一人调配模式相比,能显著提高调配效率。结论 掌握我院PIVAS配置人员不同调配模式下普通药物平均配置时间,有利于配置质量同质化 ,更能为临床科室提供保质按时的配置服务。

  • 标签: 配置时间 PIVAS 普通药物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多样化培训模式对抗疫一线护士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工作的影响。方法 以 2020年 2月 8日 -2020年 3月 28日我院雷神山抗疫一线的 86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 43名接受多样化培训模式的护士作为研究组,另 43名接受常规培训的护士作为对照组,对比两种培训方式对其疫情防控培训效果的影响。结果 两组理论成绩相比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P>0.05),但研究组临床实践成绩、总成绩均高于对照组( P< 0.05)。两组 SDS、 SA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 P>0.05),但研究组认知能力、防控意识、判断能力、抗压能力评分高出对照组( P< 0.05)。研究组沟通技巧、操作能力、人文关怀的满意度评分均高出对照组( P< 0.05)。结论 多样化培训模式运用于抗疫一线护士培训中效果明显,能够显著提升培训的效果,不仅提高了护士的考核成绩,同时也增强了认知功能,减轻负性情绪,增加了判断及抗压能力,改善了沟通及人文关怀的能力。

  • 标签: 多样化培训模式 培训 一线护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 简介:摘要:新常态的背景下,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讨论式的教学方式。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充分的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手段,提高自身的主观能动性,主动吸收相关的知识,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能力提升。在心内科临床实习中具体应用与需求上,筛选病例,设计问题。建立小组,收集资料。深入讨论,教师引导,完成 PBL 教学。因此,本文在实践的过程中,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加深学生的理解能力与记忆能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创造性的思维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

  • 标签: PBL教学 心内科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内分泌科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的效果。方法:将我院内分泌科的38名实习生作为探究主体,研究日期为2019年7月-2020年7月,将全部实习生分为两组,其中19名纳入对照组并予以常规教学,剩余19名纳入研究组并予以临床路径教学,分析两组实习生综合性能力、教学考核成绩、实习生满意情况。结果:统计组间研究数据得知,研究组各项实习生综合能力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各项教学考核成绩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实习生满意度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95%,P<0.05。结论:在内分泌科教学中,实施临床路径教学法具有理想价值,可有效提高实习生教学满意度,同时还可促进教学成绩以及实习生综合能力提升,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教学方式,存在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临床路径教学法 内分泌科教学 应用效果 综合性能力 教学成绩 实习生满意度
  • 简介:摘要 新冠肺炎疫情下,高等院校的正常教学也随之受影响。线上教学成为非常时期的重要教学方式,既是实现“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必然选择,也给各教育工作者带来了新的挑战。我院疫情间开展了大规模的线上教学,对其运行情况和优缺点进行总结分析是有必要的。希望由此引起关于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进而推进疫情结束后在线教学的实施。

  • 标签: 新冠肺炎疫情 线上教学 教学改革
  • 简介:摘要: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医学整合课程将基础与临床医学进行有机融合。 PBL是以问题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一种自主讨论式教学,提高学生自学能力。以医学课程整合为导向的 PBL教学,结合课程整合及 PBL的优势,是一种整合式 PBL教学模式,本文将对上海健康医学院对该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进行介绍。

  • 标签: 医学整合课程 PBL 呼吸系统
  • 简介:摘要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从临床医学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出发,探讨 3D打印与解剖学教学相结合模式对提升医学生人体解剖学学习的影响。方法 招募 2018年 5月至 2019年 5月天津医科大学临床医学院在校医学生 66名,分为 3D打印模型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每组 33人。两组学员在年龄、性别、学习时长等方面无统计学差异。传统教学组由教师主导,采取常规教学手段进行学习; 3D打印模型教学组结合基于人体影像学数据制作的三维重建文件以及 3D打印模型进行学习。结果 两组教学模式解剖学理论考核成绩比较显示, 3D打印模型教学组学员考核成绩明显高于传统教学组( P<0.001);两组教学模式学习兴趣及学习满意度调查显示, 3D打印模型教学组的学习兴趣( P<0.001)及学习满意度( P<0.001)明显优于传统教学组。结论 3D打印技术应用于解剖学教学能提高临床医学生学习效果,值得发展。

  • 标签: 3D打印 解剖学 教学 医学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