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71 个结果
  • 简介:目的通过报道1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延迟性耳气压伤的发病及诊疗经过,提出飞行人员延迟性耳气压伤防控和航空医学鉴定原则。方法分析1例高性能战斗机飞行员发生左侧延迟性耳气压伤治疗后复飞的临床诊治过程、随访和复飞经过,并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结果该飞行员于2014年3月某次高空科目飞行训练过程中及训练结束后未感不适,但于次日晨起觉左耳疼痛明显。查体:左耳鼓膜轻度内陷,鼓膜中度充血,右耳未见明显异常;捏鼻鼓气双侧咽鼓管通畅,鼻咽部无异常。诊断:左耳延迟性耳气压伤。嘱该飞行员反复捏鼻鼓气,4h后耳痛症状缓解并逐渐消失。3d后体检未见明显异常,恢复飞行。嘱其着陆后充分吞咽鼓气,次日未再出现耳痛。随访2年,未再发生耳气压伤。结论飞行员吸氧飞行结束后,反复咽鼓管通气是防治延迟性耳气压伤的重要措施。该病治疗效果好,航空医学鉴定通常可做飞行合格结论。

  • 标签: 延迟性耳气压伤 飞行员 航空医学鉴定
  • 简介:摘 要:以四环素为原料,在碱性条件下降解产物作为荧光标记物(Flu-TC),对荧光标记物的制备条件进行优化,并用自制的磁性四环素分子印迹聚合物(TC@Fe3O4@SiO2@MIP)评价其吸附性能。结果显示,四环素碱性降解产物具有荧光特性,且TC@Fe3O4@SiO2@MIP对Flu-TC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识别性能,可以作为荧光标记物。为下一步建立磁性分子印迹荧光免疫竞争吸附方法奠定基础。

  • 标签: 四环素 碱性降解 荧光标记物 制备 性能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快速血糖仪测量手指血糖与静脉血血糖的差异。方法采用不同方法对38名门诊患者和22名住院患者同时进行手指血糖测定和静脉全血、血清血糖浓度的测定。结果经过统计学处理后对比分析,其检测结果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上的的血糖检测方法多样,结果之间存在微小差异,依据临床需要和仪器特性可以选择不同的血糖检测方法。

  • 标签: 糖尿病 血糖仪 检测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新型注塑工艺与传统热凝填塞工艺制作义齿基托相关性能优势。方法将超硬石膏翻制标准上颌无牙颌模型36个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热凝填塞工艺,实验组采用新型注塑工艺,对比两种工艺制作义齿基托的适合性能。结果实验组义齿基托与石膏模型之间的间隙都要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新型注塑工艺制作义齿基托其性能要优于传统热凝填塞工艺,值得临床中推广。

  • 标签: 新型注塑工艺 传统热凝填塞工艺 义齿基托
  • 简介:目的比较具有大孔径的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在复合了载有万古霉素的壳聚糖微球后的生物力学性能改变。方法使用粒子溶出法制作不同孔隙率的磷酸钙骨水泥支架,用方差分析比较不同孔隙率骨水泥支架的力学性能差异。以乳化化学交联法制作万古霉素壳聚糖微球;挑选适宜孔隙率和力学强度的多孔磷酸钙骨水泥支架与2、6、10mg载药壳聚糖微球复合,检测加微球后的力学强度改变。采用K-W秩和检验做统计学分析。结果随着造孔剂用量的增加,孔隙率增加,分别为(14.7±0.2)%、(52.4±2.3)%、(56.4±2.2)%、(60.4±5.8)%、(64.3±9.7)%;骨水泥支架的抗压强度逐渐下降[(9.4±0.5)Mpa、(7.1±1.1)Mpa、(6.7±2.1)Mpa、(4.5±1.9)Mpa、(1.6±0.7)Mpa],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孔隙率:x^2=25.276,P〈0.05)(抗压强度:x^2=19.847,P〈0.05)。其中使用30%质量分数造孔剂的支架总孔隙率约(60.4±5.8)%,抗压强度为(4.5±1.9)Mpa,比较适中。电镜下观测到孔道直径为1mm左右。选择含30%造孔剂的骨水泥支架添加壳聚糖微球,随着微球质量的增加,其抗压强度分别为(4.4±0.9)Mpa、(4.2±1.1)Mpa、(4.2±1.0)Mpa,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含壳聚糖微球的支架和单纯大孔骨水泥支架比较,其抗压强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847,P〈0.05)。结论大孔径磷酸钙骨水泥支架在添加了壳聚糖微球后,其力学性能有所下降,但仍可用于非负重骨缺损修复。

