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索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小口径聚乳酸-己内酯[P(LLA-CL)]/纤维蛋白原管形支架的方法,评价支架的生物相容,探讨其作为血管组织工程材料的可行。方法以P(LLA-CL)、纤维蛋白原为原料,制备小口径复合管形支架,观察支架的大体形态,并用扫描电镜观察三维结构;利用溶血试验、细胞毒性试验、皮下植入试验,评价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结果管形支架表面呈网格状三维结构,并有大小不等、互相交通的孔隙,孔径平均直径为(4.56±1.23)μm,表面纤维平均直径(318±56)nm;P(LLA-CL)/纤维蛋白原浸提液溶血率为2.87%±0.49%;细胞毒性实验示P(LLA-CL)/纤维蛋白原浸提液较阴性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皮下植入试验显示P(LLA-CL)/纤维蛋白原支架炎症反应轻微,材料逐渐降解。结论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可以构建小口径P(LLA-CL)/纤维蛋白原管形支架,并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可作为组织工程血管的支架材料。

  • 标签: 静电纺丝 管形支架 聚左旋乳酸-己内酯 纤维蛋白原 生物相容性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正>众多的逻辑教科书在给选言判断下定义时讲:“包含相容的选言支的选言判断。就是相容的选言判断:”“包含不相容的选言支的选言判断,就是不相容的选言判断。”至于什么是相容的选言支,什么又是不相容的选言支,金岳霖同志主编的《形式逻辑》是这样解释的:“各个选言支所表示的事物情况,可以有两个甚至全部都同时存在。这样的选言支

  • 标签: 不相容选言判断 不相容关系 交叉关系 真包含 物情 金岳霖
  • 简介:目的探讨负载去细胞基质的壳聚糖(CS)/纳米羟基磷灰石(nHA)复合微球与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联合培养的生物相容.方法制备负载去细胞基质的CS/nHA复合微球,分离、提纯SD大鼠的BMSCs.实验分为4组(每组每个时间点6个样本):空白组:单纯BMSCs培养,对照组1:去细胞基质与BMSCs共培养,对照组2:nHA与BMSCs共培养,实验组:负载去细胞基质的CS/nHA与BMSCs共培养.于培养14、21d,采用茜素红染色观察BMSCs的成骨分化能力.于培养3、7、10、14、21d,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试剂盒检测各组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Ⅰ型胶原和骨桥蛋白的表达.结果负载去细胞基质的CS/nHA复合微球呈球形,粒径范围为3.52~29.65μm.培养第21天,实验组内可见大量钙质沉积,茜素红染色呈阳性;对照组有少量钙质沉积;空白组钙质沉积更少.从培养第7天开始,实验组的ALP活性、Ⅰ型胶原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ALP活性、Ⅰ型胶原表达量又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培养第10天开始,实验组的骨桥蛋白表达量明显高于其他3组,对照组1、对照组2的骨桥蛋白表达量又明显高于空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培养第21天,实验组和对照组ALP活性、Ⅰ型胶原及骨桥蛋白的表达均达到高峰.结论负载去细胞基质的CS/nHA复合微球与BMSCs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

  • 标签: 间充质干细胞 骨髓 壳聚糖 羟基磷灰石类 材料试验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研究纳米羟基磷灰石(HAP)涂覆的多孔Mg-2Zn(质量分数,%)支架材料的生物降解能力和生物相容。采用脉冲电沉积制备羟基磷灰石涂层。对涂覆HAP的支架在碱性溶液中进行后处理来改善其生物降解和生物相容。研究支架和HAP涂层的显微组织和成分以及它们在模拟体液(SBF)中的降解和细胞毒性。经过碱溶液处理后的涂层由几乎垂直于基体的直径小于100nm的针状HAP组成,具有和天然骨头相似的成分,浸泡在SBF中后,产物为HAP、(Ca,Mg)3(PO4)2和Mg(OH)2。涂覆HAP和经过处理碱处理后的支架比未涂覆HAP的支架具有更高的生物相容和细胞存活性。MG63细胞粘附在涂覆HAP和经过碱处理后的支架的表面并增殖,使这些支架有望应用于医学。结果表明:纳米HAP的脉冲电沉积和碱处理可有效改善多孔Mg-Zn支架的生物降解能力和生物相容

  • 标签: 多孔Mg-Zn支架 羟基磷灰石涂层 脉冲电沉积 生物降解能力 生物相容性
  • 简介:科斯的企业理论从交易成本对市场组织分工的能力的影响角度,论证了企业的生产性功能,并由此出发对企业做出了有别于市场的定义.根据这一定义,我们可以从分工与市场规模的互为因果关系推导出市场与企业成长的相互促进;而且结合科斯对"组织成本"的论述,我们也可以对企业的边界问题做出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解释.

