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了解淋巴瘤组织和血液淋巴细胞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Ⅰ(MHCⅠ)类分子的表达情况.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淋巴瘤组织mRNA表达,Westernblot检测淋巴瘤组织蛋白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血液淋巴细胞MHCⅠ类分子荧光强度.结果淋巴瘤组织mRNA表达由正常对照组的8.52±0.58下降为1.16±0.16(P<0.01);蛋白表达由正常对照组的16.36±1.06下降为2.35±0.24(P<0.01);血液淋巴细胞MHCⅠ类分子平均荧光强度由正常对照组的426±48下降为268±27(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淋巴瘤组织MHCⅠ类分子mRNA和蛋白表达下降,同时血液淋巴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也下降.有可能通过检测血液淋巴细胞MHCⅠ类分子表达下降来辅助早期诊断淋巴瘤.

  • 标签: 淋巴瘤 基因 MHCⅠ类 淋巴细胞
  • 简介:激励相容度是衡量激励相容的指标。只有激励相容度高的补偿方式,才是实现流域生态保护目标的有效方式。本文量化并比较了转移支付与异地开发两种流域生态补偿方式的激励相容度,结果表明,两种方式孰优孰劣具有不确定性,它受下游对减排综合收益的认可度、上游减排的成本等多个因素的综合影响。在我国,由于流域生态保护的生态效益被严重低估;异地开发大幅度降低了流域上游的征税成本、行政管理与服务成本、污染控制成本等原因,异地开发方式的激励相容度更高。

  • 标签: 流域生态补偿 转移支付 异地开发 激励相容度
  • 简介:在环氧涂料与聚氨酯清漆配套涂装操作中经常出现分层、起泡、咬底等漆间"打架"现象,经对涂装操作过程的分析,找出了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处置措施。

  • 标签: 相容性 环氧涂料 聚氨酯清漆
  • 简介:归纳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国内外针对替代制冷剂/油与制冷设备内常用材料(塑料、橡胶、金属、电机材料以及干燥过滤器中的干燥剂)相容的测试方法、测试条件和测试结果。通过综合分析各类研究成果发现,很多种替代制冷剂与原有的制冷设备中绝大多数材料都是相容的,但也出现了部分材料与替代制冷剂/油不相容的情况。本文详尽的综述可以为制冷与空调设备企业使用新型制冷剂提供设备材料选择方面的参考。同时,工作人员将替代制冷剂充注入原有的制冷设备时,也可以参考本文考虑更换原有设备中的一些材料。

  • 标签: 替代制冷剂 润滑油 相容性 材料 测试方法 测试条件
  • 简介:目的评价胶原/细菌纤维素复合材料的细胞相容。方法将胶原(collagen,Col)和细菌纤维素(bacterialcellulose,BC)通过物理交联法和化学交联法制备成Col/BC物理组和Col/BC化学组,以BC为对照组,采用SEM(扫描电镜)观察材料形貌。采用小鼠胚胎成骨细胞株(MC3T3-E1)与材料复合培养,分为空白对照组(等量的细胞悬液)、材料对照组:BC、实验组1:Col/BC物理组、实验组2:Col/BC化学组观察细胞生长状况,MTT(四氮唑盐)观测细胞在1、2、3、4、5、6d后的增殖情况,细胞与材料复合第48h,SEM观察细胞粘附形貌。结果SEM观察在BC纤维上均匀包覆了一层蛋白质,MTT检测结果表明3d后Col/BC(物理交联组)组高于其他组,实验组与材料对照组:BC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EM观察在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48h,纤维表面均有少量成骨细胞粘附。结论与材料对照组:BC相比,Col/BC物理组和Col/BC化学组均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其中,Col/BC物理组表现出更好的细胞相容

  • 标签: Col/BC 支架材料 细胞相容性
  • 简介:传统民本思想,有基于生存发展的理性、有尊重自然规律的朴实和追求理想社会的夙愿等特征。传统农业文化体现的重农型、仁德型民本思想与现代民生思想有相容,对于探索构建现代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型、生态型、法治型民生观有启发意义。