  • 标签: 壳聚糖 微球 磷酸钙 骨水泥 力学
  • 简介:背景:研究表明钛合金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便于加工合成为合适孔径的多孔结构,将其用于踝关节损伤中效果理想,但其生物力学性能尚不明确。目的:探讨多孔钛合金支撑棒在踝关节损伤中的应用效果及生物力学性能。方法:取健康Beagle犬30只,利用止血钳挑起并暴力拉断外侧副韧带,建立踝关节损伤模型。实验分为2组:对照组(n=15)和实验组(n=15)。利用CAD设计多孔钛合金棒三维模型,并将其输入到EBMS12系统中,将Ti6A14V粉末放入机器中并进行逐层熔融,最终制备成直径为4mm、长度为12mm的多孔圆柱状棒体。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修复,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将多孔钛合金支撑棒植入损伤处,比较2组犬踝关节肿胀程度、修复优良率、电生理学指标及生物力学性能。结果与结论:①2组修复前患侧踝关节周径无明显差异(P〉0.05);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修复后1、2及3周,患侧踝关节周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②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修复后3个月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③2组Beagle犬修复前患侧外侧副韧带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潜伏期、波幅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修复后3个月,患侧外侧副韧带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潜伏期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而体感诱发电位和肌电图的波幅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④与对照组相比,多孔钛合金支撑棒组的最大桡度、弹性桡度、破坏桡度无明显差异(P〉0.05);而最大载荷、弹性载荷、破坏载荷及刚性系数显著提高(P〈0.05);⑤结果提示,将多孔钛合金支撑棒应用于踝关节损伤的治疗,具有较好的修复效果,且有助于改善踝关节生物力学性能

  • 标签: 外侧韧带 生物力学 组织工程 生物材料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巨胚稻糙米系列产品食疗对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影响。方法将符合糖尿病诊断标准30例患者随机分为3组。三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正常饮食组10例,给予正常饮食;米珍益糖代餐粉组10例,给予米珍益糖代餐粉饮食,米珍米露组10例,给予米珍米露组饮食,比较三组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的差异。结果米珍益糖代餐粉组、米珍米露组与对照组比较在临床症状改善上有显著差异,且米珍益糖代餐粉组、米珍米露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巨胚稻糙米系列产品食疗对控制糖尿病患者餐后血糖有一定疗效。

  • 标签: 巨胚稻糙米系列产品 2型糖尿病 饮食治疗 餐后血糖
  • 简介:目的研究四针状氧化锌晶须改性的临床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和抑菌性,为减少继发龋提供新途径。方法向光固化复合树脂中添加质量比为0%、1%、3%、5%、10%经硅烷偶联剂KH-570处理的四针状氧化锌晶须,通过机械和超声搅拌均匀后,快速填入模具中固化,研究复合树脂的力学性能和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性。结果随着T—ZnOw添加量的增加,改性后的临床用光固化复合树脂的弯曲强度和显微硬度先增大后减小,其中5%组具有最高值,1%,10%组与空白组无显著差异(P〉0.05),3%组较空白组有显著差异(P〈0.05);抑菌率随着T—ZnOw添加量的增加,对变形链球菌的抑菌率提高,其较空白组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添加T—ZnOw为5%组的弯曲强度和显微硬度最高,抑菌率达到90%以上。