  • 标签: 企业理论 科斯 分工 交易成本论 企业与市场 市场组织
  • 简介:摘要: 目的分析抗CD38单抗药物治疗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多次输血前相容检测特点及试验干扰处理措施。方法血型鉴定,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DAT),盐水试管法、聚凝胺法和微柱凝胶法三种介质进行抗体筛选、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用DTT处理抗筛细胞、谱细胞、献血者红细胞与DAT阳性的患者红细胞,处理后使用微柱凝胶法进行抗体筛查、鉴定及交叉配血试验;测定抗-CD38抗体效价。结果5名患者经CD38单抗药物治疗后ABO血型和Rh血型为A型、CCDee 2例,B型、CcDEe 2例和O型、CcDEe 1例;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3例为阴性2例为阳性;抗体筛查及鉴定试验在盐水试管法及聚凝胺法中均为阴性,微柱凝胶卡法均为阳性;交叉配血试验主次侧在盐水试管法及聚凝胺法中均为阴性,微柱凝胶卡法均为阳性。用0.2 mol/L DTT处理抗筛细胞、谱细胞、献血者红细胞与DAT阳性的患者红细胞后,抗体筛选、鉴定及主次侧配血在微柱凝胶卡法中均变为阴性。结论抗-CD38单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可干扰患者的血清学试验,掩盖同种抗体的检出。因此在输血相容检测过程中应选择合适手段去除干扰并运用多种血清学试验方法排除干扰和避免抗体漏检,保证临床用血安全。

  • 标签:  多发性骨髓瘤 抗-CD38单抗 DTT 交叉配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和甲醇化丝蛋白海绵敷料在促进创面愈合方面的机制。方法采用实验研究方法。采用改良冻干法制备具有促血管化能力的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和不具备促血管化能力的甲醇化丝蛋白海绵敷料,行大体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内部形貌,X线衍射仪(XRD)、红外光谱仪观察二级结构,拉力机测定压缩模量。于2只3周龄雄性SD大鼠分离培养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并接种在上述2种丝蛋白海绵敷料上,培养1、6 d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下计数细胞。将12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每只造成4个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分为甲醇化丝蛋白组(24个创面)和酸化丝蛋白组(24个创面),并应用对应丝蛋白海绵敷料覆盖。术后3、7、10、14 d,行大体观察并记录剩余创面面积。术后3、7、14 d,收集创面及创缘组织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新生组织生长及胶原沉积情况,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观察血管化情况。动物实验每组各指标各时间点样本数为6。对数据行析因设计方差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Bonferroni校正。结果甲醇化丝蛋白海绵敷料、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具有相同的成分、类似的多孔结构,孔径为300~500 μm。XRD显示,甲醇化丝蛋白海绵敷料表现出显著的结晶峰,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则主要由非晶结构组成。红外光谱仪显示,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在1 650 cm-1处出现强吸收峰,甲醇化丝蛋白海绵敷料则在1 630 cm-1处表现出强吸收峰。甲醇化丝蛋白海绵敷料的压缩模量为(23.8±1.3)kPa,明显高于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的(6.1±0.9)kPa,t=19.550,P<0.01。培养1 d,BMSC成功黏附在2种丝蛋白海绵敷料上,细胞未铺展开。培养6 d,BMSC铺展在2种丝蛋白海绵敷料上,其中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上细胞数量显著增多。术后3 d,2组创面无明显收缩;术后7 d,酸化丝蛋白组创面面积较甲醇化丝蛋白组明显缩小,创缘有新生上皮生长;术后14 d,酸化丝蛋白组创面已经基本愈合,甲醇化丝蛋白组创面干燥、收缩明显。与甲醇化丝蛋白组比较,酸化丝蛋白组术后3、7、10、14 d剩余创面面积明显缩小,t=7.782、10.620、3.707、6.830,P<0.05或P<0.01。HE染色、Masson染色、CD34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显示:术后3 d,酸化丝蛋白组创面新生组织长入丝蛋白海绵敷料多于甲醇化丝蛋白组,前组分泌少量胶原蛋白,后组未见胶原蛋白形成,前组向敷料内游走的血管内皮细胞数量多于后组;术后7 d,酸化丝蛋白组创面新生组织覆盖敷料孔壁面积大于甲醇化丝蛋白组,前组胶原蛋白多于后组且分布均匀,前组血管数量多于术后3 d,后组新生血管散在分布;术后14 d,酸化丝蛋白组新生组织与正常皮肤组织结构相似且形成一定厚度,甲醇化丝蛋白组新生组织已基本长入敷料内,前组胶原沉积丰富,后组胶原散在分布,前组血管分布均匀且密度明显高于后组[分别为(55.7±6.0)、(34.1±1.0)个/mm2, t=9.042, P<0.01]。结论具有促血管化能力的酸化丝蛋白海绵敷料细胞相容好,可实现创面部位血管网络的快速形成,提供较为充足血供加快新生组织长入速度、胶原沉积,从而促进创面愈合、改善愈合质量,效果优于甲醇化丝蛋白海绵敷料。

