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真正有效的危机应对之道,应该在危机之前。而在当下,对企业经营者而言,重要的是做一次面向未来的反思,探寻到一条更迅捷同时也是更可控的通向未来之路。

  • 标签: 企业经营者 心智 寒流 面向未来
  • 简介:为认真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批示精神,河南师范大学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积极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施了大学生“高擎党旗,志增辉”工程活动。

  • 标签: 师范大学 工程活动 大学生 河南 教育工作 习近平
  • 简介:[题目]明明今年2岁,三年后比明明大4岁,今年几岁?

  • 标签:
  • 简介:律合一思想,是赞宁思想中重要的一环。这不仅涉及到赞宁在吴越国时的身份问题,还关乎到他是以什么身份来编撰《宋高僧传》,以及《大宋僧史略》等问题,因此,重点围绕这两个问题进行论述。第一,为了从根本上了解赞宁律合一思想当中的律学思想,我们有必要对赞宁"律虎"身份的由来和他在律宗史上的地位加以确立;第二,通过对赞宁所留下的著述和其它文字资料的反复阅读和用心思考,可以发现,赞宁的律学思想与儒家思想或礼制有着一定程度的结合。

  • 标签: 赞宁 儒学 律宗 王禹偁 大宋僧史略 宋高僧传
  • 简介: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其长期历史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产生了众多的本土学派,也不断有外来文化的传入,这些不同的学派和文化,在矛盾冲突中相互吸收和融合,其中有的丰富了、发展了、壮大了,有的则被吸收了、改造了、消失了。大约从东晋开始至隋唐时期,中国文化逐渐确立了以儒家为主体,、释、道三家既各自独标旗帜,同时又合力互补以应用于社会的基本格局。中国文化的这一基本格局,一直延续到了19世纪末,乃至20世纪初,历时1600年左右。

  • 标签: 中国传统哲学 佛教传入 儒、释、道 玄学家 儒家道统 中国文化精神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佚名
  • 学科: 军事
  • 创建时间:2019-06-05
  • 简介:佛教对儒家最主要的影响是在于它促使儒家对发展和建立形上理论的深入探讨,佛教与道教的矛盾冲突,在佛教理论的刺激和影响下

  • 标签: 中国文化 中的儒释道 文化中的
  • 简介:鄣源村(现名樟源里)坐落在黄山市休宁县鹤城乡樟田村渔瑶公路边,休宁县当地人自称"中国第一状元县".相传村人均为宋朝起义名将方腊后裔,战败后为躲避朝廷杀戮而迁徙繁衍于高山峡谷间.在茂密的水□掩映下,村口一道坚实的石墙横亘于眼前,石墙4米高2米宽,连接两边山体长30余米,只留-1.5米宽、2米高的门洞供村人出入,石门顶部嵌有石碑,上书“石门胜概”苍劲四字.码砌石墙的条石平整匀齐,且条石间的隙缝都灌注了桐油石灰浆,固若金汤易守难攻,即便被攻陷村民也能顺利向深山撤退,关雄隘险为徽州地区罕见.

  • 标签: 水口 徽州地区 休宁县 黄山市 石门
  • 简介:摘要本文论述了梁漱溟以佛家精神作为态度和境界,而又融合儒家践行济世的方式作为其人生哲学。作为独立的个体,梁漱溟追求生命究极的出世情怀;而作为社会中的一员,尤其是当中国近代社会出现严重危机时,他又慷慨担当,具有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而积极入世。两种生命形态融通在一起,由此形成梁漱溟“以佛证,以佛融”、“出而不出,不出而出”的人生态度。

  • 标签: 梁漱溟 儒家 佛家 人生哲学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11-18
  • 简介: 同样是表现人类个性自由精神的孙悟空的故事,   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    这是《西游记》的另一层意义,《西游记》中包含了具有人类普遍精神的两大母题

  • 标签: 儒释道文化 文化解读 西游记儒释道
  • 简介:从哲学史、思想史来看,心性关系在先秦儒家那里远不如仁义、仁礼关系重要,甚至也比不上人性论重要。但是,其时人性论的兴起自是与对心性关系的探讨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不仅如此,随着郭店简的被整理,人们发现其中有着对于心、性、物之间关系的讨论。鉴于此,本文将从心:性与物之间的中介;志:从心到物的指向性;性:物取而出与心弗取不出三个方面,来对其进行较为全面、系统的研究,以期引起相关学人对其进行更为深入的研究。