  • 标签: 四针状氧化锌晶须 光固化复合树脂 弯曲强度 显微硬度 抑菌性
  • 简介:目的:探讨制备新型钛基材料过程中,纳米银颗粒载入反应时间对其体外抗菌性能和细胞相容性等生物学性能的影响。方法通过聚合作用以多巴胺在纳米孔钛表面构建聚多巴胺(PDA)膜层,通过调节纳米银颗粒载入反应时间(15min,30min,60min),得到不同纳米银颗粒浓度的聚多巴胺修饰钛。利用扫描电镜(SEM)、细胞黏附、细胞毒性及杀菌率等检测方法,对载不同纳米银颗粒浓度的聚多巴胺修饰钛进行体外生物相容性及抗菌性能评价。结果载入纳米银反应时间为30min的钛基材料较其他反应时间的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细胞黏附能力、较低的细胞毒性和满意的抗菌性能。结论通过调整纳米银沉积反应时间,可调节材料表面银离子释放量,可得到既有良好细胞相容性,又有较强抗菌能力的聚多巴胺/纳米银修饰多孔钛。

  • 标签: 多孔钛 聚多巴胺 纳米银颗粒 生物学性能 反应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中药炮制为药物性能功效和理化性质带来的影响。 方法 把大黄以及地黄三种中药材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炮制,观察炮制后为药物性能功效和理化性质产生的影响。 结果 炮制后,地黄中含有的地黄苷A、地黄苷D、梓醇以及总多糖含量明显下降,梓醇以及总多糖含量下降明显,使地黄四气五味出现变化,影响其性能功效。炮制后,熟大黄下降44.12%,酒大黄降低13.42%,大黄炭无法检测下降情况,为大黄升降沉浮的功效带来较大影响 结论 中药的炮制会对药物四气五味、归经等性能功效和理化性质带来较大的影响,能够提高临床运用的效果以及安全性。

  • 标签: 中药炮制 性能功效 理化性质
  • 简介:摘要:目的:了解煤化工企业硫磺产品回收过程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分布及接触水平,明确该生产过程的职业病危害关键控制点。方法:按照相关国家采样标准规范,采用职业卫生调查、职业卫生检测等分析方法。结果:现场作业人员接触粉尘和毒物浓度均低于行动水平,高 温 的 WBGT 指 数均符合职业卫生接触限值要求,但现场作业人员接触噪声 8h等效声级均> 85dB( A)。结论:硫磺产品回收过程职业危害关键控制点是高噪声设备现场巡操环节。

  • 标签: 硫磺回收 职业病危害 关键控制点
  • 简介:摘要:秒激光手术只适用人群是成年人。秒激光手术是通过精准切削部分角膜,以改变角膜前表面的曲率来纠正屈光不正的,所以术后角膜曲率出现降低,而且降低幅度同手术矫正的屈光不正度数相关。手术后近视600度以内的患者,可以具备5-10-15-20年左右的正常1.0左右视力,虽然有人简单将这种手术形象的描述为“将眼镜刻在角膜上”,但是大量文献证实这种手术确实是通过“手术方式降低角膜曲率”后获得短期和长期的效用价值。通过借鉴“角膜曲率出现降低,屈光得以矫正”的思路,用于《湿蒸护目宝》儿童青少年近视控度产品研究,本文就其研究进展展开论证。

  • 标签: 秒激光手术 角膜曲率降低 思路 《湿蒸护目宝》 儿童青少年近视 控度
  • 简介:摘要:不近视“疫苗”产品的研究重中之重是配方的研究,其配方研究中重中之重是“正性促微循环脉细血管再生”的研究。“正性促微循环毛细血管再生”是本文提出的一个关于健康中微循环障碍系列病患战略性治疗思想的学说。近视研究中中医提出“胃肠眼轴学说”、西医提出“巩膜缺氧耐受学说”,者两者都证实了近视病理是微循环障碍病患。微循环障碍的病理解释是1、微动脉异常收缩。2、管径变细。3、管径闭塞。4、血流无力。5、血流停滞。6、血管数量萎缩减少。7、微循环毛细血管面积减少。以上病理也符合近视发生和近视后的病理改变。权威组织明确的近视“只可预防,应该早预防”近视“不可治愈”“只可矫正、只可控度、要早矫正、早控度”。《湿蒸护目宝》属于不近视、慢近视和低近视眼睛健康家庭护眼产品,其研究与研发也是以这一思想指导。中医药中用于微循环障碍的中草药是活血化瘀类药物,西医也是将活血化瘀类中草药通过现代工业萃取,制造出口服剂、针剂等用于临床。《湿蒸护目宝》配方中“君药”在“正性促微循环毛细血管再生”学说思想,科学筛选传统中草药,以对抗肾上腺素实验观察微循环障碍作用,选出较强作用中草药作为配方用药。长期的证实,该配方在近视预防中,通过干预低龄孩子眼睛发育、提高裸眼视力、平衡房水循环、强化眼睛外皮抗压能力等实现不近视“疫苗”。在控度方面通过减低眼动脉供血峰阻、提高睫状体肌功能等从而实现了扼制近视发生后的病势,达到近视控度目的。