  • 标签: 生态型民生观 可持续发展观 传统民本观
  • 简介:目的采用静电纺丝技术制备壳聚糖一明胶复合纤维,体外评价其生物相容。方法采用扫描电镜(SEM)观察纤维支架的表面形貌,考察纺丝溶液浓度、黏度以及壳聚糖/明胶质量比对纤维直径和结构的影响。将人成纤维细胞接种在纤维支架表面,绘制细胞生长曲线.观察细胞在支架表面的形态。结果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壳聚糖一明胶复合纤维均匀、光滑,无珠状结构,纤维平均直径为600nm~1.6μm。随着纺丝溶液浓度和黏度增加,纤维平均直径增大;随着壳聚糖/明胶质量比增加,纤维直径也随之增大。成纤维细胞在复合纤维支架上生长良好,增殖快,并且保持较好的成纤维细胞形态。结论通过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的壳聚糖一明胶复合纤维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有望作为皮肤组织工程的支架材料。

  • 标签: 静电纺丝 壳聚糖-明胶复合纤维支架 纤维直径 人成纤维细胞
  • 简介:为了帮助烟花爆竹检验站(所)、科研、教学单位、生产企业和从事烟花爆竹检测人员,深入了解和贯彻AQ4104—2008烟火药安全指标及测定方法,特邀请中国兵器工业第二一三研究所魏宗升,柳继昌高级工程师,杜云峰工程师等编写烟火药安全测试技术基础知识讲座,每期刊登一讲,讲座内容包括:基本概念,测试方法,测试仪器,影响测试因素,并列举了常用的烟火药剂安全测试数据,供有关专业人员参考。烟火药安全基础知识讲座初步拟定6讲:

  • 标签: 安全性测试 烟火药剂 知识讲座 基础 技术 相容性
  • 简介: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但是.今天的第二课堂.老师却让我们大开了一次眼界——水火竟然能相容!实验前,老师准备了一杯水、一枚硬币、一根蜡烛和一个打火机。心直口快的晨媛嚷道:“老师!老师!这些东西是做什么的?”

  • 标签: 不相容 第二课堂 老师 打火机 俗话 竟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CV核心抗原与HCVRNA、ALT的相关。方法对本院74例HCVRNA阳性患者检测其HCV-cAg和ALT浓度。结果本研究74例HCVRNA阳性患者检出HCV-cAg阳性25例,处于灰区23例,ALT超出正常范围的患者为49例,ALT水平与HCV-cAg呈正相关。结论HCV-cAg与HCVRNA复制密切相关,HCV-cAg可联合抗-HCV应用可提高临床和血站的HCV感染检出率,结合ALT可以评测HCV感染肝脏炎症状态)

  • 标签: HCV-cAg HCV RNA ALT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粪便幽门螺杆菌抗原(Hpstoolantigen,HpSA)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94例因上消化道症状接受胃镜检查患者的幽门螺杆菌粪便抗原。每例患者同时进行14CUBT、RUT、Warthin-Starry银染检测,将后三项中任两项阳性作为Hp感染阳性诊断标准,对HpSA方法进行评价。结果HpSA检测的敏感性为94.3%,特异性为90.2%,准确为92.6%,阳性预测值为92.6%,阴性预测值为92.5%。结论HpSA检测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较高,具有简单可靠、标本留取方便及完全非侵入的特点,适合作为Hp感染的常规检查项目。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免疫学 抗原
  • 简介:乙型病毒性肝炎是指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一种以肝脏炎性病变为主并可引起多器官损害的病,也是我国当前流行最为广泛的一种传染病。乙肝血清标志物检测是人群初筛乙肝携带者以及血液制品乙肝病毒检测的关键步骤。目前我国常用的乙肝血清标志物最常用的是乙肝表面抗原(HBsAg),本文就目前常用的几种血清学检测方法总结如下。