  • 标签: 郭店儒简
  • 作者: 佚名
  • 学科: 文学
  • 创建时间:2019-01-05
  • 简介: 同样是表现人类个性自由精神的孙悟空的故事,   桀骜不驯的个性自由精神和以造福人类为目的不畏艰险的追求探索精神    这是《西游记》的另一层意义,《西游记》中包含了具有人类普遍精神的两大母题

  • 标签: 儒释道文化 文化解读 西游记儒释道
  • 简介:【摘要】对释道的兼收并蓄和化用融通,形成王维特有的人格范式——身心相离、济世忧民、恬淡冲和、天人合一。本文探讨了释道三教对王维的影响。儒教思想始终在王维的思想中处于中轴地位,是现实人格,贯穿于王维一生;佛道思想即便在一段时间或在部分诗歌中较突出地显现出来,但仅是理想人格,是现实人格暂时隐藏的外在表征,两种人格的时隐时显就是王维人生的本真状态。

  • 标签: 儒释道融通 王维显隐 融通王维显
  • 简介:以凉州为中心的河西文化。随着北魏风的高涨而逐渐东传,并与中原文化及北渐的江左文化相融合,形成以儒学为核心的多元文化,从而奠定了隋唐文化繁荣的基础。河西文化的东渐及融合,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中华民族的演进,以及中国历史的进程均有深远影响。

  • 标签: 北魏儒风 河西文化 东渐 历史影响
  • 简介:西晋政权建立后,儒学重新确立了它的权威地位,成为官方的主导思想意识形态。然而,玄学日促。形成了与儒学分庭抗礼之势。这种典型的思想格局深刻地影响了西晋的诗坛。一方面统治者崇尚儒学,重视礼,四言作为雅音,广泛地运用在政治社会生活的各种重要的场合;另一方面受到玄学重情思想的影响,出现了“诗缘情”新的文学观念,文人大量地使用被视为杂调的五言抒写性情,促进了五言抒情诗的繁荣。但四言诗歌的创作同时也感染了玄学的风气,而以五言为主的抒情诗其创作也依然带有儒学思想的影响。

  • 标签: 西晋 儒学 玄学 诗歌
  • 简介:中国是一个多种宗教并存的国家,古代中国就有了自己的民族宗教。中国社会从秦始皇统一中国确立独尊儒术思想后,儒家文化便成为中国社会历代王朝的主导思想,儒家文化主要讲“仁”,以“神道设教”,重视祖先崇拜,对宗教“敬鬼神而远之”,采取宽容温和的态度。由于儒学的影响,中国社会历代统治者对各种宗教采取包容的态度,各宗教只要拥戴当权者,以宏扬教法中有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劝善惩恶为宗教信条,

  • 标签: 文明对话 民族宗教 中国社会 古代中国 历代王朝 儒家文化
  • 简介:王虎总经理,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能源系,毕业后在西安一家核工业单位从事消防产品的开发和研制,20年来潜心钻研防灾救生产品研制和开发,曾获团省委“优秀青年企业家”称号和二次核工业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他以超人的胆略和勇气,闯过重重难关,于1992年创建了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1998年9月和西安高科集团合资以四千万元的资本重新组建了集科、工、贸为一体的现代型企业——西安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 标签: 王虎儒 人物通讯 资本重组 西安市新竹防灾救生设备有限公司
  • 简介:沈氏家族在明末为躲避倭寇之乱,迁居嘉兴。降至沈钧曾祖沈濂时,已累七世。因其祖父沈玮宝任苏州府知府,故举家迁至苏州,沈钧于1875年出生在苏州。25岁时,即1900年因父亲沈瀚病故,家道衰落,经济拮据,才离开苏州到陕西西安,投奔四叔沈卫,做了一名西安三原学署的见习文书。

  • 标签: 沈钧儒 迁居 倭寇 苏州 祖父 明末
  • 简介:摘要儒家和道家是我国先秦时期不可忽视的流派,两者在伦理思想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尤其是在人性论、义利观、道德修养论方面有着各自独到的理解。两者对我国古代伦理思想以及当代伦理思想建设的研究和总结都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儒家与道家的伦理思想虽然不同,但两者共同为我国传统伦理思想史的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对后世的影响也十分深远。

  • 标签: 儒家 道家 人性论 义利观 道德修养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