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3-03
/ 2

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

陈可心

湖南省娄底市第一中学附属实验学校 湖南娄底417000

摘要:在传统模式下,各小学语文教师往往更注重向学生输出专业的知识、技能,严重忽略对学生文化素养的培养,事实上,语文是带动学生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有效依托,对学生传统文化素养的形成发挥着极大的价值和作用,经论证,如果可以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中渗透各类传统文化,往往能优化学生的人文综合素养,助力学生实现高质量的课堂学习。本文将围绕着“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路径”这一话题展开具体的介绍和说明,旨在为优化“优秀传统文化分享式教学”提供新方向。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渗透式教学;传统文化;路径与方法

引言:在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单元中渗透传统文化教学,可以丰富课堂的内容,开拓学生的视野,助推德育教育的高质量落地[1]。为迎合当下的社会环境背景,各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在课堂上积极渗透传统文化,将识字、阅读、写作等不同的教学环节作为推进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确保各类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课堂的始终,最终实现“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

一、以识字教学为路径,持续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识字属于语文课程的重要部分,汉字在我国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乃是推进各类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依托,所以各一线教师需要切实把握好这一环节的授课,以此作为契机向学生分享各类优秀的传统文化,比如在围绕着“休”这一个字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先带领学生对这个汉字的组成结构做拆分,将它拆分成人和木这两个不同的字,然后在此基础上向学生分享、之所以“休”会以人、木来构成的相关文化:因为在古代的时候,劳动人民都是在田间劳作的,而在辛苦劳作了大半天后,大多数农民往往都会在大树下稍微休息,所以人会靠在树上,以上就是关于“休息”一词中“休”这一个汉字的构成来源。通过以上方式展开“休”这一生字的引导教学,不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休”字的过程中、快速联想到与之相关的具体农作场景,形成高质量的学习,同时还可以进一步实现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深刻感受我国汉字所具备的极大魅力。

另外,除了可以引导学生围绕不同生字字形结构进行拆分之外,教师还可以积极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多阅读像《弟子规》等各类书籍,在阅读的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拼音的方式学习生字,最终不但可以大大增加学生的总识字量,同时在逐步推进学习的过程中,他们还能不断得到各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二、以阅读教学作为路径,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凡是被融入到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文都是极其优秀的典范代表,在文本中往往融入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但与此同时大家也要明白,以课文为载体呈现的传统文化通常是较为隐蔽的,小学生的社会阅历普遍不足,接触的总课文数量较少,也未必接受过文言文的基本学习,所以对于这一些隐藏于文本中的传统文化未必可以快速高效地挖掘、更无法展开高质量的学习,正是因为如此,所以在课堂上,教师需要向学生提供科学、有效的引导,带领他们一起挖掘文本中被融入的各类优秀传统文化。比如在围绕《狐假虎威》这一课程展开教学时,教师可以在向学生分享狐假虎威这一故事的基础上,向他们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通过这一故事的学习你们学会了什么道理,同学们,你们觉得这个故事想要告诉我们的是什么内涵,在学生展开小组化的讨论后,教师则可以进一步导出“诚信”的中华传统美德,实现优秀传统文化的有效熏陶和高质量教育[2-3]

三、以写作教学为路径,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渠道比较多,不仅可以以识字、阅读等模块教学作为重要载体,还能以写作作为依托。受传统教育模式的深刻影响,许多小学语文教师在推进写作指导、教学的过程中只高度关注向学生分享各类专业化的写作技巧,以期让学生在写作考试中获得高分的成绩,长期以往,极易让学生丧失对写作的兴趣,写出来的文章也容易陷入固化、换汤不换药的模式下。为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文水平,让每个学生写出来的文章都更具有内涵,在引导学生展开写作练习时,教师可以将各类传统文化渗透到其中。比如说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先向学生播放《建国大业》这一电影中的重点片段,然后让学生围绕这一视频写观后感,借助这一方式展开指导就能让学生了解、现在人民的幸福生活是来之不易的、是前辈们不停努力的结果,最终会让他们形成“珍惜生活、热爱生活”的良好品质。

四、以实践活动为路径,渗透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

以往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注重理论教学,而在全新的时代下,小学语文课程教学应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高度统一,事实上,实践活动是语文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各一线教师必须高效利用起来。具体来说,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借助各类实践活动持续渗透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举个例子,在母亲节的时候,教师可以围绕“给妈妈写一段话”为主题、引导学生展开贺卡制作的实践操作,让学生先结合卡片绘制出各类不同的图案,然后将自己对妈妈的感谢、对妈妈的祝福都写在贺卡上,通过这一实践活动的组织和举办,一来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二来又可以在这个环节中向学生做好感恩教育,让学生懂得尊重长辈的重要性,又比如在春节前,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写春联,经论证,写春联的实践活动同样也可以释放积极的教学价值:一能让学生多多练字,二能让学生了解春联的文化背景,让他们更深刻地感知春节这一节日在我国传统节日中的重要性作用,实现了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渗透。总的来说,在依托实践活动渗透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过程中,建议教师以我国的各类节日作为重要依托去推进,让学生了解不同节日的来源、这些节日背后的深刻内涵。事实上,现在许多小学生对节日虽然很认可,但认可的关键点只是“节日可以放假”上,他们并未关注不同节日背后的文化传承,长期以往,将大大拉低我国优秀文化的传承效果。

结束语:综上所述,我国拥有着5000多年的悠久历史,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我国产生了大量的优秀传统文化,为避免优秀文化传承的严重断层,各小学语文教师需要切实发挥语文课程与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极大适配性,在课堂上不断渗透传统文化分享工作。具体来说,教师要围绕着识字、阅读、写作、实践活动等基本教学内容作为主切入点,结合教材课程内容选择与之高度统一和适配的各类优秀传统文化、在课堂上向学生详细介绍,让学生可以在教师的逐步引导和感染下得到我国各类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进一步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优良品质。

参考文献

[1]匡菊凤.小学语文教学中培育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亲切感[J].教育观察,2018(02):19-20.

[2]谈永康.培养有中国心的现代文明人——小学语文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初探[J].小学教学研究,2019(01):9-13.

[3]杨文娟.小学语文教学中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途径与方法[J].内蒙古教育,2018(24):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