  • 标签: 肝炎表面抗原 乙型/分析
  • 简介:大学组织的经济指大学在使用和分配各种资源时,要以效用最大化为核心、以理性选择为向度、以道德规范为约束的特性,目的是提高大学组织产出的经济效益。其中,市场经济体制、政府管理模式、大学组织间竞争影响了大学组织经济的产生和发展。经济功能的彰显一方面加速了大学发展,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大学组织的异化倾向。为此,大学组织经济功能的发挥要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效率为核心,以合理规制市场发挥的范围为边界,以坚持公益和公平性要求为原则。

  • 标签: 大学组织 经济性 经济功能
  • 简介:1983年澳大利亚学者Warren和Marshall发现幽门螺杆菌(HP)以来,HP是当今世界上感染率最高的细菌之一.研究资料表明,HP感染可导致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HP是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ILT)淋巴瘤的主要致病因子,亦与胃癌的发生关系密切.1994年,HP被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列为I类致癌原.近年来,人们对HP与胃病关系的研究取得了明显进展,又开始注意到其与高血压、脑血管疾病、冠心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糖尿病、皮肤病等胃肠外疾病的关系.HP在全球自然人群的感染率超过50%,我国自然人群HP感染率40%~90%,平均59%[1].因此,采用敏感性和特异性均较高的检测方法及时检出HP,对HP感染及其相关疾病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 标签: 幽门螺杆菌 粪便抗原试验
  • 简介:<正>我园根据幼儿的实际进行"幼儿园剪纸活动生活化研究",开展了一系列具有创造的剪纸教学活动实践,让幼儿逐步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激发幼儿积极动手、动脑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独创,同时促进幼儿在大自然、大社会、大生活中去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提高了幼儿的审美

  • 标签: 活动区 发现美 民间剪纸艺术 组织策略 师幼互动 节日活动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分析HBsAg阳性及阴性血清中乙型肝炎病毒前S1抗原(PreS1)与乙肝两对半的关系,以探讨前S1蛋白抗原与乙肝两对半之间的相关,进而对乙肝病毒前S1抗原的临床意义进行探讨。方法用ELISA法检测2171例HBsAg阳性及阴性血清的前S1抗原与乙肝两对半标志物。结果在HBsAg阴性血清中PreS1的检出率为零,在HBsAg阳性及HBeAg阳性血清中PreS1阳性率为93.8%(304/324)、HBsAg阳性及HBeAg阴性血清中PreS1阳性率为86.1%(527/613)。结论前S1抗原是乙肝病毒感染、复制、传染的敏感标志,可弥补乙肝两对半的不足,有助于临床诊断、治疗及疗效观察。在不具备HBV-DNA检测设备的情况下,使用简单准确,价格低廉的PreS1检测并联合乙肝两对半的检测,对HBV的诊断、防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乙肝两对半 前S1抗原 联合检测 相关分析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H22全细胞抗原致敏DC前后DC所分泌的IL-12、IL-2、IFN-γ、TNF-α的变化情况,进而揭示H22全细胞抗原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的机制。方法从小鼠骨髓细胞中分离出DC及其前体,再联用粒/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和白介素-4(IL-4)进行体外培养,在DC培养过程中加入小鼠肝癌细胞(H22细胞)全细胞抗原以致敏DC,测定致敏前后DC细胞因子IL-12、IL-2、IFN-γ、TNF-α的分泌。结果DC致敏前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分别为19.39±0.98pg/ml、11.19±1.18pg/ml、1.03±0.19pg/ml、2.02±0.33pg/ml;DC致敏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浓度分别为80.39±1.33pg/ml、95.27±6.52pg/ml、29.59±3.15pg/ml、75.12±7.07pg/ml;DC致敏前后,上清液中IL-12、IL-2、IFN-γ、TNF-α的浓度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H22细胞致敏DC后,DC分泌IL-12、IL-2、IFN-γ、TNF-α增加,增加的分泌因子可能与H22细胞致敏后的DC激活肿瘤浸润淋巴细胞相关。

  • 标签: 树突状细胞 肿瘤浸润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