  • 标签: 近视 预防 控度 中草药 正性促微循环毛细血管再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检测血清甲胎蛋白的准确性及其性能。方法:选取某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期间治疗肝癌患30例以及常规体检者30例做研究;肝癌患者为观察组,体检者为对照组,采取所有患者血清样本分别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TRFIA)法和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CLIA)检测血清样本中的AFP含量,对比两种检测方法准确度。结果:观察组进行这两种检测方法测定血清样本中AFP含量明显比对照组高,两组高浓度AFP标准品血清中AFP表达量明显高于中、低浓度AFP标准品血清,两组数据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RFIA法和CLIA法应用于血清AFP检验中,均能取得较高的准确性,临床应用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检验方法。

  • 标签: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 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 甲胎蛋白 准确性
  • 简介:目的对口腔常用铸造金属(钴铬合金、纯钛、Vitallium2000)进行茶多酚人工唾液浸泡处理和铸件热处理,分析钴铬合金、纯钛、Vitallium2000的浸泡腐蚀情况和力学性能的变化,并对这几种铸造合金的不同表现进行讨论。方法将钴铬合金、纯钛、Vitallium2000铸造件进行分组,每种金属均进行1.25g/L茶多酚人工唾液浸泡、铸件热处理后人工唾液浸泡,检验腐蚀情况,观察表面形貌,力学性能检测。结果钴铬合金、纯钛、Vitallium2000的热处理组和茶多酚组对比对照组其耐腐蚀性有明显提高,而力学性能变化无显著差异。结论热处理组和茶多酚组均可提高口腔常用铸造金属(钴铬合金、纯钛、Vitallium2000)的耐腐蚀性,且对其强度无显著影响。

  • 标签: 口腔 铸造合金 茶多酚 耐蚀性 强度
  • 简介:背景:纳米银是以纳米技术为基础制成的新型抗菌材料,理化性能稳定,且在电学、光学、催化方法性能较高,但是对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性能颇有争议。目的:探讨纯钛表面纳米银涂层构建方法及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性能的影响。方法:(1)纯钛表面纳米银涂层的构建:以羟基磷灰石及银粉末作为研究对象,根据20∶1比例进行充分混合,将混合物进行球磨后保证颗粒能达到纳米级;(2)抗菌性能观察: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对象,采用最小抑菌浓度试验测定纯钛表面纳米银涂层构建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振荡培养时的抑菌浓度值,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经不同质量浓度纯钛表面纳米银涂层处理后葡萄球菌结构。结果和结论:(1)纳米银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与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一般形态表面涂层相对均匀。纳米银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颜色略呈白色但是略带黄,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钛片呈白色,涂层表面毛糙,结合牢固,均未见涂层剥脱;(2)纳米银组在37℃静态培养与37℃振荡培养抑菌能力,均高于羟基磷灰石组(P〈0.05);(3)纳米银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在7,10,30h对金黄色葡萄球菌600nm吸光度值均低于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P〈0.05);(4)与羟基磷灰石涂层相比,纳米银羟基磷灰石复合涂层细胞颜色变浅,存在破裂死亡的细胞,并且金黄色葡萄球菌数量减少,存在大量空泡;(5)结果提示:以20∶1比例的微米羟基磷灰石与微米银球磨经水浴、超声及热处理后成功构建纳米银涂层,该涂层在金黄色葡萄球菌中能发挥优越抗菌效果。

  • 标签: 纳米技术 葡萄球菌属 葡萄球菌科 纳米银 抗菌材料 纯钛表面纳米银涂层