  • 标签: 组织工程 伤口愈合 丝蛋白敷料 血管化
  • 简介: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但是.今天的第二课堂.老师却让我们大开了一次眼界——水火竟然能相容!实验前,老师准备了一杯水、一枚硬币、一根蜡烛和一个打火机。心直口快的晨媛嚷道:“老师!老师!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的?”

  • 标签: 不相容 第二课堂 老师 打火机 俗话 竟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细胞核增殖抗原(Ki-67)蛋白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与癌症病理学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收集2016年3月到2018年3月期间武汉市第一医院甲状腺乳腺外科乳腺癌患者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标本100例,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蛋白印迹检测两组中Ki-67的表达水平,并分析其在患者年龄、性别、肿瘤大小、神经侵犯、淋巴结转移、组织分化程度、TNM分期中的表达差异;同时,分析研究乳腺癌患者各影响因素与癌症预后的相关。根据Ki-67转染情况将乳腺癌细胞株分为上调组、下调组和对照组,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CCK-8)法检测3组细胞在0、6、12、24、48 h时间点的增殖,采用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碘化丙锭(PI)双染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凋亡。乳腺癌/癌旁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均数的比较采用两组独立t检验;利用Pearson χ2检验比较Ki-67在各临床病理信息分组中的表达差异;采用Cox比例风险回归模型进行癌症各因素与预后关系的单因素分析;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乳腺癌患者各临床参数与临床预后的相关;采用Kaplan-Miere法并行Log-rank检验来绘制生存曲线。结果较于癌旁组织,乳腺癌组织中Ki-67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0±1.10比1.00±0.60,t=10.380,P<0.01)。在神经侵犯(χ2=4.301,P<0.05)、组织分化程度(χ2=7.909,P<0.01)、淋巴结转移(χ2=14.983,P<0.01)、TNM分期(χ2=6.771,P<0.01)中的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癌症预后与神经侵犯(χ2=4.736,P<0.05)、淋巴结转移(χ2=5.603,P<0.05)、组织分化程度(χ2=6.593,P<0.05)、TNM分期(χ2=25.966,P<0.01)和Ki-67表达(χ2=4.301,P<0.05)有关,而与年龄(χ2=0.069,P>0.05)、性别(χ2=1.209,P>0.05)、肿瘤大小(χ2=3.775,P>0.05)无相关;Ki-67高表达组患者的存活时间明显低于低表达组,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9.90±6.27比51.60±6.08,t=9.503,P<0.01)。较对照组,上调组中的细胞增殖率明显升高而凋亡率降低(F=39.450,P<0.01;t=5.400,P<0.01)。结论Ki-67高表达于乳腺癌组织,其表达升高提示癌症预后不良。

  • 标签: 细胞核增殖抗原 乳腺癌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讨乙肝前S1抗原(PreS1-Ag)、e抗原(HBeAg)与其DNA的检出关系。方法对684例慢性乙肝患者的PreS1-Ag用酶联免疫法(ELISA)测,HBeAg用化学发光检测,乙肝DNA(HBV-DNA)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PCR)法检测。结果HBV-DNA阳性患者中,PreS1-Ag阳性率为82.98%,而HBeAg阳性率为36.17%;在PreS1-Ag阳性患者中,HBV-DNA阳性为95.4%,而HBeAg阳性患者中,HBV-DNA阳性率为45.9%。结论PreS1-Ag、HBeAg和HBV-DNA之间具有一定的相关,进行联合检测能准确地反应出病毒的复制情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依据。

  • 标签: 乙肝前S1抗原 e抗原 乙肝DNA
  • 简介:利用构造的方法证明了实方阵空间上的相容矩阵范数均可延拓到复方阵空间上。

  • 标签: 矩阵范数 谱半径 范数延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